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1947U - 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1947U
CN220041947U CN202321558793.XU CN202321558793U CN220041947U CN 220041947 U CN220041947 U CN 220041947U CN 202321558793 U CN202321558793 U CN 202321558793U CN 220041947 U CN220041947 U CN 220041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base
assembly
carrier
lithium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87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国芳
常志强
孙光忠
刘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mel Group Xiangyang Storage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mel Group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mel Group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mel Group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587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1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1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1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包括装配架及辅助结构;装配架包括底座、电芯座及载体支架,电芯座与载体支架设于底座的同侧,且沿底座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载体支架对应电芯座设有固定部;辅助结构包括两个辅助件,两个辅助件设于载体支架,且沿底座的宽度方向间隔设于固定部的两侧、并位于固定部靠近电芯座的一侧,多个限位槽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各限位槽靠近固定部的一侧敞口,各辅助件能够沿底座的宽度方向活动。本方案能够通过保持相邻电芯的极耳与极耳之间的距离,防止极耳变形搭接造成短路事故,保证生产安全;同时,还可提高电芯组的对齐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及。锂电池模组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生产过程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需要保障电池模组制作的品质及安全性。软包电芯是指外壳为软包装材料(常为铝塑复合膜)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比能量高、安全性高、设计灵活等多种优点。软包电芯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电池正负极也采用电池极耳结构。
例如,专利CN 210326013 U公开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单体模组,其塑料格挡在塑料框载体上面,由于塑料格挡高度大于折弯后的极耳,所以塑料格挡可以将相邻的极耳隔开,防止相邻极耳短路。
然而,在组装软包模组中的电芯及载体时,由于电芯本体较软且极耳厚度较薄容易形变,导致在堆叠电芯时易造成极耳搭接引发短路事故,轻则造成电芯报废,重则造成人员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芯本体较软且极耳厚度较薄容易形变,导致在堆叠电芯时易造成极耳搭接引发短路事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该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包括:
装配架,包括底座、电芯座及载体支架,所述电芯座与所述载体支架设于所述底座的同侧,且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所述电芯座用以搁置电芯组,所述载体支架对应所述电芯座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以固定载体,以在电芯组于外力驱使下朝向所述载体支架活动时,使得各电芯的极耳能够插设于载体的各极耳缝中;以及,
辅助结构,包括两个辅助件,两个所述辅助件设于所述载体支架,且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固定部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电芯座的一侧,各所述辅助件贯设有多个供极耳穿设的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敞口,各所述辅助件能够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活动,以具有靠近及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活动行程,并在活动至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位置时,使得极耳脱离所述限位槽。
可选地,所述载体支架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贯设有插接口、并在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插接口对应于所述电芯座,两个所述滑槽位于所述插接口的两侧,且分别连通所述插接口;
所述辅助件为辅助板,各所述辅助板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滑动设于对应的所述滑槽,其上设有多个所述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载体支架包括主体架及两个配合板,所述主体架设于所述底座,所述插接口形成于所述主体架,两个所述配合板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主体架、且位于所述插接口相对的两侧;
其中,各所述配合板与所述主体架可拆卸连接,且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滑槽。
可选地,所述配合板沿其厚度方向贯设有配合孔,所述主体架对应设有连接螺孔;
所述装配架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设于所述配合孔、并螺接于所述连接螺孔,使得所述配合板与所述主体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插接口的底壁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辅助板远离所述电芯座的一侧,且与所述辅助板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与所述辅助板之间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以供载体插设,以构成所述固定部。
可选地,所述限位块朝下延伸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其厚度方向贯设有固定孔,所述载体支架对应所述固定孔设有安装螺孔;
所述装配架还包括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并螺设于所述安装螺孔,使得所述连接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载体支架。
可选地,所述辅助板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贯设有持握槽,所述持握槽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的内壁靠近所述电芯座的一侧设有倒角;和/或,
