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0859U - 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0859U
CN220080859U CN202321445980.7U CN202321445980U CN220080859U CN 220080859 U CN220080859 U CN 220080859U CN 202321445980 U CN202321445980 U CN 202321445980U CN 220080859 U CN220080859 U CN 220080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hear wall
base
movable
movab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459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羊兵
李峰
孙立达
袁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459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0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0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0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加固支撑组件,所述移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移动底座内腔的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四个角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筒和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筒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旋转螺杆,所述第一旋转螺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一螺纹筒的外部,所述第一旋转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移动底座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进行运输与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框架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这种剪力墙称为框架剪力墙,由它们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时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剪力墙在搭建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剪力墙发生形变导致断裂,或发生倾倒,会进行加固施工;但现有的加固结构一般为一体的钢结构,体积较大,工人不便于对其进行挪动,且给运输工作也造成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加固支撑组件,所述移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移动底座内腔的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四个角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筒和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筒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旋转螺杆,所述第一旋转螺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一螺纹筒的外部,所述第一旋转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移动底座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的表面套设有传动皮带,所述第二螺纹筒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旋转螺杆,所述第二旋转螺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二螺纹筒的外部,所述第二旋转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从动皮带轮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移动底座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皮带的远离主动皮带轮的一端与从动皮带轮的表面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从动皮带轮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移动底座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皮带的远离主动皮带轮的一端与从动皮带轮的表面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加固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移动底座上方的支撑板,所述移动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右两侧与开槽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延伸至开槽的外部,所述移动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板底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右侧的前后两端焊接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移动底座顶部右侧的前后两端焊接连接有连接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连接块的表面与两个连接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远离液压泵的一端与移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万向轮能够对设备进行移动,方便对设备进行移动,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将万向轮收缩在移动底座的内腔中,避免万向轮影响移动底座的稳固。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液压泵和液压杆推动移动块移动,使得转动杆推动支撑板进行转动,能够对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设备能够进行折叠,方便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固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底座;2、加固支撑组件;201、支撑板;202、连接座;203、连接块;204、开槽;205、滑杆;206、滑动块;207、液压泵;208、液压杆;209、移动块;210、转动杆;3、移动组件;301、第一转轴;302、主动皮带轮;303、从动齿轮;304、主动齿轮;305、转动手把;306、第一旋转螺杆;307、第一螺纹筒;308、第二转轴;309、从动皮带轮;310、传动皮带;311、第二旋转螺杆;312、第二螺纹筒;313、底板;314、万向轮;315、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包括移动底座1,移动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加固支撑组件2,移动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组件3,移动组件3包括设置在移动底座1内腔的底板313,底板313底部的四个角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14,底板313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筒307和第二螺纹筒312,第一螺纹筒307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旋转螺杆306,第一旋转螺杆306的顶端延伸至第一螺纹筒307的外部,第一旋转螺杆30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303,从动齿轮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01,第一转轴301的另一端与移动底座1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一转轴3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302,主动皮带轮302的表面套设有传动皮带310,第二螺纹筒312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旋转螺杆311,第二旋转螺杆311的顶端延伸至第二螺纹筒312的外部,第二旋转螺杆3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309,从动皮带轮30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08,第二转轴308的另一端与移动底座1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传动皮带310的远离主动皮带轮302的一端与从动皮带轮309的表面转动连接,从动齿轮303的左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304,主动齿轮30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把305,转动手把305的远离主动齿轮304的一端贯穿移动底座1的左侧,移动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开口315。
