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79078U -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79078U
CN220079078U CN202321158631.7U CN202321158631U CN220079078U CN 220079078 U CN220079078 U CN 220079078U CN 202321158631 U CN202321158631 U CN 202321158631U CN 220079078 U CN220079078 U CN 220079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ox body
inner cavity
box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86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泽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1586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79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79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79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两个二氧化碳传感器、两个补光灯、两组杀菌灯、两个放置板、加热机构、换气机构和移动机构,两个温度传感器的右侧与箱体内腔左侧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两个二氧化碳传感器的上端均与箱体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补光灯的上端均与箱体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过箱体、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补光灯、杀菌灯、放置板、加热机构、换气机构和移动机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以下问题:一、在进行培养时由于器皿存放在外界会造成内部产生不同的微生物,最终影响检验结果,二、在器皿中进行培养时无法根据微生物存活环境温度的不同,对空气进行加热。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检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培养箱,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背景技术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八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
然而现有的微生物培养主要是利用器皿进行培养的,然而在进行培养时由于器皿存放在外界会造成内部产生不同的微生物,最终影响检验结果,且在器皿中进行培养时无法根据微生物存活环境温度的不同,对空气进行加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能解决以下问题:一、在进行培养时由于器皿存放在外界会造成内部产生不同的微生物,最终影响检验结果,二、在器皿中进行培养时无法根据微生物存活环境温度的不同,对空气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两个二氧化碳传感器、两个补光灯、两组杀菌灯、两个放置板、加热机构、换气机构和移动机构,两个温度传感器的右侧与箱体内腔左侧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两个二氧化碳传感器的上端均与箱体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补光灯的上端均与箱体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两组杀菌灯均设置在箱体内腔的两侧,两个放置板的下端均与箱体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箱、加热丝、抽气泵、输送管和两个输送口,所述加热箱的前侧与箱体后侧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丝的前侧和后侧均与加热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抽气泵的下端与加热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下端与抽气泵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输送口的右侧与输送管的左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换气机构包括风机、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两个换气口,所述风机的前侧与箱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右侧与风机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换气口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管右侧的上端和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架、万向轮和伸缩脚,所述转动架的上端与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轮与转动架的内腔铰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转动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转动架的上端与箱体下端四角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两组杀菌灯一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杀菌灯相反的一侧均与箱体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侧铰接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与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过箱体、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补光灯、杀菌灯、放置板、加热机构、换气机构和移动机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以下问题:一、在进行培养时由于器皿存放在外界会造成内部产生不同的微生物,最终影响检验结果,二、在器皿中进行培养时无法根据微生物存活环境温度的不同,对空气进行加热。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加热丝对加热箱内部的空气进加热,在通过启动抽气泵带动加热箱内部的热气进入到输送管的内部,在通过输送管输送到箱体内部的上端和下端对箱体内部的进行加热,从而达到了可以对微生物生存环境的需要对空气进行加热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风机带动换气口对箱体内部的空气进行换气,在通过换气口输送到第二连接管的内部,在通过第二连接管输送到第一连接管的内部,在通过第一连接管输送到风机的内部,在通过风机进行排出或吸入对箱体的内部进行换气,解决了箱体的内部空气不能进行流动导致内部的微生物死亡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架、万向轮和伸缩脚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设备使用时不便于进行移动和固定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杀菌灯和箱体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箱体内部产生细菌时无法进行杀菌的问题,通过设置箱体、密封门和辅助把手的配合使用,从而提高箱体内部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气机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温度传感器;3、二氧化碳传感器;4、补光灯;5、杀菌灯;6、放置板;7、加热机构;8、换气机构;9、移动机构;10、固定板;701、加热箱;702、加热丝;703、抽气泵;704、输送管;705、输送口;801、风机;802、第一连接管;803、第二连接管;804、换气口;901、转动架;902、万向轮;903、伸缩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2、两个二氧化碳传感器3、两个补光灯4、两组杀菌灯5、两个放置板6、加热机构7、换气机构8和移动机构9,两个温度传感器2的右侧与箱体1内腔左侧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两个二氧化碳传感器3的上端均与箱体1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补光灯4的上端均与箱体1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两组杀菌灯5均设置在箱体1内腔的两侧,两个放置板6的下端均与箱体1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
参考图4和图5,加热机构7包括加热箱701、加热丝702、抽气泵703、输送管704和两个输送口705,加热箱701的前侧与箱体1后侧的右侧固定连接,加热丝702的前侧和后侧均与加热箱701的内腔固定连接,抽气泵703的下端与加热箱701的上端固定连接,输送管704的下端与抽气泵703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输送口705的右侧与输送管704的左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启动加热丝702对加热箱701内部的空气进加热,在通过启动抽气泵703带动加热箱701内部的热气进入到输送管704的内部,在通过输送管704输送到箱体1内部的上端和下端对箱体1内部的进行加热,从而达到了可以正对微生物生存环境的需要对空气进行加热的效果。
