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8884U -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8884U
CN220058884U CN202321364180.2U CN202321364180U CN220058884U CN 220058884 U CN220058884 U CN 220058884U CN 202321364180 U CN202321364180 U CN 202321364180U CN 220058884 U CN220058884 U CN 220058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bin
concrete pouring
pouring device
sect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641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琼平
黄秋艳
符濒心
段联义
黄玉梅
莫景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uashi Enterpris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641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8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8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8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支撑架、漏斗、储料仓、驱动组件、输送管和行走组件。漏斗架设于支撑架中,漏斗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卸料口;储料仓包括输料段和储料段,储料段设置有与输料段连通的出料口,储料仓与支撑架转动连接;驱动组件与储料仓连接,并驱动储料仓在初始位置和浇筑位置之间绕水平轴线转动。初始位置时,储料仓贴靠于支撑架上,储料段位于输料段的下方,人工上料方便;在浇筑位置时,储料段位于输料段上方,混凝土从储料仓流入漏斗中,方便快捷,作业效率高;支撑架底部设置有行走组件,方便混凝土浇筑装置的移动,提高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领域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狭小的夹层空间,比如楼层中的传料洞口、放线洞口以及外墙装饰线条和装饰柱,也存在楼层中的构筑物无法一次施工成型,需要二次浇筑混凝土施工的部位。这些空间和部位无法使用大型设备对其完成浇筑,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浇筑装置。
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对狭小空间以及需要二次浇筑混凝土施工的部位浇筑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大多需要现场组装或者通过大型吊装设备将其吊装至相应部位,灵活性较差。如专利号为CN111255157A所公开的“一种楼层临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施工方法”,通过在浇筑部位设置支撑架将圆形漏斗,圆形漏斗底部设有卸料口,卸料口下设有接头钢管,接头钢管通过卡扣与波纹软管连接,能够实现对构造柱模板内侧灌注混凝土。但是此装置存在完成浇筑后,转移不便,灵活性差,且圆形漏斗高度较大,人工上料时托举不便,费时费力,造成混凝土灌装不便,作业效率低等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对狭小空间以及需要二次浇筑混凝土施工的部位浇筑的混凝土浇筑装置灵活性差,人工灌装混凝土托举不便,费时费力,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
支撑架;
漏斗,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中,所述漏斗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卸料口;
储料仓,所述储料仓包括相互连通的储料段和输料段,所述输料段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储料仓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
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储料仓在初始位置和浇筑位置之间绕水平轴线转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储料仓贴靠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储料段位于所述输料段的下方,在所述浇筑位置时,所述储料段位于所述输料段的上方,且所述出料口朝向所述进料口;
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卸料口连接;
行走组件,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底部。
作为优先,所述储料段包括有第一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侧板以及所述顶板设置于两个第一侧板间,所述第一底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所述顶板围合形成所述储料段,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
作为优先,所述输料段具有供所述混凝土流过的流道,所述流道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输料段包括第二底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三侧板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底板和两个所述第三侧板围合形成所述流道。
作为优选,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行走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底部支撑组件、多个第一竖向支撑件以及多个第一固定件,多个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呈矩形分布设置,且与所述底部支撑组件垂直连接;所述行走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下端;所述第一固定件水平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间,所述输料段与任一所述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第二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包括多个第二竖向支撑件和多个第二固定件,多个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的下端与多个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水平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间。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支撑组件包括多根支撑杆和外框,多根所述支撑杆间隔交错设置于所述外框上,所述漏斗安装于多根所述支撑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
