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9898U - 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9898U
CN220059898U CN202321199354.4U CN202321199354U CN220059898U CN 220059898 U CN220059898 U CN 220059898U CN 202321199354 U CN202321199354 U CN 202321199354U CN 220059898 U CN220059898 U CN 220059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il
pipe
gas
ai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993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延志
张永存
白小亚
王佳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Anxing F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Anxing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Anxing F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Anxing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993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9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9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9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包括空压机外壳,所述空压机外壳的顶部焊接连接有空气吸入机构,且空压机外壳的底部焊接连接有油气压缩排出机构,并且空压机外壳的外壁焊接连接有二次过滤油循环管,所述油气压缩排出机构的一侧焊接连接有主轴盖板,且主轴盖板的另一侧开设有油管槽,所述油管槽的内壁卡合连接有喷油管,且喷油管的一端开设有储油隔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二次过滤油循环管,对润滑油进行循环利用,降低了损耗,通过设置空气吸入机构加速空气进入,并且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降低了空气中杂质对内部零件损坏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空气压缩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
背景技术
螺杆空压机采用预成套配置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只需单一的电源连接及压缩空气连接,并内置冷却系统,令安装工作大为简化。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以其高效能、高效率、免维护、高度可靠等优点始终如一的为各行各业提供优质的压缩空气,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采用预成套配置,只需单一的电源连接及压缩空气连接,并内置冷却系统,令安装工作大为简化。双螺杆式空压机是一种双轴容积式回转型空气压缩机。它是由一对平行布置,相互啮合的转子组成的,工作时,一个转子按照逆时针转动,在相互啮合的过程中,空气被压缩到所需要的压力。
在中国专利CN213176042U中,本实用新型公开双电机双级螺杆空压机,包括设置在机箱内的双级压缩机、两个驱动电机、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对应与双级压缩机连接,冷却系统包括循环泵和冷却器,循环泵与冷却器通过冷却管路形成循环系统,冷却管路输送低温的冷却液以降低压缩机温度并将高温的冷却液回收至冷却器以重新获得低温的冷却液,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及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的变频器和接触器,接触器与电源电连接,接触器与两个变频器电连接,两个变频器与两个驱动电机电连接,根据工况通过变频器实现压缩机电机的无级变频调速,PLC控制器与循环泵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空压机效率低下、能效低下及产气量不够的问题。
现有的空气压缩机,在使用时可能存在空气吸入过慢,并且吸入空气杂质较多对内部零件造成一定损耗的问题,在润滑油使用后可能由于循环使用时未将内部杂质过滤干净给零件带来损伤的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验新型为了使得空气压缩机有更好的压缩处理效果,提供了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解决了现有的空气压缩机,在使用时可能存在空气吸入过慢,并且吸入空气杂质较多对内部零件造成一定损耗的问题,在润滑油使用后可能由于循环使用时未将内部杂质过滤干净给零件带来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包括空压机外壳,所述空压机外壳的顶部焊接连接有空气吸入机构,且空压机外壳的底部焊接连接有油气压缩排出机构,并且空压机外壳的外壁焊接连接有二次过滤油循环管,所述油气压缩排出机构的一侧焊接连接有主轴盖板,且主轴盖板的另一侧开设有油管槽,所述油管槽的内壁卡合连接有喷油管,且喷油管的一端开设有储油隔间,所述储油隔间的底部设置有隔板,且隔板的底部开设有空气压缩间,所述主轴盖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主转动轴,且主转动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承,所述主转动轴的外部一体化设置有主轴空气压缩螺杆,且主轴空气压缩螺杆的一侧啮合有副轴空气压缩螺杆,所述副轴空气压缩螺杆的内部一体化设置有配合转动轴,且配合转动轴的一侧卡合连接有侧位盖板。
