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2953U -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2953U
CN220052953U CN202321313241.2U CN202321313241U CN220052953U CN 220052953 U CN220052953 U CN 220052953U CN 202321313241 U CN202321313241 U CN 202321313241U CN 220052953 U CN220052953 U CN 220052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jack
template
jacks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32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哲
兰海金
彭兴财
韩琦
袁慧霞
李桐
王晨紫
孙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lass Steel Institute Testing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lass Steel Institute Testing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lass Steel Institute Testing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lass Steel Institute Testing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132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2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2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2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包括中模框,盖设于中模框上方和下方可拆卸连接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顶部开设有与中模框连通的注胶口和出胶口,上模板一侧壁上开设有沿上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插孔,上模板上还开设有分设第一插孔两侧的间隔布设的多个第二插孔,第二插孔沿上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插孔内插接有第一热电偶,各第二插孔内插接有第一加热棒;下模板一侧壁上开设有沿下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插孔,下模板上还开设有分设第三插孔两侧的间隔布设的多个第四插孔,第四插孔沿下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第三插孔内插接有第二热电偶,各第四插孔内插接有第二加热棒;解决模具受热不均、控温不准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TM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等领域中。随着复合材料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相应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材料的检测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简称RTM)作为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制样方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RTM成型工艺要求原材料树脂的粘度较低,因而通常采用适当加热的方式来降低树脂的粘度。主要流程分为铺层、合模、注塑、固化以及脱模,在树脂注入过程中,对于树脂的要求是粘度较低且尽量不发生变化,以便有较好的流动性,充分地浸润增强材料。所以通常采用提高温度的方式来适当降低树脂的粘度。同时在固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准确控制温度,保证模具内树脂同步固化,降低固化产生的热应力对于产品的影响。
目前层合板RTM模具加热控温通常依靠空气对流进行加热,如烘箱加热的方式,人工将模具推进烘箱内,通过烘箱温控系统来实现控温。专利CN217670528U,公开了风电叶片材料检测中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在下模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支架固定连接的加热装置,使模具受热不均匀,无法准确控制模具内的温度。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通过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的设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层合板RTM模具加热时,受热不均匀、控温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包括中模框,盖设于中模框上方和下方可拆卸连接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可拆卸连接;
上模板顶部开设有与中模框连通的注胶口和出胶口,上模板一侧壁上开设有沿上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插孔,上模板上还开设有分设第一插孔两侧的间隔布设的多个第二插孔,第二插孔沿上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插孔内插接有第一热电偶,各第二插孔内插接有第一加热棒;
下模板一侧壁上开设有沿下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插孔,下模板上还开设有分设第三插孔两侧的间隔布设的多个第四插孔,第四插孔沿下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第三插孔内插接有第二热电偶,各第四插孔内插接有第二加热棒;
还包括温控箱,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均与温控箱电连接,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均与温控箱电连接。
进一步地,温控箱上还安装有第一温控表和第二温控表。
进一步地,上模板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隔热层、第一加热层和第一绝缘层;
下模板由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二隔热层、第二加热层和第二绝缘层。
进一步地,第一加热层和第二加热层材质均为碳钢材料。
进一步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均位于第一加热层上,第一插孔位于第一加热层中部;
第三插孔位和第四插孔均位于第二加热层上,第三插孔位位于第二加热层中部。