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拉索,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绕设于所述滑轮组后与所述储料仓连接,所述旋转输出端能够卷绕所述拉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吊耳,所述拉索的另一端与所述吊耳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托架,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托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包括转轴和挡板,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输送管的外壁,且与所述输送管转动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外壁设置有供所述挡板伸入的插口,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旋入所述插口并与所述输送管内壁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支撑架、漏斗、储料仓、驱动组件、输送管和行走组件。漏斗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卸料口,储料仓能在初始位置和浇筑位置之间绕水平轴线转动,包括储料段和输料段。初始状态下,储料仓贴靠于支撑架上,储料段位于输料段的下方,由此使得储料段的相对位置较低,在人工上料时,相比于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漏斗中,通过此结构能够较轻松地将混凝土倒入储料仓中,节省体力;在浇筑状态下,驱动组件驱动储料仓绕水平轴线转动,使储料段位于输料段的上方,且出料口朝向进料口,混凝土通过进料口流入漏斗中,省时省力,能够提高作业效率。行走组件转动安装于支撑架底部,实现混凝土浇筑装置的移动,提高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漏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储料仓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储料仓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初始状态整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工作状态整体结构图;
图7是是图1中的A-A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浇筑装置的阀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架;11、第一支架;111、底部支撑组件;1111、支撑杆;1112、外框;112、第一竖向支撑件;113、第一固定件;114、托架;12、第二支架;121、第二竖向支撑件;122、第二固定件;
2、漏斗;21、进料口;22、卸料口;
3、储料仓;31、储料段;311、第一底板;312、第一侧板;3121、吊耳;313、第二侧板;314、顶板;32、输料段;321、流道;322、第二底板;323、第三侧板;
4、驱动组件;41、驱动电机;42、滑轮组;43、拉索;
5、输送管;51、阀门;511、转轴;512、挡板;
6、行走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支撑架1、漏斗2、储料仓3、驱动组件4、输送管5和行走组件6。支撑架1构成混凝土浇筑装置的主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漏斗2架设于支撑架1中,漏斗2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21,底部设置有卸料口22,混凝土从进料口21进入漏斗2中,从卸料口22流出进入输送管5中;如图3和图4所示,储料仓3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储料段31和输料段32,储料段31用于存储混凝土,输料段32用于为漏斗2输送混凝土,储料段31开设有出料口,储料段31中的混凝土通过出料口流入输料段32中,储料仓3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驱动组件4能与储料仓3在初始位置和浇筑位置之间绕水平轴转动。
如图5所示,在初始位置时,储料仓3贴靠于支撑架1上,储料段31位于输料段32下方,故使得储料段31的相对位置较低,由此在人工上料时,由于储料段31高度较低,相比于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漏斗2中,工人能够很轻松的将混凝土倒入储料仓3中,节省体力;如图6所示,在浇筑位置时,驱动组件4驱动储料仓3绕支撑架1转动,使储料段31位于输料段32上方,从而储料段31中的混凝土通过出料口流入输料段32中,再通过进料口21流入漏斗2中,省时省力,能够提高作业效率。进一步地,输送管5的一端与卸料口22连接,混凝土可以通过输送管5送至狭小空间以及需要二次浇筑混凝土施工的部位进行浇筑;行走组件6与支撑架1连接,能够实现混凝土浇筑装置的移动,提高其灵活性。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储料段31包括有第一底板311、第一侧板312、第二侧板313和顶板314,第一侧板31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侧板312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底板311、第二侧板313以及顶板314设置于两个第一侧板312间,第一底板311、两个第一侧板312、第二侧板313和顶板314围合形成储料段31,出料口与第二侧板313相对设置。故储料段31形成一面有开口的箱体,箱体内可以存储混凝土。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输料段32具有供混凝土流过的流道321,流道321与出料口连通,输料段32包括第二底板32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323,第二底板322与第一底板311连接,两个第三侧板323对应与两个第一侧板312连接,第二底板322和两个第三侧板323围合形成流道321。可以理解的是,混凝土通过出料口从储料段31中流出后,流入流道321中,再通过进料口21流入漏斗2中。
