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7710U - 一种电源控制器及加热类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控制器及加热类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7710U
CN220067710U CN202320750735.0U CN202320750735U CN220067710U CN 220067710 U CN220067710 U CN 220067710U CN 202320750735 U CN202320750735 U CN 202320750735U CN 220067710 U CN220067710 U CN 220067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ontrol circuit
supply controller
voice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507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焕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7507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7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7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7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类电源控制技术领域,涉及的一种电源控制器,包括壳体、主控电路、插头、控制电路和第一温度传感器;主控电路用于控制输出功率,包含第一控制模块、可调节输出功率的可控硅、电源输出端和温度信号线连接点;控制电路配置有第二控制模块和语音控制模块,语音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语音控制指令控制主控电路;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可控硅的工作温度,第一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可控硅的导通或断开;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电源控制器的加热类电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控制器,配置有语音控制模块,从而便于用户使用语音方式操作应用电源控制器的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控制器及加热类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类电源电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控制器,尤其是具有插头、功率可控且可通过语音控制的电源控制器,以及应用该电源控制器的加热类电器。
背景技术
本专利涉及的是电发热类电器的电源控制器,该类电发热类电器的控制电路是通过对发热体通电发热产生工作所需要温度进行工作的,需要通过可控硅调节电量改变发热体功率,实现温度的控制。
常见的电发热类电器是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电路板进行控制,但由于电发热类电器内配置有发热体,以及其电路板采用可控硅调节出输电量的方式,发热体和可控硅在工作时会向周侧发散热量,为了避免发热体和可控硅散热的热量影响电路板的运作,需要在电发热类电器的壳体内预留足够的空间隔离热量,这使得壳体内部空间受限制,为此,现有市面上某些厂家选择将电源控制部分集成到电器的供电线上(如一些带线控开关的电陶炉),具体为将控制电路安装在线控开关上,而将包括可控硅的主控电路设计在电器内部,从而减少发热体和可控硅对控制电路的影响,但这种方案中,可控硅仍占用电器内部空间,而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会降低可控硅的散热效率,其次,这种将控制电路安装在线控开关的方案,无法通过3C安全规定的要求。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将上述电发热类电器升级为智能家居产品成为电发热类电器行业的新趋势,若在电发热类电器内设置相应的智能控制模块以实现智能化控制,将需要调整原有生产线,以及增加电发热类电器的生产成本和增多生产工序,为此,如何低成本实现原有电发热类电器的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可控硅和控制电路分别设置在电器内部和供电线上,导致电发热类电器安全性不符合3C安全规定的要求,以及电发热类电器智能化升级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源控制器,其通过将主控电路和控制电路集成在外置的电源控制器内,避免电发热类电器内的发热件影响上述两者的工作环境,同时在控制电路上配置语音控制模块,使用户可通过语音方式操作应用电源控制器的设备,以较低成本实现电发热类电器的智能化升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控制器,包括壳体、主控电路、插头、控制电路和第一温度传感器;主控电路用于控制输出功率,包含第一控制模块、可调节输出功率的可控硅、电源输出端和温度信号线连接点;插头装配在壳体的一侧并与主控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电路配置有第二控制模块和语音控制模块,语音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语音控制指令控制主控电路;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可控硅的工作温度,第一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可控硅的导通或断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控制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控制电路上配置语音控制模块,使用户能通过免接触的方式远距离遥控电源控制器,能实现以较低成本对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减少已有电发热类电器的智能化升级所需投入的成本;
(2)用户能通过免接触的方式远距离遥控电源控制器,能减少用户接触电源控制器的机会,避免触电情况的发生,在用户手部沾水或电源控制器表面沾水等用户不方便直接手动操控时或者手动操控失灵时,以及在控制元件故障的情况下,用户可使用语音来控制,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3)通过将主控电路和控制电路集成在相对电器外置的电源控制器内,从而在优化电器内部空间的同时满足3C安全规定的要求;另外,通过配置用于检测可控硅工作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在电源控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可控硅的温度,从而避免可控硅温度过高,有效延长电源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包括声音捕获元件和语音转换装置,所述语音转换装置用于将声音捕获元件捕获的声波信号识别成控制指令并输入主控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语音应答模块,所述语音应答模块包括声音输出元件和应答转换装置,应答转换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主控电路输出的数据转换成声音输出元件输出的应答内容。
