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0147U - 一种水渠清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渠清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0147U
CN220080147U CN202321576997.6U CN202321576997U CN220080147U CN 220080147 U CN220080147 U CN 220080147U CN 202321576997 U CN202321576997 U CN 202321576997U CN 220080147 U CN220080147 U CN 220080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lifting
fixedly connected
vehicle body
mud shove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769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雨
王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5769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0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0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0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渠清淤装置,具体涉及水渠清淤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车体、铲泥装置、分离装置、固体排出装置和泥水排出装置,所述车体内设有安装室,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车轮组件;所述铲泥装置可升降的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前端,所述铲泥装置内设有提升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室内,所述分离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提升装置的出料端相配合,所述固体排出装置的进料口位于所述安装室内并与所述分离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泥水排出装置包括吸泥泵。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水渠底部的淤泥进行清理,并且能够将块状淤泥与水、泥浆等分离,方便工人进行后续处理,其能够有效提高淤泥的清理效率,降低工人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水渠清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渠清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渠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水渠是一种人工开凿的水道,用于引水或排水,现有的水渠一般是用水泥筑成,其截面多为矩形或梯形,水渠的底面一般是用水泥浇筑的平面。由于通过水渠的水含有较多的泥沙,在长期使用后,水渠的底部会积攒一定的淤泥,因此水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清淤作业,否则会影响水渠的正常使用。
现有的大型水渠是通过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清淤作业的,而小型水渠则是通过人工进行清淤作业的,工人使用铲子等工具将水渠底部的淤泥取出,但是由于水渠底板的淤泥有块状淤泥、粘稠状淤泥、泥浆和一定量的水,工人使用铲子等工具很难清理干净,取出的淤泥和水混合在一起很难收集和处理,工人的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渠清淤装置,其能够对水渠底部的淤泥进行清理,并且能够将块状淤泥与水、泥浆等分离,方便工人进行后续处理,其能够有效提高淤泥的清理效率,降低工人的工作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渠清淤装置,其包括:车体、铲泥装置、分离装置、固体排出装置和泥水排出装置,所述车体内设有安装室,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车轮组件;所述铲泥装置可升降的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前端,所述铲泥装置的一端设有铲泥部,所述铲泥装置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车体上的安装口与位于所述安装室内的升降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铲泥装置内沿所述铲泥装置的延伸反向设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铲泥部相配合;所述分离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室内,所述分离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提升装置的出料端相配合,所述分离装置的进料口的下侧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朝向所述提升装置的一侧高于远离所述提升装置的一侧,所述分离装置的出料口位于所述过滤板的上侧;所述固体排出装置的进料口位于所述安装室内并与所述分离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固体排出装置的出料口位于所述车体顶面的上侧,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内沿所述固体排出装置的延伸方向设有螺杆组件;所述泥水排出装置包括吸泥泵,所述吸泥泵的吸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分离装置底部的第一排液口、所述铲泥部底部的第二排液口连接,所述吸泥泵的排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车体上的排污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铲泥装置的中部沿所述铲泥装置的延伸方向设有提升装置安装腔室,所述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提升装置安装腔室内,所述提升装置安装腔室的两侧设有第一侧板,所述提升装置安装腔室的一端与所述铲泥部相配合,所述提升装置安装腔室的另一端设有铲泥装置出料口,所述提升装置的出料端与所述铲泥装置出料口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铲泥部包括底板、两个第二侧板和两个导泥板,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泥板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侧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泥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的一侧低于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的一侧,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楔形凸起,所述楔形凸起与所述提升装置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主动辊、从动辊、传送带、提升驱动电机和若干提升板,所述提升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辊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分别与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传动连接,若干所述提升板的一端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提升板均匀分布在所述传送带上。
