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5331U - 内存加固架和主板 - Google Patents

内存加固架和主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5331U
CN220085331U CN202321228883.2U CN202321228883U CN220085331U CN 220085331 U CN220085331 U CN 220085331U CN 202321228883 U CN202321228883 U CN 202321228883U CN 220085331 U CN220085331 U CN 220085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sub
reinforcement
memory
reinforc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288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留超宇
陈志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xiang Smart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xiang Smart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xiang Smart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xiang Smart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288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5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5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5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存加固架和主板,内存加固架包括:安装支架、加固件和锁紧件;锁紧件与加固件和安装支架活动连接,加固件与安装支架枢接;锁紧件用于将加固件固定在顶压工位;安装支架用于将加固件安装在卡扣件背离内存的一侧;加固件用于在加固件旋转至顶压工位时与卡扣件相抵触,以抵挡卡扣件向背离旋转卡入方向的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加强内存与内存槽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内存加固架和主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硬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存加固架和主板。
背景技术
工业计算机是一种用于工业领域和工业现场的计算机。工业计算机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并对其工作的稳定性要求较高。特别是服务器和网安机,对稳定性要求更加苛刻。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其稳定性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现有的在将内存固定在主板上时,是通过统一的内存槽进行连接。其中,内存槽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卡扣,当需要固定内存槽上的内存时,只需要转动卡扣,使卡扣与内存进行卡接,即可将内存固定在内存槽上。
但是,在运输或工作的过程中,卡扣与内存之间的卡接配合经常会因振动而松动,从而导致内存有可能相对于内存槽发生松动,进而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内存与内存槽连接的稳定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存加固架和主板,通过设置安装支架、加固件和锁紧件,能够稳定的对卡扣件进行限位,进一步加强了内存与内存槽连接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存加固架,内存加固架应用于安装有内存槽的主板上,内存槽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扣件,卡扣件用于沿旋转卡入方向与插接在内存槽上的内存进行卡接,以限定内存与内存槽相对位置;内存槽相对的两端的卡扣件所对应的旋转卡入方向相反;
内存加固架包括:安装支架、加固件和锁紧件;
锁紧件与加固件和安装支架活动连接,加固件与安装支架枢接;
锁紧件用于将加固件固定在顶压工位;
安装支架用于将加固件安装在卡扣件背离内存的一侧;
加固件用于在加固件旋转至顶压工位时与卡扣件相抵触,以抵挡卡扣件向背离旋转卡入方向的方向转动。
可选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和第一连接部;加固件包括:加固杆和第二连接部;
加固杆用于在加固件旋转至顶压工位时沿第一直线方向与卡扣件相抵触,以抵挡卡扣件向背离旋转卡入方向的方向转动;第一直线方向垂直于加固杆的长度方向;
安装板用于将加固杆安装在卡扣件背离内存的一侧;
第一连接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加固杆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沿加固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连接部枢接,锁紧件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枢接子部和第一锁紧子部;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枢接子部和第二锁紧子部;