优选的,所述油气压缩排出机构,包括油气压缩排出口、压缩空气排出口、油气分离过滤器、排油管、储油回收盒、润滑油二次过滤器、排出主管,所述排出主管的顶部开设有油气压缩排出口,且排出主管的底部开设有压缩空气排出口,并且排出主管的内部安装有油气分离过滤器,所述排出主管的一侧焊接连接有排油管,且排油管的另一侧焊接连接有储油回收盒,并且排出主管的内部安装有润滑油二次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空气吸入机构,包括杂质过滤板、电机支撑柱、线路槽、吸气风扇电机、入气扇叶、空气入气口、入气主管,所述入气主管的顶部卡合连接有杂质过滤板,且入气主管的内部焊接连接有电机支撑柱,并且入气主管的一侧开设有线路槽,所述电机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气风扇电机,且吸气风扇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入气扇叶,并且入气扇叶的底部开设有空气入气口。
优选的,所述排出主管与空气压缩间构成连通结构,且排出主管通过排油管与储油回收盒构成连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入气扇叶通过电机支撑柱、吸气风扇电机与入气主管构成旋转结构,且入气主管与空气压缩间构成连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空气吸入机构通过空气压缩间与油气压缩排出机构构成连通结构,且空气压缩间通过喷油管与储油隔间构成连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轴空气压缩螺杆通过转动轴承与空压机外壳构成转动结构,且主轴空气压缩螺杆与副轴空气压缩螺杆啮合。
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空气吸入机构,空气在空压机外壳外部时,空气吸入机构中的吸气风扇电机运转带动入气扇叶旋转,向内吸入空气,吸气风扇电机通过电机支撑柱固定在入气主管内部,且由入气主管与入气主管内部开设的线路槽接入线路供电,避开入气主管内部,空气在进入时首先通过杂质过滤板进行初步过滤,避免较大颗粒进入其中,对内部部件造成损坏,经由入气扇叶吸入并助推通过空气入气口后,初步过滤过的空气进入空气压缩间内;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空气压缩间,空气压缩间内部主轴空气压缩螺杆、副轴空气压缩螺杆对空气进行压缩处理,通过主转动轴连接外部的电机进行转动,通过主转动轴带动主轴空气压缩螺杆转动后,由主轴空气压缩螺杆对与其啮合的副轴空气压缩螺杆进行带动,主轴空气压缩螺杆与副轴空气压缩螺杆通过主转动轴、配合转动轴与转动轴承进行固定位置且便于转动的设置,同时空压机外壳两侧有主轴盖板与侧位盖板,对主转动轴与配合转动轴进行进一步包裹,避免空气由缝隙泄露,并且稳定其内部结构,在对空气进行压缩处理的过程中,通过隔板隔开的储油隔间内的润滑油,通过油管槽内安装的喷油管向空气压缩间内进行喷射,压缩过程中,由于混合在一起,所以空气和润滑油会同步被进行压缩处理;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油气压缩排出机构,空气和润滑油混合压缩后由空气压缩间排向油气压缩排出口,在经过油气压缩排出口后进入油气压缩排出机构内部,经由排出主管顶部的油气压缩排出口排向压缩空气排出口的过程中,空气和润滑油压缩体会经过油气分离过滤器进行过滤和分离处理,压缩空气会通过油气分离过滤器排向压缩空气排出口,过滤分离后的润滑油会排向排油管,由排油管流向储油回收盒,在润滑油进入储油回收盒后,会通过润滑油二次过滤器进行二次过滤,去除其中杂质后通过二次过滤油循环管再次导向储油隔间内,进行再次使用,降低对润滑油的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压机外壳;2、空气吸入机构;201、杂质过滤板;202、电机支撑柱;203、线路槽;204、吸气风扇电机;205、入气扇叶;206、空气入气口;207、入气主管;3、油气压缩排出机构;301、油气压缩排出口;302、压缩空气排出口;303、油气分离过滤器;304、排油管;305、储油回收盒;306、润滑油二次过滤器;307、排出主管;4、主轴盖板;5、油管槽;6、喷油管;7、储油隔间;8、隔板;9、空气压缩间;10、主转动轴;11、转动轴承;12、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3、副轴空气压缩螺杆;14、配合转动轴;15、侧位盖板;16、二次过滤油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包括空压机外壳1,空压机外壳1的顶部焊接连接有空气吸入机构2,且空压机外壳1的底部焊接连接有油气压缩排出机构3,并且空压机外壳1的外壁焊接连接有二次过滤油循环管16,油气压缩排出机构3的一侧焊接连接有主轴盖板4,且主轴盖板4的另一侧开设有油管槽5,油管槽5的内壁卡合连接有喷油管6,且喷油管6的一端开设有储油隔间7,储油隔间7的底部设置有隔板8,且隔板8的底部开设有空气压缩间9,主轴盖板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主转动轴10,且主转动轴10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承11,主转动轴10的外部一体化设置有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且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的一侧啮合有副轴空气压缩螺杆13,副轴空气压缩螺杆13的内部一体化设置有配合转动轴14,且配合转动轴14的一侧卡合连接有侧位盖板15。
请参阅图1和图3至图5所示,空气吸入机构2通过空气压缩间9与油气压缩排出机构3构成连通结构,且空气压缩间9通过喷油管6与储油隔间7构成连通结构;在对空气进行压缩处理的过程中,通过隔板8隔开的储油隔间7内的润滑油,通过油管槽5内安装的喷油管6向空气压缩间9内进行喷射,压缩过程中,由于混合在一起,所以空气和润滑油会同步被进行压缩处理。
