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7843U - 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7843U
CN220057843U CN202321598208.9U CN202321598208U CN220057843U CN 220057843 U CN220057843 U CN 220057843U CN 202321598208 U CN202321598208 U CN 202321598208U CN 220057843 U CN220057843 U CN 220057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s
energy dissipation
air
wate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82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幸定武
李威
盛万山
陈泽雄
邓美姣
杨政
谭涛
曾亮
陈泉佳
曾志强
宋清钦
林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eyu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eyu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eyu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eyu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82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7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7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7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溢洪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两个所述侧板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台阶体,右侧所述侧板的右方设置有消能结构,所述消能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右侧所述侧板右侧壁的两个固定板。该台阶式溢洪道结构,水流于两个侧板的相对一侧之间向下流动,风机启动,气体经过连接管和输气管,并通过输气管正面的八个出气孔对水流进行充气,使水流吸入大量空气,从而提高掺气效果,由于水流吸入大量空气,增强了紊动摩擦,由此也可消耗一定的能量,同时推板通过连接杆在水流势能的作用下转动,进而对水流起到进一步的消能,从而提高消能率。

Description

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溢洪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泄放水库多余的水量,防止洪水漫坝失事,确保工程安全,以及满足放空水库和防洪调节等要求,在水利枢纽中一般都设有溢洪道,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传统泄洪建筑物常用的消能方式为面流消能、底流消能和挑流消能。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4939924U提出“一种溢洪道连续消能的结构”,该实用新型提出了:“目前,阶梯溢洪道多是将光滑溢流面设计为台阶状,一方面可增加过水壁面的粗糙程度,另一方面因形成的跌坎可对水流进行大量的掺气,以使水流下泄过程中沿程能力损失增大,减小下游消能压力,但是,这样的结构设计其消能效果不能满足运行中的要求,尤其当水流量较大,水流较深时,简单的台阶状设计消能效果有限,水流依然会对下游岸坡造成冲刷”,并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溢洪道连续消能的结构,包括:溢洪坝、溢洪道、边墙、台阶、消力池和消能单元,所述溢洪坝、溢洪道和所述消力池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溢洪道的两侧均固定有所述边墙,所述溢洪道上均布有多个所述台阶,所述台阶上均安装有多排所述消能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台阶上设置前后两排交错设置的消能单元,尤其当水流深度较深时,通过消能单元对水流进行挑射、掺气和分流等功能进行消能处理,有效的避免了水流对下游坡岸的冲刷,避免了对下游建物造成破坏的威胁,本实用新型的消能单元采用板一和板二形成的折板状结构,对水流进行阻碍和摩擦,将水流分流后挑射,对水流进行了充分的消能处理,本实用新型在板一和板二形成的折板上设置有消能孔,水流在冲击所述板一和板二时部分水流贯穿消能孔流向下游,水流在贯穿消能孔时进行掺气并形成旋流,对水流进行部分消能处理”,针对该技术方案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方案提出另一种实施方式来实现提高消能率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具备了提高消能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消能效果不能满足运行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提高消能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两个所述侧板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台阶体,右侧所述侧板的右方设置有消能结构;
所述消能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右侧所述侧板右侧壁的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左侧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九个输气管,九个所述输气管的正面均开设有八个出气孔,两个侧板的相对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八个连接杆,八个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推板。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板呈竖直分布,且固定板的宽度与风机的宽度相等。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强了固定板对风机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贯穿上方固定板,且连接管贯穿下方固定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连接管有足够的面积连接输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贯穿右侧侧板并与左侧侧板的右侧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输气管的左端与左侧侧板的右侧壁固定连接,使输气管的运行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八个所述输气管呈台阶体的台阶进行分布,且开设于输气管正面的八个出气孔呈横向等距分布。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流受到气体充气的影响会发生扩散性,进而提高水流的掺气效果,由于水流吸入大量空气, 增强了紊动摩擦,由此也可消耗一定的能量。
进一步的,四个所述推板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正面、连接杆的背面、连接杆的上表面和连接杆的底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推板可以借用水流的势能带动连接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位于两个相邻输气管的相对一侧之间,所述出气孔位于两个侧板的相对一侧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出气孔位于两个侧板的相对一侧之间从而能对水流进行充气,通过充气从而实现掺气,从而实现对水流的消能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台阶式溢洪道结构,水流于两个侧板的相对一侧之间向下流动,风机启动,气体经过连接管和输气管,并通过输气管正面的八个出气孔对水流进行充气,使水流吸入大量空气,从而提高掺气效果,由于水流吸入大量空气, 增强了紊动摩擦,由此也可消耗一定的能量,同时推板通过连接杆在水流势能的作用下转动,进而对水流起到进一步的消能,从而提高消能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4为台阶体左侧示意图。