进一步地,第一加热层内设有六个第二插孔,第二加热层内设有六个第四插孔。
进一步地,上模板和下模板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上模板的长为510-530mm,上模板的宽为510-530mm,上模板的高为35-45mm;
下模板的长为510-530mm,下模板的宽为510-530mm,下模板的高为35-45mm。
进一步地,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的直径均为12-16mm,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的长度均为490-510mm。
进一步地,上模板顶部中心处设有出胶口,上模板顶部边缘处设有一个注胶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在上模板和下模板内设有热电偶和加热棒,热电偶测量到的温度传给温控箱后,温控箱控制加热棒对上模板和下模板进行加热,达到预定的温度,改变了惯用的模具加热控温方式,采用模具整体加热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受热不均的情况,同时能够准确的控制模具的加热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电器件电连接关系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模板;101、第一隔热层;102、第一加热层;103、第一绝缘层;2、下模板;201、第二隔热层;202、第二加热层;203、第二绝缘层;3、中模框;4、注胶口;5、出胶口;6、第一热电偶;7、第一加热棒;8、第二热电偶;9、第二加热棒;10、温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包括中模框3,盖设于中模框3上方和下方可拆卸连接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模板1和下模板2可拆卸连接;上模板1顶部开设有与中模框3连通的注胶口4和出胶口5,上模板1一侧壁上开设有沿上模板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插孔,上模板1上还开设有分设第一插孔两侧的间隔布设的多个第二插孔,第二插孔沿上模板1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插孔内插接有第一热电偶6,各第二插孔内插接有第一加热棒7;下模板2一侧壁上开设有沿下模板2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插孔,下模板2上还开设有分设第三插孔两侧的间隔布设的多个第四插孔,第四插孔沿下模板2长度方向延伸,第三插孔内插接有第二热电偶8,各第四插孔内插接有第二加热棒9;还包括温控箱10,第一热电偶6和第二热电偶8均与温控箱10电连接,第一加热棒7和第二加热棒9均与温控箱10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通过包括中模框3,盖设于中模框3上方和下方可拆卸连接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模板1和下模板2可拆卸连接;上模板1顶部开设有与中模框3连通的注胶口4和出胶口5,上模板1一侧壁上开设有沿上模板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插孔,上模板1上还开设有分设第一插孔两侧的间隔布设的多个第二插孔,第二插孔沿上模板1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插孔内插接有第一热电偶6,各第二插孔内插接有第一加热棒7;下模板2一侧壁上开设有沿下模板2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插孔,下模板2上还开设有分设第三插孔两侧的间隔布设的多个第四插孔,第四插孔沿下模板2长度方向延伸,第三插孔内插接有第二热电偶8,各第四插孔内插接有第二加热棒9;还包括温控箱10,第一热电偶6和第二热电偶8均与温控箱10电连接,第一加热棒7和第二加热棒9均与温控箱10电连接的设计,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内设有热电偶和加热棒,热电偶测量到的温度传给温控箱10后,温控箱10控制加热棒对上模板1和下模板2进行加热,达到预定的温度,改变了惯用的模具加热控温方式,采用模具整体加热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受热不均的情况,同时能够准确的控制模具的加热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温控箱10上还安装有第一温控表和第二温控表,可直接设置目标温度并对加热温度进行控制,其中:第一温控表用于控制第一加热棒7加热温度,第二温控表用于控制第二温控棒9的加热温度。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板1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隔热层101、第一加热层102和第一绝缘层103;下模板2由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二隔热层201、第二加热层202和第二绝缘层203,第一隔热层101和第二隔热层201起到保温的作用,第一绝缘层103和第二绝缘层203起到绝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加热层102和第二加热层202材质均为碳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均位于第一加热层102上,第一插孔位于第一加热层102中部;第三插孔位和第四插孔均位于第二加热层202上,第三插孔位位于第二加热层202中部,将第一热电偶6和第二热电偶8插入相应的位置,可以精准的检测到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温度,从而可以准确的控制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加热层102内设有六个第二插孔,第二加热层202内设有六个第四插孔,使模具加热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模板1的长为510-530mm,上模板1的宽为510-530mm,上模板1的高为35-45mm;下模板2的长为510-530mm,下模板2的宽为510-530mm,下模板2的高为35-45mm。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加热棒7和第二加热棒9的直径均为12-16mm,第一加热棒7和第二加热棒9的长度均为490-510mm。
本实用新型的上模板1顶部中心处设有出胶口5,上模板1顶部边缘处设有一个注胶口4,使树脂能更充分地浸渍增强材料,减少材料边缘树脂分布不均的情况。
本实施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对增强材料进行加热,将增强材料放入中模框3中,中模框3的厚度可根据增强材料的厚度进行设置,螺栓紧固上模板1和下模板2,注胶口4内加入树脂,多余的树脂通过出胶口5排出,设定第一温控表和第二温控表的加热温度,开始加热,当第一热电偶6感应上模板1温度达到第一温控表的设定温度后,第一加热棒7停止加热,当第二热电偶8感应下模板2温度达到第一温控表的设定温度后,第二加热棒9停止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完成加热后,打开模具,取出增强材料,得到层合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模框(3),盖设于中模框(3)上方和下方可拆卸连接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模板(1)和下模板(2)可拆卸连接;