所述限位槽的内壁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有倒角。
可选地,所述电芯座包括两个座体,两个所述座体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有走胶槽。
可选地,所述装配架还包括挡止架,所述挡止架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设于所述电芯座,用以挡止电芯组的侧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组装软包模组时,先将两个辅助件活动至靠近固定部的位置,然后通过固定部将载体固定于辅助件远离电芯座的一侧;再将电芯按照串并联逻辑放置在电芯座上,并将电芯的极耳朝向载体方向;然后,将人工驱使电芯朝向载体方向活动,使得极耳穿过辅助件上的限位槽、并插入到载体的极耳缝中,直至电芯的顶封边与辅助件贴合;再按上述方法依次堆叠后续电芯,堆叠完成后,通过胶带将电芯组进行缠绕固定。
然后,将两个辅助件沿远离固定部的方向活动,使得极耳脱离限位槽,再通过人工驱使由多个电芯拼装形成的电芯组继续朝向载体方向活动,直至电芯的顶封边与载体贴合,以完成电芯与载体的组装。如此,能够通过辅助件上的限位槽对极耳进行限位,保持相邻电芯的极耳与极耳之间的间距,防止极耳变形搭接造成短路事故,保证生产安全,且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同时还可提高电芯组的对齐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装配软包锂电池模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载体支架及辅助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软包锂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辅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2中载体支架的爆炸图;
图9为图2中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载体支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底座、电芯座及挡止架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1、装配架;11、底座;11a、装配孔;12、电芯座;121、座体;121a、走胶槽;121b、锁紧螺孔;122、高度调节块;123、紧固螺栓;13、载体支架;13a、插接口;13b、滑槽;13c、安装螺孔;13d、定位槽;131、主体架;131a、连接螺孔;132、配合板;132a、配合孔;14、固定部;14a、固定槽;15、连接螺栓;16、限位块;161、连接板;161a、固定孔;162、定位块;163、限位凸起;17、安装螺栓;18、挡止架;18a、锁紧孔;19、锁紧螺栓;2、辅助结构;21、辅助件;21a、限位槽;211、辅助板;211a、持握槽;212、倒角;200、电芯组;210、电芯;220、极耳;300、载体;300a、极耳缝;400、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12,本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100包括装配架1及辅助结构2;装配架1包括底座11、电芯座12及载体支架13,电芯座12与载体支架13设于底座11的同侧,且沿底座1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电芯座12用以搁置电芯组200,载体支架13对应电芯座12设有固定部14,固定部14用以固定载体300,以在电芯组200于外力驱使下朝向载体支架13活动时,使得各电芯210的极耳220能够插设于载体300的各极耳缝300a中;辅助结构2包括两个辅助件21,两个辅助件21设于载体支架13,且沿底座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于固定部14的两侧、并位于固定部14靠近电芯座12的一侧,各辅助件21贯设有多个供极耳220穿设的限位槽21a,多个限位槽21a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各限位槽21a靠近固定部14的一侧敞口,各辅助件21能够沿底座11的宽度方向活动,以具有靠近及远离固定部14的活动行程,并在活动至远离固定部14的位置时,使得极耳220脱离限位槽21a。
在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100组装软包模组时,先将两个辅助件21活动至靠近固定部14的位置,然后通过固定部14将载体300固定于辅助件21远离电芯座12的一侧;再将电芯210按照串并联逻辑放置在电芯座12上,并将电芯210的极耳220朝向载体300方向;然后,将人工驱使电芯210朝向载体300方向活动,使得极耳220穿过辅助件21上的限位槽21a、并插入到载体300的极耳缝300a中,直至电芯210的顶封边与辅助件21贴合;再按上述方法依次堆叠后续电芯210,堆叠完成后,通过胶带400将电芯组200进行缠绕固定。
然后,将两个辅助件21沿远离固定部14的方向活动,使得极耳220脱离限位槽21a,再通过人工驱使由多个电芯210拼装形成的电芯组200继续朝向载体300方向活动,直至电芯210的顶封边与载体300贴合,以完成电芯210与载体300的组装。如此,能够通过辅助件21上的限位槽21a对极耳220进行限位,保持相邻电芯210的极耳220与极耳220之间的距离,防止极耳220变形搭接造成短路事故,保证生产安全;同时,还可提高电芯组200的对齐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示例中,底座11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及竖直方向分别以F1、F2及F3示出。各辅助件21能够沿底座11的宽度方向活动,以具有靠近及远离固定部14的活动行程,也即各辅助件21具有靠近及远离另一辅助件21的活动行程。
进一步地,载体支架13沿底座11的长度方向贯设有插接口13a、并在底座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滑槽13b,插接口13a对应于电芯座12,两个滑槽13b位于插接口13a的两侧,且分别连通插接口13a;辅助件21为辅助板211,各辅助板211沿底座11的宽度方向滑动设于对应的滑槽13b,其上设有多个限位槽21a,多个限位槽21a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辅助板211沿底座11的宽度方向滑动设于对应的滑槽13b中,以使得辅助板211能够靠近或远离固定部14,结构简单可靠,且节省成本。
更进一步地,载体支架13包括主体架131及两个配合板132,主体架131设于底座11,插接口13a形成于主体架131,两个配合板132沿底座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于主体架131、且位于插接口13a相对的两侧;其中,各配合板132与主体架131可拆卸连接,且共同围设形成滑槽13b。本实施例中,将载体支架13设置为主体架131及配合架的形式,以能够实现整体结构的零件化,便于批量式生产,同时便于运输。具体地,配合板132沿其厚度方向贯设有配合孔132a,主体架131对应设有连接螺孔131a;装配架1还包括连接螺栓15,连接螺栓15穿设于配合孔132a、并螺接于连接螺孔131a,使得配合板132与主体架131可拆卸连接。也即通过连接螺栓15、配合孔132a及连接螺孔131a的配合,实现配合板132与主体架13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插接口13a的底壁设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位于辅助板211远离电芯座12的一侧,且与辅助板211沿底座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与辅助板211之间形成有固定槽14a,固定槽14a用以供载体300插设,以构成固定部14。本实施例中,将载体300置于限位块16与辅助板211之间形成的固定槽14a中,以实现对载体300的固定,操作便捷。具体地,在本方案中,限位块16包括两个限位凸起163,两个限位凸起163沿底座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于插接口13a底部的两侧,各限位凸起163与辅助板211沿远离电芯座12的方向间隔设置。