图中:1、侧板;2、台阶体;3、固定板;4、风机;5、连接管;6、输气管;7、出气孔;8、连接杆;9、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包括两个侧板1,两个侧板1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两个侧板1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台阶体2,右侧侧板1的右方设置有消能结构,通过消能结构提高溢洪道对水流的消能率,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水流对下游坡岸的冲刷,避免了对下游建物造成破坏的威胁。
如图1所示,消能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右侧侧板1右侧壁的两个固定板3,两个固定板3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风机4,风机4左侧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九个输气管6,九个输气管6的正面均开设有八个出气孔7,两个侧板1的相对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八个连接杆8,八个连接板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推板9。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固定板3呈竖直分布,且固定板3的宽度与风机4的宽度相等,加强了固定板3对风机4的固定效果,连接管5贯穿上方固定板3,且连接管5贯穿下方固定板3,使连接管5有足够的面积连接输气管6,输气管6贯穿右侧侧板1并与左侧侧板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通过使输气管6的左端与左侧侧板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使输气管6的运行更加稳定,八个输气管6呈台阶体2的台阶进行分布,且开设于输气管6正面的八个出气孔7呈横向等距分布,水流受到气体充气的影响会发生扩散性,进而提高水流的掺气效果,由于水流吸入大量空气, 增强了紊动摩擦,由此也可消耗一定的能量,四个推板9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杆8的正面、连接杆8的背面、连接杆8的上表面和连接杆8的底部,使推板9可以借用水流的势能带动连接杆8转动,连接杆8位于两个相邻输气管6的相对一侧之间,出气孔7位于两个侧板1的相对一侧之间,出气孔7位于两个侧板1的相对一侧之间从而能对水流进行充气,通过充气从而实现掺气,从而实现对水流的消能作用。
另外,由于风机4持续向输气管6输送气体,从而避免水进入输气管6的内部,连接管5为三通管。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水流于两个侧板1的相对一侧之间向下流动,风机4启动,气体经过连接管5和输气管6,并通过输气管6正面的八个出气孔7对水流进行充气,使水流吸入大量空气,从而提高掺气效果,由于水流吸入大量空气, 增强了紊动摩擦,由此也可消耗一定的能量,同时推板9通过连接杆8在水流势能的作用下转动,进而对水流起到进一步的消能。
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主控器及电源电连接,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且现有公开的电力连接技术,不在文中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包括两个侧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1)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两个所述侧板(1)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台阶体(2),右侧所述侧板(1)的右方设置有消能结构;
所述消能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右侧所述侧板(1)右侧壁的两个固定板(3),两个所述固定板(3)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风机(4),所述风机(4)左侧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九个输气管(6),九个所述输气管(6)的正面均开设有八个出气孔(7),两个侧板(1)的相对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八个连接杆(8),八个所述连接杆(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推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3)呈竖直分布,且固定板(3)的宽度与风机(4)的宽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贯穿上方固定板(3),且连接管(5)贯穿下方固定板(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6)贯穿右侧侧板(1)并与左侧侧板(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八个所述输气管(6)呈台阶体(2)的台阶进行分布,且开设于输气管(6)正面的八个出气孔(7)呈横向等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推板(9)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杆(8)的正面、连接杆(8)的背面、连接杆(8)的上表面和连接杆(8)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位于两个相邻输气管(6)的相对一侧之间,所述出气孔(7)位于两个侧板(1)的相对一侧之间。
CN202321598208.9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 Active CN220057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8208.9U CN220057843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8208.9U CN220057843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7843U true CN220057843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9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8208.9U Active CN220057843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7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77492B2 (en) Hydraulic liquid pumping system
CN101187206A (zh) 水电站进水口排沙设施
CN102966080A (zh) 一种新型火、核电厂防盐雾消减泡沫设施
US4579692A (en) Water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flume for water cooling tower
CN220057843U (zh) 一种台阶式溢洪道结构
CN111623331A (zh) 一种控制半浸没式电极锅炉内电极水位槽的液位平稳结构
CN107976087A (zh) 逆流无填料双曲线冷却塔
WO2023010830A1 (zh) 气体压力保护装置、通风除臭系统及深层排水隧道
CN104405558B (zh) 一种灯泡贯流式发电机组用水流增速装置
CN212843032U (zh) 一种节水节电型消雾冷却塔
CN211503823U (zh) 一种横流冷却塔均匀布水装置
CN202969349U (zh) 一种新型火、核电厂防盐雾消减泡沫设施
CN203235276U (zh) 一体式升降膜蒸发装置
CN202962261U (zh) 一种y型吸收板塔
CN105714746B (zh) 用于高水头泄洪洞中闸室的压坡式通风井
CN104307217A (zh) 具有斜板助降结构的渠式浓密机
CN115414776B (zh) 一种湿法脱硫工艺中提高氧化效率的方法
CN216677702U (zh) 一种烟气治理装置
CN217758623U (zh) 具有引水结构的地下调节池
CN217303692U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大功率密度移动热库
CN214884087U (zh) 层流供水循环系统
CN201516334U (zh) 装配式管式静态混合器
CN212712923U (zh) 一种升流式厌氧反应器配水系统
CN221030007U (zh) 一种泄洪洞出水口的消能结构
CN215329762U (zh) 新型水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