上模板(1)顶部开设有与中模框(3)连通的注胶口(4)和出胶口(5),上模板(1)一侧壁上开设有沿上模板(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插孔,上模板(1)上还开设有分设第一插孔两侧的间隔布设的多个第二插孔,第二插孔沿上模板(1)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插孔内插接有第一热电偶(6),各第二插孔内插接有第一加热棒(7);
下模板(2)一侧壁上开设有沿下模板(2)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插孔,下模板(2)上还开设有分设第三插孔两侧的间隔布设的多个第四插孔,第四插孔沿下模板(2)长度方向延伸,第三插孔内插接有第二热电偶(8),各第四插孔内插接有第二加热棒(9);
还包括温控箱(10),第一热电偶(6)和第二热电偶(8)均与温控箱(10)电连接,第一加热棒(7)和第二加热棒(9)均与温控箱(1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温控箱(10)上还安装有第一温控表和第二温控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板(1)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隔热层(101)、第一加热层(102)和第一绝缘层(103);
下模板(2)由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二隔热层(201)、第二加热层(202)和第二绝缘层(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加热层(102)和第二加热层(202)材质均为碳钢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均位于第一加热层(102)上,第一插孔位于第一加热层(102)中部;
第三插孔位和第四插孔均位于第二加热层(202)上,第三插孔位位于第二加热层(202)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加热层(102)内设有六个第二插孔,第二加热层(202)内设有六个第四插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板(1)和下模板(2)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板(1)的长为510-530mm,上模板(1)的宽为510-530mm,上模板(1)的高为35-45mm;
下模板(2)的长为510-530mm,下模板(2)的宽为510-530mm,下模板(2)的高为35-4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加热棒(7)和第二加热棒(9)的直径均为12-16mm,第一加热棒(7)和第二加热棒(9)的长度均为490-5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板(1)顶部中心处设有出胶口(5),上模板(1)顶部边缘处设有一个注胶口(4)。
CN202321313241.2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 Active CN220052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3241.2U CN220052953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3241.2U CN220052953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2953U true CN220052953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1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3241.2U Active CN220052953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2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9490B (zh) 微波固化复合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87128B (zh) 微波-压力罐成型高性能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JP2010511534A (ja) 熱により影響を与えることができる材料から成る構成部材に一次成形形状付与または二次成形形状付与するための成形工具
CN103192536A (zh)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微波高压间歇固化法及模具
CN105856589A (zh) 耐高温隔热透波蜂窝c夹层天线罩一体化成型方法
CN103587120A (zh) 一种叶片模具制造系统及叶片模具制造方法
CN108759706A (zh) 基于内植光纤光栅的三明治构件固化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20052953U (zh)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检测用层合板rtm成型模具
CN109822949A (zh) 一种火箭用轻质夹芯结构长排罩的制备方法
CN108215038B (zh) 一种热静压成型装置
CN101733891B (zh) Smc热压成型模具
CN102431183B (zh) 一种成型模具及使用该模具制造成型制件的方法
CN107336447A (zh) 一种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快速固化的方法
CN102501389B (zh) 一种层间热滑移制备复合材料叠层结构的方法
CN113787736B (zh)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平板压制模具与使用方法
CN105150562B (zh) 阶梯式固化度筋条的拉挤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651973U (zh) 一种雷达罩成型的工装模具
CN211498287U (zh) 一种纸浆模塑制品热压模具的保温护甲
CN113147002A (zh) 一种预成型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样自动化设备
CN105313345B (zh) 用于飞机主/次承力构件的热塑性复合材料产品的制造技术
CN211548746U (zh) 适用于混凝土冬期施工的保温模板
CN113352585A (zh) 一种增强型复合材料热压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CN218614935U (zh) 一种模具加热用在线电磁加热装置
CN212021734U (zh) 一种复合材料的固化加热装置
CN112123816A (zh) 风电叶片腹板灌注方法及灌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