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室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与所述铲泥装置远离所述铲泥部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室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与所述铲泥装置远离所述铲泥部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为对称设置,所述铲泥装置的底部设有插销,所述车体上设有与所述插销相配合的插座,所述插座上设有与所述插销相配合的插孔。
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外壳,所述分离装置外壳朝向所述铲泥装置的一侧设有分离装置进料口,所述分离装置外壳远离所述铲泥装置的一侧设有分离装置出料口,所述过滤板的边缘与所述分离装置进料口和所述分离装置出料口下侧边缘处的所述分离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分离装置外壳的底部设有分离装置支架,所述分离装置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室的底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若干长条状的过滤孔。
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包括固体排出装置外壳,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朝向所述分离装置的一端设有固体排出装置进料口,所述固体排出装置进料口与所述分离装置出料口相配合且固定连接,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远离所述分离装置的一端设有固体排出装置出料口,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的底部设有固体排出装置支架,所述固体排出装置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室的底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螺杆组件包括螺杆和螺杆驱动电机,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内,所述螺杆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出料口一端的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上,所述螺杆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杆的端部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吸泥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室的底面上,所述车体尾端的底部设有所述排污口,所述车体底部的前端设有连接口,所述吸泥泵的吸入端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分离装置的所述第一排液口和所述连接口连接,所述连接口通过软管与所述铲泥部的底部的所述第二排液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车轮组件包括若干车轮,若干所述车轮分别安装在所述车体底部的两端,位于所述车体底部前端或后端的若干所述车轮为万向轮。
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车轮组件还包括车轮驱动装置,所述车轮驱动装置包括车轮驱动电机和车轮驱动轴,位于所述车体底部前端的若干所述车轮为万向轮,位于所述车体底部后端的若干所述车轮与所述车轮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车轮驱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车轮驱动电机与所述车轮驱动轴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车体尾端的顶部设有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底座、把手套管和把手本体,所述把手底座与所述车体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套管的一端与所述把手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把手底座上设有若干第一销孔,所述把手套管上设有与若干所述第一销孔相配合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把手本体滑动安装在所述把手套管内,所述把手套管上设有若干第三销孔,所述把手本体上设有与若干第三销孔相配合的第四销孔,所述第三销孔和所述第四销孔通过第二销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车体上设有维修口,所述维修口处设有维修门,所述维修门通过铰链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通过所述升降装置控制所述铲泥装置的升降,从而通过所述铲泥装置将水渠底部的淤泥铲起来,然后通过所述铲泥部将污泥导入所述提升装置内,所述提升装置能够将淤泥提升并运送至所述分离装置的进料口处,淤泥在进入所述分离装置后,在所述过滤板的作用下,块状淤泥能够与水、泥浆分离,块状淤泥会通过所述分离装置的出料口进入所述固体排出装置,然后通过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将块状淤泥排出,水和泥浆则通过管道和所述吸泥泵排出,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收集装置对块状淤泥与水、泥浆进行分别收集,以方便对块状淤泥、水和泥浆的后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实施例中铲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实施例中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实施例中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
