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1717U - 集尘盒组件、集尘装置及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集尘盒组件、集尘装置及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1717U
CN220051717U CN202321023415.1U CN202321023415U CN220051717U CN 220051717 U CN220051717 U CN 220051717U CN 202321023415 U CN202321023415 U CN 202321023415U CN 220051717 U CN220051717 U CN 220051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sh
ash ejection
dust coll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34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元维
童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34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1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1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1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尘盒组件、集尘装置及电动工具,集尘盒组件包括:盒体,其设有容腔、进气口、出气口和开口,进气口用以通入含尘气流;过滤组件,其连接于出气口且用以过滤含尘气流;弹灰机构,其连接于开口且包括弹灰件和弹性件;弹灰件转动连接于盒体且其部分地位于容腔内,弹灰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弹震过滤组件;弹性件一端连接于弹灰件,另一端处于固定不动状态,弹性件用以复位弹灰件。本实用新型的集尘盒组件设置弹灰机构以及时清理过滤组件,且弹灰机构提供的弹击力直接施加在过滤组件上而不是施加在盒体上,对过滤组件的清理效果更好;在弹灰过程中,盒体产生的震动较小,容腔内原先沉积的灰尘及碎屑不易飞扬,以免二次脏污过滤组件。

Description

集尘盒组件、集尘装置及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尘盒组件、集尘装置及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在混凝土、楼板、砖墙和石材等工作面上作业时容易产生粉尘及碎屑,这些粉尘和碎屑会在冲击工具的震动下四散扬起,会导致环境脏污及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目前,电动工具通过设置集尘装置来收集粉尘及碎屑,集尘装置主要包括过滤器和集尘盒,过滤器设置集尘盒上,当过滤器上沉积的粉尘或碎屑较多时需要及时清理,否则影响过滤效果。
现有的集尘装置对过滤器的清理方案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是从过滤器外侧向内侧吹风,将过滤器上的粉尘或碎屑吹入集尘盒内,该方案的缺点是对过滤器的清理效果有限,且风力会导致集尘盒内的粉尘乱飞。第二种是通过在集尘盒的外侧设置弹震结构,通过弹震集尘盒使得过滤器上的粉尘或碎屑震落在集尘盒内,该方案的缺点是弹震结构产生的震动通过集尘盒传递给过滤器,存在能量衰减,清理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尘盒组件,设置弹灰机构对过滤组件进行弹灰,能够及时清理过滤组件,且弹灰机构提供的弹击力直接施加在过滤组件上而不是施加在盒体上,弹灰效果更好。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尘盒组件,所述集尘盒组件包括:
盒体,其设有容腔、进气口、出气口和开口,所述进气口用以通入含尘气流;
过滤组件,其连接于所述出气口且用以过滤含尘气流;
弹灰机构,其连接于所述开口且包括弹灰件和弹性件;所述弹灰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且其部分地位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弹灰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弹震所述过滤组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弹灰件,另一端处于固定不动状态,所述弹性件用以复位所述弹灰件。
优选地,所述弹灰机构位于所述过滤组件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弹灰机构还包括软胶垫,其密封连接于所述开口且位于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弹灰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软胶垫卡接于所述盒体。
优选地,所述软胶垫朝向所述弹灰件的一侧设有内凹部;当所述弹灰机构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弹灰件部分地位于所述内凹部内。
优选地,所述弹灰件为扳机结构。
优选地,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容腔延伸形成通道,当所述弹灰机构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弹灰机构位于所述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盒体设有固定柱和第一安装孔,所述弹灰件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弹灰件和所述弹性件依次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固定柱;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包括:
如上所述的集尘盒组件;
气流通道,其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风扇,其位于所述过滤组件的外侧,用以引导外界的含尘气流依次经过所述气流通道、所述容腔和所述过滤组件后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如上所述的集尘盒组件或包括如上所述的集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尘盒组件,设置弹灰机构对过滤组件进行弹灰,能够及时清理过滤组件,弹灰机构提供的弹击力直接施加在过滤组件上而不是施加在盒体上,对过滤组件的清理效果更好,此外,在弹灰过程中,盒体产生的震动较小,容腔内原先沉积的灰尘及碎屑不易飞扬,以免二次脏污过滤组件。通过提高对过滤组件的弹灰效果,以提高集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尘盒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尘盒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弹灰件、弹性件的装配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尘盒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集尘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集尘装置;
1、集尘盒组件;
11、盒体;111、容腔;112、开口;1121、卡槽;113、固定柱;114、第一安装孔;115、第一盒体;116、第二盒体;
