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4602U - 一种自加热器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加热器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4602U
CN220054602U CN202321447981.5U CN202321447981U CN220054602U CN 220054602 U CN220054602 U CN 220054602U CN 202321447981 U CN202321447981 U CN 202321447981U CN 220054602 U CN220054602 U CN 220054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hole
cavity
water
air inlet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479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小鹏
黄敬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4479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4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4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4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加热器皿,涉及食品包装盒领域。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中间层与外层之间具有用于盛装水的第一空腔,中间层与内层之间具有用于放置加热包的第二空腔,中间层设有与第二空腔连通的进水孔、第一进气孔、以及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位于进水孔上侧,内层设置有盖体,中间层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二进气孔和进水孔的密封组件;其不再需要用户另外准备水源,不需要考虑加多少水才足够加热包使用,隔热保温,使用和食用起来更安全,适合多种人群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自加热器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盒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加热器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自加热方便食品有多种,但是常常是通过独立的菜包、主食包、加热包、餐盒组成,食用时需要将加热包放入外盒体,再将菜包、主食包打开倒入餐盒中,操作者还要自行加入与加热包对应的瓶装水,然后将餐盒盖在外盒体的上开口上,如此进行。
虽然能满足加热的温度需求,但其缺点过多,不仅操作繁琐,还需要操作者自行配备瓶装水。另外,在操作时,水和加热包反应快速释放大量的高温蒸汽,所以需要快速敏捷操作,然而,使用者无法精准控制和加热包反应的水量,水多和少都直接影响热反应的出热量。并且,安全性差,在热反应中加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铝粒)会迅速膨胀,同时释放出95℃以上的高温,包装外部相应的温度随之达到95℃以上,可能会出现烫伤人体,或者烫伤与之接触到的不耐热物品的情况,这样导致其操作者只能是正常的成年人。在对食品加热过程中加热包和水反应产生的蒸汽会与食品进行接触,使食品原有味道改变或者流失,还有对食品卫生安全造成隐患。如果操作过程中,意外的操作或晃动也会造成加热包膨胀外溢,导致外盒与食品盒之间的脱离,带来不必要的危险。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出一种安全可靠、适用人群广泛的自加热型食品器具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加热器皿,其不再需要用户另外准备水源,不需要考虑加多少水才足够加热包使用,隔热保温,使用和食用起来更安全,适合多种人群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加热器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中间层与外层之间具有用于盛装水的第一空腔,中间层与内层之间具有用于放置加热包的第二空腔;
中间层设有与第二空腔连通的进水孔、第一进气孔、以及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位于进水孔上侧,内层设置有盖体,中间层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二进气孔和进水孔的密封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密封组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封口部和第二封口部,第一封口部用于密封第二进气孔,第二封口部用于密封进水孔和第一进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外层设有第三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外层的底部具有凹陷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自热食品内的食物是定量的,第一空腔内盛装有水,不再需要用户额外自备水;同样的,第二空腔内的加热包的量亦能够确保该食物被煮熟或加热到所需温度,用户无需担心需要加多少水量才能使加热包充分发挥作用。内层用于盛装食物,通过打开密封组件,第二进气孔被打开,使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气体流通,当加热包加热时受热膨胀产生热气,为气体的流动提供保障;同时进水孔被打开,第一空腔的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到第二空腔中,水与加热包发挥作用,盛装在内层的食物被加热。第一空腔中的水放空后,由储水功能转化为隔热、保温功能,使得用户在持握外层时,在中间层的隔绝下,温度不至于太烫手;在对食品加热完成后,中间层也为食物提供较长的保温作用。在食品加热过程中,盖体将食物处于密闭状态,所产生的蒸汽不会与食品发生接触,食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凹陷部的示意图。
图标:1-内层,2-中间层,201-进水孔,202-第一进气孔,3-外层,301-第三空腔,302-凹陷部,4-盖体,401-第二进气孔,402-第一封口部,403-第二封口部,5-加热包,6-第一空腔,7-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加热器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中间层2与外层3之间具有用于盛装水的第一空腔6,中间层2与内层1之间具有用于放置加热包5的第二空腔7;
中间层2设有与第二空腔7连通的进水孔201、第一进气孔202、以及与第一空腔6连通的第二进气孔401,第一进气孔202位于进水孔201上侧,内层1设置有盖体4,中间层2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二进气孔401和进水孔201的密封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内层1、中间层2、外层3的形状不限于圆柱形、桶形或方体,根据需要承载的食品类型选择适配形状的容器。