通过设置语音应答模块,便于用户通过语音应答模块的反馈,确认本实用新型已经接收到用户发出的语音控制指令,另外,基于语音应答模块的反馈,语音控制模块能进一步确认用户发出的语音控制指令,避免本实用新型执行错误的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上对应所述声音捕获元件设有拾音孔以及对应声音输出元件设有扩音孔。
上述设置方式能避免第二侧干涉语音控制模块采集声音以及语音应答模块输出反馈。
进一步的,主控电路配置有用于散热所述可控硅的散热器,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并联有安规电容。
散热器的设置,能有效提高主控电路的散热性能和提高可控硅的散热效率,从而延长主控电路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主控电路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插头装配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设有显示工作状态的显示元件,所述显示元件配置成用户可以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观察其显示状态内容。
显示元件的设置便于用户直观的观察电源控制器的工作参数,以及由被控电器反馈的温度参数,从而便于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发热类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电源控制器的加热类电器,包括发热元件、第二温度传感器、电源线以及电源控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发热元件的工作环境温度;电源线包括供电导线和信号导线,供电导线的一端连接发热元件,另一端与电源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信号导线一端与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控制器的温度信号线连接点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热类电器,其设置有上述电源控制器,一方面,由于主控电路和控制电路集成在相对电器外置的电源控制器内,从而使加热类电器的体积能设计更小巧,另一方面,用户可通过语音方式操作电源控制器以对加热类电器上的发热元件进行控制,实现加热类电器的智能化升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源控制器的立体示意图1;
图2是电源控制器的立体示意图2;
图3是电源控制器的侧视图;
图4是电源控制器的爆炸图;
图5是第二侧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控制器的连接导线的示意图;
图7是应用用三脚插头的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8是应用用两脚插头的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本专利电源控制器,适用于采用电阻类发热体,采用可控硅调节电压与电流控制工作温度的电器,如电陶炉类煮茶器的发热、温度、微电机抽水装置同时保护微晶玻璃板温度的电源控制器;控制采用国标插头带接地三插片和不带接地双插片适用控制包括金属类、陶瓷类、塑料类、木质类外观材质的电陶炉煮茶器,其功能主要控制输出电压与电流的高低,限制电陶炉内发热体的发热温度和抽水电机的工作;其他如电烤盘、电火锅等电器。
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源控制器100,包括:壳体1、主控电路2、插头3、控制电路4和第一温度传感器S1;壳体1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a和第二侧b;主控电路2用于控制输出功率,包含第一控制模块e1、可调节所述输出功率的可控硅e0、电源输出端和温度信号线连接点;插头3装配在所述第一侧a的一端并与所述主控电路2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电路4配置有第二控制模块e2、语音控制模块,以及可从壳体1第二侧b操控的控制元件,语音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声音并将声音识别成控制指令(接收语音控制指令)以输入主控电路2,通过所述控制元件、语音控制模块可控制所述主控电路2;第一温度传感器S1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e1电连接,用于检测可控硅e0的工作温度,所述第一控制模块e1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S1的检测值控制可控硅e0的导通或断开。所述控制元件包括开关元件、档位控制元件和设置元件,具体的优选采用触控元件,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按键式元件,这几类元件均为现有的电子元件,不是本专利的改进点,不作具体描述。
参见图7或图8,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包括声音捕获元件7和语音转换装置7.1,所述语音转换装置7.1用于将声音捕获元件7捕获的声波信号识别成控制指令并输入主控电路2。
参见图7或图8,所述控制电路4还包括语音应答模块,所述语音应答模块包括声音输出元件8和应答转换装置,应答转换装置用于根据主控电路2输出的数据转换成声音输出元件8输出的应答内容。
通过设置语音应答模块,便于用户通过语音应答模块的反馈,确认本实用新型已经接收到用户发出的语音控制指令,另外,基于语音应答模块的反馈,语音控制模块能进一步确认用户发出的语音控制指令,避免本实用新型执行错误的指令。
本实施例中,语音转换装置7.1和应答转换装置一体设置。
语音转换装置7.1为离线语音处理芯片,当声音捕获元件7(麦克风)接收到语音指令时,语音转换装置7.1将语音指令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达至主控电路2,主控电路2作出对应的反馈并输出数据至语音转换装置7.1,并通过声音输出元件8(扬声器)输出声音反馈。
本专利的发明点为将主控电路和控制电路集成在相对电器外置的电源控制器内,从而在优化电器内部空间的同时满足3C安全规定的要求,通过配置用于检测可控硅工作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在电源控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可控硅的温度,通过语音控制功能的电源控制器,使用户能通过免接触的方式遥控电源控制器,本专利应用语音控制功能实现免接触的方式控制电源,其中使用到的语音控制模块和语音应答模块涉及的零部件属于现有技术设备,本专利中的语音采集、语音识别、智能应答技术属于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直接使用现有语音控制模块和语音应答模块设备实现语音控制和语音反馈。