100、车体;110、安装室;120、车轮组件;121、车轮;122、车轮驱动装置;130、维修门;200、铲泥装置;210、铲泥部;211、底板;212、第二侧板;213、导泥板;220、提升装置安装腔室;230、第一侧板;240、铲泥装置出料口;300、提升装置;310、主动辊;320、从动辊;330、传送带;340、提升板;400、升降装置;410、第一升降机构;420、第二升降机构;430、插销;440、插座;500、分离装置;510、分离装置外壳;520、过滤板;521、过滤孔;530、分离装置支架;600、固体排出装置;610、固体排出装置外壳;611、固体排出装置进料口;612、固体排出装置出料口;620、固体排出装置支架;630、螺杆组件;631、螺杆;632、螺杆驱动电机;700、泥水排出装置;710、吸泥泵;720、管道;730、第一排液口;740、第二排液口;750、排污口;760、连接口;770、软管;800、把手组件;810、把手底座;811、第一销孔;812、第一销轴;820、把手套管;821、第三销孔;822、第二销轴;830、把手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实用新型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实用新型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渠清淤装置,其包括:车体100、铲泥装置200、分离装置500、固体排出装置600和泥水排出装置700,所述车体100内设有安装室110,所述车体100的底部设有车轮组件120,所述铲泥装置200可升降的安装在所述车体100的前端,所述铲泥装置200的一端设有铲泥部210,所述铲泥装置20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车体100上的安装口与位于所述安装室110内的升降装置400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400用于控制所述铲泥装置200的升降。所述铲泥装置200内沿所述铲泥装置200的延伸反向设有提升装置300,所述提升装置300的一端与所述铲泥部210相配合,所述分离装置500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室110内,所述分离装置500的进料口与所述提升装置300的出料端相配合,所述分离装置500的进料口的下侧设有过滤板520,所述过滤板520朝向所述提升装置300的一侧高于远离所述提升装置300的一侧,所述分离装置500的出料口位于所述过滤板520的上侧。所述固体排出装置600的进料口位于所述安装室110内并与所述分离装置500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固体排出装置600的出料口位于所述车体100顶面的上侧,所述固体排出装置600内沿所述固体排出装置600的延伸方向设有螺杆组件630,所述泥水排出装置700包括吸泥泵710,所述吸泥泵710的吸入端通过管道720与所述分离装置500底部的第一排液口730、所述铲泥部210底部的第二排液口740连接,所述吸泥泵710的排出端通过管道720与所述车体100上的排污口750连接。
在非工作状态下,通过所述升降装置400将所述铲泥装置200升起,方便所述车体100的快速移动,在工作状态下,通过所述升降装置400将所述铲泥装置200降下,使所述铲泥装置200的所述铲泥部210与水渠的底面相抵,通过外力推动所述车体100,使所述车体100向前移动,从而利用所述铲泥部210将水渠底面的淤泥铲起来,外力可以是人的推力,也可以是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车轮组件120产生的推力。所述铲泥部210能够将铲起来的淤泥导入所述提升装置300内,所述提升装置300能够将淤泥提升并运送至所述分离装置500的进料口处,淤泥进入所述分离装置500后会落在所述过滤板520上,所述过滤板520是向所述分离装置500的出料口侧向下倾斜的,因此淤泥会在所述过滤板520上向所述分离装置500的出料口滑动,在淤泥的滑动过程中,块状淤泥会留在所述过滤板520上并从所述分离装置500的出料口处进入所述固体排出装置600内,然后在所述螺杆组件630的作用下从所述固体排出装置600的出料口处排出,水和泥浆会通过所述过滤板520上的过滤孔,从所述第一排液口730处由所述吸泥泵710吸走,然后从所述排污口750处排出。所述提升装置300在提升和运送淤泥时,淤泥中的水和泥浆会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间隙流入所述铲泥部210内侧的底部,这些水和泥浆会通过所述第二排液口740由所述吸泥泵710吸走,然后从所述排污口750处排出。所述固体排出装置600的出料口和所述排污口750可以分别连接不同的收集装置,例如将所述固体排出装置600的出料口通过导料机构将块状淤泥导入收集车的车厢内,将所述排污口750通过管道与收集罐连接,从而将淤泥中的块状淤泥与水、泥浆分离,有利于对块状淤泥、水和泥浆的后续处理。
请参阅图1和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实施例中铲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铲泥装置200的中部沿所述铲泥装置200的延伸方向设有提升装置安装腔室220,所述提升装置300安装在所述提升装置安装腔室220内,所述提升装置安装腔室220的两侧设有第一侧板230,所述提升装置安装腔室220的一端与所述铲泥部210相配合,所述提升装置安装腔室220的另一端设有铲泥装置出料口240,所述提升装置300的出料端与所述铲泥装置出料口240相配合。所述铲泥部210包括底板211、两个第二侧板212和两个导泥板213,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1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1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1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230的侧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板230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11固定连接,所述导泥板213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侧的所述第一侧板230、所述第二侧板212固定连接,所述导泥板213与所述第一侧板230连接的一侧低于与所述第二侧板212连接的一侧,所述底板211的顶部设有楔形凸起,所述楔形凸起与所述提升装置300相配合。所述底板211上的楔形凸起有利于将淤泥铲起,并且所述楔形凸起的后端与所述提升装置300的前端相配合,有利于将淤泥导入所述提升装置300,所述导泥板213是向所述提升装置300一侧倾斜的,也有利于将淤泥导入所述提升装置300。
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提升装置300包括主动辊310、从动辊320、传送带330、提升驱动电机和若干提升板340,所述提升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辊310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辊310和所述从动辊3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230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330分别与所述主动辊310和所述从动辊320传动连接,若干所述提升板340的一端与所述传送带330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提升板340均匀分布在所述传送带330上。所述提升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一个所述第一侧板230的外侧,所述提升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辊310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提升驱动电机带动所述主动辊310转动,所述主动辊310带动所述传送带330运动,所述传送带330带动若干所述提升板340运动,从而通过若干所述提升板340将淤泥提升并运送至所述分离装置500的进料口处。