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70804U - 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70804U
CN220070804U CN202321414479.4U CN202321414479U CN220070804U CN 220070804 U CN220070804 U CN 220070804U CN 202321414479 U CN202321414479 U CN 202321414479U CN 220070804 U CN220070804 U CN 220070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in
pipeline
gathering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144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素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Y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Y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Y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Y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144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70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70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70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属于厨余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沉淀仓A、管路B、聚油仓、管路C;其中,沉淀仓A外端连接有抽油泵A,抽油泵A通过管路A与废水桶连通;管路B的一端连通沉淀仓A,并设于沉淀仓A的上游;沉淀仓B与沉淀仓A相对设置,并与管路B的另一端连通,沉淀仓B内安装有抽油泵B;聚油仓总共三个,依次设置于沉淀仓A、沉淀仓B之间;管路C的一端设有抽油泵B,抽油泵B置于沉淀仓B内,管路C的另一端分别与三个聚油仓连通;三个聚油仓分别连通有收集桶。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分仓隔油,避免因集中隔油而导致管路堵塞,并降低分离出的水中含油脂的量。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属于厨余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厨余废水是指在厨房和餐饮场所产生的废水,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因此在对废水进行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油水分离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其中,在对废水进行油水分离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种设备,该设备为隔油设备(机构)。现有的隔油设备(机构)多为一体沉淀式结构,即利用油和水的密度不同,将油和水进行隔离,即废水在隔油设备(机构)内长时间的静置下,密度较轻的油脂漂浮于水的表面,之后将水直接从设备的底部抽出,达到废水隔油的目的(该隔油指油水分离)。
但是上述隔油设备(机构)由于是一体式结构设计,即废水直接从废水通内抽入隔油机构内,由于没有管路分流的结构,当废水瞬间被抽入隔油机构内时,容易发生堵塞管路的现象;同时,由于没有分仓隔油的机构,往往需要长时间静置才能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且由于一次性需要在一体式结构内完成油水分离的过程,因此大量的废水集中在一起完成油水分离,导致油水分离效果不佳,分离出的水中含有较多的油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能够进行分仓隔油,避免因集中隔油而导致管路堵塞,并降低分离出的水中含油脂的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包括:
沉淀仓A,其外端连接有抽油泵A,抽油泵A通过管路A与废水桶连通;
管路B,其一端连通沉淀仓A,并设于沉淀仓A的上游;
沉淀仓B,其与沉淀仓A相对设置,并与管路B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沉淀仓B内安装有抽油泵B;
聚油仓,共三个,依次设置于沉淀仓A、沉淀仓B之间;
管路C,其一端设有抽油泵B,所述抽油泵B置于沉淀仓B内,所述管路C的另一端分别与三个聚油仓连通;
所述三个聚油仓分别连通有收集桶。
本装置结构提供三个聚油仓,对经过沉淀仓A、沉淀仓B的含油脂的废水分别进行隔油处理,进一步降低分离出的水中含油脂的量。
优选地,所述沉淀仓A内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两级隔油层,且隔油层上插接有吸油管,所述吸油管连通有抽油泵C,所述抽油泵C固定于沉淀仓A的内壁上,且与管路B连通;
所述吸油管与隔油层接触的地方设有吸油孔;
所述沉淀仓A的下游设有出水口A。
沉淀仓A通过沉淀的方式将废水中的油脂进行一次析油,即通过利用油水的密度差,将水沉降,油脂漂浮于水的表面,然后通过隔油层进行吸油,而吸油管的表面设有吸油孔,油脂通过吸油孔在抽油泵C的作用下直接进入沉淀仓B中,然后分别进入三个聚油仓中。