第一枢接子部沿加固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枢接子部枢接,第一锁紧子部与第一枢接子部固定连接,第二锁紧子部与第二枢接子部固定连接,锁紧件分别与第一锁紧子部和第二锁紧子部活动连接;
锁紧件包括:握持部和锁紧部,握持部与锁紧部固定连接,锁紧部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握持部用于提供抓握锁紧件的位置,以驱动锁紧部移动;锁紧部用于在受握持部驱动时将加固件固定在顶压工位。
可选地,第二锁紧子部和加固杆分别位于第二枢接子部相对的两侧;
在加固件位于顶压工位时,加固杆位于第二枢接子部朝向第一直线方向的一侧,第一锁紧子部位于第二锁紧子部朝向第一直线方向的一侧,第一锁紧子部和第二锁紧子部相抵触。
可选地,第一锁紧子部上开设有第一锁紧孔,第一锁紧孔贯穿第一锁紧子部,第二锁紧子部上开设有第二锁紧孔,第二锁紧孔贯穿第二锁紧子部;
锁紧件用于通过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分别与第一锁紧子部和第二锁紧子部连接,以将加固件固定在顶压工位;
在加固件位于顶压工位时,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在第一直线方向上重合。
可选地,内存加固架还包括:支撑轴;支撑轴分别与第一枢接子部和第二枢接子部连接,第一枢接子部通过支撑轴沿加固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枢接子部枢接;
加固杆、第一枢接子部和第一锁紧子部均位于安装板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的一侧,加固杆和锁紧件均位于支撑轴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的一侧,第二直线方向分别垂直于第一直线方向和加固杆的长度方向;
安装板沿加固杆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枢接子部和第一锁紧子部,加固杆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枢接子部和第二锁紧子部;
在加固件位于顶压工位时,加固杆与安装板在第二直线方向上相间隔。
可选地,加固杆为片状结构,加固杆设置有第一折死边,安装板设置有第二折死边;
在加固件位于顶压工位时,第一折死边位于加固杆朝向卡扣件的一侧边上。
可选地,锁紧件包括:松不脱螺钉、手拧螺钉或蝶形螺丝。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板,主板上固定设置有内存槽,主板上还设置有如上任一项中的内存加固架;
安装支架与主板固定连接,加固件位于内存槽的一侧。
可选地,主板上还固定设置有螺柱,安装支架位于螺柱背离主板的一侧,安装支架通过螺钉与螺柱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存加固架和主板,通过设置锁紧件,能够在加固件移动至顶压工位时,通过锁紧件将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从而使得加固件能够稳定的对卡扣件进行限位,进一步加强了内存与内存槽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该内存加固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需要装卸内存的过程中无需将整个内存加固架进行拆除,只需解除锁紧件对加固件和安装支架的固定,即可将加固件移出顶压工位,从而可对内存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内存加固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内存加固架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内存加固架在顶压工位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主板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内存加固架在第二极限工位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主板的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内存加固架在顶压工位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内存加固架在离开第一极限工位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内存加固架在第二极限工位的示意性结构图。
附图标记
1、安装支架;11、安装板;111、第二折死边;12、第一连接部;121、第一枢接子部;122、第一锁紧子部;13、第一锁紧孔;2、加固件;21、加固杆;211、第一折死边;22、第二连接部;221、第二枢接子部;222、第二锁紧子部;23、第二锁紧孔;24、安装孔;3、锁紧件;31、握持部;32、锁紧部;4、支撑轴;5、主板;6、内存槽;7、内存加固架;8、卡扣件;81、卡接部;82、拨动部;9、内存;101、螺柱;102、处理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存加固架7,该内存加固架7应用于安装有内存槽6的主板5上。
参见图1和图2,该内存加固架7包括:安装支架1、加固件2和锁紧件3。其中,锁紧件3与加固件2和安装支架1活动连接,加固件2与安装支架1枢接。
结合图3和图4,锁紧件3用于将加固件2固定在顶压工位。安装支架1用于将加固件2安装在卡扣件8背离内存9的一侧。加固件2用于在加固件2旋转至顶压工位时与卡扣件8相抵触,以抵挡卡扣件8向背离旋转卡入方向的方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加固件2沿旋转卡入方向以及与旋转卡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安装支架1转动。
其中,当加固件2固定在顶压工位时,锁紧件3以螺钉为例,其可沿轴向与加固件2转动连接,并与安装支架1螺纹连接;也可同时与加固件2和安装支架1螺纹连接。当需要对内存9进行维护时,仅需要拧动锁紧件3,使锁紧件3与加固件2和安装支架1中的至少一个分离,即可通过转动加固件2,将加固件2从顶压工位移出,从而结束加固件2对卡扣件8的顶压,如此即可沿与旋转卡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拨动卡扣件8,并将内存9从内存槽6上取出。同时,在此过程中无需将整个内存加固架7从内存槽6的一侧完全拆除,从而降低的内存9维护的复杂度。
