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9032U - 一种拉链及其固定拉链头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链及其固定拉链头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9032U
CN220069032U CN202321416006.8U CN202321416006U CN220069032U CN 220069032 U CN220069032 U CN 220069032U CN 202321416006 U CN202321416006 U CN 202321416006U CN 220069032 U CN220069032 U CN 220069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head
cloth belt
slider
fixing
elastic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160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澄焕
徐德伟
汪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160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9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9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9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链及其固定拉链头的装置,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包括:第一布带、与第一布带相对分布的第二布带、设于第一布带端部的插销、设于第二布带端部的方块部、上拉头以及下拉头,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均设有齿牙,上拉头和下拉头均可沿齿牙移动,第二布带上设有可变形的弹片,且弹片与方块部并列分布,弹片可插入上拉头和下拉头的侧部,以卡紧上拉头和下拉头。本装置可有效改善双开拉链的上下拉头易于晃动和卡入边缘布带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拉链及其固定拉链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固定拉链头的装置。此外,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固定拉链头的装置的拉链。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身穿带有双开拉链的服饰时,如果在上下两个拉头未对齐时往上拉,会出现拉头晃动、易卡入边缘布带的现象,导致插销无法快速的一次性插入拉头内,导致需要反复确认两个拉头的位置是否对齐,用手将其辅助对齐,再进行插销插入拉头的操作,以将双开拉链拉合。
目前,市面上的双开拉链基本上是借助拉头之间互相咬合的,或者老虎头的形式(也即某一拉头咬合另一拉头的形式),以实现两个拉头之间的互相固定,但上述方案实现的效果均不理想,拉头与拉头之间仍无法有效对齐,拉头会左右晃动,将布带吃进拉头内腔,无法保证使插棒可以快速稳定的插入到拉头中。另外,一些塑钢拉链通过增加方块边与布带的强度,或通过增加布带的硬度的方式,以改善拉头卡入边缘布带的情况,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解决拉头晃动的问题,无法真正使得拉头位置固定。
综上所述,如何改善双开拉链的上下拉头易于晃动和卡入边缘布带的现象,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可有效改善双开拉链的上下拉头易于晃动和卡入边缘布带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固定拉链头的装置的拉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包括:第一布带、与所述第一布带相对分布的第二布带、设于所述第一布带端部的插销、设于所述第二布带端部的方块部、上拉头以及下拉头,所述第一布带和所述第二布带均设有齿牙,所述上拉头和所述下拉头均可沿所述齿牙移动,所述第二布带上设有可变形的弹片,且所述弹片与所述方块部并列分布,所述弹片可插入所述上拉头和所述下拉头的侧部,以卡紧所述上拉头和所述下拉头。
优选的,所述第二布带的端部设有阶梯状的定位槽,所述第二布带的外表面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定位环配合定位所述弹片。
优选的,所述弹片呈V型或U型分布,所述弹片的两侧均为平面结构,所述弹片的第一侧设于所述第二布带的内表面,所述弹片的第二侧穿过所述定位环在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一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一侧的开口管通过超声波焊接。
优选的,所述弹片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布带接触,所述弹片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布带之间设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弹片的靠近所述定位槽的高度低于所述弹片在所述定位环处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弹片的中部高度低于所述插销的高度,且所述弹片的中部高度高于所述下拉头的拉头布缝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弹片呈V型或U型分布,所述弹片的两侧均为波浪面结构,所述弹片的第一侧设于所述第二布带的内表面,所述弹片的第二侧穿过所述定位环在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与所述第二布带贴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弹片的中部高度低于所述插销的高度,且所述弹片的中部高度高于所述下拉头的拉头布缝的高度。
