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3310U - 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和整体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和整体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3310U
CN220083310U CN202321557631.4U CN202321557631U CN220083310U CN 220083310 U CN220083310 U CN 220083310U CN 202321557631 U CN202321557631 U CN 202321557631U CN 220083310 U CN220083310 U CN 220083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duct
air conditioner
drain hole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76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华
邹培龙
郑小建
陈章权
安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Shenzhen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Shenzhen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Shenzhen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576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3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3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3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包括风道本体和底盘本体。风道本体限定有风机安装腔,风机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孔。底盘本体设置于风道本体的下方,且,底盘本体设置有第二排水孔。其中,第一排水孔至少部分与第二排水孔相对应,用于将风道本体内的水排出。通过分别在风道本体和底盘本体设置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且使第一排水孔至少部分与第二排水孔相对应,从而将风道本体内部积蓄的冷凝水排出,可以有效防止整体式空调器内部的冷凝水在风道本体内部形成积水,给用户带来更好地使用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整体式空调器。

Description

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和整体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和整体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分为分体式空调以及整体式空调。分体式空调包括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空调外机内设有压缩机和冷凝器,空调内机内设有蒸发器和贯流风扇,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冷媒管路连通,贯流风扇引导室内空气从蒸发器中经过,空气在蒸发器中换热后从空调内机吹出至环境中,以降低环境的温度。而整体式空调只设有一个箱体,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等零部件均设置在该箱体内,该箱体的两侧分别位于室外和室内,从而使冷凝器和蒸发器分别与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相比于分体式空调,整体式空调具有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等优点。
在整体式空调的实际使用中,接水盘内的冷凝水会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被吸入风道,并在风道底部积蓄。风道内的积水会被风机通过出风口吹到室内侧,弄湿地面或室内物品,造成用户抱怨。相关技术中,通过在接水盘与风道之间冷凝水的进入风道的路径上设置挡水结构,从而阻隔接水盘内的水进入风道内部。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风机的作用下,接水盘内冷凝水可能会翻越挡水结构进入风道;而且,蒸发器上的水汽也容易被风机直接吸入风道,在风道内壁凝露沉积在风道底部;如此还是存在风道内部冷凝水沉积后被风机通过出风口吹到室内侧,弄湿地面或室内物品,造成用户抱怨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包括风道本体和底盘本体,通过分别在风道本体和底盘本体设置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且使第一排水孔至少部分与第二排水孔相对应,从而可以将风道本体内部积蓄的冷凝水排出,从而解决了在风道内部积蓄的冷凝水被风叶通过出风口吹到室内侧,弄湿地面或室内物品,造成用户抱怨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包括风道本体和底盘本体。风道本体限定有风机安装腔,风机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孔。底盘本体设置于风道本体的下方,且,底盘本体设置有第二排水孔。其中,第一排水孔至少部分与第二排水孔相对应,用于将风道本体内的水排出。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风道本体包括风道底板和风道侧板,第一排水孔设置于风道底板。