CN220086266U - 模组底座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模组底座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6266U
CN220086266U CN202321622853.XU CN202321622853U CN220086266U CN 220086266 U CN220086266 U CN 220086266U CN 202321622853 U CN202321622853 U CN 202321622853U CN 220086266 U CN220086266 U CN 220086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exhaust
plate body
bas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228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文
赵亮
赵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228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6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6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6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模组底座及电池模组。其中,模组底座包括板体;板体内部中空并构成排气腔,一端开设有与排气腔连通的排气口,具有第一板面,第一板面开设有多个与排气腔连通的进气孔。本方案中模组底座包括开设有排气口和进气孔的板体,既能起到支撑的作用又可达到排气的效果,从而可以替代传统中模组支架凸起的排气槽结构,降低电池模组的整体高度,减少占用的空间。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本体、模组支架和模组底座。本方案中的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底座,具有模组底座全部的有益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降低了模组支架的成型难度,节约了模具费用,节省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模组底座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组底座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是电芯经串、并联方式组合,然后加装监控及管理模块之后形成的介于电芯与电池包之间的中间产物。目前,模组本体的底部往往通过模组支架进行固定,模组支架上设有多个凸起的排气槽,以用于模组本体上的电芯进行排气;模组支架的底部还设置有模组底板,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但是,此种结构导致电池模组整体高度较大,最终会占用电池包内较多的空间,需要进一步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组底座及电池模组,以缓解传统电池模组整体高度较大,占用电池包内较多空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组底座,包括板体;板体内部中空并构成排气腔,一端开设有与排气腔连通的排气口,具有第一板面,第一板面开设有多个与排气腔连通的进气孔。
模组底座还包括立筋,立筋具有多个,间隔设于排气腔的内部。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模组底座包括开设有排气口和进气孔的板体,既能起到支撑的作用又可达到排气的效果,从而可以替代传统中模组支架凸起的排气槽结构,降低电池模组的整体高度,减少占用的空间。本方案中立筋对中空的板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模组底座的强度更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以板体上开设有排气口的一端与其相对端的连线方向为第一方向,立筋沿第一方向延伸,相邻两个立筋之间构成排气通道,各个进气孔分别通过排气通道与排气口连通。
有益效果:本方案为立筋的具体设置方式,既能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而且不影响排气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的立筋在第一板面的投影与进气孔相交。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至少部分的进气孔能够与相邻两个排气通道连通,增强排气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与进气孔相交的立筋在进气孔处开设有通气缺口,通气缺口连通相邻两个排气通道。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进一步加强进气孔处相邻两个排气通道的连通效果,增强进气孔处的排气流畅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板体在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排气口。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两端均开设排气口,排气腔内的气体不容易堵塞,使内部气压不至于过大,增加排气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板体为铝挤型材板。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铝挤型材可塑性高,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本体、模组支架和第一方面中的模组底座;其中,模组本体底部具有多个电芯排气阀;模组支架与模组本体的底部连接,底面为平面,且开设有多个避让孔,避让孔与电芯排气阀一一对应设置;模组底座设于模组支架的底部,进气孔与避让孔一一对应设置。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的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底座,具有模组底座全部的有益效果,此外,模组支架对模组本体进行固定,且取消了传统的凸起排气槽结构,降低了电池模组的高度,减少了占用的空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气孔的直径大于避让孔的直径。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没有选择进气孔与避让孔设置同样大小,可以避免因制造误差使得避让孔大于进气孔的情况,有可能造成排气不顺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模组本体的四周设有卡槽,模组支架的四周设有卡舌,卡舌卡接于卡槽;和/或,模组底座的第一板面与模组支架的底面粘接。