一种拉链,包括:面料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所述固定拉链头的装置的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均与所述面料连接。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时,当下拉头沿着齿牙下拉至方块部位置时,弹片可插入下拉头的侧部,以卡紧下拉头。而后,可以将上拉头也沿着齿牙下移,弹片可插入上拉头的侧部,以卡紧上拉头。弹片可插入拉头和布料之间的拉头布缝内,通过弹片的自身弹力及变形量随着拉头布缝进行自我调节,也即可通过弹片与两个拉头的拉头布缝之间的作用力,确保拉头布缝变化时拉头和弹片紧密配合,有效防止上拉头和下拉头移动到位后继续移动或旋转。弹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两个拉头不会在拉至方块部位置时出现左右晃动,并实现上拉头和下拉头的准确对齐,进而便于使用者快速、轻易的将插销插入两个拉头的内腔中,达到易于插拔的作用。
因此,本装置的上拉头和下拉头可通过弹片卡住拉头布缝,使得两个拉头移动至方块部位置时不易发生偏位或转动现象。并且,使用者无需额外对上拉头和下拉头进行观察定位,只需将两个拉头拉至方块部位置处,即可保证两个拉头对齐,使插销轻松准确插入拉头的内腔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可有效改善双开拉链的上下拉头易于晃动和卡入边缘布带的现象。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固定拉链头的装置的拉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装有弹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拉链头的装置未装弹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与拉头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第一种弹片在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种弹片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种弹片、第二布带以及拉头的装配侧视图;
图8为第二种弹片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侧视图;
图10为图8的俯视图;
图11为第二种弹片、第二布带以及拉头的装配侧视图;
图12为固定拉链头的装置装有第二种弹片、未装有拉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12中:
1为上拉头、2为下拉头、3为弹片、4为定位环、5为定位槽、6为第一布带、7为第二布带、8为插销、9为方块部、10为齿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可有效改善双开拉链的上下拉头易于晃动和卡入边缘布带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固定拉链头的装置的拉链。
请参考图1至图12。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包括:第一布带6、与第一布带6相对分布的第二布带7、设于第一布带6端部的插销8、设于第二布带7端部的方块部9、上拉头1以及下拉头2,第一布带6和第二布带7均设有齿牙10,上拉头1和下拉头2均可沿齿牙10移动,第二布带7上设有可变形的弹片3,且弹片3与方块部9并列分布,弹片3可插入上拉头1和下拉头2的侧部,以卡紧上拉头1和下拉头2。
需要说明的是,上拉头1和下拉头2的形状、结构相同,但摆放位置相对分布,以使两个拉头均具有打开或闭合齿牙10的作用。上拉头1和下拉头2的内腔均可与方块部9和插销8卡接,且上拉头1和下拉头2的侧部与布带之间的缝隙为拉头布缝,弹片3可卡入拉头布缝内,以避免两个拉头出现移位旋转等现象,确保两个拉头均被弹片3卡紧定位。
可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对第一布带6、第二布带7、插销8、方块部9、上拉头1、下拉头2以及弹片3的形状、结构、尺寸、材质、位置等进行确定。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时,当下拉头2沿着齿牙10下拉至方块部9位置时,弹片3可插入下拉头2的侧部,以卡紧下拉头2。而后,可以将上拉头1也沿着齿牙10下移,弹片3可插入上拉头1的侧部,以卡紧上拉头1。弹片3可插入拉头和布料之间的拉头布缝内,通过弹片3的自身弹力及变形量随着拉头布缝进行自我调节,也即可通过弹片3与两个拉头的拉头布缝之间的作用力,确保拉头布缝变化时拉头和弹片紧密配合,有效防止上拉头1和下拉头2移动到位后继续移动或旋转。弹片3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两个拉头不会在拉至方块部9位置时出现左右晃动,并实现上拉头1和下拉头2的准确对齐,进而便于使用者快速、轻易的将插销8插入两个拉头的内腔中,达到易于插拔的作用。
因此,本装置的上拉头1和下拉头2可通过弹片3卡住拉头布缝,使得两个拉头移动至方块部9位置时不易发生偏位或转动现象。并且,使用者无需额外对上拉头1和下拉头2进行观察定位,只需将两个拉头拉至方块部9位置处,即可保证两个拉头对齐,使插销8轻松准确插入拉头的内腔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可有效改善双开拉链的上下拉头易于晃动和卡入边缘布带的现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二布带7的端部设有阶梯状的定位槽5,第二布带7的外表面设有定位环4,和定位环4配合定位弹片3。弹片3通过定位槽5和定位环4的配合可实现弹片3在布带上的上下左右前后位置的限定。