参考图3,换气机构8包括风机801、第一连接管802、第二连接管803和两个换气口804,风机801的前侧与箱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802的右侧与风机801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803的下端与第一连接管802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换气口804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管803右侧的上端和下端,第二连接管8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右侧与箱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启动风机801带动换气口804对箱体1内部的空气进行换气,在通过换气口804输送到第二连接管803的内部,在通过第二连接管803输送到第一连接管802的内部,在通过第一连接管802输送到风机801的内部,在通过风机801进行排出或吸入对箱体1的内部进行换气,解决了箱体1的内部空气不能进行流动导致内部的微生物死亡的问题。
参考图2,移动机构9包括转动架901、万向轮902和伸缩脚903,转动架901的上端与箱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万向轮902与转动架901的内腔铰接连接,转动架9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转动架901的上端与箱体1下端四角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转动架901、万向轮902和伸缩脚903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设备使用时不便于进行移动和固定的问题。
参考图1和图2,两组杀菌灯5一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杀菌灯5相反的一侧均与箱体1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箱体1的前侧铰接连接有密封门,密封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把手。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杀菌灯5和箱体1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箱体1内部产生细菌时无法进行杀菌的问题,通过设置箱体1、密封门和辅助把手的配合使用,从而提高箱体1内部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通过将需要培养的微生物放入到放置板6的表面,在通过启动补光灯4让其放置板6表面的微生物充分接触阳光,在通过启动温度传感器2对箱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不符合时,通过启动加热丝702对加热箱701内部的空气进加热,在通过启动抽气泵703带动加热箱701内部的热气进入到输送管704的内部,在通过输送管704输送到箱体1内部的上端和下端对箱体1内部的进行加热,在通过启动二氧化碳传感器3对箱体1的内部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检测,当超过微生物存活标准时,通过启动风机801带动换气口804对箱体1内部的空气进行换气,在通过换气口804输送到第二连接管803的内部,在通过第二连接管803输送到第一连接管802的内部,在通过第一连接管802输送到风机801的内部,在通过风机801进行排出或吸入对箱体1的内部进行换气,在通过启动杀菌灯5对箱体1的内部进行杀菌处理。
综上所述:该微生物检验培养箱,通过箱体1、温度传感器2、二氧化碳传感器3、补光灯4、杀菌灯5、放置板6、加热机构7、加热箱701、加热丝702、抽气泵703、输送管704、输送口705、换气机构8、风机801、第一连接管802、第二连接管803、换气口804、移动机构9、转动架901、万向轮902、伸缩脚903和固定板10结构的配合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2)、两个二氧化碳传感器(3)、两个补光灯(4)、两组杀菌灯(5)、两个放置板(6)、加热机构(7)、换气机构(8)和移动机构(9),两个温度传感器(2)的右侧与箱体(1)内腔左侧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两个二氧化碳传感器(3)的上端均与箱体(1)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补光灯(4)的上端均与箱体(1)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两组杀菌灯(5)均设置在箱体(1)内腔的两侧,两个放置板(6)的下端均与箱体(1)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7)包括加热箱(701)、加热丝(702)、抽气泵(703)、输送管(704)和两个输送口(705),所述加热箱(701)的前侧与箱体(1)后侧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丝(702)的前侧和后侧均与加热箱(701)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抽气泵(703)的下端与加热箱(70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704)的下端与抽气泵(703)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输送口(705)的右侧与输送管(704)的左侧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机构(8)包括风机(801)、第一连接管(802)、第二连接管(803)和两个换气口(804),所述风机(801)的前侧与箱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802)的右侧与风机(80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803)的下端与第一连接管(802)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换气口(804)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管(803)右侧的上端和下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9)包括转动架(901)、万向轮(902)和伸缩脚(903),所述转动架(901)的上端与箱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轮(902)与转动架(901)的内腔铰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9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转动架(901)的上端与箱体(1)下端四角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两组杀菌灯(5)一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杀菌灯(5)相反的一侧均与箱体(1)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铰接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把手。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8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右侧与箱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
CN202321158631.7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Active CN220079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8631.7U CN220079078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8631.7U CN220079078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79078U true CN220079078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5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8631.7U Active CN220079078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79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52848U (zh) 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实验用操作台
CN220079078U (zh)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箱
CN205368387U (zh) 一种医学检测用微生物培养箱
CN205821344U (zh) 一种多功能医学检验微生物培养器
CN209128429U (zh) 一种恒温微生物细菌培养箱
CN213507002U (zh) 高纯度干细胞培养自动化设备
CN211724101U (zh) 一种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
CN204958932U (zh) 一种医用超净恒温培养箱
CN208821422U (zh) 一种具有新风防臭功能的动物病房
CN215957645U (zh) 一种种猪养殖隔离装置
CN213866195U (zh) 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装置
CN215162696U (zh) 一种医学检验微生物培养装置
CN113797368A (zh) 一种二合一高效灭菌培养箱
CN208182984U (zh) 一种生物实验室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10170500U (zh) 毛巾消毒柜
CN219297505U (zh) 一种医学检验微生物培养装置
CN1125655C (zh) 强制通风式软包装灭菌器
CN205235000U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灭菌用高效、集约臭氧工作间
CN104189930A (zh) 一种气体二氧化氯软式内镜消毒机
CN207973745U (zh) 微生物接种灭菌装置
CN213490882U (zh) 一种微生物灭活装置
CN109825429A (zh) 一种用于食品微生物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0777053A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活菌培育检验装置
CN210267942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的试管烘干装置
CN214129547U (zh) 一种基因工程用培养皿杀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