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第一排水孔设置于风机安装腔最低处的位置;和/或,第一排水孔设置于靠近风道侧板的位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第一排水孔的出水端周围设置有防回流结构,防回流结构位于风道底板的下壁面,用于防止从第一排水孔排出的冷凝水沿风道底板的下壁面回流。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防回流结构包括防回流凹槽,防回流凹槽由风道底板的下壁面向上凹陷形成,且,防回流凹槽的槽底低于风道底板的上壁面。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第二排水孔的出水端周围设置有排水导流部,排水导流部位于底盘本体的下壁面。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第二排水孔的进水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排水导流部的出水端的开口面积。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第二排水孔的进水端周围设置有阻水结构,阻水结构位于底盘本体的上壁面,用于防止从第一排水孔排出的冷凝水沿底盘本体的上壁面回流。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阻水结构包括阻水凸起,阻水凸起由底盘本体的下壁面向上凹陷形成,且,在防回流结构包括防回流凹槽的情况下,阻水凸起与防回流凹槽相对应适配。
在一些实施中,整体式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和整体式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包括风道本体和底盘本体。风道本体用于为整体式空调器内部的气流流通提供通道,且风道本体限定有风机安装腔,用于安装为整体式空调器内部气流流通提供动力的风机,其中在风机的运行过程中,整体式空调器内部的冷凝水会被风机吸入风道本体形成积水。风机安装腔的底部设置第一排水口,这样可以将风道本体内部的冷凝水排至位于风道本体下方的底盘本体,防止风道本体内部冷凝水积聚。进一步地,底盘本体设置于风道本体的下方,通常底盘本体与风道本体相贴合设置。如此通过在底盘本体设置有第二排水孔,且使设置于风道本体的第一排水孔至少部分与第二排水孔相对应,这样可以使风道本体内部的冷凝水从第一排水孔排出至底盘本体后从第二排水孔排出,最终将风道本体内部的冷凝水排出,防止整体式空调器内部的冷凝水在风道本体内部形成积水,给用户带来更好地使用体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个整体式空调器包含底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冷凝水的流向;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整体式空调器包含底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冷凝水的流向;
图3是图2中X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风道本体包括第一排水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风道本体包括第一排水孔和防回流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底盘本体包括第二排水孔和阻水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风道本体;11’:风道底板;12’:风道侧板;13’:风机安装腔;131’:风机;14’:出风口;15’:挡水结构;
20’:底盘本体;
30’:蒸发器;
10:风道本体;11:风道底板;111:风道底板的上壁面;112:风道底板的下壁面;113:第一排水孔;114:防回流结构;1141:防回流凹槽;12:风道侧板;13:风机安装腔;131:风机;14:出风口;15:挡水结构;
20:底盘本体;21:底盘本体的上壁面;22:底盘本体的下壁面;23:第二排水孔;24:排水导流部;25:阻水结构;251:阻水凸起;
30:蒸发器;
40:底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本公开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空调分为分体式空调以及整体式空调。分体式空调包括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空调外机内设有压缩机和冷凝器,空调内机内设有蒸发器和贯流风扇,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冷媒管路连通,贯流风扇引导室内空气从蒸发器中经过,空气在蒸发器中换热后从空调内机吹出至环境中,以降低环境的温度。而整体式空调只设有一个箱体,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风机等零部件均设置在该箱体内,该箱体的两侧分别位于室外和室内,从而使冷凝器和蒸发器分别与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相比于分体式空调,整体式空调具有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等优点。
结合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个整体式空调器包括底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风道本体10’限定有风机安装腔13’,风机131’安装于风机安装腔13’,用于为整体式空调器内部气流流通提供动力。底盘本体20’设置于风道本体10’的下方,蒸发器30’设置于风机131’的一侧。在整体式空调器的实际使用中,接水盘内的冷凝水会在风机131’的作用下被吸入风道,并在风道本体10’内部积蓄;蒸发器30’上的水汽也容易被风机131’直接吸入风道,在风道侧板12’凝露沉积在风道本体10’底部,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即为冷凝水的流向。最终冷凝水从多个方向进入风道本体10’内部,沉积于风道本体10’底部,如图1中风道本体10’底部的虚线所示。风道本体10’底部的积水会被风机131’通过出风口14’吹到室内侧,弄湿地面或室内物品,造成用户抱怨。