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4702U - 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4702U
CN220064702U CN202321598909.2U CN202321598909U CN220064702U CN 220064702 U CN220064702 U CN 220064702U CN 202321598909 U CN202321598909 U CN 202321598909U CN 220064702 U CN220064702 U CN 220064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control
circulation loop
module
hea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89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显光
陈垠仰
熊景
尹鹏
周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men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men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men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men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89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4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4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4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包括控制模组和至少两控温系统,各个控温系统均包括控温部、第一驱动源和温度调节模组,且控温部、第一驱动源和温度调节模组相互连通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控制模组通过监测温度调节模组往控温部的水温,控制温度调节模组的运行动作,使得从温度调节模组往控温部的水温达到目标温度,进而实现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的亚低温治疗功能。由于各个控温系统均包括完整的第一循环回路,且各个第一循环回路彼此独立,因此各个控温系统可以分别进行升降温治疗,从而本方案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可以分别对多名患者进行单独治疗,彼此互不干扰,无需同步控温,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
背景技术
医用控温仪常常应用于患者亚低温控温,亚低温控温是一种以物理方法将患者的体温降低并维持在30-35℃内的预期水平而达到控温某些疾病的方法。
相关技术中,相关技术中一台控温仪一般只能针对单一患者进行升降温控温,当面临两名以上的患者时,则要使用多台控温仪,基于控温仪自身体积大的特点,则会产生占用面积大、可活动空间明显缩小的问题;相关技术中也有一台控温仪可以对两名患者进行同步升降温治疗,然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相邻两名患者的初始体温一般是存在差别的,两者能够同步进行升温治疗或降温治疗的情况较少,因此相关技术中的控温仪无法满足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控温仪无法满足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包括控制模组、热量传递系统和至少两控温系统;所述控温系统包括控温部、第一驱动源和温度调节模组,所述控温部、所述第一驱动源和所述温度调节模组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温度调节模组连接以使从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往所述控温部的水温达到目标温度;各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均与所述热量传递系统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温系统包括连通于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和所述控温部的第一管路,所述控制模组包括驱动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管路且与所述第一管路数量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和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板。
进一步地,所述热量传递系统包括第一储液箱、第二驱动源和热量传递模组,所述第一储液箱、所述第二驱动源与所述热量传递模组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驱动源和所述控温部的制冷水仓、以及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的制冷片,所述热量传递模组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所述第二驱动源的散热水仓,所述制冷片夹紧于所述制冷水仓和所述散热水仓之间以用于使所述制冷水仓和所述散热水仓之间发生热传导。