优选的,弹片3呈V型或U型分布,弹片3的两侧均为平面结构,弹片3的第一侧设于第二布带7的内表面,弹片3的第二侧穿过定位环4在定位槽5与第一侧连接。弹片3的形状如图5-图7所示。
优选的,第二侧的开口端和第一侧的开口管通过超声波焊接。也即弹片3在组装之前,其一端呈现开口状态,弹片3的开口端可穿过定位环4伸至定位槽5,且第二侧的开口端和第一侧的开口端可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以将弹片3的开口端制成封闭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对弹片3的开口端进行连接。
优选的,弹片3的两端均与第二布带7接触,弹片3的中部和第二布带7之间设有空隙。
需要说明的是,弹片3的两端均与第二布带7接触,弹片3的中部与第二布带7之间存在空隙,可保证弹片3组装到位后处于居中位置,且弹片3的中部与第二布带7存在空隙,是为弹片3的变形留出空间。
优选的,弹片3的靠近定位槽5的高度低于弹片3在定位环4处的高度,以保证在被弹片3固定在方块部9位置时,上拉头1在弹片3的作用下可与下拉头2贴合,两个拉头均不易往回跑,以便于将插销8插入拉头的内腔,也即这样设置,可增加上拉头1、下拉头2、方块部9以及插销8等结构的固定可靠性,从而利于实现双开拉链的插拔操作。
优选的,弹片3的中部高度低于插销8的高度,且弹片3的中部高度高于下拉头2的拉头布缝的高度,从而使两个拉头和弹片3均能有效的弹性接触。
在使用本装置时,可以将弹片3从定位环4中穿进去后固定在定位槽5(定位槽5用于防止弹片3左右晃动偏移),当上拉头1和下拉头2同时通过弹片3到达布带底部时,弹片3会同时卡紧上拉头1和下拉头2的拉头布缝,通过弹片3与拉头布缝之间的作用力,防止两个拉头移动或旋转,弹片3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两个拉头不会在方块部9左右晃动及实现两个拉头的对齐操作,从而实现便于插拔的目的。
优选的,弹片3呈V型或U型分布,弹片3的两侧均为波浪面结构,弹片3的第一侧设于第二布带7的内表面,弹片3的第二侧穿过定位环4在定位槽5与第一侧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均与第二布带7贴合设置,如图8-图1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两侧均为波浪面结构的弹片3也是通过定位环4和定位槽5的配合,实现弹片3在第二布带7上的上下左右前后的定位。而且,整个弹片3呈现波浪状,通过弹片3的中间主体结构和第二布带7接触实现了上下的居中,弹片3居中的效果稳定可靠,且此结构能实现弹片3的波浪最高处的水平,即在保证弹片3居中的前提,也能实现弹片3的波浪面最高处的水平,使得整个弹片3和拉头布缝之间的受力情况更加均匀。
优选的,弹片3的中部高度低于插销8的高度,且弹片3的中部高度高于下拉头2的拉头布缝的高度,以使两个拉头均与弹片3能够有效的弹性接触。且两侧为波浪面的弹片3的装配过程与两侧为平面的弹片3的装配过程相同。
除了上述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的拉链,拉链包括:面料和上述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固定拉链头的装置的第一布带6和第二布带7均与面料连接。该拉链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和拉链,其上拉头1和下拉头2的拉头布缝均可通过弹片3卡住,使得两个拉头更为稳定,不易发生偏位,且本装置操作简单,无需额外对拉头进行观察定位,只需将两个拉头拉到底部即可。而且,本装置的生产工艺简单,能够解决当拉头布缝发生较小变化时,通过弹片3自身弹力及变形量随着拉头布缝可自我调节,还能实现上拉头1和下拉头2保持不晃动,实现上拉头1和下拉头2的对齐,使插销8更轻易的插入两个拉头的内腔。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提到的第一布带6和第二布带7、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第一和第二只是为了区分位置的不同,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和便于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有实施例的任意组合方式均在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链及其固定拉链头的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包括:第一布带(6)、与所述第一布带(6)相对分布的第二布带(7)、设于所述第一布带(6)端部的插销(8)、设于所述第二布带(7)端部的方块部(9)、上拉头(1)以及下拉头(2),所述第一布带(6)和所述第二布带(7)均设有齿牙(10),所述上拉头(1)和所述下拉头(2)均可沿所述齿牙(10)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带(7)上设有可变形的弹片(3),且所述弹片(3)与所述方块部(9)并列分布,所述弹片(3)可插入所述上拉头(1)和所述下拉头(2)的侧部,以卡紧所述上拉头(1)和所述下拉头(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带(7)的端部设有阶梯状的定位槽(5),所述第二布带(7)的外表面设有定位环(4),所述定位槽(5)和所述定位环(4)配合定位所述弹片(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3)呈V型或U型分布,所述弹片(3)的两侧均为平面结构,所述弹片(3)的第一侧设于所述第二布带(7)的内表面,所述弹片(3)的第二