若干所述提升板340与所述传送带330垂直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升降装置400包括第一升降机构410和第二升降机构420,所述第一升降机构410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室110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410的伸缩端与所述铲泥装置200远离所述铲泥部210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20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室110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20的伸缩端与所述铲泥装置200远离所述铲泥部210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410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20为对称设置,所述铲泥装置200的底部设有插销430,所述车体100上设有与所述插销430相配合的插座440,所述插座440上设有与所述插销430相配合的插孔。所述第一升降机构410、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20可以选择油缸、气缸、电动伸缩杆等升降设备,在控制所述铲泥装置200下降时,控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410的伸缩端伸长并且控制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20的伸缩端回缩,在控制所述铲泥装置200上升时,控制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10的伸缩端回缩并且控制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20的伸缩端伸长。在所述铲泥装置200下降时,所述插销430会插入所述插座440的插孔内,从而将所述铲泥装置200与所述车体100固定连接,进而提升所述铲泥装置200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所述铲泥装置200对淤泥进行铲除。
请参阅图2和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实施例中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分离装置500包括分离装置外壳510,所述分离装置外壳510朝向所述铲泥装置200的一侧设有分离装置进料口,所述分离装置外壳510远离所述铲泥装置200的一侧设有分离装置出料口,所述过滤板520的边缘与所述分离装置进料口和所述分离装置出料口下侧边缘处的所述分离装置外壳510固定连接,所述分离装置外壳510的底部设有分离装置支架530,所述分离装置支架530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室11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520上设有若干长条状的过滤孔521。所述过滤孔521沿所述过滤板520的倾斜方向延伸,所述分离装置支架530有利于对所述分离装置外壳510进行安装,所述分离装置支架530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与所述安装室110的底面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固体排出装置600包括固体排出装置外壳610,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610朝向所述分离装置500的一端设有固体排出装置进料口611,所述固体排出装置进料口611与所述分离装置出料口相配合且固定连接,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610远离所述分离装置500的一端设有固体排出装置出料口612,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610的底部设有固体排出装置支架620,所述固体排出装置支架620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室11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组件630包括螺杆631和螺杆驱动电机632,所述螺杆631转动安装在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610内,所述螺杆驱动电机632安装在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出料口612一端的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610上,所述螺杆驱动电机632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杆631的端部传动连接。
所述螺杆6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610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杆驱动电机632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杆631的一端固定连接。块状淤泥从所述分离装置500的出料口处排出后,从所述固体排出装置进料口611处进入所述固体排出装置600内,在所述螺杆驱动电机632的带动下,所述螺杆631不断转动,所述螺杆631上的叶片会带动块状淤泥向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出料口612一侧运动并排出,可以在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出料口612处设置导料管或导料板等导料机构,从而将排出的淤泥导入收集淤泥的装置内。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吸泥泵710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室110的底面上,所述车体100尾端的底部设有所述排污口750,所述车体100底部的前端设有连接口760,所述吸泥泵710的吸入端通过管道720分别与所述分离装置500的所述第一排液口730和所述连接口760连接,所述连接口760通过软管770与所述铲泥部210的底部的所述第二排液口740连接。所述吸泥泵710可以选择泥浆泵等能够产生吸力吸取泥浆的泵。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车轮组件120包括若干车轮121,若干所述车轮121分别安装在所述车体100底部的两端,所述车轮组件120还包括车轮驱动装置122,所述车轮驱动装置122包括车轮驱动电机和车轮驱动轴,位于所述车体100底部前端的若干所述车轮121为万向轮,位于所述车体100底部后端的若干所述车轮121与所述车轮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车轮驱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车体100的底部,所述车轮驱动电机与所述车轮驱动轴传动连接。