有益效果:本方案为模组本体与模组支架,模组支架与模组底座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简单好操作,连接效果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改进前的模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改进前的模组本体与模组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模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模组底座的俯视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模组本体与模组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模组本体;11、电芯排气阀;12、卡槽;2、模组底座;21、板体;211、第一板面;212、排气腔;213、排气口;214、进气孔;215、排气通道;22、立筋;221、通气缺口;3、模组支架;31、排气槽;311、出气口;32、避让孔;33、卡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首先,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理解,需要结合相关技术对技术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电池模组是电芯经串、并联方式组合,然后加装监控及管理模块之后形成的介于电芯与电池包之间的中间产物。参照图1至图3,目前,模组本体1的底部往往通过模组支架3进行固定,模组支架3上设有多个凸起的排气槽31,以用于模组本体1上的电芯进行排气;模组支架3的底部还设置有模组底板,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但是,此种结构导致电池模组整体高度较大,最终会占用电池包内较多的空间,需要进一步优化。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前的电池模组高度较大,受电池包的总高度限制,当前的电池模组只能在电芯的两侧进行冷却,无法对电芯的顶部和汇流排进行冷却,对于高倍率快充方案(例如4C快充方案),当前的冷却方案不满足;此外,当前的模组支架3具有多个凸起的排气槽31,设计复杂,成型困难,模具成本高,不良品也高。
为了缓解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组底座2及电池模组,下面结合图4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地,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组底座2,包括板体21;板体21内部中空并构成排气腔212,一端开设有与排气腔212连通的排气口213,具有第一板面211,第一板面211开设有多个与排气腔212连通的进气孔214。本方案中模组底座2包括开设有排气口213和进气孔214的板体21,既能起到支撑的作用又可达到排气的效果,从而可以替代传统中模组支架3凸起的排气槽31结构,降低电池模组的整体高度,减少占用的空间。
参照图4至6,模组底座2还包括立筋22,立筋22具有多个,间隔设于排气腔212的内部。本方案中立筋22对中空的板体21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模组底座2的强度更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6,以板体21上开设有排气口213的一端与其相对端的连线方向为第一方向,立筋22沿第一方向延伸,相邻两个立筋22之间构成排气通道215,各个进气孔214分别通过排气通道215与排气口213连通。本方案为立筋22的具体设置方式,既能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而且不影响排气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6,至少部分的立筋22在第一板面211的投影与进气孔214相交。本方案中至少部分的进气孔214能够与相邻两个排气通道215连通,增强排气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与进气孔214相交的立筋22在进气孔214处开设有通气缺口221,通气缺口221连通相邻两个排气通道215。本方案中进一步加强进气孔214处相邻两个排气通道215的连通效果,增强进气孔214处的排气流畅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板体21在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排气口213。本方案中两端均开设排气口213,排气腔212内的气体不容易堵塞,使内部气压不至于过大,增加排气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板体21为铝挤型材板。本方案中铝挤型材可塑性高,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具体地,当所需板体21较大时,可以通过小块的铝挤型材焊接在一起;此外,铝挤型材也更容易与电池包的边框焊接或者螺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参照图7和图8,包括模组本体1、模组支架3和模组底座2;其中,模组本体1底部具有多个电芯排气阀11;模组支架3与模组本体1的底部连接,底面为平面,且开设有多个避让孔32,避让孔32与电芯排气阀11一一对应设置;模组底座2设于模组支架3的底部,进气孔214与避让孔32一一对应设置。本方案中的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底座2,具有模组底座2全部的有益效果,此外,模组支架3对模组本体1进行固定,且取消了传统的凸起排气槽31结构,降低了电池模组的高度,减少了占用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孔214的直径大于避让孔32的直径。本方案中没有选择进气孔214与避让孔32设置同样大小,可以避免因制造误差使得避让孔32大于进气孔214的情况,有可能造成排气不顺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以及图7和图8,模组本体1的四周设有卡槽12,模组支架3的四周设有卡舌33,卡舌33卡接于卡槽12;和/或,模组底座2的第一板面211与模组支架3的底面粘接。本方案为模组本体1与模组支架3,模组支架3与模组底座2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简单好操作,连接效果可靠。
特别地,“和/或”表示“和/或”前面的方案与“和/或”后面的方案同时或者择一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改进前的模组支架3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模组支架3相比,主要取消了凸起的排气槽31,其他部位的结构可以相互参照。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板体21为铝挤双层铝板,其内部设计有立筋22,用于局部结构加强;双层板的上层板开设有与模组本体1中的电芯排气阀11(也叫防爆阀)位置相对应的进气孔214,其中,进气孔214和立筋22的位置采用相交设计,在用于电芯排气阀11向下排气的同时,还可以将双层铝板中立筋22隔开的排气腔212全部贯通,即一次机加工,即可实现向下和横向排气的贯通;模组支架3一般为塑料材质,本实用新型中将模组支架3传统凸起的排气槽31及径向的出气口311全部取消,具体采用削平处理,从而产生轴向的避让孔32,完成后可降低电池模组10mm以上的高度;电池模组入箱时需进行定位,保证模组支架3的避让孔32和板体21的进气孔214对齐,其中,板体21上的进气孔214较模组支架3的避让孔32大一些,用了吸收模组入箱定位公差;模组支架3底部是平面的,通过结构胶与模组底座2粘接固定。双层铝板的立筋22的位置和密度可根据结构强度的需要进行匹配调整,例如,可以减少立筋22的数量,选择两排排气孔才设置一个立筋22;双层铝板为模组本体1提供支撑和排气。