通常在接水盘与风道之间冷凝水的进入风道本体10’的路径上设置挡水结构15’,从而阻隔接水盘内的水进入风道本体10’内部。但是,在风机131’的作用下,接水盘内冷凝水可能会翻越挡水结构15’进入风道本体10’;而且,挡水结构15’对于蒸发器30’上的水汽被风机131’直接吸入风道本体10’,在风道侧板12’凝露沉积在风道本体10’底部的冷凝水起不到阻隔的作用。如此还是存在风道本体10’底部冷凝水沉积后被风机131’通过出风口14’吹到室内侧,弄湿地面或室内物品,造成用户抱怨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包括风道本体10和底盘本体20,通过在分别在风道本体10和底盘本体20设置第一排水孔113和第二排水孔23,且使第一排水孔113至少部分与第二排水孔23相对应,从而可以将风道本体10内部积蓄的冷凝水排出,从而解决了在风道内部积蓄的冷凝水被风叶通过出风口14吹到室内侧,弄湿地面或室内物品,造成用户抱怨的问题,给用户带来更好地的用户体验。
结合图1-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包括风道本体10和底盘本体20。风道本体10限定有风机安装腔13,风机安装腔1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孔113。底盘本体20设置于风道本体10的下方,且,底盘本体20设置有第二排水孔23。其中,第一排水孔113至少部分与第二排水孔23相对应,用于将风道本体10内的水排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包括风道本体10和底盘本体20。风道本体10用于为整体式空调器内部的气流流通提供通道,且风道本体10限定有风机安装腔13,用于安装为整体式空调器内部气流流通提供动力的风机131,其中在风机131的运行过程中,整体式空调器内部的冷凝水会被风机131吸入风道本体10形成积水。风机安装腔13的底部设置第一排水口,这样可以将风道本体10内部的冷凝水排至位于风道本体10下方的底盘本体20,防止风道本体10内部冷凝水积聚。进一步地,底盘本体20设置于风道本体10的下方,通常底盘本体20与风道本体10相贴合设置。如此通过在底盘本体20设置有第二排水孔23,且使设置于风道本体10的第一排水孔113至少部分与第二排水孔23相对应,这样可以使风道本体10内部的冷凝水从第一排水孔113排出至底盘本体20后从第二排水孔23排出,最终将风道本体10内部的冷凝水排出,防止整体式空调器内部的冷凝水在风道本体10内部形成积水,给用户带来更好地使用体验。
结合图1所示,风道本体10限定有风机安装腔13,风机131安装于风机安装腔13,用于为整体式空调器内部气流流通提供动力。底盘本体20设置于风道本体10的下方,蒸发器30设置于风机131的一侧,整体式空调器的底部壳体40至少部分位于底盘本体20的下方。在整体式空调器的实际使用中,接水盘内的冷凝水会在离心风机131的作用下被吸入风道;蒸发器30上的水汽也容易被风机131直接吸入风道,在风道侧板12凝露沉积在风道底部,从多个方向进入风道本体10内部的冷凝水,从第一排水孔113和第二排水孔23排出风道本体10进入底部壳体40,最终排出整体式空调器,如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即为冷凝水的流向。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排水孔113的数量和形状均不做限定,第二排水孔23的数量和形状均不做限定,且第一排水孔113与第二排水孔23的数量和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地,第一排水孔113的横截面可以为规则图形,也可以为不规则图形。例如,第一排水孔113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菱形、梯形或者其它图形。
可选地,第二排水孔23的横截面可以为规则图形,也可以为不规则图形。例如,第一排水孔113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菱形、梯形或者其它图形。
可选地,第一排水孔11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例如,第一排水孔113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或4个。
可选地,第二排水孔2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例如,第二排水孔23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或4个。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排水孔113的数量为1个时,第二排水孔23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当第二排水孔23的数量为1个时,则第一排水孔113至少部分与第二排水孔23相对应,用于将风道本体10内的水排出。当第二排水孔23的数量为多个时,则第一排水孔113至少部分与多个第二排水孔23中的任一个相对应,用于将风道本体10内的水排出。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风道本体10包括风道底板11和风道侧板12,第一排水孔113设置于风道底板11。
如此设置,风道本体10包括风道底板11和风道侧板12,风道底板11和风道侧板12限定出了风机安装腔13,且风道底板11是风道本体10的底部,也限定了风机安装腔13的底部。在整体式空调器的运行过程中,进入风道本体10的冷凝水一般会积蓄于风道底板11,通过将第一排水孔113设置于风道本体10的风道底板11,则有利于进入风道本体10内部冷凝水的排出。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第一排水孔113设置于风机安装腔13最低处的位置;和/或,第一排水孔113设置于靠近风道侧板12的位置。