将位于所述车体100底部前端的所述车轮121设置为万向轮有利于所述车体100的转向操作,通过所述车轮驱动装置122来驱动后端的所述车轮121能够为所述车体100的前进提供动力。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实施例中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车体100尾端的顶部设有把手组件800,所述把手组件800包括把手底座810、把手套管820和把手本体830,所述把手底座810与所述车体100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套管820的一端与所述把手底座810转动连接,所述把手底座810上设有若干第一销孔811,所述把手套管820上设有与若干所述第一销孔811相配合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811和所述第二销孔通过第一销轴812连接,所述把手本体830滑动安装在所述把手套管820内,所述把手套管820上设有若干第三销孔821,所述把手本体830上设有与若干第三销孔821相配合的第四销孔,所述第三销孔821和所述第四销孔通过第二销轴822连接。所述把手组件800有利于人工推动所述车体100,通过将所述第二销孔匹配不同的所述第一销孔811,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销轴812固定,从而对所述把手套管820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将所述第四销孔匹配不同的所述第三销孔821,然后通过所述第二销轴822固定,从而对所述把手本体830的伸缩长度进行调节,进而方便工人推行。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水渠清淤装置一示例中,所述车体100上设有维修口,所述维修口处设有维修门130,所述维修门130通过铰链与所述车体100转动连接。所述维修门130和所述维修口可以方便工人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所述车体100内可以设置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可以为所述提升装置300、所述固体排出装置600、所述吸泥泵710提供电源,当然也可以通过外接电源的方式为上述装置提供工作用电。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水渠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内设有安装室,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车轮组件;
铲泥装置,所述铲泥装置可升降的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前端,所述铲泥装置的一端设有铲泥部,所述铲泥装置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车体上的安装口与位于所述安装室内的升降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铲泥装置内沿所述铲泥装置的延伸反向设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铲泥部相配合;
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室内,所述分离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提升装置的出料端相配合,所述分离装置的进料口的下侧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朝向所述提升装置的一侧高于远离所述提升装置的一侧,所述分离装置的出料口位于所述过滤板的上侧;
固体排出装置,所述固体排出装置的进料口位于所述安装室内并与所述分离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固体排出装置的出料口位于所述车体顶面的上侧,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内沿所述固体排出装置的延伸方向设有螺杆组件;
泥水排出装置,所述泥水排出装置包括吸泥泵,所述吸泥泵的吸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分离装置底部的第一排液口、所述铲泥部底部的第二排液口连接,所述吸泥泵的排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车体上的排污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渠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泥装置的中部沿所述铲泥装置的延伸方向设有提升装置安装腔室,所述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提升装置安装腔室内,所述提升装置安装腔室的两侧设有第一侧板,所述提升装置安装腔室的一端与所述铲泥部相配合,所述提升装置安装腔室的另一端设有铲泥装置出料口,所述提升装置的出料端与所述铲泥装置出料口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水渠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泥部包括底板、两个第二侧板和两个导泥板,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泥板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侧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泥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的一侧低于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的一侧,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楔形凸起,所述楔形凸起与所述提升装置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水渠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主动辊、从动辊、传送带、提升驱动电机和若干提升板,所述提升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辊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分别与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传动连接,若干所述提升板的一端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提升板均匀分布在所述传送带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渠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室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与所述铲泥装置远离所述铲泥部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室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与所述铲泥装置远离所述铲泥部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为对称设置,所述铲泥装置的底部设有插销,所述车体