进一步地,所述热量传递模组还包括散热翅片和风机,所述散热翅片连通于所述第二驱动源和所述散热水仓,所述风机的风向朝向所述散热翅片的热端。
进一步地,所述热量传递系统还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所述热量传递模组的第二管路,所述控制模组还包括报警装置、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还包括第二储液箱,所述控温系统还包括连通于所述控温部和所述第一驱动源的第三管路,各所述第三管路均连通于所述第二储液箱。
进一步地,所述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还包括连接管路,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所述第二储液箱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还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液箱;或,所述溢流管连接于所述第二储液箱。
进一步地,所述热量传递系统开设有排液口;或,所述控温系统开设有排液口。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与相关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方案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设置有控制模组和至少两控温系统,各个控温系统均包括控温部、第一驱动源和温度调节模组,且控温部、第一驱动源和温度调节模组相互连通形成第一循环回路,第一驱动源用于驱动液态水在第一循环回路中流动。控制模组通过监测温度调节模组往控温部的水温,并将得到的水温和预设的目标温度进行对比,从而控制温度调节模组的运行动作,使得从温度调节模组往控温部的水温达到目标温度,进而实现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的亚低温治疗功能。
由于各个控温系统均包括完整的第一循环回路,且各个第一循环回路彼此独立,因此各个控温系统可以分别进行升降温治疗,从而本方案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可以分别对多名患者进行单独治疗,彼此互不干扰,无需同步控温,可以满足实际需求。另外,本方案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还设置有热量传递系统,各控温系统的温度调节模组均与热量传递系统接触连接,热量传递系统可以将各个控温系统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或者可以为各个控温系统提供热量,即多个控温系统可以共用一个热量传递系统,从而可以有效节省设备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控温系统;11、控温部;12、第一驱动源;13、温度调节模组;14、第三管路;2、热量传递系统;21、第一储液箱;22、第二驱动源;23、热量传递模组;231、散热翅片;232、风机;31、第一温度传感器;32、第二温度传感器;4、第二储液箱;5、连接管路;6、溢流管;7、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包括控制模组、热量传递系统2和至少两控温系统1;控温系统1包括控温部11、第一驱动源12和温度调节模组13,控温部11、第一驱动源12和温度调节模组13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控制模组与温度调节模组13连接以使从温度调节模组13往控温部11的水温达到目标温度;各温度调节模组13均与热量传递系统2接触连接。
本方案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设置有控制模组和至少两控温系统1,各控温系统1均包括控温部11、第一驱动源12和温度调节模组13,其中控温部11与患者端接触,控温部11可以包括降温毯、降温帽、升温毯或升温帽等等,且控温部11、第一驱动源12和温度调节模组13相互连通形成第一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中存在液态水作为冷却介质,具有成本低、安全、易得且环保的优点,第一驱动源12优选水泵,第一驱动源12用于驱动液态水在第一循环回路中流动。控制模组通过监测温度调节模组13往控温部11的水温,并将得到的水温和预设的目标温度进行对比,从而控制温度调节模组13的运行动作,使得从温度调节模组13往控温部11的水温达到目标温度,进而实现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的亚低温治疗功能。
由于各个控温系统1均包括完整的第一循环回路,且各个第一循环回路彼此独立,因此各个控温系统1可以分别进行升降温治疗,从而本方案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可以分别对多名患者进行单独治疗,彼此互不干扰,无需同步控温,可以满足实际需求。另外,本方案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还设置有热量传递系统2,各控温系统1的温度调节模组13均与热量传递系统2接触连接,热量传递系统2可以将各个控温系统1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或者可以为各个控温系统1提供热量,即多个控温系统1可以共用一个热量传递系统2,从而可以节省有效节省设备占地面积。
进一步地,控温系统1包括连通于温度调节模组13和控温部11的第一管路,控制模组包括驱动板、以及安装于第一管路且与第一管路数量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和温度调节模组13均电连接于驱动板。