在整体式空调器的运行过程中,进入风道本体10的冷凝水一般会积蓄于风道本体10的底部,也即是风机安装腔13的底部。当第一排水孔113的数量为一个时,可以将第一排水孔113设置于风机安装腔13的最低处的位置,这样更加有利于进入风道本体10内部冷凝水的排出。由于风机131运行作用,进入风道本体10内部的冷凝水一部分会沿风道侧板12流至风道底板11,这样当第一排水孔113的数量为一个时,也可以将第一排水孔113设置于靠近风道侧板12的位置,这样也更加有利于进入风道本体10内部冷凝水的排出。当第一排水孔113的数量为多个,例如第一排水孔113的数量为两个时,一个第一排水孔113可以设置于风机安装腔13的最低处的位置,另一个第一排水孔113可以设置于靠近风道侧板12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当风机安装腔13最低处的位置与选定的靠近风道侧板12的位置相同时,则两个第一排水孔113的设置位置重合,如图4所示,在此位置设置一个第一排水孔113即可。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第一排水孔113的出水端周围设置有防回流结构114,防回流结构114位于风道底板的下壁面112,用于防止从第一排水孔113排出的冷凝水沿风道底板的下壁面112回流。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进入风道本体10内部的冷凝水从第一排水孔113排出,部分冷凝水沿第一排水孔113的内壁流向风道底板的下壁面112。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冷凝水可以沿风道底板的下壁面112回流,这样通过在第一排水孔113的出水端周围设置有防回流结构114,且使防回流结构114位于风道底板的下壁面112,可以有效防止从第一排水孔113排出的冷凝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沿风道底板的下壁面112回流扩散至整体式空调器的其它部位。
可选地,防回流结构114包括防回流凸起,防回流凸起设置于风道底板的下壁面112。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防回流结构114包括防回流凹槽1141,防回流凹槽1141由风道底板的下壁面112向上凹陷形成,且,防回流凹槽1141的槽底低于风道底板的上壁面111。
如此设置,将防回流结构114包括防回流凹槽1141,如图5所示,防回流凹槽1141由风道底板的下壁面112向上凹陷形成,且使防回流凹槽1141的槽底低于风道底板的上壁面111,这样从第一排水孔113排出的冷凝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沿风道底板的下壁面112回流至防回流凹槽1141时,由于冷凝水自身的重力作用,使冷凝水不能继续回流扩散至整体式空调器的其它部位。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第二排水孔23的出水端周围设置有排水导流部24,排水导流部24位于底盘本体的下壁面22。
在第二排水孔23的出水端周围设置排水导流部24,且使排水导流部24位于底盘本体的下壁面22,如图3中所示,这样可以使从第一排水孔113排出的冷凝水进入第二排水孔23后更加容易排出底盘本体20。进一步地,排水导流部24还可以有效防止从第二排水孔23排出的冷凝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沿底盘本体的下壁面22回流扩散至整体式空调器的其它部位。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第二排水孔23的进水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排水导流部24的出水端的开口面积。
将第二排水孔23的进水端的开口面积设置大于或等于排水导流部24的出水端的开口面积,这样可以使从第一排水孔113排出的冷凝水更加容易进入第二排水孔23。且排水导流部24的出水端的开口面积设置较小可以减小冷凝水受表面张力,更容易直接从排水导流部24的出水端排出。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第二排水孔23的进水端周围设置有阻水结构25,阻水结构25位于底盘本体的上壁面21,用于防止从第一排水孔113排出的冷凝水沿底盘本体的上壁面21回流。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进入风道本体10内部的冷凝水从第一排水孔113排出,一方面,部分冷凝水沿第一排水孔113的内壁流向风道底板的下壁面112。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冷凝水可以沿风道底板的下壁面112回流,然后在防回流结构114的作用下,这部分冷凝水会滴落至底盘本体的上壁面21。另一方便,部分冷凝水沿第一排水孔113的内壁流向底盘本体的上壁面21,如此底盘本体的上壁面21上的冷凝水会沿底盘本体的上壁面21回流。这样通过在第二排水孔23的进水端周围设置有阻水结构25,且使阻水结构25位于底盘本体的上壁面21,可以有效防止从第一排水孔113排出的冷凝水通过底盘本体的上壁面21回流扩散至整体式空调器的其它部位。且这样可以将流至底盘本体的上壁面21的冷凝水集聚在阻水结构25内部,即集聚在第二排水孔23的周围,最终从第二排水孔23排出。
在一些可选实施中,阻水结构25包括阻水凸起251,阻水凸起251由底盘本体的下壁面22向上凹陷形成,且,在防回流结构114包括防回流凹槽1141的情况下,阻水凸起251与防回流凹槽1141相对应适配。
如此设置,将阻水结构25包括阻水凸起251,如图6所示,阻水凸起251由底盘本体的下壁面22向上凹陷形成,这样从第一排水孔113排出的冷凝水流至底盘本体的上壁面21后在阻水凸起251的作用下,可以有效防止从第一排水孔113排出的冷凝水通过底盘本体的上壁面21回流扩散至整体式空调器的其它部位。且这样可以将流至底盘本体的上壁面21的冷凝水集聚在阻水凸起251内部,即集聚在第二排水孔23的周围,最终从第二排水孔23排出。
进一步地,在防回流结构114包括防回流凹槽1141的情况下,阻水凸起251与防回流凹槽1141相对应适配,这样可以使底盘本体20与风道本体10的风道底板的下壁面112更加贴合,减少从第一排水孔113排出的冷凝水进入风道底板11和底盘本体20之间回流扩散至整体式空调器的其它部位。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本体,限定有风机安装腔,风机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孔;
底盘本体,设置于风道本体的下方,且,底盘本体设置有第二排水孔,
其中,第一排水孔至少部分与第二排水孔相对应,用于将风道本体内的冷凝水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风道本体包括风道底板和风道侧板,第一排水孔设置于风道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排水孔设置于风机安装腔最低处的位置;和/或,