12、过滤组件;121、过滤件;1211、滤板;1212、支架;122、安装件;1221、让位开口;123、第一密封圈;124、第二密封圈;
13、弹灰机构;131、弹灰件;1311、第二安装孔;132、弹性件;133、软胶垫;1331、内凹部;
2、气流通道;21、气流入口;
3、风扇;
200、冲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列举具体实施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即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清楚的目的,不能理解为所指示特征的相对重要性或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若干个”的含义是至少一个;另有明确限定的除外。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应作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之上”、“上方”和“上面”、“下”、“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水平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的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的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前”、“后”、“上”和“下”均以图1和图6中的标示为准。
下面根据图1至图6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电动工具包括集尘装置100和冲击装置200,冲击装置200用以对目标物进行冲击,集尘装置100连接于冲击装置200,集尘装置100用以收集冲击装置200冲击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及碎屑。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集尘装置100包括集尘盒组件1、气流通道2和风扇3,集尘盒组件1包括盒体11、过滤组件12和弹灰机构13,盒体11设有容腔111、进气口、出气口和开口112;气流通道2与盒体11的进气口连通,进气口用以通入含尘气流;过滤组件12连接于盒体11的出气口且用以过滤含尘气流,弹灰机构13连接于开口112。风扇3位于过滤组件12的外侧,电动工具在作业过程中风扇3处于开启状态,电动工具产生的含尘气流在风扇3的风力下进入气流通道2,然后通过进气口进入容腔111,再经过过滤组件12过滤后排出至外界,也就是说,风扇3用以引导外界的含尘气流依次经过气流通道2、容腔111和过滤组件12后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弹灰机构13包括弹灰件131和弹性件132。如图1和图2所示,弹灰件131转动连接于盒体11且其部分地位于容腔111内,弹性件132一端连接于弹灰件131,另一端处于固定不动状态,弹性件132用以复位弹灰件131。具体地,在使用弹灰机构13时,弹灰件131在外力下沿远离过滤组件12的方向发生转动,弹性件132的一端受力而被弹灰件131压缩,当外力撤去时,弹性件132带动弹灰件131反弹,弹灰件131反向转动而对过滤组件12进行弹击,进而使得过滤组件12产生震动而将残留在过滤组件12上的灰尘及碎屑震落至容腔111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灰机构13对过滤组件12进行弹震以清理积留在过滤组件12表面上的灰尘及碎屑,操作简便,弹灰机构13提供的弹击力直接施加在过滤组件12上而不是施加在盒体11上,对过滤组件12的清理效果更好,此外,在弹灰过程中,盒体11产生的震动较小,容腔111内原先沉积的灰尘及碎屑不易飞扬,以免二次脏污过滤组件12,这样,通过提高过滤组件12的清洁度来提高滤尘效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弹灰机构13位于过滤组件12的下方。具体地,电动工具在作业时,钻头在前方,为了便于收集灰尘及碎屑,气流通道2的气流入口21靠近钻头设置,这样,将弹灰机构13设置于气流通道2的下方,便于握持电动工具。弹灰机构13位于过滤组件12的下方,这样,弹灰机构13靠近用户操作电动工具时的手部位置,便于用户手动弹灰。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弹灰机构13还包括软胶垫133,其密封连接于开口112且位于过滤组件12与弹灰件131之间。通过设置软胶垫133,一方面用以密封开口112,避免盒体11内的灰尘及碎屑自开口112处掉落,另一方面对过滤组件12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弹灰机构13的弹击对过滤组件12造成损伤,且软胶垫133较柔软,不会或不易导致的弹灰机构13的传递能量发生衰减,不影响过滤组件12的清理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软胶垫133卡接于盒体11,装卸便捷。具体地,盒体11的开口112的侧壁弯折形成卡槽1121,软胶垫133的外周侧壁卡接于卡槽1121。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软胶垫133朝向弹灰件131的一侧设有内凹部1331;当弹灰机构13处于初始位置时,弹灰件131部分地位于内凹部1331内,有利于集尘盒组件1结构的紧凑化。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弹灰件131为扳机结构,用户手动拨动弹灰件131实现弹灰,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开口112朝向容腔111延伸形成通道,当弹灰机构13处于初始位置时,弹灰机构13位于通道内,将弹灰机构13收容于盒体11内,提高集尘盒组件1的外观的美观度。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集尘装置100的底壁位于冲击装置200的底壁的下方,盒体11位于集尘盒组件1的下部,将弹灰机构13收容于盒体11内,避免影响集尘装置100的底壁的平整性,以免影响电动工具的平稳放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盒体11设有固定柱113和第一安装孔114,弹灰件131设有第二安装孔1311,弹灰件131和弹性件132依次可转动地套接于固定柱113;弹性件132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一安装孔114和第二安装孔1311,弹灰机构13装配简单便捷。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盒体11包括第一盒体115和第二盒体116,第一盒体115和第二盒体116连接以形成容腔111,这样便于装配过滤组件12。
进一步地,第一盒体115和第二盒体116通过紧固件(如螺栓)进行连接,装配快捷且稳固。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过滤组件12包括过滤件121和安装件122,过滤件121设有滤板1211和支架1212,滤板1211连接于支架1212,滤板1211设有滤孔,滤孔的尺寸被构造为能够通过空气而不通过超过一定粒径尺寸的灰尘及碎屑。安装件122连接于盒体11,且安装件122设有让位开口1221,支架1212连接于安装件122,且滤板1211伸入让位开口1221。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当弹灰机构13处于未弹灰状态时,弹灰机构13与支架1212的外壁相抵,当进行弹灰时,弹灰件131直接对支架1212进行弹击,弹灰效果好。此外,弹灰机构13通过安装件122与盒体11连接,而不是将支架1212与盒体11连接,能够降低弹灰件131传递至盒体11的震感,能够更好地防止容腔11内灰尘及碎屑飞扬。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过滤组件12还包括第一密封圈123和第二密封圈124,第一密封圈123用以密封安装件122的内侧表面与支架1212的装配缝隙,第二密封圈124用以密封安装件122外侧表面上的装配孔。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电动工具在作业时,冲击装置200的钻头穿过气流通道2的气流入口21,以便于集尘。