控制模组还包括上位机,控温部11电连接于驱动板,因此驱动板可以监测到患者的体温并将患者体温实时显示于上位机界面上。本方案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既可以实现降温治疗也可以实现升温治疗。在降温治疗过程中,操作者首先设置目标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31监测流经第一管路的水温并将温度监测结果实时反馈给驱动板,驱动板对比温度监测结果和预设的目标温度,并根据对比结果控制温度调节模组13进行制冷,在该过程中,上位机界面实时显示从温度调节模组13往控温部11的水温,当第一管路的水温达到目标温度之后,驱动板控制制冷温度调节模组13的运行动作使得第一管路的水温维持在目标温度内,而第一管路连通于温度调节模组13和控温部11,因此,控温部11的水温可以维持在目标温度内,控温部11可以用于给患者进行降温治疗。
同样地,在升温治疗过程中,操作者首先设置目标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31监测流经第一管路的水温并将温度监测结果实时反馈给驱动板,驱动板对比温度监测结果和预设的目标温度,并根据对比结果控制温度调节模组13进行制热,在该过程中,上位机界面实时显示从温度调节模组13往控温部11的水温,当第一管路的水温达到预定温度之后,驱动板控制制冷温度调节模组12的运行动作使得第一管路的水温维持在预定温度内,而第一管路连通于温度调节模组13和控温部11,因此,控温部11的水温可以维持在目标温度内,控温部11可以用于给患者进行升温治疗。
进一步地,热量传递系统2包括第一储液箱21、第二驱动源22和热量传递模组23,第一储液箱21、第二驱动源22与热量传递模组23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
第一储液箱21可以为具有收容腔的箱体结构,具体形状和材料不做限制。在降温治疗过程中,温度调节模组13包括连通于第一驱动源12和控温部11的制冷水仓、以及与控制模组电连接的制冷片,热量传递模组23包括连通于第一储液箱21和第二驱动源22的散热水仓,制冷片夹紧于制冷水仓和散热水仓之间以用于使制冷水仓和散热水仓之间发生热传导。
具体的,制冷水仓和散热水仓均可以设置为具有收容腔的金属水仓,具体形状不做限制;控温部11、第一驱动源12和制冷水仓之间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制冷片相当于热交换器,制冷片连接于制冷水仓和散热水仓之间,用于实现制冷水仓的热量传递到散热水仓,使制冷水仓里的水温降低,从而使得从制冷水仓往控温部11的水温降低,实现给患者进行降温治疗的目的。本方案中各第一循环回路设置有至少两制冷片,且各第一循环回路的制冷片的具体数量可以不相同,各第一循环回路的制冷片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降温治疗过程中,制冷片的冷端接触制冷水仓而制冷片的热端接触散热水仓,从而通过制冷片可以将制冷水仓的热量传递到散热水仓中,在每个第一循环回路中,各制冷片的热量传递方向相同。另外,本方案设置有多个控温系统1,而只设置有一个热量传递系统2,对应的,整机设备中包含多个制冷水仓(且一个制冷水仓有多个制冷片)和一个散热水仓,在降温治疗过程中,一个散热水仓可以将多个制冷水仓的热量散发出去。应当理解的是,当控温系统1的数量足够多,也可以设置多个散热水仓,但散热水仓的数量是要远少于制冷水仓的数量的,例如有8个控温系统1时,则可以设置2个散热水仓。
在降温治疗过程中,进一步地,热量传递模组23还包括散热翅片231和风机232,散热翅片231连通于第二驱动源22和散热水仓,风机232的风向朝向散热翅片231的热端。
具体的,第一储液箱21、第二驱动源22、散热翅片231和散热水仓依次连通且散热水仓和第二储液箱4首尾相连,从而形成第二循环回路。在第二循环回路中,通过流动的液体将散热水仓的热量转移到散热翅片231上,再通过风机232产生的空气对流将散热翅片231的热量转移到外界,最终实现热量传递模组23的散热。
在升温治疗过程中,温度调节模组13包括连通于第一驱动源12和控温部11的制热水仓、以及与控制模组电连接的制冷片,热量传递模组23包括连通于第一储液箱21和第二驱动源22的传热水仓,制冷片夹紧于制热水仓和传热水仓之间以用于使制热水仓和传热水仓之间发生热传导。
具体的,制热水仓和传热水仓均可以设置为具有收容腔的金属水仓,具体形状不做限制;控温部11、第一驱动源12和制热水仓之间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制冷片相当于热交换器,制冷片连接于制热水仓和传热水仓之间,用于实现传热水仓的热量传递到制热水仓,使制热水仓里的水温升高,从而使得从制热水仓往控温部11的水温升高,实现给患者进行升温治疗的目的。本方案中各第一循环回路设置有至少两制冷片,且各第一循环回路的制冷片的具体数量可以不相同,各第一循环回路的制冷片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升温治疗过程中,制冷片的冷端接触传热水仓而制冷片的热端接触制热水仓,从而通过制冷片可以将传热水仓的热量传输到制热水仓中,在每个第一循环回路中,各制冷片的热量传递方向相同。另外,本方案设置有多个控温系统1,而只设置有一个热量传递系统2,对应的,整机设备中包含多个制热水仓(且一个制热水仓有多个制冷片)和一个传热水仓,在升温治疗过程中,一个传热水仓可以为多个制热水仓的热量输送热量。应当理解的是,当控温系统1的数量足够多,也可以设置多个传热水仓,但传热水仓的数量是要远少于制热水仓的数量的,例如当8个制热水仓时,则可以设置2个散热水仓。
在升温治疗过程中,进一步地,热量传递模组23还包括散热翅片231和风机232,散热翅片231连通于第二驱动源22和传热水仓,风机232的风向朝向散热翅片231的冷端。
具体的,第一储液箱21、第二驱动源22、散热翅片231和传热水仓依次连通且传热水仓和第二储液箱4首尾相连,从而形成第二循环回路。由于传热水仓需要有足够的热量可以通过制冷片传递给制热水仓,才能最终实现升温治疗过程,因此,在第二循环回路中,一方面通过风机232产生的空气对流将外界的热量转移给散热翅片231,另一方面通过流动的液体将散热翅片231的热量传递给传热水仓,从而可以实现传热水仓将热量传输给制热水仓。
