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4471U - 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4471U
CN220044471U CN202321551679.4U CN202321551679U CN220044471U CN 220044471 U CN220044471 U CN 220044471U CN 202321551679 U CN202321551679 U CN 202321551679U CN 220044471 U CN220044471 U CN 220044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f
reef body
breakwater
algal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16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215516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4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4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4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包括藻礁主体,藻礁主体包括第一礁体、第二礁体和第三礁体,第一礁体和第二礁体均呈直角梯形体结构,第一礁体的垂直面朝向防波堤,第一礁体的下端部开设有一缺口,缺口的外轮廓与防波堤的底座边缘契合,第二礁体的外轮廓与缺口的外轮廓一致,第三礁体是一呈三角形结构的礁体,第三礁体的一侧贴合第一礁体的斜面;第一礁体的高度低于防波堤的高度,且第三礁体的高度与第一礁体齐平,第二礁体的高度与防波堤的底座高度一致,且第二礁体的高度不大于第一礁体高度的二分之一。藻场即能丰富当地区域内渔业资源,同时繁茂枝叶结构也能起到缓解波浪作用的。

Description

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人工鱼礁、海洋牧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
背景技术
防波堤是防御波浪入侵,形成一个掩蔽水域所需要的水工建筑物。位于港口水域的外围,兼防漂沙和冰凌的入侵,赖以保证港内具有足够的水深和平稳的水面以满足船舶在港内停泊、进行装卸作业和出入航行的要求。有的防波堤也可以进行利用,实现近海水产养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包括藻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礁主体包括第一礁体、第二礁体和第三礁体,所述第一礁体和所述第二礁体均呈直角梯形体结构,所述第一礁体的垂直面朝向防波堤,所述第一礁体的下端部开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的外轮廓与防波堤的底座边缘契合,所述第二礁体的外轮廓与所述缺口的外轮廓一致,所述第三礁体是一呈三角形结构的礁体,所述第三礁体的一侧贴合所述第一礁体的斜面;
所述第一礁体的高度低于所述防波堤的高度,且所述第三礁体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礁体齐平,所述第二礁体的高度与所述防波堤的底座高度一致,且所述第二礁体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一礁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利用防波堤相对广域和缓慢下降的坡面,在其坡面潮下带区域设置人工藻礁。藻场即能丰富当地区域内渔业资源,同时繁茂枝叶结构也能起到缓解波浪作用的,从而降低波浪对防波堤的冲击作用,从而形成相对静稳水域。不同结构的礁体可以根据不同的防波堤进行排列,从而形成相对应的养殖区域。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礁体的直角边与所述防波堤贴合,所述第二礁体排布在所述第二礁体的外侧,所述第二礁体与所述第三礁体之间构成三角形的养殖区域。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鱼礁排布在最外侧可以在海浪冲击到第三礁体时,残留的养分可以留在第二礁体和第三礁体之间,从而为周边鱼类提供天然养分。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礁体排布在所述防波堤的外侧,且所述第二礁体埋设在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一礁体与所述防波堤之间构成矩形容纳槽。
海浪冲击藻礁主体的最外侧时可以将部分营养物质留在防波堤和藻礁整体之间,从而形成天然的养殖槽。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三礁体是一混凝土制成的礁体,且所述第三礁体的外壁是粗糙面。
受到海浪冲击的同时可以提高藻礁的产量。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三礁体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斜边,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边的长度,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礁体的斜边贴合,所述第二侧边与底质层接触,所述斜边朝向外侧。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礁体是一中空的金属框架。
从而可以产生更多的空间方便鱼类的穿梭。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礁体、所述第二礁体和所述第三礁体拼接构成梯形体结构的藻礁主体。
从而可以方便运输,然后根据实际使用进行不同的排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藻礁主体的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藻礁主体的另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中:1、防波堤;2、第一礁体;3、第二礁体;4、第三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包括藻礁主体,藻礁主体包括第一礁体2、第二礁体3和第三礁体4,第一礁体和第二礁体均呈直角梯形体结构,第一礁体的垂直面朝向防波堤1,第一礁体的下端部开设有一缺口,缺口的外轮廓与防波堤的底座边缘契合,第二礁体的外轮廓与缺口的外轮廓一致,第三礁体是一呈三角形结构的礁体,第三礁体的一侧贴合第一礁体的斜面;第一礁体的高度低于防波堤的高度,且第三礁体的高度与第一礁体齐平,第二礁体的高度与防波堤的底座高度一致,且第二礁体的高度不大于第一礁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利用防波堤相对广域和缓慢下降的坡面,在其坡面潮下带区域设置人工藻礁。藻场即能丰富当地区域内渔业资源,同时繁茂枝叶结构也能起到缓解波浪作用的,从而降低波浪对防波堤的冲击作用,从而形成相对静稳水域。不同结构的礁体可以根据不同的防波堤进行排列,从而形成相对应的养殖区域。