如图5所示,通过设置行走组件6提高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机动性,行走组件6包括行走轮,行走轮设置有多个,多个行走轮转动安装于支撑架底部。通过安装行走轮,可以实现混凝土浇筑装置的灵活转移,当一处地点施工完成后,混凝土浇筑装置可以通过行走轮转移至下一处施工地点。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行走轮采用万向轮,将万向轮安装在支撑架1的底部与地面相接处,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浇筑装置灵活性。
可选地,如图1和图7所示,支撑架1包括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第一支架11包括底部支撑组件111、多个第一竖向支撑件112以及多个第一固定件113,多个第一竖向支撑件112呈矩形分布设置,且与底部支撑组件111垂直连接,行走组件6安装于第一竖向支撑件112下端;第一固定件113水平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竖向支撑件112间,以提高第一支架11的强度,使漏斗2安装在底部支撑组件112上更加稳固;输料段32与任一第一固定件113转动连接;第二支架12设置于第一支架11上方,包括多个第二竖向支撑件121和多个第二固定件122;多个第二竖向支撑件121的下端与多个第一竖向支撑件112一一对应连接,第二固定件122水平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二竖向支撑件12之间,以提高整个支撑架1的强度,防止其发生结构性破坏。
可选地,如图7所示,底部支撑组件111包括多根支撑杆1111和外框1112,多根支撑杆1111间隔交错设置于外框1112上,漏斗2安装于多根支撑杆1111上,,支撑杆1111用于支撑固定漏斗2,由于漏斗2用以容装混凝土,而混凝土自重较大,为了防止漏斗2从第一支架11上发生掉落,发生事故,故通过设置间隔交错的支撑杆1111,以形成井字形结构对漏斗2形成支撑,以提高支撑架1的承载能力,外框1112能将多个支撑杆1111连接成整体结构,有效提高支撑杆1111的承载能力。
可选地,如图5或图6所示,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滑轮组42和拉索43,驱动电机41安装于第一支架11上,滑轮组42安装于第二支架12上,拉索4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41的旋转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绕设于滑轮组42后与储料仓3连接,旋转输出端能够卷绕拉索4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驱动电机41卷绕拉索43,拉索43绕过滑轮组42拉动储料仓3绕支撑架1转动,可以使储料仓3中的混凝土流入漏斗2中,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效率较高。
可选地,如图5或图6所示,为了方便拉索43的另一端与储料仓3连接,在第一侧板312上设置有吊耳3121,吊耳3121固定在第一侧板312上,拉索43的另一端与吊耳3121连接,故可以将拉索43与储料仓3牢固连接。
可选地,如图5或图6所示,由于驱动电机41通过拉索43带动储料仓3转动,所以驱动电机41受到拉索43较大的拉力,为了可以固定驱动电机41的位置,使其承受住拉索43的拉力,在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托架114,将驱动电机41安装在托架114上,防止其发生移动。
可选地,如图6和图8所示,输送管5的另一端设置有阀门51,阀门51包括转轴511和挡板512,转轴511安装于输送管5的外壁,且与输送管5转动连接;输送管5的外壁设置有供挡板512伸入的插口,挡板512的一端与转轴511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旋入插口并与输送管5内壁抵接,以截断混凝土的流通路径。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对狭小空间以及需要二次浇筑混凝土施工的部位浇筑的混凝土时,只需转动转轴511带动挡板512从输送管5内移开,使输送管5形成通路,混凝土就会通过输送管5流出进行浇筑,当完成浇筑时,只需转动转轴511带动挡板512复位,使挡板512与输送管5内壁抵接,截断混凝土的流通路径,即可实现对输送管5中的混凝土进行封堵,结构简单且方便开闭。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
漏斗(2),架设于所述支撑架(1)中,所述漏斗(2)上部设置有进料口(21),底部设置有卸料口(22);
储料仓(3),所述储料仓(3)包括相互连通的储料段(31)和输料段(32),所述输料段(32)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储料仓(3)与所述支撑架(1)转动连接;
驱动组件(4),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驱动组件(4)能够驱动所述储料仓(3)在初始位置和浇筑位置之间绕水平轴线转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储料仓(3)贴靠于所述支撑架(1),所述储料段(31)位于所述输料段(32)的下方,在所述浇筑位置时,所述储料段(31)位于所述输料段(32)的上方,且所述出料口朝向所述进料口(21);
输送管(5),所述输送管(5)的一端与所述卸料口(22)连接;
行走组件(6),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段(31)包括有第一底板(311)、第一侧板(312)、第二侧板(313)和顶板(314),所述第一侧板(31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侧板(312)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底板(311)、所述第二侧板(313)以及所述顶板(314)设置于两个第一侧板(312)间,所述第一底板(311)、两个所述第一侧板(312)、所述第二侧板(313)和所述顶板(314)围合形成所述储料段(31),所述料口与所述第二侧板(313)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段(32)具有供所述混凝土流过的流道(321),所述流道(321)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输料段(32)包括第二底板(32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323),所述第二底板(322)与所述第一底板(311)连接,两个所述第三侧板(323)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312)连接;所述第二底板(322)和两个所述第三侧板(323)围合形成所述流道(3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6)包括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行走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
