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4077U - 一种海洋浮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浮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4077U
CN220054077U CN202321476166.1U CN202321476166U CN220054077U CN 220054077 U CN220054077 U CN 220054077U CN 202321476166 U CN202321476166 U CN 202321476166U CN 220054077 U CN220054077 U CN 220054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baffle
anchor
buoy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761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亓帅
王立本
智茂荣
邹文杰
付秀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761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4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4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4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洋浮标,涉及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海洋浮标不便于进行牵引移动的问题。该海洋浮标包括漂浮件以及监测组件。其中,监测组件设置于漂浮件上,用于监测和传递信号。还可以包括气囊组件和盖板。漂浮件形成具有开口的安装腔。盖板设置于开口处,与漂浮件活动连接。盖板用于打开和关闭安装腔。气囊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该海洋浮标可以用于观测海洋水文、水质以及气象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海洋浮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浮标。
背景技术
海洋浮标由漂浮件以及监测组件组成,用于观测海洋水文、水质以及气象信息。
漂浮件通常包括漂浮座以及锚座,海洋浮标漂浮在海中时,锚座浸没在海面以下。海洋浮标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在对海洋浮标维护时需对海洋浮标进行拖拽。
现有的海洋浮标在被拉动时,由于锚座完全浸没于海水中,在拉动过程中海洋浮标受到的阻力较大,不便于进行牵引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海洋浮标,用于解决现有海洋浮标不便于进行牵引移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海洋浮标,包括漂浮件以及监测组件。其中,监测组件设置于漂浮件上,用于监测和传递信号。还可以包括气囊组件和盖板。漂浮件形成具有开口的安装腔。盖板设置于开口处,与漂浮件活动连接。盖板用于打开和关闭安装腔。气囊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
本申请提供的海洋浮标,由于气囊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当盖板关闭安装腔时,气囊组件不会受到海水的侵蚀,可以更好的保存。当需要移动海洋浮标的时候,工作人员可控制气囊组件膨胀,打开盖板使得气囊组件膨胀至漂浮件的外部,从而使得漂浮件的至少一部分上浮至水面上,进而方便对海洋浮标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漂浮件包括漂浮座以及锚座。监测组件设置于漂浮座上。锚座位于漂浮座远离监测组件的一侧,锚座与漂浮座连接。锚座具有安装腔。锚座用于提供重力支持,以使漂浮座稳定固定于海面上。
进一步地,海洋浮标还包括控制组件以及连接件。控制组件设置于漂浮座上。连接件一端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另一端贯穿锚座,并伸入安装腔内,与气囊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海洋浮标还可以包括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第一挡板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二挡板设置于安装腔内。沿第一方向,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间隔且相对设置。气囊组件设置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其中,第一方向与开口所在的平面平行,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开口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开口上。
进一步地,锚座包括顶壁、多个侧壁以及底壁。顶壁与漂浮座连接。多个侧壁位于顶壁远离漂浮座的一侧,围绕顶壁一周设置。底壁位于侧壁远离顶壁的一侧,与顶壁相对设置。侧壁上具有开口。沿第二方向,开口的两侧边分别靠近相邻两个侧壁的侧边。
进一步地,海洋浮标还可以包括第三挡板。第三挡板设置于气囊组件远离开口的一侧,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连接。第三挡板与开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锚座朝远离漂浮座的方向延伸。开口设置于锚座远离漂浮座的一端。