参加图1,第一礁体的直角边与防波堤贴合,第二礁体排布在第二礁体的外侧,第二礁体与第三礁体之间构成三角形的养殖区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鱼礁排布在最外侧可以在海浪冲击到第三礁体时,残留的养分可以留在第二礁体和第三礁体之间,从而为周边鱼类提供天然养分。
参见图2,第一礁体排布在防波堤的外侧,且第二礁体埋设在缺口内,第一礁体与防波堤之间构成矩形容纳槽。海浪冲击藻礁主体的最外侧时可以将部分营养物质留在防波堤和藻礁整体之间,从而形成天然的养殖槽。
进一步优选,第三礁体是一混凝土制成的礁体,且第三礁体的外壁是粗糙面。受到海浪冲击的同时可以提高藻礁的产量。
进一步优选,第三礁体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斜边,第一侧边的长度大于第二侧边的长度,第一侧边与第一礁体的斜边贴合,第二侧边与底质层接触,斜边朝向外侧。
进一步优选,第一礁体是一中空的金属框架。从而可以产生更多的空间方便鱼类的穿梭。
进一步优选,第一礁体、第二礁体和第三礁体拼接构成梯形体结构的藻礁主体。从而可以方便运输,然后根据实际使用进行不同的排列。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包括藻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礁主体包括第一礁体、第二礁体和第三礁体,所述第一礁体和所述第二礁体均呈直角梯形体结构,所述第一礁体的垂直面朝向防波堤,所述第一礁体的下端部开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的外轮廓与防波堤的底座边缘契合,所述第二礁体的外轮廓与所述缺口的外轮廓一致,所述第三礁体是一呈三角形结构的礁体,所述第三礁体的一侧贴合所述第一礁体的斜面;
所述第一礁体的高度低于所述防波堤的高度,且所述第三礁体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礁体齐平,所述第二礁体的高度与所述防波堤的底座高度一致,且所述第二礁体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一礁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礁体的直角边与所述防波堤贴合,所述第二礁体排布在所述第二礁体的外侧,所述第二礁体与所述第三礁体之间构成三角形的养殖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礁体排布在所述防波堤的外侧,且所述第二礁体埋设在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一礁体与所述防波堤之间构成矩形容纳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礁体是一混凝土制成的礁体,且所述第三礁体的外壁是粗糙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礁体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斜边,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边的长度,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礁体的斜边贴合,所述第二侧边与底质层接触,所述斜边朝向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礁体是一中空的金属框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礁体、所述第二礁体和所述第三礁体拼接构成梯形体结构的藻礁主体。
CN202321551679.4U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 Active CN220044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1679.4U CN220044471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1679.4U CN220044471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4471U true CN220044471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6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1679.4U Active CN220044471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4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40412U (zh) 一种新型人工鱼礁
CN105746397A (zh) 一种集消浪、离岸养殖为一体的漂浮式装置
CN105900865B (zh) 立体生态养殖人工鱼礁
US11434615B2 (en) Easily-expandable wave-dissipating block having artificial fish reef function
CN102926350A (zh) 一种可浮运拖航的码头模块及其施工方法
CN202175933U (zh) 一种新型防波堤
CN204875759U (zh) 带有管状结构的生态塑钢组合板桩
CN220044471U (zh) 一种结合防波堤的多形态人工藻礁
CN113216081A (zh) 一种潜堤和方孔网格人工鱼礁复合的生态防波堤
KR102144054B1 (ko) 인공어초 기능을 갖는 확장이 용이한 소파블록
KR102144053B1 (ko) 구조안정성이 개선되고 서식 및 은신 공간이 증가된 다기능 삼각형 인공어초
KR101167655B1 (ko) 팔각지붕형 인공어초
CN209120996U (zh) 一种人工鱼礁
KR100912087B1 (ko) 폐 콘크리트 침목과 간벌재를 이용한 인공어초
CN107751071B (zh) 一种圆台型滩涂构建礁及其建设方法
CN114382048B (zh) 一种贝藻礁型生态海堤结构
CN108308079A (zh) 四孔式圆台型滩涂组合构建礁及其建设方法
CN208080311U (zh) 四孔式圆台型滩涂组合构建礁
CN113040079A (zh) 一种新型人工鱼礁
KR200406383Y1 (ko) 해중림 조성 시스템
CN209011074U (zh) 一种适用于海上观光的圆弧面开孔防波堤
CN102613116A (zh) 一种用于保护海岛的人工低潮高地装置
KR20060132233A (ko) 생태보존형 낚시용 교량 및 이의 설치방법
KR100764798B1 (ko) 해중림 조성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20191844U (zh) 一种可观赏的近岸仔稚鱼保育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