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11)包括底部支撑组件(111)、多个第一竖向支撑件(112)以及多个第一固定件(113),多个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112)呈矩形分布设置,且与所述底部支撑组件(111)垂直连接;所述行走组件(6)安装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112)下端;所述第一固定件(113)水平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112)间,所述输料段(32)与任一所述第一固定件(113)转动连接;
第二支架(12),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方,包括多个第二竖向支撑件(121)和多个第二固定件(122),多个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121)的下端与多个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112)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122)水平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121)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组件(111)包括多根支撑杆(1111)和外框(1112),多根所述支撑杆(1111)间隔交错设置于所述外框(1112)上,所述漏斗(2)安装于多根所述支撑杆(11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
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
滑轮组(42),所述滑轮组(42)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12)上;
拉索(43),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41)的旋转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绕设于所述滑轮组(42)后与所述储料仓(3)连接,所述旋转输出端能够卷绕所述拉索(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12)上设置有吊耳(3121),所述拉索(43)的另一端与所述吊耳(312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托架(114),所述驱动电机(41)安装在所述托架(11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5)的另一端设置有阀门(51),所述阀门(51)包括转轴(511)和挡板(512),所述转轴(511)安装于所述输送管(5)的外壁,且与所述输送管(5)转动连接;所述输送管(5)的外壁设置有供所述挡板(512)伸入的插口,所述挡板(512)的一端与所述转轴(511)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旋入所述插口并与所述输送管(5)内壁抵接。
CN202321364180.2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Active CN220058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4180.2U CN220058884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4180.2U CN220058884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8884U true CN220058884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49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64180.2U Active CN220058884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8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4118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mping concrete to form structure at elevated heights
CN208885016U (zh) 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浇筑系统
CN111926804A (zh) 一种用于建筑桩基施工的灌浆装置
CN206874291U (zh) 一种二衬滑槽逐窗入模系统
CN220058884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US4712697A (en) Lightweight tower crane boom for conveying pumped concrete
CN109057350A (zh) 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浇筑系统
CN113529724A (zh) 一种基坑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CN114197882B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设备
CN220723367U (zh) 水电站尾调室材料转运装置
CN112681323A (zh) 一种地下室防渗处理加固旋喷机械设备
CN217581275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混凝土结构浇注机
CN217518205U (zh) 柱芯灌注装置
CN215760515U (zh) 一种加劲钢板剪力墙混凝土高差控制浇筑装置
CN210315231U (zh) 一种适用于土木桥梁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定点浇筑布料装置
CN218227229U (zh) 一种引水隧洞施工用混凝土衬砌装置
CN217782054U (zh) 一种分段挂壁式螺旋垂直轴深基坑侧墙混凝土浇筑装置
CN216302181U (zh) 混凝土运输料斗
CN218508403U (zh) 一种双动力机液一体式强夯机
CN213015444U (zh) 一种腰梁阻碍的剪力墙灌注结构
CN214459725U (zh) 索塔混凝土浇筑分流装置
CN211572628U (zh) 一种二次结构浇筑泵
CN114108634B (zh) 一种防渗水高强度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及其装置
CN114017064B (zh) 一种地铁注浆用远距离送料设备
CN215631728U (zh) 一种适用高空施工的混凝土浇筑吊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