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7113U - 双轴承电机结构及摇头风扇 - Google Patents

双轴承电机结构及摇头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7113U
CN220067113U CN202321203186.1U CN202321203186U CN220067113U CN 220067113 U CN220067113 U CN 220067113U CN 202321203186 U CN202321203186 U CN 202321203186U CN 220067113 U CN220067113 U CN 220067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motor
casing
double
moto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031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德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2031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7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7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7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及摇头风扇,通过在风扇电机的输出轴杆上依次套设内轴承件和外轴承件,输出轴杆可绕其轴向相对所述内轴承件转动,内轴承件可绕外轴承件中心点相对其转动,使得输出轴杆能够以外轴承件为支点相对所述机壳做圆锥形转动,避免了外轴承件直接受风扇电机旋转力,通过双轴承进行旋转,提高万向轴承的稳定性,实现不容易卡死,转动更加流畅,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噪音的目的。

Description

双轴承电机结构及摇头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风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及摇头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摇头风扇在旋转过程中(如申请号CN202221215754.5公开了一种关节轴承式摇头风扇电机结构),风扇电机的轴承直接套接于万向轴承内,风扇电机转动时直接带动万向轴承内圈转动,万向轴承成为主要受力点对风扇电机的稳定起到主要的重要部件,但是时间长,关节轴承老化或者轮滑油的缺失,这样风扇电机旋转不流畅,容易卡死,产生较大的声音,因此,亟需对现有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摇头风扇通过单一万向轴承实现旋转存在旋转不流畅、卡死及产生较大声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通过在风扇电机的输出轴杆上依次套设内轴承件和外轴承件,输出轴杆可绕其轴向相对所述内轴承件转动,内轴承件可绕外轴承件中心点相对其转动,使得输出轴杆能够以外轴承件为支点相对所述机壳做圆锥形转动,避免了外轴承件直接受风扇电机旋转力,通过双轴承进行旋转,提高万向轴承的稳定性,实现不容易卡死,转动更加流畅,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噪音的目的。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包括机壳和设于所述机壳上的风扇电机,所述机壳上开设有轴孔,所述风扇电机的输出轴杆贯穿所述轴孔,所述机壳上位于所述轴孔一侧设有外轴承件,所述输出轴杆与所述外轴承件之间设置有内轴承件,所述内轴承件套设于所述输出轴杆上,所述输出轴杆可绕其轴向相对所述内轴承件转动,所述内轴承件套设于所述外轴承件内并可绕所述外轴承件中心点相对其转动,使所述输出轴杆能够以所述外轴承件为支点相对所述机壳做圆锥形转动。
如上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所述外轴承件包括轴承外圈和转动设于所述轴承外圈内侧的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能够绕所述轴承外圈中心点转动。
如上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所述内轴承件外周壁嵌套于所述轴承内圈内圈壁上,所述输出轴杆嵌设于所述内轴承件内周壁。
如上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所述外轴承件为向心关节轴承、调心滚子轴承或调心球轴承中任一种。
如上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所述内轴承件为深沟球轴承、角接触轴承或推力滚子轴承中任一种。
如上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所述机壳上位于所述轴孔一侧设有用于装设所述轴承外圈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轴承外圈于所述轴承座内的限位件。
如上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所述轴承座凸设于所述机壳内壁并环绕所述轴孔设置,所述轴承座内壁远离所述风扇电机侧设有向内凹陷用于承接所述轴承外圈的承接台。
