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8352U - 高功率充电板 - Google Patents

高功率充电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8352U
CN211018352U CN201922444389.XU CN201922444389U CN211018352U CN 211018352 U CN211018352 U CN 211018352U CN 201922444389 U CN201922444389 U CN 201922444389U CN 211018352 U CN211018352 U CN 211018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sion module
coil
electric energy
module
energy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43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友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Fukes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Fukes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Fukes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Fukes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43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8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8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8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功率充电板,其包括本体、收容于所述本体内的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的充电线及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的发光单元,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主体及安装于所述主体的线圈,所述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模块、开关变换模块及电能变换模块,所述充电线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线圈与所述电能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线圈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及第三线圈,所述电能变换模块包括第一电能变换模块、第二电能变换模块及第三电能变换模块,所述开关变换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变换模块、第二开关变换模块及第三开关变换模块。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功率充电板的适配性更佳。

Description

高功率充电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功率充电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子产品也从有线充电向着无线充电发展,无线充电不需要再通过在电子产生上插设电源线即可实现充电功能,十分的便捷。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在手机、电动牙刷、智能手环等电子产品中广泛使用,而无线充电传输标准也制定了三种,分别是Qi标准、PMA标准和A4WP标准,其中Qi标准和PMA标准所要求的无线电能传输共振频率在100kHz到350kHz范围内,但是A4WP标准所要求的无线电能传输共振频率是6.78MHz。因此采用不同标准的电子产品所需的充电板也各不相同,导致用户需要额外配置不同的充电板为各类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十分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高功率充电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板不能为不同传输标准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适配性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配性更佳的高功率充电板。
一种高功率充电板,其包括本体、收容于所述本体内的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并延伸出所述本体外的充电线及设置于所述本体外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的发光单元,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主体及安装于所述主体的线圈,所述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模块、开关变换模块及电能变换模块,所述充电线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线圈与所述电能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线圈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及第三线圈,所述电能变换模块包括第一电能变换模块、第二电能变换模块及第三电能变换模块,所述开关变换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变换模块、第二开关变换模块及第三开关变换模块,所述第一电能变换模块与所述第一线圈连接,所述第二电能变换模块与所述第二线圈连接,所述第三电能变换模块与所述第三线圈连接。
优选的,所述本体包括底壳及安装于所述底壳上的上盖,所述底壳与所述上盖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上盖包括与所述底壳相对间隔设置的顶壁及自所述顶壁周缘向靠近所述底壳方向弯折延伸并与所述底壳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一避让孔,所述充电线通过所述避让孔延伸出所述收容空间外。
优选的,所述发光单元固定于所述顶壁。
优选的,所述顶壁对应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及所述第三线圈设有第一感应区、第二感应区及第三感应区。
优选的,所述发光单元采用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制作而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功率充电板通过所述第一电能变换模块、所述第二电能变换模块及所述第三电能变换模块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及所述第三线圈输出不同标准要求频率的交流电能,从而可以适配不同无线电能传输标准制作的电子产品的充电要求,使得所述高功率充电板的适配性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功率充电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高功率充电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功率充电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高功率充电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功率充电板100,其包括本体10、收容于所述本体10内的无线充电模块20、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0电连接并延伸出所述本体10外的充电线30及设置于所述本体10外与所述本体10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0电连接的发光单元40。
所述本体10为中空的壳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0包括底壳11及安装于所述底壳11上的上盖12,所述底壳11与所述上盖12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13,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0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3内。具体的,所述底壳11呈平板状结构,所述上盖12包括与所述底壳11相对间隔设置的顶壁121及自所述顶壁121周缘向靠近所述底壳11方向弯折延伸并与所述底壳11连接的侧壁122。所述侧壁122上开设有一避让孔,所述充电线30通过所述避让孔延伸出所述收容空间13外,所述充电线30用于外接电源从而保证所述高功率充电板100的正常工作。具体的,所述充电线30一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0连接,另一端安装有电源插头,从而使得所述充电线30可以插设与电源插座中为所述高功率充电板100提供电源。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线30的一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0连接,另一端安装有电源插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线30可以一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0连接,另一端安装有USB接口,从而使得所述高功率充电板100具有更好的适配性。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0包括主体21及安装于所述主体21上的线圈22,所述主体21包括电能变换模块、开关变换模块及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开关变换模块及所述电能变换模块依次连接,所述充电线30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线圈22与所述电能变换模块连接。