进一步地,海洋浮标还包括多个挂耳。多个挂耳设置于漂浮座以及锚座上。挂耳开设有挂耳孔。
进一步地,盖板与漂浮件粘接。
进一步地,气囊组件包括气囊、连通管以及充气部件。气囊用于填充气体以发生膨胀。连通管一端与气囊连通。充气部件与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为气囊提供气体,使气囊膨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海洋浮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漂浮件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漂浮件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锚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锚座取下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气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一挡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00、海洋浮标;1、漂浮件;101、安装腔;1011、开口;102、漂浮座;103、锚座;1031、顶壁;1032、侧壁;10321、避让口;1033、底壁;104、密封腔;2、盖板;3、气囊组件;301、气囊;302、连通管;303、充气部件;4、监测组件;401、传感器;402、第一信号收发器;5、第一挡板;501、限位孔;6、第二挡板;601、安装座;7、第三挡板;701、螺纹管;8、密封板;9、挂耳;901、挂耳孔;10、控制组件;1001、触发件;1002、控制器;11、连接件;14、蓄电池;15、太阳能电池板;16、浮力杆;17、浮力球;18、示警灯;19、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中心”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海洋浮标是用于监测海洋环境的一种设备,在使用时,海洋浮标一般是漂浮于海面上的。因此,为了保证海洋浮标能够稳定的漂浮在海面上,海洋浮标包括有锚座。锚座一般具有较大的密度和重量,可以浸没于海水中,从而起到锚定海洋浮标的作用。
海洋浮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时的对海洋浮标进行检查和维修,此过程需要对海洋浮标进行牵引移动。但是,由于锚座完全浸没在海中,会增大海洋浮标位于海面以下的部分的体积,在拉动海洋浮标时需要克服的阻力增大。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洋浮标,该海洋浮标可以用于监测海洋水文、水质以及气象信息。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海洋浮标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海洋浮标100可以包括漂浮件1以及监测组件4。其中,监测组件4设置于漂浮件1上,用于监测和传递信号。
监测组件4可以包括传感器401,传感器401用于监测海洋水文、水质以及气象信息。示例性的,传感器401可以包括大气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及气象温湿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这样,传感器401可以对大气压力以及气象温湿度信息进行采集。
监测组件4还可以包括第一信号收发器402。第一信号收发器402与传感器401电连接。第一信号收发器402用于接收传感器401传递的信息,并将接收的信息向外界传输。
为了方便海洋浮标100的移动,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漂浮件1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海洋浮标100还可以包括气囊组件3和盖板2。漂浮件1形成具有开口1011的安装腔101。盖板2设置于开口1011处,与漂浮件1活动连接。盖板2用于打开和关闭安装腔101。这样,在盖板2关闭安装腔101后可以使安装腔101内部与外界隔离开。
气囊组件3设置于安装腔101内。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气囊组件3可以发生膨胀变形。
这样,由于气囊组件3设置于安装腔101内,当盖板2关闭安装腔101时,气囊组件3不会受到海水的侵蚀,可以更好的保存。当需要移动海洋浮标100的时候,工作人员可控制气囊组件3膨胀,打开盖板2使得气囊组件3膨胀至漂浮件1的外部,从而使得漂浮件1的至少一部分上浮至水面上,进而方便对海洋浮标100进行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2与漂浮件1粘接。这样,盖板2可以将开口1011完全密封住,保证良好的防水效果。同时,气囊组件3在膨胀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盖板2从开口处脱离,盖板2安装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以及使用。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当盖板2与漂浮件1粘接时,在检修完毕后,可以将盖板2回收,并再次使用粘接的方式将盖板2粘接于开口1011处。若盖板2为一次性板,膨胀后盖板2会与漂浮件1分离,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需要更换新的盖板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盖板2也可以与漂浮件1转动连接。在需要打开盖板2的时候,转动盖板2可以打开开口1011。这样,在气囊组件3膨胀后便可以从开口1011处膨胀至漂浮件1外部。气囊组件3膨胀过程中将盖板2推开后,盖板2以转动的方式从开口1011处挪开,不会与漂浮件1分离,更加的便于后续回收利用盖板2。
