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72765U - 一种生物降解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降解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72765U
CN220072765U CN202321600477.4U CN202321600477U CN220072765U CN 220072765 U CN220072765 U CN 220072765U CN 202321600477 U CN202321600477 U CN 202321600477U CN 220072765 U CN220072765 U CN 220072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layer
soil
garbage
under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004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森军
屈泽龙
杨浩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004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72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72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72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包括包括垃圾放置区、地表排水装置以及地下排水装置;所述地表排水装置包括地表排水沟,所述地表排水沟位于所述垃圾放置区的地面上,所述垃圾放置区的地面向所述地表排水沟的方向倾斜;所述地下排水装置包括土壤层、地下排水管、排水槽以及防渗层,所述地下排水管位于所述土壤层的底部以及防渗层的上方,所述地下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槽;所述垃圾放置区由堤坝围成。通过建立土壤层创造了更深的好氧区,有利于更快降解污水中的废料,效率提高后,土地的垃圾装载率提高,进而节约了土地使用面积。并且,地下排水装置减小了垃圾中渗滤液对于地下水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降解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处理降解垃圾的生物降解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填埋是处理可降解垃圾的主要手段之一,可降解垃圾在填埋中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有机物分解,达到减量化、无害化的目的。然而,对于土壤渗透性较强的区域,渗滤液快速下渗,导致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无法被土壤及时吸收降解,从而污染地下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垃圾中的废水污染地下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降解处理设备。
一种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包括垃圾放置区、地表排水装置以及地下排水装置;所述地表排水装置包括地表排水沟,所述地表排水沟位于所述垃圾放置区的地面上,所述垃圾放置区的地面向所述地表排水沟的方向倾斜;所述地下排水装置包括土壤层、地下排水管、排水槽以及防渗层,所述地下排水管位于所述土壤层的底部以及防渗层的上方,所述地下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槽;所述垃圾放置区由堤坝围成。
进一步地,所述地表排水装置还包括废水收集装置,所述废水收集装置包括若干废水收集管道,所述废水收集管道位于所述堤坝的堤防坡脚的内侧,所述废水收集管道的一端管口设置于地表,另一端管口与所述地下排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分别连通所述地表排水装置与所述地下排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土壤降解层、土壤固定层以及土壤过滤层。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降解层由沙子组成,所述土壤固定层由沙子、黏土以及淤泥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油槽、撇油器以及波纹板分离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部排水装置,所述外部排水装置包括外部排水沟槽,所述外部排水沟槽位于所述堤坝的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放置区的外部还设有监测井。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放置区包括若干隔离区,若干所述隔离区有独立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降解层的厚度为0.6-0.9米,所述土壤固定层的厚度为0.6-0.9米,所述土壤过滤层的厚度大于0.3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为:
通过建立土壤层创造了更深的好氧区,有利于更快降解污水中的废料,效率提高后,土地的垃圾装载率提高,进而节约了土地使用面积。并且,地下排水装置减小了垃圾中渗滤液对于地下水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生物降解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结构中部分的剖面图;
图3是生物降解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第一垃圾放置区13、第二垃圾放置区14、堤坝18、地表排水沟19、地下排水管32、防渗层31、土壤降解层33、土壤固定层35、土壤过滤层30、废水收集管道26、油槽20、撇油器21、波纹板分离器22、监测井34、排水槽25、外部排水沟槽28、检修口2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申请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具,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垃圾放置区13、第二垃圾放置区14、地表排水装置、地下排水装置以及废水处理装置,废水处理装置分别连通地表排水装置与地下排水装置。地表排水装置包括地表排水沟19,地表排水沟位于第一、第二垃圾放置区的地面上,垃圾放置区的地面向所述地表排水沟的方向倾斜,本实施例中倾斜度为1%的梯度。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油槽20、撇油器21以及波纹板分离器22。地表排水沟19由混凝土衬砌。
地下排水装置包括土壤层、地下排水管32、排水槽25以及防渗层31。地下排水管包括若干分支管以及总管,分支管收集到渗滤液后汇入总管,由总管将渗滤液输送至排水槽25,再由排水槽将渗滤液输送至废水处理装置。地下排水管为多孔管。
地表排水装置还包括废水收集装置,废水收集装置包括若干废水收集管道26,废水收集管道26位于堤坝的堤防坡脚的内侧,废水收集管道的一端管口设置于地表,另一端管口与地下排水管32连通,收集的雨水或地表废水最终由排水槽输送至废水处理装置。废水收集管道还包括检修口27,用于检修管道。
垃圾放置区由堤坝围成,堤坝可采用混凝土砌成或采用金属钢板搭建而成。本实施例中将垃圾放置区分为一大一小两个隔离区,每个垃圾放置区都有独立的入口,这样可以适应分批次处理的垃圾堆。隔离垃圾放置区的隔离墙为水泥砌成。
如图2和图3所示,地下排水装置包括土壤层、地下排水管32、排水槽25(在图1中显示)以及防渗层31,地下排水管32位于土壤层的底部以及防渗层的上方,地下排水管32连通所述排水槽25。土壤层从上到下依次为土壤降解层33、土壤固定层35以及土壤过滤层30。土壤降解层为沙子,厚度为0.6-0.9米;土壤固定层的土壤成分比例为:沙子60%、黏土30%、淤泥10%;土壤过滤层为砂土,厚度略大于0.3米。防渗层31全部由黏土组成,可避免渗滤液进入地下水。防渗层31沿第一、第二垃圾放置区的堤坝内壁延伸至堤坝的顶部,从而实现全方位的保护。