如图1、图3所示,加固支撑组件2包括设置在移动底座1上方的支撑板201,移动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开槽204,开槽204的内部设置有滑杆205,滑杆205的左右两侧与开槽204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滑杆20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06,滑动块2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209,移动块209延伸至开槽204的外部,移动块20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10,转动杆210的另一端与支撑板201底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支撑板201底部右侧的前后两端焊接连接有连接块203,移动底座1顶部右侧的前后两端焊接连接有连接座202,两个连接块203的表面与两个连接座202的内壁转动连接,移动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泵207,液压泵20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208,液压杆208远离液压泵207的一端与移动块209的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使用时,通过转动手把305转动主动齿轮304,使得主动齿轮304能够带动与之啮合连接有是从动齿轮303进行转动,进而实现与从动齿轮303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304和第一转轴301移动转动,第一转轴301表面的主动皮带轮302利用传动皮带310带动从动皮带轮309进行转动,使得第二旋转螺杆311一同进行转动,第一螺纹筒307和第二螺纹筒312向下移动推动底板313下移,直至万向轮314与地面接触,能够对移动底座1进行移动,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将万向轮314收缩在移动底座1的内腔中,避免万向轮314影响移动底座1的稳固,将移动底座1固定后,通过液压泵207和液压杆208推动移动块209进行移动,移动块209底部的滑动块206和滑杆205对移动块209的移动进行限位,转动杆210推动支撑板201进行转动,能够对支撑板201的角度进行调节,将支撑板201调节至与地面垂直,对剪力墙进行加固支撑,移动块209向另一侧滑动,支撑板201可进行折叠,方便运输。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包括移动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加固支撑组件(2),所述移动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组件(3);
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设置在移动底座(1)内腔的底板(313),所述底板(313)底部的四个角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14),所述底板(313)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筒(307)和第二螺纹筒(312),所述第一螺纹筒(307)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旋转螺杆(306),所述第一旋转螺杆(306)的顶端延伸至第一螺纹筒(307)的外部,所述第一旋转螺杆(30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303),所述从动齿轮(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01),所述第一转轴(301)的另一端与移动底座(1)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3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302),所述主动皮带轮(302)的表面套设有传动皮带(310),所述第二螺纹筒(312)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旋转螺杆(311),所述第二旋转螺杆(311)的顶端延伸至第二螺纹筒(312)的外部,所述第二旋转螺杆(3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3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皮带轮(30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08),所述第二转轴(308)的另一端与移动底座(1)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皮带(310)的远离主动皮带轮(302)的一端与从动皮带轮(309)的表面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303)的左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304),所述主动齿轮(30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把(305),所述转动手把(305)的远离主动齿轮(304)的一端贯穿移动底座(1)的左侧,所述移动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开口(3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支撑组件(2)包括设置在移动底座(1)上方的支撑板(201),所述移动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开槽(204),所述开槽(204)的内部设置有滑杆(205),所述滑杆(205)的左右两侧与开槽(204)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0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2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209),所述移动块(209)延伸至开槽(204)的外部,所述移动块(20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10),所述转动杆(210)的另一端与支撑板(201)底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01)底部右侧的前后两端焊接连接有连接块(203),所述移动底座(1)顶部右侧的前后两端焊接连接有连接座(2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块(203)的表面与两个连接座(20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泵(207),所述液压泵(20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208),所述液压杆(208)远离液压泵(207)的一端与移动块(209)的表面固定连接。
CN202321445980.7U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 Active CN220080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5980.7U CN220080859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5980.7U CN220080859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0859U true CN220080859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25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45980.7U Active CN220080859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0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80859U (zh) 一种内置加强肋的框架剪力墙加固结构
CN212836602U (zh) 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
CN214321375U (zh) 一种用于生产箱包的侧板折弯机
CN211492286U (zh) 一种用于加工陶瓷制品的钻铣床
CN210816196U (zh) 一种环保型振动清理筛
CN209835420U (zh) 一种用于预制梁、柱起吊的吊具
CN210685317U (zh) 一种建筑用施工平台
CN111530868A (zh) 一种无死角煤炭残渣清理机
CN207920788U (zh) 一种节能高效柴油机水泵机组
CN219473201U (zh) 一种变频螺杆式空压机
CN219004375U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弯曲装置
CN213950054U (zh) 一种薄膜收卷机的收卷轴安装结构
CN213116077U (zh) 一种水利工程检修门反向弹压支撑装置
CN218407842U (zh) 一种高效率低噪声玻璃钢离心风机
CN220014596U (zh) 一种防打滑液压支架
CN215890443U (zh) 一种无噪音抗震液压齿轮泵
CN113309258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预制墙体连接装置
CN219218827U (zh) 一种多功能保洁车
CN220758487U (zh) 一种建筑工程垃圾清理用的降尘装置
CN212334270U (zh) 一种钢丝增强软管回收装置
CN216407084U (zh) 一种性能稳定的空压机
CN22072658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罗茨风机
CN215429841U (zh) 一种用于移动式喷涂机器人底座装置
CN219508331U (zh) 一种夏季路面喷淋养护装置
CN221088384U (zh) 一种汽车制造用钢板表面除毛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