本方案设置有多个第一循环回路,而第一循环回路的升降温过程主要通过控制各个第一循环回路中的制冷片的运行动作实现,各个第一循环回路中液体的流动是相互相互独立的,因此,本方案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各个第一循环回路的升降温过程是独立的。例如,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一循环回路,则可以其中一个第一循环回路用于进行升温治疗,另一个第一循环回路用于进行降温治疗;或,两个第一循环回路均用于降温治疗;或,两个第一循环回路均用于升温治疗。第一循环回路的数量也可以设置有三、四或五等等,各个第一循环回路彼此间互不干扰。从而本方案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可以分别对多名患者进行单独治疗,彼此互不干扰,无需同步控温,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热量传递模组23的散热水仓和传热水仓、以及温度调节模组13的制冷水仓和制热水仓,均为金属水仓,其命名均是相对于升降温过程而言的,在本方案的实际应用中,一个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可以包括多个控温系统1和一个热量传递系统2,而多个控温系统1对应有多个温度调节模组13,一个热量传递系统2对应有一个热量传递模组23,多个温度调节模组13中既可以有制冷水仓也可以有制热水仓,而一个热量传递模组23,只有一个金属水仓,该金属水仓既可以较为散热水仓也可以为传热水仓。
进一步地,热量传递系统2还包括连通于第一储液箱21和热量传递模组23的第二管路,控制模组还包括报警装置、以及安装于第二管路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2。
具体的,本方案在第一储液箱21和散热水仓/制冷水仓之间设置有第二管路,而第二温度传感器32安装于第二管路上且与驱动板电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32用于监测第二循环回路中的水温并将温度监测结果反馈给驱动板,驱动板对比温度监测结果和温度阈值,当第二循环回路中的水温高于温度阈值时,报警装置将发出警报,同时驱动板控制整个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停止工作,因此,温度传感器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防止系统的设备等因为水温过高而损坏等。
进一步地,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还包括第二储液箱4,控温系统1还包括连通于控温部11和第一驱动源12的第三管路14,各第三管路14均连通于第二储液箱4。
具体的,第二储液箱4可以为具有收容腔的箱体结构,具体形状和材料不做限制。第二储液箱4连接于各控温系统1的第三管路14,可以为各控温系统1提供液态水,因此,相比起相关技术中多个控温仪则对应有多个第二储液箱4,本方案能较好地节省设备占地面积。
进一步地,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还包括连接管路5,第一储液箱21和第二储液箱4通过连接管路5连通。
具体的,连接管路5为一软管,本实施例在第一储液箱21处设置有加液口,操作者可以从加液口手动添加液态水以控制加水量。在实际应用中,液态水优选纯净水,如此,可以使得液态水在回路系统中循环时,各管路不易产生污垢,即使整机设备长时间工作,各管路也不易脏,且当整机设备发生单一故障(比如水毯破裂发生漏水)时,水流接触到患者,纯净水对患者的污染水平极低,较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安全。本方案将第一储液箱21和第二储液箱4通过连接管路5连通,因此可以从加液口处为第一储液箱21和第二储液箱4同时加水。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储液箱4处设置加液口同样可以通过连接管路5实现共同加水,或同时在第一储液箱21和第二储液箱4同时设置加液口。
进一步地,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还包括溢流管6,在本实施例中,溢流管6连接在第一储液箱21的顶部,且延伸至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整机设备底部,当储液箱内的水量过多或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要排气时,可以通过溢流管6自动排出。在其他实施例中,溢流管6可以连接在第二储液箱4顶部,或,溢流管6可以连接在第一储液箱21侧壁,或溢流管6可以连接在第二储液箱4侧壁。
进一步地,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控温系统1或热量传递系统2的排液口7,用于排出液态水,一方面可以方便更换液态水,另一方面,由于可以通过排液口7将液态水及时排出,使得整机设备在待机状态下可以长时间存放,有效防止液态水污染管路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组、热量传递系统和至少两控温系统;所述控温系统包括控温部、第一驱动源和温度调节模组,所述控温部、所述第一驱动源和所述温度调节模组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温度调节模组连接以使从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往所述控温部的水温达到目标温度;各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均与所述热量传递系统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系统包括连通于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和所述控温