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相对接合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侧a形成的第一壳体1.1上,第二侧b形成在第二壳体1.2上;主控电路2为电源板,控制电路4为控制板。主控电路2和控制电路4采用排线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S1优选NTC温度传感器,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实用探测温度的现有电子元件。
参见图5,所述第二侧b上对应所述声音捕获元件7设有拾音孔b1以及对应声音输出元件8设有扩音孔b2。
上述设置方式能避免第二侧b干涉语音控制模块采集声音以及语音应答模块输出反馈。
主控电路2配置有用于散热所述可控硅e0的散热器5,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S1配置以在散热器5附近;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贴贴触在散热器5上,或贴触在可控硅e0上。配置散热器5,可以提高可控硅e0的散热效率。
散热器5的设置,能有效提高主控电路2的散热性能和提高可控硅e0的散热效率,从而延长主控电路2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主控电路2的可靠性。
所述主控电路2的输入端并联有安规电容C。通过这样的配置,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同时满足电磁兼容“EMC”要求。
所述控制电路4设有显示工作状态的显示元件,所述显示元件配置成用户可以从所述壳体1的第二侧b观察其显示状态内容。
显示元件的设置便于用户直观的观察电源控制器100的工作参数,以及由被控电器反馈的温度参数,从而便于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发热类电器;具体的,壳体1的第二侧b可以配置成可以透光的材料,当显示元件工作时,使用者可以从外侧看到相关的显示内容。
参见图2和图3,在壳体1第一侧a的一端设置有避让凸台1.11,在避让凸台1.11的下侧设置有辅助支撑部1.12,辅助支撑部1.12沿第一侧a的另一端延伸,并且辅助支撑部1.12的高度与避让凸台1.11齐平,并且宽度不小于避让凸台1.11的宽度。避让凸台1.11的使用是在一些带开关的插座面板上使用时,避开对开关盖的干涉,但会造成电源控制器100下部与面板之间悬空,容易导致因重力或导线牵引使插头3松脱,本专利通过辅助支撑部1.12为电源控制器100下部与与面板提供支撑,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辅助支撑部1.12的长度为5-15mm。
为了提高壳体1内部的空间,可以在壳体1第一侧a辅助支撑部1.12下方位置设置外凸台,外凸台高度小于辅助支撑部1.12的高度,第一壳体1.1内部对应设置凹位,这样利用第一侧a与避让凸台1.11之间的空间,可以提高更多的空间给散热器5。
本专利的方案还配置有无线遥控器6,所述无线遥控器6设置有第三控制模块e3和第一无线通讯电路e4,所述控制电路4设置有第二无线通讯模块e5,第一无线通讯电路e4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e5采用2.4G或射频RF通讯。配置无线遥控器6,方便用户在距离电源控制器100较远或不方便直接操控电源控制器100的情况使用,采用具有双方交互通讯的2.4G或射频RF433通讯,可以双向反馈被控电器的工作状态和双向信号指令,电源控制器100通过采用触摸控制方式和无线遥控控制方式,通过电源控制器100的显示模块,可直观的了解被控电器所处的工作状态,同时也可以在无线遥控器6显示被控电器的工作状态。
本专利中,第一控制模块e1、第二控制模块e2和第三控制模块e3为现有电子芯片,如IC或MCU,其控制原理及相互之间的通讯连接技术均为公知常识,均不是本专利的改进点,不作具体描述。
参见图7,所述插头3为三脚插头;参见图8,所述插头3为两脚插头。三脚插头适用于设有金属外壳的电加热类电器,两脚插头适用于设有非金属外壳的电加热类电器。
用户使用所述语音控制模块的工作过程:
用户使用语音控制功能时,向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发声以进行唤醒激活(唤醒或激活动作是接收人类语言实现功能指令的接收,唤醒或激活短词为预设的一个常用且固定的短语);所述语音控制模块接收到唤醒短语时,语音应答模块作出语音播报反馈;后续用户叫唤相应功能短语即可操作本实用新型作出对应功能,例如:开机、关机、加热、降低加热档位、提高加热档位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控制器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控制电路4上配置语音控制模块,使用户能通过免接触的方式远距离遥控电源控制器100,能实现以较低成本对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减少已有电发热类电器的智能化升级所需投入的成本;
(2)用户能通过免接触的方式远距离遥控电源控制器,能减少用户接触电源控制器100的机会,避免触电情况的发生,在用户手部沾水或电源控制器表面沾水等用户不方便直接手动操控时或者手动操控失灵时,以及在控制元件故障的情况下,用户可使用语音来控制,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3)通过将主控电路2和控制电路4集成在相对电器外置的电源控制器100内,从而在优化电器内部空间的同时满足3C安全规定的要求;另外,通过配置用于检测可控硅e0工作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S1,在电源控制器100处于工作状态时,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S1实时监测可控硅e0的温度,从而避免可控硅e0温度过高,有效延长电源控制器100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6和图7,或参见图6和图8,本专利还提供了加热类电器(未示出),包括:发热元件(未示出)、第二温度传感器S2、电源控制器100和电源线L2;第二温度传感器S2用于检测发热元件的工作温度;电源线包括供电导线和信号导线,供电导线的一端连接发热元件,另一端与电源控制器100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信号导线一端与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控制器100的温度信号线连接点电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S2优选K形热电耦,当然也可以是其他适用的现有的电子元件。
参见图6,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线接头L1,导线接头L1内设置有供电导线和信号导线,导线接头L1和电源线L2过航空接头连接。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主控电路,用于控制输出功率,包含第一控制模块、可调节所述输出功率的可控硅、电源输出端和温度信号线连接点;