上设有与所述插销相配合的插座,所述插座上设有与所述插销相配合的插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渠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外壳,所述分离装置外壳朝向所述铲泥装置的一侧设有分离装置进料口,所述分离装置外壳远离所述铲泥装置的一侧设有分离装置出料口,所述过滤板的边缘与所述分离装置进料口和所述分离装置出料口下侧边缘处的所述分离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分离装置外壳的底部设有分离装置支架,所述分离装置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室的底面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水渠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包括固体排出装置外壳,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朝向所述分离装置的一端设有固体排出装置进料口,所述固体排出装置进料口与所述分离装置出料口相配合且固定连接,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远离所述分离装置的一端设有固体排出装置出料口,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的底部设有固体排出装置支架,所述固体排出装置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室的底面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水渠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组件包括螺杆和螺杆驱动电机,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内,所述螺杆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出料口一端的所述固体排出装置外壳上,所述螺杆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杆的端部传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渠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泥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室的底面上,所述车体尾端的底部设有所述排污口,所述车体底部的前端设有连接口,所述吸泥泵的吸入端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分离装置的所述第一排液口和所述连接口连接,所述连接口通过软管与所述铲泥部的底部的所述第二排液口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渠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尾端的顶部设有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底座、把手套管和把手本体,所述把手底座与所述车体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套管的一端与所述把手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把手底座上设有若干第一销孔,所述把手套管上设有与若干所述第一销孔相配合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把手本体滑动安装在所述把手套管内,所述把手套管上设有若干第三销孔,所述把手本体上设有与若干第三销孔相配合的第四销孔,所述第三销孔和所述第四销孔通过第二销轴连接。
CN202321576997.6U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水渠清淤装置 Active CN220080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6997.6U CN220080147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水渠清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6997.6U CN220080147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水渠清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0147U true CN220080147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5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76997.6U Active CN220080147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水渠清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01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16793B1 (en) Downhole tool for borehole cleaning or for moving fluid in a borehole
CN108425394B (zh) 河道淤泥收集装置
CN110130434B (zh) 渠道长边坡清淤过滤机
CN210597580U (zh) 一种带有绞笼的管道清淤疏浚机器人
CN220080147U (zh) 一种水渠清淤装置
CN213358909U (zh) 用于地下污水管道的疏通装置
CN108678138B (zh) 一种城市管道疏通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疏通方法
KR101876279B1 (ko) 맨홀용 하수관로 협잡물 제거장치
CN102864837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机械清理排污管道装置
CN210620449U (zh) 一种用于炉渣处理的水循环系统
CN109707031A (zh) 一种管道用清淤装置
CN101748792A (zh) 多功能清污清洗疏通车
CN114319569B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清淤设备
CN110641635B (zh) 对水面漂浮垃圾打捞的分离组件
CN220686168U (zh) 煤矿井下履带式水仓清挖设备
CN217873482U (zh) 一种煤矿开采用的泥浆泵
CN214330570U (zh) 一种旋挖钻机的钻孔机构
CN115163008B (zh) 一种绳索泵式井底循环井底捞渣设备
CN215781736U (zh) 一种安全可靠型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
CN217379043U (zh) 一种清淤设备
CN214364018U (zh) 一种市政管道清淤装置
CN217811296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清淤装置
CN219386454U (zh) 一种水利施工清淤装置
CN208563550U (zh) 水下清污装置
CN221001189U (zh) 一种环保型螺旋式河道清淤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