应当理解,以上实施例均为示例性的,不用于包含权利要求所包含的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形和改变。同样的,也可以对以上实施例的各个技术特征进行任意组合,以形成可能没有被明确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实施例。因此,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不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集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盒组件(1)包括:
盒体(11),其设有容腔(111)、进气口、出气口和开口(112),所述进气口用以通入含尘气流;
过滤组件(12),其连接于所述出气口且用以过滤含尘气流;
弹灰机构(13),其连接于所述开口(112)且包括弹灰件(131)和弹性件(132);所述弹灰件(131)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11)且其部分地位于所述容腔(111)内,所述弹灰件(131)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弹震所述过滤组件(12);所述弹性件(132)一端连接于所述弹灰件(131),另一端处于固定不动状态,所述弹性件(132)用以复位所述弹灰件(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灰机构(13)位于所述过滤组件(1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灰机构(13)还包括软胶垫(133),其密封连接于所述开口(112)且位于所述过滤组件(12)与所述弹灰件(13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垫(133)卡接于所述盒体(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垫(133)朝向所述弹灰件(131)的一侧设有内凹部(1331);当所述弹灰机构(13)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弹灰件(131)部分地位于所述内凹部(133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灰件(131)为扳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12)朝向所述容腔(111)延伸形成通道,当所述弹灰机构(13)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弹灰机构(13)位于所述通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1)设有固定柱(113)和第一安装孔(114),所述弹灰件(131)设有第二安装孔(1311),所述弹灰件(131)和所述弹性件(132)依次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固定柱(113);所述弹性件(132)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4)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311)。
9.一种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装置(100)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尘盒组件;
气流通道(2),其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风扇(3),其位于所述过滤组件(12)的外侧,用以引导外界的含尘气流依次经过所述气流通道(2)、所述容腔(111)和所述过滤组件(12)后排出。
10.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尘盒组件或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尘装置。
CN202321023415.1U 2023-04-28 2023-04-28 集尘盒组件、集尘装置及电动工具 Active CN220051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3415.1U CN220051717U (zh) 2023-04-28 2023-04-28 集尘盒组件、集尘装置及电动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3415.1U CN220051717U (zh) 2023-04-28 2023-04-28 集尘盒组件、集尘装置及电动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1717U true CN220051717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9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3415.1U Active CN220051717U (zh) 2023-04-28 2023-04-28 集尘盒组件、集尘装置及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1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1942B1 (ko) 집진 테이블
KR101356519B1 (ko) 진공 청소기
GB0318284D0 (en)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ATE408362T1 (de) Staubsauger
CN109394070B (zh) 一种反向吹风及敲击式海帕自清洁吸尘器
US11363927B2 (en) Vacuum cleaner including filter cleaning device
CN1951300A (zh) 真空吸尘器
CN220051717U (zh) 集尘盒组件、集尘装置及电动工具
CN109267898B (zh) 一种可自动除尘的窗框
CN112108689A (zh) 一种散热除尘的电钻
KR200457905Y1 (ko) 필터교환이 용이한 그라인더 집진기
CN201026174Y (zh) 一种多用途清洁装置
CN210701288U (zh) 一种手持式除尘装置
CN212213639U (zh) 手持真空吸尘器
JP2007190234A (ja) 空気清浄機能付き塵埃収集装置
KR200466747Y1 (ko) 진공청소기
CN218978767U (zh) 清洁系统及基站
CN216825287U (zh) 一种带有清洁结构的除尘器
CN114211298A (zh) 集尘装置及其电动工具组合
CN212657847U (zh) 一种净化除尘送排风一体化设备
CN220939707U (zh) 一种双滤筒脉冲除尘器
CN218249067U (zh) 一种脉冲式布袋除尘器
CN214145964U (zh) 钢厂用主电机背包风机防尘固定装置
CN216914619U (zh) 一种聚氨酯发泡装置
CN214849642U (zh) 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