为进一步监测垃圾处理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影响,本实施例还在第一、第二垃圾放置区的外部设置监测井34。
为进一步地收集地表污水,本实施例还在堤坝外部设置了包括外部排水沟槽28的外部排水装置,用于排放疏通堤坝外的积水。
可降解垃圾被放置在第一垃圾放置区以及第二垃圾放置区,垃圾中的污水首先沿着底面的坡道流入地表排水沟19,地表污水可能含油油性废物,由地表排水沟将污水运输到废水处理装置处。波纹板分离器22接收来自地表排水沟19的含油地表水并从水中将油分离出,分离出的油被收集至油槽20中,然后被输送到撇油器21中,去除剩余的油,除油后的水杯输送到外部的排水通道。
下渗的污水先经过土壤降解层,利用土壤细菌将污水中的废料成分,再经过土壤固定层,污水中的不可降解组份例如金属在此处被固定住,最后来到土壤过滤层,再由地下排水管32收集这些经过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排水槽25,将这些污水运输到废水处理装置处。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快速的处理垃圾中废水的方法,创造了更深的好氧区,有利于更快降解污水中的废料,效率提高后,土地的垃圾装载率提高,进而节约了土地使用面积。并且,地下排水装置减小了垃圾中渗滤液对于地下水的污染。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如数量、形状、位置等),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使用在权利要求书的说明书中的任何一个术语“或”、“或者”是要表示“非排它性的或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放置区、地表排水装置以及地下排水装置;所述地表排水装置包括地表排水沟,所述地表排水沟位于所述垃圾放置区的地面上,所述垃圾放置区的地面向所述地表排水沟的方向倾斜;所述地下排水装置包括土壤层、地下排水管、排水槽以及防渗层,所述地下排水管位于所述土壤层的底部以及防渗层的上方,所述地下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槽;所述垃圾放置区由堤坝围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排水装置还包括废水收集装置,所述废水收集装置包括若干废水收集管道,所述废水收集管道位于所述堤坝的堤防坡脚的内侧,所述废水收集管道的一端管口设置于地表,另一端管口与所述地下排水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分别连通所述地表排水装置与所述地下排水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土壤降解层、土壤固定层以及土壤过滤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降解层由沙子组成,所述土壤固定层由沙子、黏土以及淤泥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油槽、撇油器以及波纹板分离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排水装置,所述外部排水装置包括外部排水沟槽,所述外部排水沟槽位于所述堤坝的外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放置区的外部还设有监测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放置区包括若干隔离区,若干所述隔离区有独立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降解层的厚度为0.6-0.9米,所述土壤固定层的厚度为0.6-0.9米,所述土壤过滤层的厚度大于0.3米。
CN202321600477.4U 2023-06-24 2023-06-24 一种生物降解处理设备 Active CN220072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00477.4U CN220072765U (zh) 2023-06-24 2023-06-24 一种生物降解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00477.4U CN220072765U (zh) 2023-06-24 2023-06-24 一种生物降解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72765U true CN220072765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5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00477.4U Active CN220072765U (zh) 2023-06-24 2023-06-24 一种生物降解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72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3644B (zh) 一种利用分层循环清洗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法
CN212026360U (zh) 一种地下式刚性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CN102392438A (zh) 一种能够提高疏浚底泥堆场承载力的脱水干化方法
US20100200516A1 (en) Concurrent disposal and consolidation of dredged sediment using horizontal drains and vacuum loading
CN204897690U (zh) 一种河道或湖泊疏挖底泥处置的干化场
CN208917765U (zh) 一种适用于河涌污染底泥的河堤堤身填埋装置
CN208219685U (zh) 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防渗结构
CN101967821B (zh) 疏浚底泥脱水干化堆场及其构建方法
CN220072765U (zh) 一种生物降解处理设备
JP2002178000A (ja) 有害物質の封じ込め処理方法
WO2016114951A1 (en) In-situ capping with no loss of water depth
CN114309049A (zh) 一种用于异位修复土壤的反应装置及土壤异位修复方法
CN210419496U (zh) 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污染防控系统
Graham et al. PAH-contaminated sediment remediation: An overview of a proposed large scale clean-up in a freshwater harbour
CN202610793U (zh) 大面积城市生活污泥真空原位固结处理装置
RU77619U1 (ru) Дренажная завеса
JP4126897B2 (ja) 廃棄物処分場の埋立て方法
RU2336206C1 (ru)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грунтовых вод от загрязнения
JP2000107721A (ja) 廃棄物処分場の浸出水貯留工法
CN217251447U (zh) 一种生活垃圾固废填埋场净化结构
Wesely et al. Durango disposal cell–UMTRA Case History
CN218233688U (zh) 一种灰渣回填露天矿坑的渗滤液收集系统
CN215592877U (zh) 一种危废柔性填埋场用渗滤液收集处理装置
JP3684981B2 (ja) 汚染土壌浄化方法
JP2002219435A (ja) 埋立装置およ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