示例性的,盖板2的顶部可以与漂浮件1转动连接,盖板2的两侧以及底部可以与漂浮件1粘接。这样,气囊组件3膨胀可以推动盖板2向上翻转,从而打开开口1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漂浮件1包括漂浮座102以及锚座103。监测组件4设置于漂浮座102上。锚座103位于漂浮座102远离监测组件4的一侧,与漂浮座102连接。锚座103用于提供重力支持,以使漂浮座102稳定固定于海面上。漂浮件1漂浮在海中时,锚座103浸没于海水中,锚座103通过重力对漂浮座102进行锚定,可以减少漂浮座102随海浪的移动距离。
锚座103具有安装腔101(图2)。漂浮件1位于海水中时,锚座103浸没于海水中,对应的,安装腔101内设置的气囊组件3同样位于海面以下。这样,在气囊组件3膨胀后位于水面以下,从而产生浮力,可以带动锚座103向靠近海面的方向运动。随着锚座103上升,位于海面以下的锚座103的体积减少,在拉动海洋浮标100移动时受到的阻力更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锚座103朝远离漂浮座102的方向延伸。开口1011设置于锚座103远离漂浮座102的一端。这样,在海洋浮标100需要在海中拖动时,气囊组件3充气膨胀后从开口1011处膨胀至安装腔101(图2)的外侧也会位于锚座103远离漂浮座102的一端。在气囊组件3提供的浮力充足的时候,可以使得锚座103远离漂浮座102的一端上升至水面处。
当然,开口1011也可以设置于锚座103的中间位置。这样,在气囊组件3的作用下,锚座103位于气囊组件3靠近漂浮座102一侧的部分可以在浮力的作用下升至水面。
继续参照图1,示例性的,海洋浮标100还可以包括安装架19。安装架19设置于漂浮座102远离锚座103的一侧,与漂浮座102连接。监测组件4设置于安装架19上,位于安装架19远离漂浮座102的一端。这样,安装架19可以增加监测组件4与海水之间的距离,降低监测组件4进水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为漂浮件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漂浮件1的内部形成密封腔104。密封腔104形成隔水的安装空间,可以为海洋浮标100的相关部件提供放置空间。
继续参照图3,海洋浮标100还可以包括蓄电池14、控制组件10以及太阳能电池板15。其中,蓄电池14设置于密封腔104内,蓄电池14用于为海洋浮标100提供电能。蓄电池14通过导线与监测组件4电连接。
太阳能电池板15设置于漂浮座102远离锚座103的一侧。太阳能电池板15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4电连接,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这样,太阳能电池板15能够在光照充足时可以为蓄电池14充能,可以提海洋浮标100高续航能力。
控制组件10设置于漂浮座102上。控制组件10可以与监测组件4电连接,可以用于控制监测组件4运行。如图3所示,控制组件10可以包括控制器1002,控制器1002可以设置于密封腔104内,与监测组件4电连接。其中,示例性的,控制器1002可以为PLC控制器。工作人员可以提前在控制器1002内输入指令,从而控制监测组件4的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海洋浮标100还可以包括连接件11,连接件11的一端与控制组件10连接,另一端贯穿锚座103,并伸入安装腔101内,与气囊组件3电连接。这样,控制组件10可以控制气囊组件3膨胀。
如图3所示,控制组件10还可以包括触发件1001,触发件1001与连接件11连接。触发件1001设置于漂浮座102上。触发件1001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4电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触发件1001可以为手动开关。触发件1001设置于漂浮座102远离锚座103的一侧。这样,在海洋浮标100漂浮于海中时,触发件1001位于海面以上的位置,工作人员可以手动控制触发件1001的闭合。
连接件11的一端与触发件1001电连接,另一端与气囊组件3电连接。锚座103以及漂浮座102上与连接件11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穿孔(图中未示出)。工作人员控制触发件1001闭合后,气囊组件3与蓄电池14形成通路,气囊组件3通电后充气膨胀。
可以理解的是,触发件1001还可以为电控开关。控制组件10还可以包括第二信号收发器(图中未示出),第二信号收发器用于接收工作人员发出的信号。第二信号收发器与触发件1001电连接,用于控制触发件1001开启以及闭合。
此时,由于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控制触发件1001的闭合,用户无需直接与触发件1001接触。这样,触发件1001可以设置在安装腔101内。由于触发件1001直接设置在安装腔101内,漂浮座102以及锚座103上无需打孔,可以保证安装腔101的密封性。在海洋浮标100漂浮在海中时,工作人员可以在接近海洋浮标100后与第二信号收发器实现信号传递,使第二信号收发器控制触发件1001闭合。触发件1001闭合后,气囊组件3与蓄电池14之间形成通路,此时气囊组件3充气膨胀。
为了实现气囊组件3通电后可以充气膨胀,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气囊组件3包括气囊301、连通管302以及充气部件303。气囊301用于填充气体以发生膨胀。气囊301膨胀后可以膨胀至安装腔101的外部,可以为锚座103提供浮力。