由于自热食品内的食物是定量的,第一空腔6内盛装有水,不再需要用户额外自备水;同样的,第二空腔7内的加热包5的量亦能够确保该食物被煮熟,用户无需担心需要加多少水量才能使加热包5充分发挥作用。内层1用于盛装食物,通过打开密封组件,第一进气孔202、第二进气孔401被打开,使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的气体流通,当加热包5加热时受热膨胀产生热气,为气体的流动提供保障;同时进水孔201被打开,第一空腔6的水通过进水孔201进入到第二空腔7中,水与加热包5发挥作用,盛装在内层1的食物被加热,释放出的水蒸气和热量又从第二进气孔401排出。第一空腔6中的水放空后,由储水功能转化为隔热、保温功能,使得用户在持握外层3时,在中间层2的隔绝下,温度不至于太烫手;在对食品加热完成后,中间层2也为食物提供较长的保温作用。在食品加热过程中,盖体4将食物处于密闭状态,所产生的蒸汽不会与食品发生接触,食用更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组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封口部402和第二封口部403,第一封口部402用于密封第二进气孔401,第二封口部403用于密封进水孔201、第一进气孔202。
第二进气孔401在第一空腔6水位线之上,最底部的进水孔201与底部水位持平,当开启第二封口部403后,保证第一空腔6内的水经过进水孔201全部流向第二空腔7中。
第一封口部402和第二封口部403可以是易撕铝箔封口膜,密封效果好,操作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开启第二进气孔401和进水孔201。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外层3设有第三空腔301,第三空腔301内可填充隔热物件或保温层,从而达到隔热效果、保温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外层3的底部设计为凹陷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纸杯。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自热食品内的食物是定量的,第一空腔6内盛装有水,不再需要用户额外自备水;同样的,第二空腔7内的加热包5的量亦能够确保该食物被煮熟或加热到所需温度,用户无需担心需要加多少水量才能使加热包5充分发挥作用。内层1用于盛装食物,通过打开密封组件,第二进气孔401、第一进气孔202被打开,使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的气体流通,当加热包5加热时受热膨胀产生热气,为气体的流动提供保障;同时进水孔201被打开,第一空腔6的水通过进水孔201进入到第二空腔7中,水与加热包5发挥作用,盛装在内层1的食物被加热,释放出的热量和水蒸气又从第二进气孔401排出。第一空腔6中的水放空后,由储水功能转化为隔热、保温功能,使得用户在持握外层3时,在中间层2的隔绝下,温度不至于太烫手;在对食品加热完成后,中间层2也为食物提供较长的保温作用。在食品加热过程中,盖体4将食物处于密闭状态,所产生的蒸汽不会与食品发生接触,食用更安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自加热器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外层之间具有用于盛装水的第一空腔,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内层之间具有用于放置加热包的第二空腔;
所述中间层设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进水孔、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位于所述进水孔上侧,所述内层设置有盖体,所述中间层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二进气孔和所述进水孔的密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封口部和第二封口部,所述第一封口部用于密封所述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封口部用于密封所述进水孔和所述第一进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加热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口部密封两个所述进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设有第三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底部具有凹陷部。
CN202321447981.5U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自加热器皿 Active CN220054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7981.5U CN220054602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自加热器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7981.5U CN220054602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自加热器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4602U true CN220054602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6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47981.5U Active CN220054602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自加热器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4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85991A (en) Methods of microwave heating in metal containers
CN105286625B (zh) 一种烹饪方法及使用该烹饪方法的电饭煲
CA2314951A1 (en) Food packag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foods
US200702782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king foods
JP4044264B2 (ja) 調理済み再加熱還元食品
US4409454A (en) Microwave canning apparatus
CN220054602U (zh) 一种自加热器皿
US4406860A (en) Microwave canning apparatus
CN106395157A (zh) 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方法及其用途
CN217918988U (zh) 一种一次性可控自加热型食品器具
JP2008023363A (ja) 加熱熱源、それを用いた食品の加熱方法及び調理済み再加熱還元食品
JP2010104497A (ja) 液体加熱加圧保温容器
CN207767727U (zh) 一种均衡受热的自热餐盒
JPH0459861B2 (zh)
JP2006314265A (ja) 電子レンジによる食品の真空調理法とそれに用いる真空密閉容器
CN106724633A (zh) 一种恒温焖烧内胆及其焖烧杯
US20070026111A1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a Fluid From a Bag Containing a Cooked Food Item
CN210437766U (zh) 一种自热食品分体包装加热结构
CN110077723A (zh) 一种一体化自热火锅
JP3312241B2 (ja) 電子レンジ用調理容器および調理方法
CN209427228U (zh) 一种可微波加热及冷藏充氮一次性保鲜盒
CN211269830U (zh) 易操作温热杯
CN109095007A (zh) 自加热型生鲜冷链包装盒
JPH02139349A (ja) 二重容器
CN211845726U (zh) 一种自热易拉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