如上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呈半月状并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机壳上的限位板,两所述限位板可配合将所述轴承外圈固定于所述轴承座内,且两所述限位板中部之间形成允许所述轴承内圈穿过的避位孔。
本申请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摇头风扇,包括摇头机构及上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所述摇头机构设于所述机壳与所述风扇电机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风扇电机相对所述机壳转动。
如上所述摇头风扇,所述机壳包括互相配合的顶盖和底壳,所述轴孔设于所述底壳上,所述顶盖上开设有电机孔,所述摇头机构包括摇头电机和连动杆,所述连动杆设于所述底壳内并与所述风扇电机远离所述输出轴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摇头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孔与所述连动杆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及摇头风扇,通过在风扇电机的输出轴杆上依次套设内轴承件和外轴承件,输出轴杆可绕其轴向相对所述内轴承件转动,内轴承件可绕外轴承件中心点相对其转动,使得输出轴杆能够以外轴承件为支点相对所述机壳做圆锥形转动,避免了外轴承件直接受风扇电机旋转力,通过双轴承进行旋转,提高万向轴承的稳定性,实现不容易卡死,转动更加流畅,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噪音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2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2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3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3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3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3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13所示,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包括机壳4和设于所述机壳4上的风扇电机1,所述机壳4上开设有轴孔40,所述风扇电机1的输出轴杆10贯穿所述轴孔40,所述机壳4上位于所述轴孔40一侧设有外轴承件3,所述输出轴杆10与所述外轴承件3之间设置有内轴承件2,所述内轴承件2套设于所述输出轴杆10上,所述输出轴杆10可绕其轴向相对所述内轴承件2转动,所述内轴承件2套设于所述外轴承件3内并可绕所述外轴承件3中心点相对其转动,使所述输出轴杆10能够以所述外轴承件3为支点相对所述机壳4做圆锥形转动。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轴承电机结构,通过在风扇电机的输出轴杆上依次套设内轴承件和外轴承件,输出轴杆可绕其轴向相对所述内轴承件转动,内轴承件可绕外轴承件中心点相对其转动,使得输出轴杆能够以外轴承件为支点相对所述机壳做圆锥形转动,避免了外轴承件直接受风扇电机旋转力,通过双轴承进行旋转,提高万向轴承的稳定性,实现不容易卡死,转动更加流畅,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噪音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外轴承件3包括轴承外圈31和转动设于所述轴承外圈31内侧的轴承内圈32,所述轴承内圈32能够绕所述轴承外圈31中心点转动,通过将外轴承件3设置为轴承外圈31和轴承内圈32,其滑动接触表面是一个内球面和一个外球面,运动时可以在任意角度旋转摆动,滑动接触表面为球面,可实现万向转动,当需要摇头旋转时,通过带动轴承内圈相对轴承外圈转动即可,轴承内圈不受电机的输出轴杆旋转驱动力,提高万向轴承的稳定性,实现不容易卡死,转动更加流畅,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噪音的目的。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轴承件2外周壁嵌套于所述轴承内圈32内圈壁上,所述输出轴杆10嵌设于所述内轴承件2内周壁,此设计可实现稳定连接,并节省体积,当风扇电机转动时,输出轴杆只需带动内轴承件2转动,而不用带动外轴承件3旋转,可提高万向轴承的稳定性,实现不容易卡死,转动更加流畅,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噪音的目的。
优选地,如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轴承件3为向心关节轴承,是一种球面滑动轴承,其滑动接触表面是一个内球面和一个外球面,运动时可以在任意角度旋转摆动,滑动接触表面为球面,本申请通过在向心关节轴承内部嵌套内轴承件,再将输出轴杆嵌套于内轴承件内,当风扇电机转动时,输出轴杆只需带动内轴承件2转动,而不用带动外轴承件3旋转,当需要摇头旋转时,通过带动轴承内圈相对轴承外圈转动即可,轴承内圈不受电机的输出轴杆旋转驱动力,提高万向轴承的稳定性,实现不容易卡死,转动更加流畅,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噪音的目的,结构简单,装置使用静音且顺畅。