连通管302一端与气囊301连通。充气部件303与连通管302的另一端连接,用于为气囊301提供气体,使气囊301膨胀。充气部件303提供的气体经过连通管302进入气囊301内。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气囊301位于安装腔101靠近开口1011的一端。充气部件303位于气囊301远离开口1011的一侧。连通管302位于气囊301与充气部件303之间。连通管302的一端与气囊301连接,另一端与充气部件303连接。
充气部件303内部设置有气体发生器(图中未示出),气体发生器与连接件11的一端电连接。同时,充气部件303的内部设置有气体发生剂。这样,在触发件1001变为通路后,气体发生器通电运行。气体发生器可以点燃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的气体。产生的气体从连通管302进入到气囊301内,使气囊301充气膨胀。气囊301充气膨胀后将盖板2从开口1011处推开。气囊301可以从开口1011处膨胀至安装腔101的外部。
为了使得气囊组件3能够更好的膨胀至开口1011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海洋浮标100还可以包括第一挡板5以及第二挡板6。第一挡板5设置于安装腔101内。第二挡板6设置于安装腔101内。
沿第一方向X,第二挡板6与第一挡板5间隔且相对设置。气囊组件3设置于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之间。这样,气囊组件3在充气膨胀后,沿第一方向X,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可以对气囊组件3的膨胀方向限制。
其中,第一方向X与开口1011所在的平面平行,且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在开口1011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开口1011上。这样,沿第一方向X,第一挡板5与第二挡板6之间的间距小于开口1011的尺寸,从而可以保证气囊组件3膨胀后可以顺利的开口1011处膨胀至漂浮件1的外部。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锚座103结构示意图,锚座103包括顶壁1031、多个侧壁1032以及底壁1033。顶壁1031与漂浮座102(图1)连接。多个侧壁1032位于顶壁1031远离漂浮座102的一侧,围绕顶壁1031一周设置。底壁1033位于侧壁1032远离顶壁1031的一侧,与顶壁1031相对设置。
如图5所示,图5为图4中锚座103取下盖板2后的结构示意图,侧壁1032上具有开口1011。沿第二方向Y,开口1011的两侧边分别靠近相邻两个侧壁1032的侧边。这样,沿第二方向Y,侧壁1032可以对安装腔101内的气囊组件3膨胀方向进行限位,使气囊组件3膨胀后可以从开口1011处膨胀至漂浮件1的外侧。
其中,第一挡板5(图2)与底壁1033相对设置。沿第二方向Y,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图2)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侧壁1032连接。第二方向Y与开口1011所在的平面平行,且与第一方向X垂直。这样,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以及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032可以合拢形成一个限制腔,可以限制气囊组件3在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上的膨胀,保证气囊组件3可以从开口1011处穿过膨胀至漂浮件1的外部。
此时,由于开口1011的位置位于侧壁1032上,气囊组件3膨胀至漂浮件1外部后完全位于水面以下。这样,气囊组件3可以产生浮力,带动锚座103位于气囊组件3靠近漂浮座102的部分向水面浮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1011也可以设置于底壁1033上。这样,气囊组件3膨胀后会位于锚座103远离漂浮座102的一侧。此时,在气囊组件3可以提供的浮力充足的情况下,锚座103的底部可以上升至水面处。
为了保证气囊组件3向开口1011的方向膨胀,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海洋浮标100还可以包括第三挡板7。第三挡板7设置于气囊组件3远离开口1011的一侧,与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连接。第三挡板7与开口1011相对设置。这样,第三挡板7可以限制气囊组件3向远离开口1011的方向膨胀。
为了保持充气部件303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气囊组件3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挡板6还包括安装座601。安装座601位于第二挡板6朝向充气部件303的一侧,与第二挡板6连接。沿安装腔101(图2)的延伸方向,安装座601上开设有安装插槽(图中未示出)。安装座601具有第一表面(图中未示出),第一表面与第二挡板6相对设置。安装插槽的一端贯穿第一表面。充气部件303的一端插接在安装插槽内。
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第一挡板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沿锚座103(图1)的延伸方向,第一挡板5开设有限位孔501。充气部件303的另一端插接在限位孔501内。
由于充气部件303的一端插接在安装插槽内,充气部件303的另一端插接在限位孔501内,可以对充气部件303的两端均进行限位,从而保证充气部件303的稳定性。
为了便于对安装腔101内的组件进行安装拆卸,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侧壁1032还开设有与安装腔101连通的避让口10321。避让口10321与开口1011相对设置。