结合图3和图4,安装支架1包括:安装板11和第一连接部12。加固件2包括:加固杆21和第二连接部22。
其中,加固杆21用于在加固件2旋转至顶压工位时沿第一直线方向与卡扣件8相抵触,以抵挡卡扣件8向背离旋转卡入方向的方向转动;安装板11用于将加固杆21安装在卡扣件8背离内存9的一侧;加固杆21为片状结构,加固杆21设置有第一折死边211,安装板11设置有第二折死边111。第一直线方向垂直于加固杆21的长度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方向为向左的方向,加固杆21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加固杆21为片状结构,加固杆21的截面为L型;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的数量均为两个;在加固件2位于顶压工位时,加固杆21中的竖直部与卡扣件8相抵触;第一折死边211设置在加固杆21朝向卡扣件8的一侧边上。通过设置上第一折死边211,能够防止加固杆21在离开顶压工位时与卡扣件8发送刮蹭,对卡扣件8造成损坏。通过设置第二折死边111,则能够加强安装板11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2固定在安装板11的前后两端,两个第二连接部22固定在加固杆21的前后两端。第一连接部12沿加固杆2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连接部22枢接。锁紧件3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3包括:握持部31和锁紧部32。握持部31与锁紧部32固定连接。握持部31用于提供抓握锁紧件3的位置,以驱动锁紧部32移动;锁紧部32用于在受握持部31驱动时将加固件2固定在顶压工位。通过在锁紧件3上设置握持部31能够操作人员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即可实现加固件2与安装支架1的固定和拆解,降低了内存9维护时对内存加固架7操作的难度。锁紧件3可以为松不脱螺钉、手拧螺钉或蝶形螺丝等。
锁紧部32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2螺纹连接,并与第二连接部22活动铆接,或者,锁紧部32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2活动铆接,并与第二连接部22活动螺纹连接;
其中,以锁紧件3为松不脱螺钉为例,松不脱螺钉的螺帽即为握持部31,松不脱螺钉上的螺杆和配置有弹簧的限位块为锁紧部32,螺杆远离螺帽的一端用于实现相应的螺纹连接,螺杆通过与螺帽和配置有弹簧的限位块共同配合实现相应的活动铆接。
需要说明的是,以锁紧件3与第二连接部22活动铆接为例,活动铆接为器件间防脱落连接的一种具体连接方式,另外防脱落连接也可通过使用如连接绳或橡皮筋等实现。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3为松不脱螺钉;活动铆接为第二连接部22可相对螺杆转动连接,并沿螺杆的轴向滑移连接,其中螺帽和螺杆上可沿螺杆轴向滑动的限位块在弹簧的配合下用于限定第二连接部22沿螺杆的轴向滑动的范围,本实施例不对松不脱螺钉做具体限定。
如此在解除锁紧件3对安装支架1和加固件2的锁紧关系的过程中,无需将锁紧件3完全脱离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即可驱动加固件2相对安装支架1移动,从而不但避免了锁紧件3的遗失,同时还避免了锁紧件3掉落到主板5上,增加主板5短路的风险。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12包括:第一枢接子部121和第一锁紧子部122。第二连接部22包括:第二枢接子部221和第二锁紧子部222。第一锁紧子部122上开设有第一锁紧孔13。第一锁紧孔13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一锁紧子部122。第二锁紧子部222上开设有第二锁紧孔23。
其中,第二锁紧孔23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二锁紧子部222。锁紧件3用于通过第一锁紧孔13和第二锁紧孔23分别与第一锁紧子部122和第二锁紧子部222连接,以将加固件2固定在顶压工位;在加固件2位于顶压工位时,第一锁紧孔13和第二锁紧孔23在第一直线方向上重合。
第一枢接子部121、第一锁紧子部122、第二枢接子部221和第二锁紧子部222均为片状结构;第一枢接子部121和第一锁紧子部122可以为共面的位置关系,也可为相交的位置关系;同样的,第二枢接子部221和第二锁紧子部222可以为共面的位置关系,也可为相交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子部121、第一锁紧子部122、第二枢接子部221和第二锁紧子部222均为竖直放置的片体,其可由加固杆21和安装板11弯折形成,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第一枢接子部121与第一锁紧子部122相垂直,第二枢接子部221与第二锁紧子部222相垂直,且两个第一锁紧子部122相对位于两个第一枢接子部121的内侧,两个第二锁紧子部222相对位于两个第二枢接子部221的内侧,两个第一枢接子部121相对位于两个第二枢接子部221的内侧;第一枢接子部121与第二枢接子部221平行,并垂直于加固杆21的长度方向。
其中,第一枢接子部121沿加固杆2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枢接子部221枢接,第一锁紧子部122与第一枢接子部121固定连接,第二锁紧子部222与第二枢接子部221固定连接;锁紧件3分别与第一锁紧子部122螺纹连接,与第二锁紧子部222活动铆接。加固件2和安装支架1结构简单,能够在满足对卡扣件8进行稳定的限位的同时,还降低了内存加固架7的制作难度。