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通过转动轴承11与空压机外壳1构成转动结构,且主轴空气压缩螺杆与副轴空气压缩螺杆13啮合;空气压缩间9内部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副轴空气压缩螺杆13对空气进行压缩处理,通过主转动轴10连接外部的电机进行转动,通过主转动轴10带动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转动后,由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对与其啮合的副轴空气压缩螺杆13进行带动,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与副轴空气压缩螺杆13通过主转动轴10、配合转动轴14与转动轴承11进行固定位置且便于转动的设置。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空气吸入机构2,包括杂质过滤板201、电机支撑柱202、线路槽203、吸气风扇电机204、入气扇叶205、空气入气口206、入气主管207,入气主管207的顶部卡合连接有杂质过滤板201,且入气主管207的内部焊接连接有电机支撑柱202,并且入气主管207的一侧开设有线路槽203,电机支撑柱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气风扇电机204,且吸气风扇电机20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入气扇叶205,并且入气扇叶205的底部开设有空气入气口206,空气吸入机构2,所述油气压缩排出机构(3),包括油气压缩排出口(301)、压缩空气排出口(302)、油气分离过滤器(303)、排油管(304)、储油回收盒(305)、润滑油二次过滤器(306)、排出主管(307),所述排出主管(307)的顶部开设有油气压缩排出口(301),且排出主管(307)的底部开设有压缩空气排出口(302),并且排出主管(307)的内部安装有油气分离过滤器(303),所述排出主管(307)的一侧焊接连接有排油管(304),且排油管(304)的另一侧焊接连接有储油回收盒(305),并且排出主管(307)的内部安装有润滑油二次过滤器(306)。
请参阅图1和图3至图5所示,入气扇叶205通过电机支撑柱202、吸气风扇电机204与入气主管207构成旋转结构,且入气主管207与空气压缩间9构成连通结构;空气吸入机构2中的吸气风扇电机204运转带动入气扇叶205旋转,向内吸入空气,吸气风扇电机204通过电机支撑柱202固定在入气主管207内部,且由入气主管207与入气主管207内部开设的线路槽203接入线路供电,避开入气主管207内部,空气在进入时首先通过杂质过滤板201进行初步过滤,避免较大颗粒进入其中,对内部部件造成损坏,经由入气扇叶205吸入并助推通过空气入气口206后,初步过滤过的空气进入空气压缩间9内。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排出主管307与空气压缩间9构成连通结构,且排出主管307通过排油管304与储油回收盒305构成连通结构;空气和润滑油混合压缩后由空气压缩间9排向油气压缩排出口301,在经过油气压缩排出口301后进入油气压缩排出机构3内部,经由排出主管307顶部的油气压缩排出口301排向压缩空气排出口302的过程中,空气和润滑油压缩体会经过油气分离过滤器303进行过滤和分离处理,压缩空气会通过油气分离过滤器303排向压缩空气排出口302,过滤分离后的润滑油会排向排油管304,由排油管304流向储油回收盒305。
工作原理:首先,空气在空压机外壳1外部时,空气吸入机构2中的吸气风扇电机204运转带动入气扇叶205旋转,向内吸入空气,吸气风扇电机204通过电机支撑柱202固定在入气主管207内部,且由入气主管207与入气主管207内部开设的线路槽203接入线路供电,避开入气主管207内部,空气在进入时首先通过杂质过滤板201进行初步过滤,避免较大颗粒进入其中,对内部部件造成损坏,经由入气扇叶205吸入并助推通过空气入气口206后,初步过滤过的空气进入空气压缩间9内,空气压缩间9内部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副轴空气压缩螺杆13对空气进行压缩处理,通过主转动轴10连接外部的电机进行转动,通过主转动轴10带动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转动后,由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对与其啮合的副轴空气压缩螺杆13进行带动,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与副轴空气压缩螺杆13通过主转动轴10、配合转动轴14与转动轴承11进行固定位置且便于转动的设置,同时空压机外壳1两侧有主轴盖板4与侧位盖板15,对主转动轴10与配合转动轴14进行进一步包裹,避免空气由缝隙泄露,并且稳定其内部结构,在对空气进行压缩处理的过程中,通过隔板8隔开的储油隔间7内的润滑油,通过油管槽5内安装的喷油管6向空气压缩间9内进行喷射,压缩过程中,由于混合在一起,所以空气和润滑油会同步被进行压缩处理;
其次,空气和润滑油混合压缩后由空气压缩间9排向油气压缩排出口301,在经过油气压缩排出口301后进入油气压缩排出机构3内部,经由排出主管307顶部的油气压缩排出口301排向压缩空气排出口302的过程中,空气和润滑油压缩体会经过油气分离过滤器303进行过滤和分离处理,压缩空气会通过油气分离过滤器303排向压缩空气排出口302,过滤分离后的润滑油会排向排油管304,由排油管304流向储油回收盒305,在润滑油进入储油回收盒305后,会通过润滑油二次过滤器306进行二次过滤,去除其中杂质后通过二次过滤油循环管16再次导向储油隔间7内,进行再次使用,降低对润滑油的损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压机外壳(1),所述空压机外壳(1)的顶部焊接连接有空气吸入机构(2),且空压机外壳(1)的底部焊接连接有油气压缩排出机构(3),并且空压机外壳(1)的外壁焊接连接有二次过滤油循环管(16),所述油气压缩排出机构(3)的一侧焊接连接有主轴盖板(4),且主轴盖板(4)的另一侧开设有油管槽(5),所述油管槽(5)的内壁卡合连接有喷油管(6),且喷油管(6)的一端开设有储油隔间(7),所述储油隔间(7)的底部设置有隔板(8),且隔板(8)的底部开设有空气压缩间(9),所述主轴盖板(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主转动轴(10),且主转动轴(10)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