另一优选地,如图6-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轴承件3为调心滚子轴承,具有双列滚子,外圈有1条共用球面滚道,内圈有2条滚道并相对轴承轴线倾斜成一个角度。这种巧妙的构造使它具有自动调心性能,因而不易受轴与轴承箱座角度对误差或轴弯曲的影响,该轴承除能承受径向负荷外,还能承受双向作用的轴向负荷,本申请通过在调心滚子轴承内部嵌套内轴承件,再将输出轴杆嵌套于内轴承件内,当风扇电机转动时,输出轴杆只需带动内轴承件2转动,而不用带动外轴承件3旋转,当需要摇头旋转时,通过带动轴承内圈相对轴承外圈转动即可,轴承内圈不受电机的输出轴杆旋转驱动力,提高万向轴承的稳定性,实现不容易卡死,转动更加流畅,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噪音的目的,结构简单,装置使用静音且顺畅。
又一优选地,如图10-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轴承件3为调心球轴承,其特点是外圈滚道呈球面形,具有自动调心性,可以补偿不同心度和轴挠度造成的误差,主要承受径向载荷,同时可承受较小轴向载荷,本申请通过在调心球轴承内部嵌套内轴承件,再将输出轴杆嵌套于内轴承件内,当风扇电机转动时,输出轴杆只需带动内轴承件2转动,而不用带动外轴承件3旋转,当需要摇头旋转时,通过带动轴承内圈相对轴承外圈转动即可,轴承内圈不受电机的输出轴杆旋转驱动力,提高万向轴承的稳定性,实现不容易卡死,转动更加流畅,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噪音的目的,结构简单,装置使用静音且顺畅。
优选地,所述内轴承件2为深沟球轴承、角接触轴承或推力滚子轴承中任一种,当需要摇头旋转时,通过带动轴承内圈相对轴承外圈转动即可,轴承内圈不受电机的输出轴杆旋转驱动力,提高万向轴承的稳定性,实现不容易卡死,转动更加流畅,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噪音的目的,结构简单,装置使用静音且顺畅。
优选地,所述机壳4上位于所述轴孔40一侧设有用于装设所述轴承外圈31的轴承座41,所述轴承座41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轴承外圈31于所述轴承座41内的限位件42,通过轴承座41定位轴承外圈31,再通过限位件42锁紧,实现装配效果。
优选地,所述轴承座41凸设于所述机壳4内壁并环绕所述轴孔40设置,所述轴承座41内壁远离所述风扇电机1侧设有向内凹陷用于承接所述轴承外圈31的承接台411,此设计可提高装配稳定性,结构简单。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42包括两个呈半月状并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机壳4上的限位板421,两所述限位板421可配合将所述轴承外圈31固定于所述轴承座41内,且两所述限位板421中部之间形成允许所述轴承内圈32穿过的避位孔422,此设计可实现稳定装配,实现双轴承转动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摇头风扇,包括摇头机构5及上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所述摇头机构5设于所述机壳4与所述风扇电机1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风扇电机1相对所述机壳4转动,当需要摇头旋转时,通过摇头机构5驱动风扇电机转动,以使输出轴杆驱动内轴承件摇头旋转,通过带动轴承内圈相对轴承外圈转动即可,轴承内圈不受电机的输出轴杆旋转驱动力,提高万向轴承的稳定性,实现不容易卡死,转动更加流畅,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噪音的目的,结构简单,装置使用静音且顺畅。
优选的,所述机壳4包括互相配合的顶盖43和底壳44,所述轴孔40设于所述底壳44上,所述顶盖43上开设有电机孔45,所述摇头机构5包括摇头电机(图中未示出)和连动杆51,所述连动杆51设于所述底壳44内并与所述风扇电机1远离所述输出轴杆10的一端连接,所述摇头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孔45与所述连动杆51连接,通过摇头电机带动连动杆51转动,以使风扇电机1相对所述机壳4转动,本申请通过在风扇电机的输出轴杆上依次套设内轴承件和外轴承件,输出轴杆可绕其轴向相对所述内轴承件转动,内轴承件可绕外轴承件中心点相对其转动,使得输出轴杆能够以外轴承件为支点相对所述机壳做圆锥形转动,避免了外轴承件直接受风扇电机旋转力,通过双轴承进行旋转,提高万向轴承的稳定性,实现不容易卡死,转动更加流畅,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噪音的目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双轴承电机结构,包括机壳(4)和设于所述机壳(4)上的风扇电机(1),所述机壳(4)上开设有轴孔(40),所述风扇电机(1)的输出轴杆(10)贯穿所述轴孔(4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4)上位于所述轴孔(40)一侧设有外轴承件(3),所述输出轴杆(10)与所述外轴承件(3)之间设置有内轴承件(2),所述内轴承件(2)套设于所述输出轴杆(10)上,所述输出轴杆(10)可绕其轴向相对所述内轴承件(2)转动,所述内轴承件(2)套设于所述外轴承件(3)内并可绕所述外轴承件(3)中心点相对其转动,使所述输出轴杆(10)能够以所述外轴承件(3)为支点相对所述机壳(4)做圆锥形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承件(3)包括轴承外圈(31)和转动设于所述轴承外圈(31)内侧的轴承内圈(32),所述轴承内圈(32)能够绕所述轴承外圈(31)中心点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承件(2)外周壁嵌套于所述轴承内圈(32)内圈壁上,所述输出轴杆(10)嵌设于所述内轴承件(2)内周