进一步的,第二锁紧子部222和加固杆21分别位于第二枢接子部221相对的两侧。在加固件2位于顶压工位时,加固杆21位于第二枢接子部221朝向第一直线方向的一侧,第一锁紧子部122位于第二锁紧子部222朝向第一直线方向的一侧,第一锁紧子部122和第二锁紧子部222相抵触。
通过限定加固杆21、第二枢接子部221、第二锁紧子部222、第一锁紧子部122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将加固件2的顶压工位限定在加固件2相对安装支架1转动的第一极限工位,从而便于锁紧件3对加固件2的固定。其中,在第一极限工位,第一锁紧子部122的顶部与第二锁紧子部222相抵触,并对第二锁紧子部222施加朝向背离第一直线方向的作用力,以阻挡加固件2相对安装支架1继续沿旋转卡入方向转动。
结合图3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还提供第二极限工位。在第二极限工位,安装支架1的底部与第二锁紧子部222相抵触,并对第二锁紧子部222施加朝向背离第一直线方向的作用力,以阻挡加固件2相对安装支架1继续沿背离旋转卡入方向的方向转动。
内存加固架7还包括:支撑轴4。支撑轴4分别与第一枢接子部121和第二枢接子部221连接。第一枢接子部121通过支撑轴4沿加固杆2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枢接子部221枢接。其中,支撑轴4可与第一枢接子部121和第二枢接子部221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并与另一个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4为销钉。销钉与第一枢接子部121固定连接,与第二枢接子部221转动连接。加固杆21、第一枢接子部121和第一锁紧子部122均位于安装板11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的一侧。加固杆21和锁紧件3均位于支撑轴4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的一侧。第二直线方向分别垂直于第一直线方向和加固杆21的长度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直线方向为向上的方向;安装支架1在第一极限工位和第二极限工位中分别与第二锁紧子部222相抵触的位置范围位于支撑轴4沿第二直线方向的相对两侧。在加固件2位于顶压工位时,加固杆21与安装板11在第二直线方向上相间隔。通过进一步限定安装板11和加固件2相对位置关系,能够使得在加固件2位于顶压工位时,加固件2和安装支架1在左右方向上可形成一通风道,从而有利于内存9的散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锁紧件3也可为螺母和螺钉。
该内存加固架7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需要装卸内存9的过程中无需将整个内存加固架7进行拆除,只需解除锁紧件3对加固件2和安装支架1的固定,即可将加固件2移出顶压工位,从而可对内存9进行维护。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主板,参见图4和图6,主板5上固定设置有内存槽6,主板5上还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中的内存加固架7。安装支架1与主板5固定连接,加固件2位于内存槽6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内存加固架7和内存槽6均设置在主板5的上表面;内存槽6左右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扣件8,内存加固架7分别位于内存槽6的左右两侧。卡扣件8用于沿旋转卡入方向与插接在内存槽6上的内存9进行卡接,以限定内存9与内存槽6相对位置。内存槽6相对的两端的卡扣件8所对应的旋转卡入方向相反。内存槽6左端的卡扣件8与其左侧的加固杆21沿相抵触,内存槽6右端的卡扣件8与其左侧的加固杆21相抵触。
其中,卡扣件8的一端与内存槽6连接。卡扣件8的另一端包括:卡接部81和拨动部82。拨动部82位于卡接部81背离内存9的一侧。卡接部81用于与内存9进行卡接,拨动部82用于带动卡扣件8相对内存槽6转动。
具体的,卡扣件8的一端可与内存槽6连接枢接,也可与内存槽6固定连接。当卡扣件8与内存槽6固定连接时,卡扣件8与内存槽6连接的一端为弹性材料,卡扣件8可通过自身的弹力将卡接部81与内存9进行卡接,对此本实施不做具体限定。
卡接部81与内存9的卡接方式包括以至少两种。方式一:将卡扣件8的一端拨入内存9上对应的卡槽内,以对内存9进行固定。方式二:将内存9的侧边卡入设置在卡接部81上的卡槽内,卡接部81通过自身弹力对内存9进行加固。本实施例以方式一为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主板5的上表面还固定设置有螺柱101和处理器模块102。螺柱101的数量为多个。安装支架1位于螺柱101背离主板5的一侧,安装板1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24。螺柱101的一端与主板5固定连接,螺柱101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和安装孔24的配合与安装支架1固定连接。
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螺柱101的数量为两个,材料为铜,且分别与安装板11左右两端的安装孔24对应。主板5上设置有多组内存9和内存槽6,且每组内存9和内存槽6的数量为多。处理器模块102和内存槽6沿加固杆21的长度方向排列。其中,一内存加固架7同时与多组内存槽6上的同侧卡扣件8相抵触。
通过设置螺柱101能够将安装板11与主板5分离,不但避免了安装板11对主板5上的器件造成损坏,同时还提高内存9和处理器模块102的散热效率,便于主板5的走线。另外,安装板11通过螺柱101与主板5连接,无需在主板5上进行打孔,降低了内存加固架7的安装效率,且螺柱101的位置可根据主板5的实际布局情况进行设置,从而使得内存加固架7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主板5。