优选地,所述聚油仓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喇叭状的聚水槽,聚水槽的直径上大下小;
聚油桶,其表面圆周设有吸油板,所述聚油桶卡接于壳体内,并与聚水槽相通;
所述管路C延伸至聚油桶内,当抽油泵C工作时,含油脂的废水将通过管路C被喷射至聚油桶内,油脂被吸油板吸收,剩余废水析出至聚水槽内;
所述聚水槽的底部设有出水口B,所述出水口B通过管路D收集桶连通。
聚油桶能够将油脂直接吸附在其表面,而直接将废水分离至聚水槽内,最后通过管路D直接到收集桶中。
优选地,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延伸至聚油桶内部。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
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连接杆;
支撑杆,固定于连接杆上,并沿连接杆竖向分布若干个;
螺旋搅拌杆,其螺旋缠绕于连接杆上,并与支撑杆固定。
利用搅拌装置中的螺旋搅拌杆,能够通过离心力加速将油脂直接甩至吸油板上,让吸油板能够快速将油脂直接吸附在表面,增加吸油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三个聚油仓,对经过沉淀仓A、沉淀仓B的含油脂的废水分别进行隔油处理,进一步降低分离出的水中含油脂的量。
(2)通过本实用新型,沉淀仓A通过沉淀的方式将废水中的油脂进行一次析油,即通过利用油水的密度差,将水沉降,油脂漂浮于水的表面,然后通过隔油层进行吸油,而吸油管的表面设有吸油孔,油脂通过吸油孔在抽油泵C的作用下直接进入沉淀仓B中,然后分别进入三个聚油仓中。
(3)通过本实用新型,利用搅拌装置中的螺旋搅拌杆,能够通过离心力加速将油脂直接甩至吸油板上,让吸油板能够快速将油脂直接吸附在表面,增加吸油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沉淀仓A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聚油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聚油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螺旋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淀仓A,11、出水口A,2、抽油泵A,3、管路A,4、废水桶,5、管路B,6、沉淀仓B,7、聚油仓,71、壳体,72、聚水槽,73、聚油桶,74、吸油板,75、出水口B,8、管路C,9、隔油层,10、吸油管,12、抽油泵C,13、管路D,14、收集桶,15、电机,16、连接杆,17、支撑杆,18、螺旋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纵向”、“末端”、“边沿”、“侧壁”、“上”、“下”、“上部”、“下部”、“正上方”、“表面”、“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端”、“首”、“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现有技术中的厨余废水油水隔离的装置,由于是一体式的结构设计,其隔油仓为一个,使得大量的含有油脂的废水集中在一起完成油水分离(集中隔油),很容易导致管路堵塞,从而使得油水分离效果不佳,分离出的水中含有较多的油脂,因此,设计本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旨在提供三个聚油仓,进行分仓隔油,避免因集中隔油而导致管路堵塞,并降低分离出的水中含油脂的量。
具体的,参考图1,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包括:沉淀仓A1、管路B5、沉淀仓B6、聚油仓7、管路C8;其中,沉淀仓A1的外端连接有抽油泵A2,抽油泵A2通过管路A3与废水桶4连通,废水桶4内存放有厨余的废水(含油脂);其中,管路B5的一端连通沉淀仓A1,并设于沉淀仓A1的上游(上游指距离顶部向下30~50mm的位置);沉淀仓B6与沉淀仓A1相对设置,并与管路B5的另一端连通,沉淀仓B6内安装有抽油泵B;抽油泵B用来辅助的将沉淀仓B6中的油抽取到聚油仓7内,其中,抽油泵A2、抽油泵B、抽油泵C12需要同时启动;聚油仓7总共有三个,依次设置于沉淀仓A1、沉淀仓B6之间;管路C8的一端设有抽油泵B,抽油泵B置于沉淀仓B6内,管路C8的另一端分别与三个聚油仓7连通;三个聚油仓7分别连通有收集桶14。
其中,参考图2,沉淀仓A1内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两级隔油层9,且隔油层9上插接有吸油管10,吸油管10连通有抽油泵C12,抽油泵C12固定于沉淀仓A1的内壁上,且与管路B5连通;吸油管10与隔油层9接触的地方设有吸油孔;沉淀仓A1的下游(下游指距离底部向上30~50mm的位置)设有出水口A11;出水口A11是为了方便将第一次沉降之后的含渣废水排出。沉淀仓A1通过沉淀的方式将废水中的油脂进行一次析油,即通过利用油水的密度差,将水沉降,油脂漂浮于水的表面,然后通过隔油层9进行吸油,而吸油管10的表面设有吸油孔,油脂通过吸油孔在抽油泵C12的作用下直接进入沉淀仓B6中,然后分别进入三个聚油仓7中。
其中,参考图3,聚油仓7包括:壳体71、聚油桶73;其中,壳体71内固定焊接有喇叭状的聚水槽72,聚水槽72的直径上大下小;参考图4,聚油桶73的表面圆周设有吸油板74,聚油桶73卡接于壳体71内,并与聚水槽72相通;管路C8延伸至聚油桶73内,当抽油泵C12工作时,含油脂的废水将通过管路C8被喷射至聚油桶73内,油脂被吸油板74吸收,剩余废水析出至聚水槽72内;聚水槽72的底部设有出水口B75,出水口B75通过管路D13收集桶14连通。聚油桶73能够将油脂直接吸附在其表面,而直接将废水分离至聚水槽72内,最后通过管路D13直接到收集桶14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5,壳体71顶部设有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延伸至聚油桶73内部。具体的,搅拌装置包括:连接杆16、支撑杆17、螺旋搅拌杆18;其中,连接杆16与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撑杆17固定于连接杆16上,并沿连接杆16竖向分布若干个;螺旋搅拌杆18螺旋缠绕于连接杆16上,并与支撑杆17固定。利用搅拌装置中的螺旋搅拌杆18,能够通过离心力加速将油脂直接甩至吸油板74上,让吸油板74能够快速将油脂直接吸附在表面,增加吸油的效果。
