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1915U - 曲轴、增程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曲轴、增程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1915U
CN220081915U CN202320214920.8U CN202320214920U CN220081915U CN 220081915 U CN220081915 U CN 220081915U CN 202320214920 U CN202320214920 U CN 202320214920U CN 220081915 U CN220081915 U CN 220081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rankshaft
protrusion
sleeved
cr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149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西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149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1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1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1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轴、增程器和车辆,所述曲轴包括轴体和减震环,轴体包括本体和多个沿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曲柄,减震环套设在轴体上,且减震环的外周边缘设有能够传递曲轴转速及位置信息的信号齿。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的零部件数量少,轴向布局空间占用小,结构紧凑,成本低。

Description

曲轴、增程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增程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大功率汽车发动机中,常需要安装减震器以对曲轴进行减震,同时,为实现对曲轴转动状态的监控,曲轴上通常设有信号盘,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曲轴的减震器和信号盘布局紧凑性低,零部件数量多,导致曲轴安装空间占用大,结构紧凑性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曲轴,该曲轴的减震环上设有信号齿,且减震环套设在曲轴上,由此,相较于传统设置在轴体端部的减震器,减少了增程器的轴向长度,提高了结构紧凑性,且减震环的设置不需要设置连接件,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且设置有信号齿的减震环还可代替信号盘实现信号传输,从而无需单独设置信号盘,进一步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提高了曲轴的结构紧凑性,降低了增程器的成本及布局空间的占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增程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轴包括:轴体,所述轴体包括本体和多个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曲柄;减震环,所述减震环套设在所述轴体上,且所述减震环的外周边缘设有能够传递曲轴转速及位置信息的信号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轴,减震环套设在轴体上,且减震环的外周边缘设有能够传递曲轴转速及位置信息的信号齿,由此,减震环在实现减震功能的同时,由于其套设在轴体上,相较于传统设置在轴体端部的减震器,减少了曲轴的轴向长度,提高了结构紧凑性,且减震环的设置不需要设置连接件,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且设置有信号齿的减震环还可代替信号盘实现信号传输,从而无需单独设置信号盘,进一步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提高了曲轴的结构紧凑性,降低了增程器的成本及布局空间的占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环套设在所述本体和/或所述曲柄上并邻近所述本体朝向前罩壳的端部;和/或,所述信号齿为沿所述减震环的周向上间隔布置的多个,且多个所述信号齿中存在两个相邻的所述信号齿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其余相邻的所述信号齿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环套设在所述本体的外周,且所述本体的外周面具有沿所述本体的径向凸出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可止抵所述减震环的侧面以阻止所述减震环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柄包括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的外周边缘与所述本体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凸部的外周边缘与所述本体之间的距离,所述减震环套设在所述第二凸部的外周,且所述减震环朝向所述第一凸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凸部朝向所述第二凸部的侧面止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柄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减震环配合在所述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曲柄包括靠近所述前罩壳的前端曲柄,所述减震环套设在所述前端曲柄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环包括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套设在所述本体和/或所述曲柄上,所述第二环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环体的外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胶粘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体为橡胶圈,所述第二环体为惯量环,所述惯量环上设有所述信号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程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曲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程器,通过采用上述曲轴,减震环套设在曲轴上,可以利用减震环代替相关技术中设置在曲轴端部的减震器,起到减震效果的同时,在曲轴的轴向上不占用布局空间,减少增程器的布局长度,提高结构紧凑性,且减震环的装配不需要设置诸如螺栓等连接件,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另外减震环上设有信号齿,取代了传动曲轴上单独设置的信号盘,进一步优化了增程器布局,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增程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增程器,优化了整车空间布局,降低了整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轴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本体1,曲柄2,第一凸部21,第二凸部22,减震环3,第一环体31,第二环体32,信号齿3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轮机高效发电系统。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轴包括轴体和减震环3。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轴体包括本体1和多个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曲柄2,减震件套设在轴体上,且减震环3的外周边缘设有能够传递曲轴转速及位置信息的信号齿331。
可选地,信号齿331为沿减振环3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且多个信号齿331中存在两个相邻的信号齿331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其余相邻的信号齿331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同。具体地,本申请的信号齿331的布局方式可参考常用的信号盘上的信号齿的布局方式。
由此,减震环3的设置可以对曲轴起到减震作用,而同时,通过在减震环3上构造出信号齿331,减震环3可同时具备信号盘的信号传递功能,从而可以省去原有的信号盘,减少零部件数量。
另外,由于减震环3套设在轴体上,相较于设置在轴体端部的减震器,不占用轴体的轴向布局空间,降低了增程器的整体长度和布局空间的占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轴,减震环3套设在轴体上,且减震环3的外周边缘设有用于传递曲轴转速及位置信息的信号齿331,由此,减震环3在实现减震功能的同时,由于其套设在轴体上,相较于传统设置在轴体端部的减震器,减少了曲轴的轴向长度,提高了结构紧凑性,且减震环3的设置不需要设置连接件,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且设置有信号齿331的减震环3还可代替信号盘实现信号传输,从而无需单独设置信号盘,进一步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提高了曲轴的结构紧凑性,降低了增程器的成本及布局空间的占用。