该内存加固架7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使用螺钉将安装板11沿内存槽6的排布方向固定在主板5上;然后,拨动锁紧件3,使加固件2沿旋转卡入方向转动至顶压工位,此时,加固杆21与卡扣在左右方向上相抵触;第一锁紧孔13和第二锁紧孔23同轴心。之后,拧动锁紧件3,以将第一锁紧子部122和第二锁紧子部222拧紧在一起,即完成了对相应卡扣件8的固定。
当需要对内存9进行维护时,首先,拧动锁紧件3,以锁紧件3与第一锁紧子部122分离。之后,结合图7、图8和图9,沿背离旋转卡入方向的方向拨动加固件2,直至加固杆21与卡扣件8分离或加固件2移动至第二极限工位;之后,拨动卡扣件8,使卡扣件8与内存9分离,即可将内存9从内存槽6上取下,并进行维护。
该主板结构简单,不但能够实现对内存9的加固,同时操作简单,方便内存9的装卸。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内存加固架,所述内存加固架应用于安装有内存槽的主板上,所述内存槽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用于沿旋转卡入方向与插接在所述内存槽上的内存进行卡接,以限定所述内存与所述内存槽相对位置;所述内存槽相对的两端的所述卡扣件所对应的所述旋转卡入方向相反;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存加固架包括:安装支架、加固件和锁紧件;
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加固件和所述安装支架活动连接,所述加固件与所述安装支架枢接;
所述锁紧件用于将所述加固件固定在顶压工位;
所述安装支架用于将所述加固件安装在所述卡扣件背离所述内存的一侧;
所述加固件用于在所述加固件旋转至所述顶压工位时与所述卡扣件相抵触,以抵挡所述卡扣件向背离所述旋转卡入方向的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存加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加固件包括:加固杆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加固杆用于在所述加固件旋转至所述顶压工位时沿第一直线方向与所述卡扣件相抵触,以抵挡所述卡扣件向背离所述旋转卡入方向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一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加固杆的长度方向;
所述安装板用于将所述加固杆安装在所述卡扣件背离所述内存的一侧;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加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加固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枢接,所述锁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存加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枢接子部和第一锁紧子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枢接子部和第二锁紧子部;
所述第一枢接子部沿所述加固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枢接子部枢接,所述第一锁紧子部与所述第一枢接子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锁紧子部与所述第二枢接子部固定连接,所述锁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锁紧子部和所述第二锁紧子部活动连接;
所述锁紧件包括:握持部和锁紧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锁紧部固定连接,所述锁紧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握持部用于提供抓握所述锁紧件的位置,以驱动所述锁紧部移动;所述锁紧部用于在受所述握持部驱动时将所述加固件固定在所述顶压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存加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子部和所述加固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枢接子部相对的两侧;
在所述加固件位于所述顶压工位时,所述加固杆位于所述第二枢接子部朝向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锁紧子部位于所述第二锁紧子部朝向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锁紧子部和所述第二锁紧子部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存加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子部上开设有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一锁紧孔贯穿所述第一锁紧子部,所述第二锁紧子部上开设有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二锁紧孔贯穿所述第二锁紧子部;
所述锁紧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二锁紧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锁紧子部和所述第二锁紧子部连接,以将所述加固件固定在所述顶压工位;
在所述加固件位于所述顶压工位时,所述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二锁紧孔在所述第一直线方向上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存加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存加固架还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枢接子部和所述第二枢接子部连接,所述第一枢接子部通过所述支撑轴沿所述加固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枢接子部枢接;