本装置结构提供三个聚油仓7,同时开启抽油泵A2、抽油泵B、抽油泵C12后,首先在沉淀仓A1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油脂进入到沉淀仓B6再次进行沉淀,随后沉淀仓B6的油脂分别进行进入到聚油仓7进行隔油,降低分离出的水中含油脂的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沉淀仓A,其外端连接有抽油泵A,抽油泵A通过管路A与废水桶连通;
管路B,其一端连通沉淀仓A,并设于沉淀仓A的上游位置;
沉淀仓B,其与沉淀仓A相对设置,并与管路B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沉淀仓B内安装有抽油泵B;
聚油仓,共三个,依次设置于沉淀仓A、沉淀仓B之间;
管路C,其一端设有抽油泵B,所述抽油泵B置于沉淀仓B内,所述管路C的另一端分别与三个聚油仓连通;
所述三个聚油仓分别连通有收集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仓A内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两级隔油层,且隔油层上插接有吸油管,所述吸油管连通有抽油泵C,所述抽油泵C固定于沉淀仓A的内壁上,且与管路B连通;
所述吸油管与隔油层接触的地方设有吸油孔;
所述沉淀仓A的下游设有出水口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油仓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喇叭状的聚水槽,聚水槽的直径上大下小;
聚油桶,其表面圆周设有吸油板,所述聚油桶卡接于壳体内,并与聚水槽相通;
所述管路C延伸至聚油桶内,当抽油泵C工作时,含油脂的废水将通过管路C被喷射至聚油桶内,油脂被吸油板吸收,剩余废水析出至聚水槽内;
所述聚水槽的底部设有出水口B,所述出水口B通过管路D与收集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延伸至聚油桶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
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连接杆;
支撑杆,固定于连接杆上,并沿连接杆竖向分布若干个;
螺旋搅拌杆,其螺旋缠绕于连接杆上,并与支撑杆固定。
CN202321414479.4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 Active CN220070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4479.4U CN220070804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4479.4U CN220070804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70804U true CN220070804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3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14479.4U Active CN220070804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70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1025Y (zh) 气携式液液水力旋流器
CN204891384U (zh) 一种多功能油水分离器
CN202398157U (zh) 一种双套筒组合式固液分离装置
CN203428951U (zh) 一种浮油收集器
CN220070804U (zh) 一种具有三级聚油仓的隔油机构
CN204051082U (zh) 双筒螺旋板式油水分离器
CN112007421B (zh) 一种油气水沙四相分离器
CN220149297U (zh) 一种油田污水处理用大罐气浮除油装置
CN207726773U (zh) 一种改进的油水分离装置
CN216092640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706461Y (zh) 高效自动浮油收集器
CN109731370A (zh) 一种环保型油水分离装置
CN2234299Y (zh) 油水真空分离装置
CN202191731U (zh) 一种油水自动分离装置
CN212954539U (zh)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CN104107563B (zh) 双筒螺旋板式油水分离器
CN208471608U (zh) 一种旋流气浮组合装置
CN106582068B (zh) 一种内置束流装置的污油水分离设备
CN201330572Y (zh) 钻井液四相分离器
CN105885923A (zh) 一种旋流电脱盐方法及设备
CN216837378U (zh) 一种油水混合物处理的油水分离装置
CN211419913U (zh) 浮球生物过滤器螺旋自动反冲装置
CN212610444U (zh) 油气田开采油污泥分离装置
CN215905954U (zh) 一种旋流气浮分离设备
CN220201548U (zh) 一种油水分离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