插头,装配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并与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控制电路,配置有第二控制模块和语音控制模块,语音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语音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主控电路;
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可控硅的工作温度,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可控硅的导通或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包括声音捕获元件和语音转换装置,所述语音转换装置用于将声音捕获元件捕获的声波信号识别成控制指令并输入主控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语音应答模块,所述语音应答模块包括声音输出元件和应答转换装置,应答转换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主控电路输出的数据转换成声音输出元件输出的应答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声音捕获元件设有拾音孔以及对应声音输出元件设有扩音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主控电路配置有用于散热所述可控硅的散热器,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并联有安规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插头装配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设有显示工作状态的显示元件,所述显示元件配置成用户可以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观察其显示状态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第一侧的一端设置有避让凸台,在避让凸台的下侧设置有辅助支撑部,辅助支撑部沿第一侧的另一端延伸,并且辅助支撑部的高度与避让凸台齐平,并且宽度不小于避让凸台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遥控器,所述无线遥控器包括第三控制模块、第一无线通讯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有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第一无线通讯电路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采用2.4G或射频RF433通讯。
10.加热类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元件;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发热元件的工作环境温度;
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控制器;
电源线,包括供电导线和信号导线,供电导线的一端连接发热元件,另一端与电源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信号导线一端与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控制器的温度信号线连接点电连接。
CN202320750735.0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电源控制器及加热类电器 Active CN220067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0735.0U CN220067710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电源控制器及加热类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0735.0U CN220067710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电源控制器及加热类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7710U true CN220067710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2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50735.0U Active CN220067710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电源控制器及加热类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7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0596B2 (en) Robust antenna configurations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of smart home devices
EP3429034B1 (en) Cable structure, power cord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device
CN220067710U (zh) 一种电源控制器及加热类电器
CN218897303U (zh) 一种电源控制器及加热类电器
CN206196168U (zh) 通信装置、电源线结构和电器设备
CN202795992U (zh) 一种带WiFi功能的显示模块
CN210155533U (zh) 一种智能开关模块及智能开关
CN207912594U (zh) 食物料理机及其上耦合器固定结构
CN212390422U (zh) 一种电磁炉加热电路结构及电磁炉组合装置
CN212390423U (zh) 一种电磁炉电路结构及电磁炉组合装置
CN106571853B (zh)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控制终端
CN216480861U (zh) 一种灯用控制器
CN201354746Y (zh) 一种遥控电风扇
CN216904860U (zh) 隐藏穿透式无线手势控制开关
CN210007924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无线通信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1018352U (zh) 高功率充电板
CN211319197U (zh) 触控装置、智能设备和家电设备
CN212991940U (zh) 电器的固线结构、线控装置、家电设备和插线板
CN219165736U (zh) 一种发热服控制装置及其发热服
CN213850028U (zh) 一种物联网控制的保温套餐机
CN220138185U (zh) 一种显示旋钮装置
CN212165591U (zh) 一种智能探温水壶、电磁炉及智能控温装置
CN213248421U (zh) 一种多功能水壶底座及多功能水壶
CN211984944U (zh) 烹饪器具
CN206959005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