所述加固杆、所述第一枢接子部和所述第一锁紧子部均位于所述安装板朝向第二直线方向的一侧,所述加固杆和所述锁紧件均位于所述支撑轴朝向所述第二直线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直线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方向和所述加固杆的长度方向;
所述安装板沿所述加固杆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枢接子部和所述第一锁紧子部,所述加固杆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枢接子部和所述第二锁紧子部;
在所述加固件位于所述顶压工位时,所述加固杆与所述安装板在所述第二直线方向上相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存加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为片状结构,所述加固杆设置有第一折死边,所述安装板设置有第二折死边;
在所述加固件位于所述顶压工位时,所述第一折死边位于所述加固杆朝向所述卡扣件的一侧边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内存加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松不脱螺钉、手拧螺钉或蝶形螺丝。
9.一种主板,所述主板上固定设置有内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还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内存加固架;
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主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固件位于所述内存槽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还固定设置有螺柱,所述安装支架位于所述螺柱背离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螺钉与所述螺柱固定连接。
CN202321228883.2U 2023-05-19 2023-05-19 内存加固架和主板 Active CN220085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8883.2U CN220085331U (zh) 2023-05-19 2023-05-19 内存加固架和主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8883.2U CN220085331U (zh) 2023-05-19 2023-05-19 内存加固架和主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5331U true CN220085331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31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28883.2U Active CN220085331U (zh) 2023-05-19 2023-05-19 内存加固架和主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53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84261B2 (en) Computer case
WO2018228008A1 (zh) 模块连接结构及led显示屏
CN109407765B (zh) 固持装置
US6466443B1 (en) Heat sink fastener with pivotable securing means
US7516935B2 (en) Stand for retaining computer chassis
KR20000019637A (ko) 휴대용 컴퓨터
US10802551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a hinge mechanism therewith
US8345447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s
CN220085331U (zh) 内存加固架和主板
US6964581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circuit board
WO2013027260A1 (ja) ブランク板
CN2700943Y (zh) 散热器扣具
US8512063B2 (en) Attachment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WO2023045582A1 (zh) 挂耳、服务器和服务器系统
CN113534922B (zh) 一种扩展卡安装机构及服务器
CN220085330U (zh) 内存加固架和主板
CN113382534B (zh) 电路板固定结构
TW201225800A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
CN110888497A (zh) 硬盘支架装置及采用该硬盘支架装置的机箱
US20070019376A1 (en) Drive bracket structure
CN216328024U (zh) 压卡装置
US6687129B1 (en) Circuit board and frame assembly
CN220105605U (zh) 一种紧固件及紧固结构
US11849560B1 (en) Hold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6118662U (zh) 卡固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