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承件(3)为向心关节轴承、调心滚子轴承或调心球轴承中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承件(2)为深沟球轴承、角接触轴承或推力滚子轴承中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4)上位于所述轴孔(40)一侧设有用于装设所述轴承外圈(31)的轴承座(41),所述轴承座(41)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轴承外圈(31)于所述轴承座(41)内的限位件(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41)凸设于所述机壳(4)内壁并环绕所述轴孔(40)设置,所述轴承座(41)内壁远离所述风扇电机(1)侧设有向内凹陷用于承接所述轴承外圈(31)的承接台(4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2)包括两个呈半月状并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机壳(4)上的限位板(421),两所述限位板(421)可配合将所述轴承外圈(31)固定于所述轴承座(41)内,且两所述限位板(421)中部之间形成允许所述轴承内圈(32)穿过的避位孔(422)。
9.摇头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摇头机构(5)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电机结构,所述摇头机构(5)设于所述机壳(4)与所述风扇电机(1)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风扇电机(1)相对所述机壳(4)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摇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4)包括互相配合的顶盖(43)和底壳(44),所述轴孔(40)设于所述底壳(44)上,所述顶盖(43)上开设有电机孔(45),所述摇头机构(5)包括摇头电机和连动杆(51),所述连动杆(51)设于所述底壳(44)内并与所述风扇电机(1)远离所述输出轴杆(10)的一端连接,所述摇头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孔(45)与所述连动杆(51)连接。
CN202321203186.1U 2023-05-18 2023-05-18 双轴承电机结构及摇头风扇 Active CN220067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3186.1U CN220067113U (zh) 2023-05-18 2023-05-18 双轴承电机结构及摇头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3186.1U CN220067113U (zh) 2023-05-18 2023-05-18 双轴承电机结构及摇头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7113U true CN220067113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5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03186.1U Active CN220067113U (zh) 2023-05-18 2023-05-18 双轴承电机结构及摇头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7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26185B2 (ja) 偏心揺動型歯車装置
JP2004040926A5 (zh)
JPH0310387Y2 (zh)
CN201215162Y (zh) 摆动轮盘传动装置
US5760509A (en) Spindle motor using an air bearing
CN220067113U (zh) 双轴承电机结构及摇头风扇
JPH0428214Y2 (zh)
CN220185412U (zh) 风扇电机稳定旋转结构及摇头风扇
CN220185411U (zh) 轻便轴承式摇头结构及摇头风扇
CN220059983U (zh) 旋转流畅摇头风扇结构及摇头风扇
EP0859446A2 (en) Double row bearing apparatus
CN105089967B (zh) 双向摇盘压缩机
EP0860931A3 (en) A rotary machine of inner rotor type
CN220059982U (zh) 防卡顿风扇摇头结构及摇头风扇
US6280089B1 (en) Rotational shaft for a non-ball type bearing
CN211082560U (zh) 一种高集成双轴心轴承单元
CN111188882B (zh) 一种旋转运动转换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
JPH01310837A (ja) 増速スピンドル装置
CN207777327U (zh) 一种气浴送料机推料用活塞头
CN105089968B (zh) 双向摇盘压缩机
JPS5824616A (ja) 動圧形流体軸受装置
KR101203767B1 (ko) 축력저감형 트라이포드 등속조인트
CN213642001U (zh) 筋膜枪的传动机构及具有该传动机构的筋膜枪
JP2011153592A (ja) 圧縮機
JPH0319409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