可选地,减震环3套设在本体1和/或曲柄2上并邻近本体1朝向前罩壳的端部。由此,减震环3可针对振动幅度较大的曲轴前端进行减震。
可选地,减震环3套设在本体1的外周,且本体1的外周面具有沿本体1的径向凸出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可止抵减震环3的侧面以阻止减震环3滑动。
优选地,限位凸起为沿本体1的轴向间隔布置的两个,两个限位凸起可夹紧减震环3。
可选地,减震环3可以为多个。
可选地,如图2所示,曲柄2包括第一凸部21和第二凸部22,第一凸部21的外周边缘与本体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凸部22的外周边缘与本体1之间的距离,减震环3套设在第二凸部22的外周,且减震环3朝向第一凸部21的一侧与第一凸部21朝向第二凸部22的侧面止抵。由此,第一凸部21可对减震环3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避免减震环3滑动,即设置在曲柄2上的减震环3,可通过选择合理的装配位置,利用曲柄2的自身结构实现装配限位,无需设置诸如限位凸起等结构,进一步降低了生产难度和成本。
可选地,曲柄2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凹槽,减震环3配合在凹槽内。由此,凹槽可实现对减震环3的装配定位,同时可阻止减震环3沿本体1的轴向滑动。
优选地,多个曲柄2包括靠近前罩壳的前端曲柄2,减震环3套设在前端曲柄2上。可以理解的是,曲柄2前端的振动幅度较大,通过在前端曲柄2上设置减震环3,可以针对性的降低驱动前端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减震环3包括第一环体31和第二环体32,第一环体31套设在本体1和/或曲柄2上,第二环体32套设在第一环体31的外周。可以理解的是,减震环3随本体1转动时,第一环体31和第二环体32会产生相对运动的趋势,以利用摩擦力消耗一部分振动能量。
优选地,第一环体31为橡胶圈,第二环体32为惯量环。由此,橡胶圈可提高减震环3的柔韧度,且有效地减少和降低了振动和噪音,另外,由于橡胶圈具有弹性,便于减震环3装配时利用其弹性变形实现顺利装配,并在装配完成后利用橡胶圈实现弹性张紧,进而使减震环3紧箍在主体或曲柄2上。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惯量环上设有信号齿331。
可选地,第一环体31和第二环体32之间采用胶粘连接。
可选地,第一环体31和第二环体32压制为一个整体。
可选地,橡胶圈采用耐高温、耐油的HNBR或其他性能类似的橡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程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曲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程器,通过采用上述曲轴,减震环3套设在曲轴上,可以利用减震环3代替相关技术中设置在曲轴端部的减震器,起到减震效果的同时,在曲轴的轴向上不占用布局空间,减少增程器的布局长度,提高结构紧凑性,且减震环3的装配不需要设置诸如螺栓等连接件,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另外减震环3上设有信号齿331,取代了传动曲轴上单独设置的信号盘,进一步优化了增程器布局,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增程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增程器,零部件数量少,优化了整车空间布局,降低了整车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曲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体,所述轴体包括本体和多个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曲柄;
减震环,所述减震环套设在所述轴体上,且所述减震环的外周边缘设有能够传递曲轴转速及位置信息的信号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环套设在所述本体和/或所述曲柄上并邻近所述本体朝向前罩壳的端部;
和/或,所述信号齿为沿所述减震环的周向上间隔布置的多个,且多个所述信号齿中存在两个相邻的所述信号齿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其余相邻的所述信号齿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环套设在所述本体的外周,且所述本体的外周面具有沿所述本体的径向凸出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可止抵所述减震环的侧面以阻止所述减震环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包括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的外周边缘与所述本体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凸部的外周边缘与所述本体之间的距离,所述减震环套设在所述第二凸部的外周,且所述减震环朝向所述第一凸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凸部朝向所述第二凸部的侧面止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减震环配合在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曲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曲柄包括靠近所述前罩壳的前端曲柄,所述减震环套设在所述前端曲柄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环包括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套设在所述本体和/或所述曲柄上,所述第二环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环体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体为橡胶圈,所述第二环体为惯量环,所述惯量环上设有所述信号齿。
9.一种增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程器。
CN202320214920.8U 2023-01-29 2023-01-29 曲轴、增程器和车辆 Active CN220081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4920.8U CN220081915U (zh) 2023-01-29 2023-01-29 曲轴、增程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4920.8U CN220081915U (zh) 2023-01-29 2023-01-29 曲轴、增程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1915U true CN220081915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21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14920.8U Active CN220081915U (zh) 2023-01-29 2023-01-29 曲轴、增程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1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86116B2 (en) Damper device
GB2233735A (en) Clutch disk assembly with delayed friction device
KR20130045719A (ko)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US10100899B2 (en) Apparatus for reducing vibration of vehicle
US20130152730A1 (en) Dual Mass Flywheel Assembly
CN220081915U (zh) 曲轴、增程器和车辆
US20180010675A1 (en) Damper of torque converter for vehicle
CN219795832U (zh) 曲轴、增程器和车辆
KR101405448B1 (ko)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US20040119218A1 (en) Spring seat and spring assembly
CN216842893U (zh)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双质量飞轮及车辆
KR101163749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KR100660567B1 (ko) 토크 컨버터
KR20070108670A (ko) 드라이브 샤프트의 다이나믹 댐퍼
JP4613432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219242550U (zh) 曲轴总成和发动机
US20200158205A1 (en) Damper for engine mounted with motor
EP1099877B1 (en) Flywheel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4028177A (ja) トルク変動吸収ダンパ
KR101056850B1 (ko)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JP2010138979A (ja) 駆動装置
CN101959706B (zh) 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装置及具有分离装置的离合器
CN217872366U (zh) 一种驱动系统的阻尼器及汽车驱动系统
CN215720344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离合器总成
JP3588182B2 (ja) フライホイール組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