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2696U - 换热器组件和换热器模块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组件和换热器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2696U
CN220062696U CN202321231823.6U CN202321231823U CN220062696U CN 220062696 U CN220062696 U CN 220062696U CN 202321231823 U CN202321231823 U CN 202321231823U CN 220062696 U CN220062696 U CN 220062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section
assembly
sections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318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晶
刘玉宝
杨静
李艳星
杨雪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foss AS
Original Assignee
Danfoss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foss AS filed Critical Danfoss AS
Priority to CN2023212318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2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2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2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组件和一种具有该换热器组件的换热器模块。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段和两个第二换热器段。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分别从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朝向第一换热器段的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延伸。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能够提高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换热器组件和换热器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和一种具有该换热器组件的换热器模块。
背景技术
换热器组件包括根据特定使用环境布置成特定结构的一个或多个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风机构成换热器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组件和一种具有该换热器组件的换热器模块,由此例如,能够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段;以及两个第二换热器段,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分别从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朝向第一换热器段的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每一个与第二方向的夹角α大于或等于0度并且小于或等于6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使用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段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二方向是竖直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段位于同一平面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限定的截面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曲线的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曲线是朝向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或另一侧凸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曲线包括圆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限定的截面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折线的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包括分别从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边缘朝向第一换热器段的两个边缘的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或另一侧并且朝向彼此延伸的两个子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每一个与第二方向的夹角α大于或等于0度并且小于或等于60度,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两个子段中的每一个与第二方向的夹角β大于或等于α并且小于或等于9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至少一个是单个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两个子段中的至少一个是单个换热器,或者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由单个换热器通过折弯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由单个换热器通过折弯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由两个换热器通过折弯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芯体,所述换热器芯体包括多个换热管;以及两个集流管,所述两个集流管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芯体的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多个换热管连接在两个集流管之间并且与两个集流管流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芯体,所述换热器芯体包括多个换热管;以及两个集流管,所述两个集流管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芯体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多个换热管连接在两个集流管之间并且与两个集流管流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两个换热器中的一个构成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部分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一个,而所述两个换热器中的另一个构成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部分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另一个;或者所述两个换热器中的一个构成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一个,而所述两个换热器中的另一个构成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另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风阻大于或等于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每一个的风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每一个都是单个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芯体,所述换热器芯体包括多个换热管;以及两个集流管,所述两个集流管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芯体的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多个换热管连接在两个集流管之间并且与两个集流管流体连通,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管,分别作为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一个的换热器的位于第三方向上的一侧的集流管通过所述两个连接管中的一个流体连通,并且分别作为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另一个的换热器的位于第三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集流管通过所述两个连接管中的另一个流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第三换热器段,所述第三换热器段从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的一侧朝向第一换热器段的在第二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三换热器段,所述两个第三换热器段分别从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朝向第一换热器段的在第二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模块,包括:上述换热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换热器模块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用于驱动空气流过所述换热器组件,其中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两个第二换热器段具有远离第一换热器段的边缘,所述风机与两个第二换热器段的所述边缘相邻,并且在沿着第二方向朝向第一换热器段观看时,所述风机位于两个第二换热器段的所述边缘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和换热器模块例如能够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器模块的示意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换热器模块的换热器组件的一个示意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换热器模块的换热器组件的另一个示意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模块的换热器组件的示意透视图;
图5是根据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用于换热器模块的换热器组件的示意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模块的换热器组件的示意透视图;
图7是根据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用于换热器模块的换热器组件的示意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模块的换热器组件的示意透视图;
图9是根据图8所示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用于换热器模块的换热器组件的示意透视图;
图10是图2至9所示的换热器组件的示意局部放大视图;