部的第一管路,所述控制模组包括驱动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管路且与所述第一管路数量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和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传递系统包括第一储液箱、第二驱动源和热量传递模组,所述第一储液箱、所述第二驱动源与所述热量传递模组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驱动源和所述控温部的制冷水仓、以及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的制冷片,所述热量传递模组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所述第二驱动源的散热水仓,所述制冷片夹紧于所述制冷水仓和所述散热水仓之间以用于使所述制冷水仓和所述散热水仓之间发生热传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传递模组还包括散热翅片和风机,所述散热翅片连通于所述第二驱动源和所述散热水仓,所述风机的风向朝向所述散热翅片的热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传递系统还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所述热量传递模组的第二管路,所述控制模组还包括报警装置、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还包括第二储液箱,所述控温系统还包括连通于所述控温部和所述第一驱动源的第三管路,各所述第三管路均连通于所述第二储液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还包括连接管路,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所述第二储液箱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还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液箱;
或,所述溢流管连接于所述第二储液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传递系统开设有排液口;和/或,所述控温系统开设有排液口。
CN202321598909.2U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 Active CN220064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8909.2U CN220064702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8909.2U CN220064702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4702U true CN220064702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0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8909.2U Active CN220064702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4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21026B1 (en) Fluidized patient support with improved temperature control
CN102310793B (zh) 一种冷热式汽车座垫
CN215070123U (zh) 一种液冷管路结构、液冷系统及储能设备
CN202534754U (zh) 蓄电池调温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电动车
CN220064702U (zh) 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
CN215175460U (zh) 一种家用地暖空调两联供系统
CN101140115A (zh) 一种制冷制热的方法及其设备
CN220232306U (zh) 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
CN212006303U (zh) 换热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17960840U (zh) 体外循环机用热交换器
CN220232307U (zh) 一种控温仪循环回路系统
CN210042656U (zh) 一种机房服务器综合管理机柜
CN112870545B (zh) Ecmo血液加温装置
CN217589088U (zh) 一种箱式电源非接触式液冷系统
CN110081494A (zh) 一种热泵供暖装置及供热系统
CN105739020B (zh) 一种自控式光纤熔接机温度调节装置
CN215675537U (zh) 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CN214138165U (zh) 一种车辆暖风系统
CN212586803U (zh) 一种具有报警散热功能的通讯设备
CN215308951U (zh) Ecmo血液加温装置
CN217057689U (zh) 供暖系统
CN104092130B (zh) 一种温度自调节变电柜
CN112354032A (zh) 体外循环机用热交换器
CN201841984U (zh) 一种冷热式汽车座垫
CN215869546U (zh) 一种温控管理系统及其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