第一排水孔设置于靠近风道侧板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排水孔的出水端周围设置有防回流结构,防回流结构位于风道底板的下壁面,用于防止从第一排水孔排出的冷凝水沿风道底板的下壁面回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防回流结构包括防回流凹槽,防回流凹槽由风道底板的下壁面向上凹陷形成,且,防回流凹槽的槽底低于风道底板的上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二排水孔的出水端周围设置有排水导流部,排水导流部位于底盘本体的下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二排水孔的进水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排水导流部的出水端的开口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二排水孔的进水端周围设置有阻水结构,阻水结构位于底盘本体的上壁面,用于防止从第一排水孔排出的冷凝水沿底盘本体的上壁面回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阻水结构包括阻水凸起,阻水凸起由底盘本体的下壁面向上凹陷形成,且,在防回流结构包括防回流凹槽的情况下,阻水凸起与防回流凹槽相对应适配。
10.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
CN202321557631.4U 2023-06-16 2023-06-16 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和整体式空调器 Active CN220083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7631.4U CN220083310U (zh) 2023-06-16 2023-06-16 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和整体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7631.4U CN220083310U (zh) 2023-06-16 2023-06-16 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和整体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3310U true CN220083310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5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7631.4U Active CN220083310U (zh) 2023-06-16 2023-06-16 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和整体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3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3545A (zh) 底盘壳体、窗式空调器
KR101417050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20083310U (zh) 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和整体式空调器
KR100642365B1 (ko) 덕트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EP2019950A1 (en) Air conditioner
CN214198940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2227236U (zh) 空调室内机
KR20070028884A (ko) 일체형 에어컨
CN113932439A (zh) 一种集水装置及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KR101319688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14110852A (zh) 空调烟机
CN210128440U (zh) 座吊式空调器
US6151906A (en) Condensate collection system for a room air conditioner
KR20040003675A (ko) 덕트형 공기조화기의 응축수 배수구조
CN220506998U (zh) 用于空调的加热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KR100714294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101280689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8544646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662004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384555U (zh) 一种集水装置及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20981429U (zh) 空调式烟机设备
CN216384377U (zh) 一种换热器结构及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8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772466U (zh) 一种空调器的风道结构以及空调器
CN216716448U (zh) 空调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