总之,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电池模组的高度降低10mm以上,提高了电池包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可预留为顶部冷却空间,满足未来4C快充需求,解决了当前模组设计不支持高倍率快充需求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降低了模组支架3的成型难度,节约了模具费用,节省了生产成本。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模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体,内部中空并构成排气腔,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排气腔连通的排气口,具有第一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排气腔连通的进气孔;
立筋,具有多个,间隔设于所述排气腔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底座,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板体上开设有所述排气口的一端与其相对端的连线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立筋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立筋之间构成排气通道,各个所述进气孔分别通过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底座,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的所述立筋在所述第一板面的投影与所述进气孔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底座,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进气孔相交的所述立筋在所述进气孔处开设有通气缺口,所述通气缺口连通相邻两个所述排气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所述排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为铝挤型材板。
7.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组本体,底部具有多个电芯排气阀;
模组支架,与所述模组本体的底部连接,底面为平面,且开设有多个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电芯排气阀一一对应设置;
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底座,设于所述模组支架的底部,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避让孔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避让孔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本体的四周设有卡槽,所述模组支架的四周设有卡舌,所述卡舌卡接于所述卡槽;
和/或,所述模组底座的第一板面与所述模组支架的底面粘接。
CN202321622853.XU 2023-06-25 2023-06-25 模组底座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20086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2853.XU CN220086266U (zh) 2023-06-25 2023-06-25 模组底座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2853.XU CN220086266U (zh) 2023-06-25 2023-06-25 模组底座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6266U true CN220086266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9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22853.XU Active CN220086266U (zh) 2023-06-25 2023-06-25 模组底座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6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0744B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组的分配歧管
CN214753855U (zh) 一种双极板
US20230256687A1 (en) Method for stamping and integrally molding top cover sheet, battery top cove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20086266U (zh) 模组底座及电池模组
CN213782097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风冷电池箱及电池包
US10276881B2 (en) Stack of cells of a fuel cell and fuel cell comprising such a stack
WO2021136015A1 (zh) 制造双极性电池及其双极板和单极板的方法
CN210224226U (zh) 车辆及其电池包
CN115064846A (zh) 一种储能电池模组
CN220604888U (zh) 电池模组壳体及电池模组
CN219286560U (zh) 一种电池包
CN111564585A (zh) 方形电池模组
CN220086113U (zh) 端板、燃料电池堆及燃料电池系统
CN218069976U (zh) 电池的水冷板及电池
CN219466762U (zh) 一种多腔散热的非晶合金干变模具
CN114464863B (zh) 一种分配歧管以及燃料电池
CN117855740B (zh) 电池及电池包
CN212747042U (zh) 一种冰箱上的一体式沙发座
CN216181968U (zh) 一种新型注拉吹波纹防尘罩模具
CN217239559U (zh) 一种兼容多款方形锂电池的托盘
CN220972147U (zh) 一种高精度真空吸台
CN220963599U (zh) 一种倒置电池系统
CN217316648U (zh) 一种2×3结构蓄电池汇流排焊接模具
CN217062277U (zh) 一种液冷电池模组
CN217933887U (zh) 一种具有三棱柱形分隔框的增湿器及燃料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