承(11),所述主转动轴(10)的外部一体化设置有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且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的一侧啮合有副轴空气压缩螺杆(13),所述副轴空气压缩螺杆(13)的内部一体化设置有配合转动轴(14),且配合转动轴(14)的一侧卡合连接有侧位盖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压缩排出机构(3),包括油气压缩排出口(301)、压缩空气排出口(302)、油气分离过滤器(303)、排油管(304)、储油回收盒(305)、润滑油二次过滤器(306)、排出主管(307),所述排出主管(307)的顶部开设有油气压缩排出口(301),且排出主管(307)的底部开设有压缩空气排出口(302),并且排出主管(307)的内部安装有油气分离过滤器(303),所述排出主管(307)的一侧焊接连接有排油管(304),且排油管(304)的另一侧焊接连接有储油回收盒(305),并且排出主管(307)的内部安装有润滑油二次过滤器(3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吸入机构(2),包括杂质过滤板(201)、电机支撑柱(202)、线路槽(203)、吸气风扇电机(204)、入气扇叶(205)、空气入气口(206)、入气主管(207),所述入气主管(207)的顶部卡合连接有杂质过滤板(201),且入气主管(207)的内部焊接连接有电机支撑柱(202),并且入气主管(207)的一侧开设有线路槽(203),所述电机支撑柱(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气风扇电机(204),且吸气风扇电机(20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入气扇叶(205),并且入气扇叶(205)的底部开设有空气入气口(2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主管(307)与空气压缩间(9)构成连通结构,且排出主管(307)通过排油管(304)与储油回收盒(305)构成连通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扇叶(205)通过电机支撑柱(202)、吸气风扇电机(204)与入气主管(207)构成旋转结构,且入气主管(207)与空气压缩间(9)构成连通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吸入机构(2)通过空气压缩间(9)与油气压缩排出机构(3)构成连通结构,且空气压缩间(9)通过喷油管(6)与储油隔间(7)构成连通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通过转动轴承(11)与空压机外壳(1)构成转动结构,且主轴空气压缩螺杆(12)与副轴空气压缩螺杆(13)啮合。
CN202321199354.4U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 Active CN220059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9354.4U CN220059898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9354.4U CN220059898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9898U true CN220059898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1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99354.4U Active CN220059898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98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96281Y (zh) 多级三叶罗茨真空泵
CN102889212B (zh) 旋片高效节能环保真空泵
JPH10159764A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CN220059898U (zh) 一种双体螺杆空压机
CN111734630A (zh) 一种带能量回收功能的燃料电池罗茨式空压机
CN207813801U (zh) 一种燃油供油泵
CN219432049U (zh) 一种螺杆压缩机冷却系统
CN215949822U (zh) 一种喷油螺杆真空泵
CN218467831U (zh) 一种变速全水套真空泵
CN212838339U (zh) 一种移动式电机驱动双级压缩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
CN106762644A (zh) 一种多级压缩式螺杆压缩机
CN202946385U (zh) 旋片高效节能环保真空泵
CN208749542U (zh) 异步风冷电机驱动的两级压缩双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机头
CN209781197U (zh) 干式螺杆真空泵组合式密封装置
CN218624646U (zh) 高压电机驱动工频直联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
CN210068476U (zh) 一种高效的两级压缩空压机主机
CN207349071U (zh) 一种三个螺杆组成的半封闭容积式螺杆制冷压缩机
CN111255685A (zh) 一种滑片式空气压缩机
CN112324659A (zh) 一种节能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CN217926208U (zh) 空压机冷却水节能装置
CN218516326U (zh) 一种油气田内部油气开采运输设备
CN218030616U (zh) 螺杆压缩机
CN218934722U (zh) 一种双级干式无油螺杆压缩机
CN210738759U (zh) 活塞式气动马达真空泵
CN112032056A (zh) 一种螺杆空压机油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