图11是图2至9所示的换热器组件的示意侧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例的用于换热器模块的换热器组件的示意侧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形例的用于换热器模块的换热器组件的示意侧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又一个变形例的用于换热器模块的换热器组件的示意侧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再一个变形例的用于换热器模块的换热器组件的示意侧视图;以及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进一步的变形例的用于换热器模块的换热器组件的示意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器模块HM包括换热器组件100;以及风机300,所述风机300用于驱动空气流过所述换热器组件100,例如,所述风机300用于驱动空气流过所述换热器组件100的第一换热器段1和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例如,如果换热器组件100还包括其它换热器段,所述风机300还用于驱动空气流过所述换热器组件100的其它换热器段。参见图1,所述换热器组件100的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具有远离第一换热器段1的边缘21,所述风机300与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的所述边缘21相邻,并且在沿着第二方向D2朝向第一换热器段1观看时,所述风机300位于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的所述边缘21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图1,换热器模块HM还可以包括:具有开口的顶板200,风机300设置在顶板200的开口处,例如开口中;以及侧板400。侧板400可以由换热器代替,或由换热器组件100的一部分构成。
换热器模块HM可以用作空调冷水机组。工作时,在风机300的驱动下,空气由换热器组件100的第一换热器段1和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进入换热器模块HM,然后通过风机300排到换热模块HM上方的空间。
参见图2至9、11至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0包括:第一换热器段1;以及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分别从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的在第一方向D1上相对的两侧朝向第一换热器段1的在与第一方向D1垂直的第二方向D2上的一侧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可以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100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二方向D2可以是竖直方向。在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垂直的第三方向D3观看时,换热器组件100可以具有对称的结构或不对称的结构。
与在换热器模块的底部采用板材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器模块HM的换热器组件100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换热器段1。由此,减少了密封板材,同时增加了换热器组件100的换热面积。
参见图11至1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中的每一个与第二方向D2的夹角α大于或等于0度并且小于或等于60度。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与第二方向D2的夹角可以相同或不同。
参见图2至9、11、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位于同一平面中。即第一换热器段1具有大致平板状的形状。
参见图14、1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限定的截面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曲线的形状。例如,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具有曲线的形状。所述曲线可以是朝向第二方向D2上的一侧或另一侧凸的。所述曲线包括圆弧或者所述曲线是圆弧。所述曲线也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其它曲线,例如,椭圆的一部分。
参见图12、13,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限定的截面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折线的形状。例如,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具有折线的形状。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可以包括分别从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的在第一方向D1上相对的两个边缘10朝向第一换热器段1的两个边缘10的在第二方向D2上的一侧或另一侧并且朝向彼此延伸的两个子段11。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的两个子段11中的每一个与第二方向D2的夹角β可以大于或等于α并且小于或等于90度。例如,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的两个子段11与第二方向D2的夹角β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的两个子段11中的至少一个或每一个可以是单个换热器,或者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可以由单个换热器HE通过折弯形成。在由一个或两个换热器通过折弯形成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的情况下,可以同时由该一个或两个换热器通过折弯形成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的两个子段11。
例如,参见图5,所述换热器组件100还包括:第三换热器段9,所述第三换热器段9从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的在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垂直的第三方向D3上的一侧朝向第一换热器段1的在第二方向D2上的所述一侧延伸,或者如图5所示,所述换热器组件100还包括:两个第三换热器段9,所述两个第三换热器段9分别从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的在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垂直的第三方向D3上的两侧朝向第一换热器段1的在第二方向D2上的所述一侧延伸。即,第二换热器段2和第三换热器段9朝向第一换热器段1的在第二方向D2上的同一侧延伸。第三换热器段9和侧板400可以具有梯形的形状,例如等腰梯形的形状。第三换热器段9可以是单独的换热器、或是一个或多个换热器的一个部分或多个部分等等。采用该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0,可以增加换热器模块的换热能力。在只有一个第三换热器段9的情况下,换热器组件100具有一个侧板400以阻止风从侧面通过而不从换热器通过。由此,既增加了换热器模块的换热能力,又方便换热器模块的维修,需要维修时,将侧板400拆下进行维修。
参见图2至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中的每一个或至少一个是单个换热器HE。所述第三换热器段9也是单个换热器HE。
参见图6、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由单个换热器HE通过折弯形成。参见图7、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由两个换热器HE通过折弯形成。
参见图2至7、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HE包括:换热器芯体3,所述换热器芯体3包括多个换热管31和与多个换热管31交替排列的多个翅片32(参见图10);以及两个集流管4。所述两个集流管4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芯体3的在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垂直的第三方向D3上的两侧,所述多个换热管31连接在两个集流管4之间并且与两个集流管4流体连通。参见图8至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HE包括:换热器芯体3,所述换热器芯体3包括多个换热管31和与多个换热管31交替排列的多个翅片32(参见图10);以及两个集流管4。所述两个集流管4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芯体3的在第一方向D1上的两侧,所述多个换热管31连接在两个集流管4之间并且与两个集流管4流体连通。换热管31可以是扁管。
在图6、7所示的实施例中,集流管4折弯,换热管31不折弯,而在图8、9所示的实施例中,集流管4不折弯,换热管31折弯。换热管比集流管更容易折弯,换热管折弯技术比集流管折弯技术更成熟。
参见图7、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换热器HE中的一个构成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的在第一方向D1上的一部分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中的一个,而所述两个换热器HE中的另一个构成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的在第一方向D1上的另一部分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中的另一个。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换热器HE中的一个构成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中的一个,而所述两个换热器HE中的另一个构成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中的另一个。
参见图1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的风阻大于或等于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中的每一个的风阻。例如,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包括一排换热器段,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两排在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厚度方向上并排设置的换热器段。由于风机设置在换热器组件100的顶部,在通常情况下第一换热器段1的风速比第二换热器段2的风速小。为使风速均匀,将第二换热器段2设置成具有较大的风阻,例如第二换热器段2可以是双排换热器段,也可以是厚度较大的换热器段,也可以是翅片密度较大的换热器段。这样的结构可以改善第一换热器段1的风速较小的问题。从而使第二换热器段2与第一换热器段1的风速趋于平均。
参见图2、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组件100还包括:两个连接管5,分别作为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中的一个的换热器HE的位于第三方向D3上的一侧的集流管4通过所述两个连接管5中的一个流体连通,并且分别作为所述第一换热器段1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中的另一个的换热器HE的位于第三方向D3上的所述一侧的集流管4通过所述两个连接管5中的另一个流体连通。使用中,制冷剂可以从设置在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两侧换热器)的位于第三方向D3上的另一侧的集流管4的进口61(接管)进入。由于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段1(底部换热器)的入口通过两个连接管5相连,因此,制冷剂从两个第二换热器段2通过两个连接管5进入第一换热器段1,并从设置在第一换热器段1的位于第三方向D3上的所述一侧的集流管4的出口62(接管)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用第一换热器段1代替底板,减少了板材的成本并且增加了换热面积。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图12至15,第一换热器段1具有非直线型结构,进一步增大了换热器组件100的换热面积