侧穿过所述定位环(4)在所述定位槽(5)与所述第一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一侧的开口管通过超声波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3)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布带(7)接触,所述弹片(3)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布带(7)之间设有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3)的靠近所述定位槽(5)的高度低于所述弹片(3)在所述定位环(4)处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3)的中部高度低于所述插销(8)的高度,且所述弹片(3)的中部高度高于所述下拉头(2)的拉头布缝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3)呈V型或U型分布,所述弹片(3)的两侧均为波浪面结构,所述弹片(3)的第一侧设于所述第二布带(7)的内表面,所述弹片(3)的第二侧穿过所述定位环(4)在所述定位槽(5)与所述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与所述第二布带(7)贴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3)的中部高度低于所述插销(8)的高度,且所述弹片(3)的中部高度高于所述下拉头(2)的拉头布缝的高度。
10.一种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和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拉链头的装置,所述固定拉链头的装置的第一布带(6)和第二布带(7)均与所述面料连接。
CN202321416006.8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拉链及其固定拉链头的装置 Active CN220069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6006.8U CN220069032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拉链及其固定拉链头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6006.8U CN220069032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拉链及其固定拉链头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9032U true CN220069032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6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16006.8U Active CN220069032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拉链及其固定拉链头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9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30003957Y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 자물쇠 조립체
CN207383702U (zh) 长度可调的表带及其穿戴设备
TWI355904B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ATE22163T1 (de) Verbindungsbeschlag zum loesbaren verbinden zweier plattenfoermiger moebelteile.
BR112013005758B1 (pt) cursor para fecho de correr
US4604775A (en) Sealing slide fastener
CN220069032U (zh) 一种拉链及其固定拉链头的装置
EP0274105A1 (en) Slide fastener slider with detachable pull tab
CA1081922A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JPH02128702A (ja)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204207204U (zh) 拉链头
CN216627672U (zh) 拉式脱卸磁吸扣
EP0558204A1 (en) Slider for closing coupling elements
CN216493856U (zh) 拉链头
KR840009208A (ko) 직입 슬라이드 파스너 스트링거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CN212036316U (zh) 一种组装式拉链
CN211795661U (zh) 滚动式被子固定器
US3583043A (en) Zip-fastener
CN103156339B (zh) 开口拉链下止及使用该下止的开口拉链
CN213604921U (zh) 一种皮包用插销
CN111602934A (zh) 一种快速分离拉链
CN211211697U (zh) 一种带拉片稳定结构的象鼻头拉链
CN213154423U (zh) 一种可使用模板缝合的闭尾拉链
TW201433277A (zh) 拉鏈開合件及鏈條
CN220898117U (zh) 拉绳可分合的拉片结构及对应的拉头结构和拉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