所述线圈22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线圈221、第二线圈222及第三线圈223,所述第一线圈221、所述第二线圈222及所述第三线圈223的绕制方向相同。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221采用Qi标准标准制作,所述第二线圈222采用PMA(Power MattersAlliance)标准制作,所述第三线圈223采用A4WP(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标准制作。更具体的,所述第一线圈221、所述第二线圈222及所述第三线圈223均采用铜漆包线制作而成。
相对应的,所述电能变换模块包括第一电能变换模块、第二电能变换模块及第三电能变换模块。所述第一电能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线圈221,所述第一电能变换模块用以输出满足Qi标准要求频率的高频交流电能。所述第二电能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线圈222,所述第二电能变换模块用以输出满足PMA标准要求频率的高频交流电能。所述第三电能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三线圈223,所述第三电能变换模块用以输出满足A4WP标准要求频率的高频交流电能。具体的,所述第一电能变换模块、所述第二电能变换模块及所述第三电能变换模块均由AC/DC整流电路、DC/DC功率调节电路及DC/AC逆变电路构成,所述AC/DC整流电路、所述DC/DC功率调节电路及所述DC/AC逆变电路顺次相连。交流电能经所述AC/DC整流电路变换为直流电能,再经所述DC/DC功率调节电路进行功率调节,最后经所述DC/AC逆变电路转换成符合频率要求的交流电能,并供给所述线圈22。
所述开关变换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变换模块211、第二开关变换模块212及第三开关变换模块213。所述第一开关变换模块211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及所述第一电能变换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电能变换模块之间的电路通断。所述第二开关变换模块212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及所述第二电能变换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电能变换模块之间的电路通断。所述第三开关变换模块213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及所述第三电能变换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三电能变换模块之间的电路通断。具体的,所述第一开关变换模块211、所述第二开关变换模块212及所述第三开关变换模块213分别沿所述侧壁122延伸出所述本体10外。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线圈221、所述第二线圈222及所述第三线圈223,从而可以实现不同功率输出特性,适配性更加的广泛。
具体的,所述顶壁121上对应所述第一线圈221、所述第二线圈222及所述第三线圈223设有第一感应区1211、第二感应区1212及第三感应区1213。
所述发光单元40固定于所述顶壁121上并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通过设置所述发光单元40可以在夜晚光线不佳时,为用户提供提示,让用户可以更好的确认所述高功率充电板100的位置。具体的,所述发光单元40可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制作而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功率充电板通过所述第一电能变换模块、所述第二电能变换模块及所述第三电能变换模块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及所述第三线圈输出不同标准要求频率的交流电能,从而可以适配不同无线电能传输标准制作的电子产品的充电要求,使得所述高功率充电板的适配性更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高功率充电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收容于所述本体内的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并延伸出所述本体外的充电线及设置于所述本体外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的发光单元,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主体及安装于所述主体的线圈,所述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模块、开关变换模块及电能变换模块,所述充电线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线圈与所述电能变换模块连接,所述线圈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及第三线圈,所述电能变换模块包括第一电能变换模块、第二电能变换模块及第三电能变换模块,所述开关变换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变换模块、第二开关变换模块及第三开关变换模块,所述第一电能变换模块与所述第一线圈连接,所述第二电能变换模块与所述第二线圈连接,所述第三电能变换模块与所述第三线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充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底壳及安装于所述底壳上的上盖,所述底壳与所述上盖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功率充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与所述底壳相对间隔设置的顶壁及自所述顶壁周缘向靠近所述底壳方向弯折延伸并与所述底壳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一避让孔,所述充电线通过所述避让孔延伸出所述收容空间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功率充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固定于所述顶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功率充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对应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及所述第三线圈设有第一感应区、第二感应区及第三感应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充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采用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制作而成。
CN201922444389.XU 2019-12-28 2019-12-28 高功率充电板 Active CN211018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4389.XU CN211018352U (zh) 2019-12-28 2019-12-28 高功率充电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4389.XU CN211018352U (zh) 2019-12-28 2019-12-28 高功率充电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8352U true CN211018352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7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4389.XU Active CN211018352U (zh) 2019-12-28 2019-12-28 高功率充电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8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8746B (zh) 无线功率装置的封装和细节
CN201656576U (zh) 变频式无线供电与充电装置
US20070191075A1 (en) Implementation of an RF power transmitter and network
CN211018303U (zh) 充电器
CN108767995A (zh) 一种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电能充电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CN207994679U (zh) 无线充电器
CN104577545B (zh) 一种自适应调节输出电压的直流电源插座组件
CN211018352U (zh) 高功率充电板
KR101232788B1 (ko) 패키징 칩에 의한 무접점 배터리 장치 및 충전 시스템
KR200473080Y1 (ko) 무선 충전 패드를 이용한 디자인등
CN205489657U (zh) 具有无线充电的地砖
KR20140011755A (ko) 무선충전 시스템
CN107634589A (zh) 一种腔体自适应谐振式无线充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030013332A1 (en) Structure of plug-i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N201868931U (zh) 一种具有蓝牙及Wi-Fi的连接的无线充电器
CN206222197U (zh) 无线充电灯具
KR20130037548A (ko) 벽체 매립형 무접점 충전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홈네트워크 시스템
CN212277474U (zh) 一种智能插座控制系统
CN213906367U (zh) 一种无线otg充电电路
CN104868322A (zh) 一种多功能电能输出装置
CN211127165U (zh) 一种usb智能快充装置
CN209341001U (zh) 一种充电小夜灯
CN216721026U (zh) 智能平台和电器设备
CN218376954U (zh) 供电及收发信号的家用电风扇结构
CN220067710U (zh) 一种电源控制器及加热类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