尽管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了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一个或两个第三换热器段9的方案,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一个或两个第三换热器段9。此外,第三换热器段9也可以以构成第二换热器段2的方式构成。
尽管已经描述了上述实施例,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组合成新的实施例。

Claims (24)

1.一种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器段;以及
两个第二换热器段,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分别从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朝向第一换热器段的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每一个与第二方向的夹角α大于或等于0度并且小于或等于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使用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段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二方向是竖直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段位于同一平面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限定的截面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曲线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线是朝向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或另一侧凸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线包括圆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限定的截面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折线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包括分别从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边缘朝向第一换热器段的两个边缘的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或另一侧并且朝向彼此延伸的两个子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每一个与第二方向的夹角α大于或等于0度并且小于或等于60度,并且
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两个子段中的每一个与第二方向的夹角β大于或等于α并且小于或等于90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至少一个是单个换热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两个子段中的至少一个是单个换热器,或者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由单个换热器通过折弯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由单个换热器通过折弯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由两个换热器通过折弯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包括:
换热器芯体,所述换热器芯体包括多个换热管;以及
两个集流管,所述两个集流管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芯体的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多个换热管连接在两个集流管之间并且与两个集流管流体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包括:
换热器芯体,所述换热器芯体包括多个换热管;以及
两个集流管,所述两个集流管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芯体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多个换热管连接在两个集流管之间并且与两个集流管流体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换热器中的一个构成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部分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一个,而所述两个换热器中的另一个构成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部分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另一个;或者
所述两个换热器中的一个构成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一个,而所述两个换热器中的另一个构成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另一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风阻大于或等于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每一个的风阻。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每一个都是单个换热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包括:
换热器芯体,所述换热器芯体包括多个换热管;以及
两个集流管,所述两个集流管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芯体的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多个换热管连接在两个集流管之间并且与两个集流管流体连通,
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
两个连接管,分别作为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一个的换热器的位于第三方向上的一侧的集流管通过所述两个连接管中的一个流体连通,并且分别作为所述第一换热器段和所述两个第二换热器段中的另一个的换热器的位于第三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集流管通过所述两个连接管中的另一个流体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换热器段,所述第三换热器段从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的一侧朝向第一换热器段的在第二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第三换热器段,所述两个第三换热器段分别从所述第一换热器段的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朝向第一换热器段的在第二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延伸。
23.一种换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换热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机,所述风机用于驱动空气流过所述换热器组件,
其中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两个第二换热器段具有远离第一换热器段的边缘,所述风机与两个第二换热器段的所述边缘相邻,并且在沿着第二方向朝向第一换热器段观看时,所述风机位于两个第二换热器段的所述边缘之间。
CN202321231823.6U 2023-05-19 2023-05-19 换热器组件和换热器模块 Active CN220062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1823.6U CN220062696U (zh) 2023-05-19 2023-05-19 换热器组件和换热器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1823.6U CN220062696U (zh) 2023-05-19 2023-05-19 换热器组件和换热器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2696U true CN220062696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7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31823.6U Active CN220062696U (zh) 2023-05-19 2023-05-19 换热器组件和换热器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26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06376A1 (en)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equipped with heat exchanger, or heat energy recovery device
EP0881448A2 (en) Multi-bored flat tube for use in a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said tubes
CN101995172B (zh) 微通道换热器以及应用该微通道换热器的设备
US20100263847A1 (en)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US20080121385A1 (en) Heat dissipation fin for heat exchangers
US11754348B2 (en) Microchannel flat tube and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US20130153174A1 (en)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fin
JP2005055108A (ja) 熱交換器
CN110726325A (zh) 用于管翅式换热器的翅片、管翅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20062696U (zh) 换热器组件和换热器模块
CN217541560U (zh) 换热器
WO2023208129A1 (zh) 微通道换热器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01694360A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其翅带构造
US7243712B2 (en) Fin tube assembly for air-cooled cond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WO2022127599A1 (zh)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CN211425174U (zh) 用于管翅式换热器的翅片、管翅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1551843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688818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119132U (zh)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110094901B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108344210B (zh) 提高换热效率的平行流换热系统
CN1936484A (zh) 高效斜插风冷管翅式换热器
CN220062680U (zh) 换热单体、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11823272U (zh) 一种换热单元及包括其的空气换热机组
CN218600384U (zh) 微通道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