继续参照图2,海洋浮标100还包括密封板8。密封板8设置于避让口10321处,与锚座103可拆卸连接。密封板8用于密封避让口10321。这样,当海洋浮标100漂浮在海中时,密封板8可以将避让口10321封堵住,避免海水进入到安装腔101内。
由于避让口10321与开口1011相对设置,在对安装腔101内的组件进行拆卸安装时,可以从避让口10321与开口1011两个方向对安装腔101内的组件进行拆卸安装。这样,当部分位于安装腔101内的组件距离避让口10321或开口1011中一个较远时,可以从另一侧进行拆卸安装。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第三挡板7朝向避让口103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管701。密封板8设置于避让口10321处,密封板8上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图中未示出)。连接螺栓的一端贯穿密封板8螺纹连接在螺纹管701内,从而将密封板8固定在避让口10321处。
为了保证海洋浮标100起吊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海洋浮标100还包括多个挂耳9。多个挂耳9设置于漂浮座102以及锚座103上。挂耳9开设有挂耳孔901。
海洋浮标100漂浮于海中时,设置于漂浮座102上的挂耳9位于海面以上。在需要起吊海洋浮标100时,工作人员可以先将起吊部件穿过挂耳9上的挂耳孔901,从而对海洋浮标100机型初步的固定,随后通过控制组件10控制气囊组件3充气膨胀,气囊组件3充气膨胀后带动锚座103向上浮动。随着锚座103上浮,锚座103上的挂耳9浮出水面。这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锚座103上的挂耳9的挂耳孔901再次对海洋浮标100进行固定,提高海洋浮标100起吊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了保证海洋浮标100漂浮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海洋浮标100还包括多个浮力杆16以及多个浮力球17。多个浮力杆16与多个浮力球17一一对应。多个浮力杆16绕漂浮座102一周设置。这样,浮力杆16以及浮力球17可以在漂浮座102的周侧为漂浮座102提供平衡力,以使漂浮座102保持水平。
相邻浮力杆16之间间距相等。这样,浮力球17以及浮力杆16可以为漂浮座102提供均匀的浮力。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多个浮力杆16连接在漂浮座102的外侧。浮力杆16为直角杆。浮力球17连接在浮力杆16远离漂浮座102的一端。当漂浮座102出现倾斜现象后,浮力杆16随之同步倾斜,带动浮力球17同步出现倾斜。位于漂浮座102向下倾斜一侧的浮力球17没入海面的部分增多,提供的浮力增大。同时,位于漂浮座102向上倾斜一侧的浮力球17没入海面的部分减少,提供的浮力降低。这样,多个浮力球17提供的浮力的会对漂浮座102的倾斜进行校正,使漂浮座102趋向水平的状态。
为了使过往船只在夜间可以观测到漂浮于海中的海洋浮标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海洋浮标100还包括示警灯18。示警灯18设置在浮力球17远离浮力杆16的一侧。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浮力杆16与浮力球17为中空形式,浮力杆16与浮力球17内贯穿有导线(图中未示出)。导线的一端延伸至密封舱12内,并与蓄电池14电连接,导向的另一端与示警灯18电连接。这样,蓄电池14可以向示警灯18供电,使示警灯18发光示警,以便于过往船只可以观测到海洋浮标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海洋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
漂浮件,形成具有开口的安装腔;
盖板,设置于所述开口处,与所述漂浮件活动连接;所述盖板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安装腔;
气囊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以及,
监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漂浮件上,用于监测海洋环境和传递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件包括:
漂浮座,所述监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漂浮座上;以及,
锚座,位于所述漂浮座远离所述监测组件的一侧,与所述漂浮座连接;所述锚座具有所述安装腔;所述锚座用于提供重力支持,以使所述漂浮座稳定固定于海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浮标还包括:
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漂浮座上;以及,
连接件,一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锚座,并伸入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气囊组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浮标还包括:
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以及,
第二挡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气囊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开口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开口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开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座包括:
顶壁,所述顶壁与所述漂浮座连接;
多个侧壁,位于所述顶壁远离所述漂浮座的一侧,围绕所述顶壁一周设置;所述侧壁上具有所述开口,且沿第二方向,所述开口的两侧边分别靠近相邻两个所述侧壁的侧边;以及,
底壁,位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顶壁的一侧,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开口所在的平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浮标还包括:
第三挡板,设置于所述气囊组件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座朝远离所述漂浮座的方向延伸;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锚座远离所述漂浮座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浮标还包括:
多个挂耳,设置于所述漂浮座以及所述锚座上;所述挂耳开设有挂耳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漂浮件粘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海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包括:
气囊,所述气囊用于填充气体以发生膨胀;
连通管,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以及,
充气部件,与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为所述气囊提供气体,使所述气囊膨胀。
CN202321476166.1U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海洋浮标 Active CN220054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6166.1U CN220054077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海洋浮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6166.1U CN220054077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海洋浮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4077U true CN220054077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3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76166.1U Active CN220054077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海洋浮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40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0480B (zh) 一种防碰撞海洋浮标、控制系统和方法
US5066256A (en) Buoy and releasing system for ships in distress
CN111239356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现状监测设备
CA2845265C (en) Communication buoy and method of deployment
KR20130098586A (ko) 부유식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114179970B (zh) 一种基于ais的智能感知航标设备及其预警方法
JP2013103678A (ja) 海洋情報収集システム
CN220054077U (zh) 一种海洋浮标
KR102219469B1 (ko) 침몰 선박의 위치 확인용 부표 장치
US3657752A (en) Locator devices
US367560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pth of submergence of an underwater vehicle
CN104309765B (zh) 一种便携式深海多传感器搭载装置
CN213240127U (zh) 一种便携式水质监测装置
CN210347627U (zh) 抛弃式水体剖面观测装置
CN109110081A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浮船坞
CN213323566U (zh) 一种用于海洋监测的浮标
CN208774968U (zh) 一种通信浮标及水下绞车探测装置
CN215475617U (zh) 一种水运航道的浮标装置
CN112197816A (zh) 一种海洋监测结构
CN214267911U (zh) 一种高空专用抛放型充气海上浮靶
CN115416605B (zh) 一种车辆落水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310832U (zh) 一种翻转式可浮潜声纳机器人
GB2491802A (en) Storm protection system for wave powered generator
CN114838315A (zh) 一种具有自续航功能的海上应急救援指示灯及工作方法
CN219641694U (zh) 水环境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