更进一步地,限位块16朝下延伸设有连接板161,连接板161沿其厚度方向贯设有固定孔161a,载体支架13对应固定孔161a设有安装螺孔13c;装配架1还包括安装螺栓17,安装螺栓17穿设于固定孔161a、并螺设于安装螺孔13c,使得连接板161可拆卸地安装于载体支架13。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61与载体支架13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进一步实现整体结构的零件化。且在本实施例中,载体支架13与底座11之间也通过螺接件可拆卸连接。
此外,在本方案中,连接板161位于限位块16远离电芯座12的一端,且限位块16靠近电芯座12的一端朝向插接口13a的底壁凸设有定位块162,对应的插接口13a的底壁凹设有定位槽13d,定位块162插设于定位槽13d中,以提高限位块16安装的便捷性,进而保证限位块16在安装到载体支架13上时定位准确、安装牢固,保证载体300上的极耳缝300a与电芯210极耳220的位置准确对应。
进一步地,辅助板211远离固定部14的一端沿底座11的长度方向贯设有持握槽211a,持握槽211a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如此,便于操作人员持握辅助板211,以将辅助板211沿底座11的宽度方向活动,提高便捷性,进而提高作业效率。
进一步地,限位槽21a的内壁靠近电芯座12的一侧设有倒角212,以便于极耳220自限位槽21a靠近电芯座12的一侧伸入限位槽21a中,便于极耳220顺利通过;同样地,限位槽21a的内壁靠近固定部14的一端设有倒角212,如此,在辅助板211沿远离固定部14的方向活动时,使得极耳220能够缓慢脱离限位槽21a,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地,电芯座12包括两个座体121,两个座体121沿底座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有走胶槽121a。如此,在电芯210堆叠完成后,能够将胶带400从走胶槽121a中穿过,以对电芯组200进行缠绕固定,提高组装效率。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胶带400采用玻璃纤维胶带400。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各座体121上设有高度调节块122,高度调节块122能够沿竖直方向活动,以调整其高度。具体地,可在座体121上设有伸缩液压杆,以实现高度调节块122的高度调节。另,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上沿其厚度方向贯设有装配孔11a,装配孔11a设有多个,且多个装配孔11a沿底座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对应地,各座体121设有紧固螺孔(未示出),装配架1还包括两组紧固螺栓123,两组紧固螺栓123与两个座体121一一对应,并使得各座体121能够固定于任意一装配孔11a中,使得两个座体121之间的距离可调。
进一步,装配架1还包括挡止架18,挡止架18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设于电芯座12,用以挡止电芯组200的侧端。如此,能够通过挡止架18挡止电芯210的侧端,避免组装过程中电芯210侧移,进一步提高电芯组200的对齐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挡止架18设于座体121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且与座体121之间通过螺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挡止架18沿其厚度方向贯设有锁紧孔18a,对应的,座体121设有锁紧螺孔121b,锁紧螺孔121b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装配架1还包括锁紧螺栓19,锁紧螺栓19穿设于锁紧孔18a中、并能够螺接于任意一锁紧螺孔121b中,以使得挡止架18的高度可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装配架,包括底座、电芯座及载体支架,所述电芯座与所述载体支架设于所述底座的同侧,且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所述电芯座用以搁置电芯组,所述载体支架对应所述电芯座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以固定载体,以在电芯组于外力驱使下朝向所述载体支架活动时,使得各电芯的极耳能够插设于载体的各极耳缝中;以及,
辅助结构,包括两个辅助件,两个所述辅助件设于所述载体支架,且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固定部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电芯座的一侧,各所述辅助件贯设有多个供极耳穿设的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敞口,各所述辅助件能够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活动,以具有靠近及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活动行程,并在活动至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位置时,使得极耳脱离所述限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支架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贯设有插接口、并在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插接口对应于所述电芯座,两个所述滑槽位于所述插接口的两侧,且分别连通所述插接口;
所述辅助件为辅助板,各所述辅助板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滑动设于对应的所述滑槽,其上设有多个所述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支架包括主体架及两个配合板,所述主体架设于所述底座,所述插接口形成于所述主体架,两个所述配合板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主体架、且位于所述插接口相对的两侧;
其中,各所述配合板与所述主体架可拆卸连接,且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板沿其厚度方向贯设有配合孔,所述主体架对应设有连接螺孔;
所述装配架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设于所述配合孔、并螺接于所述连接螺孔,使得所述配合板与所述主体架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口的底壁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辅助板远离所述电芯座的一侧,且与所述辅助板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与所述辅助板之间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以供载体插设,以构成所述固定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朝下延伸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其厚度方向贯设有固定孔,所述载体支架对应所述固定孔设有安装螺孔;
所述装配架还包括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并螺设于所述安装螺孔,使得所述连接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载体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贯设有持握槽,所述持握槽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靠近所述电芯座的一侧设有倒角;和/或,
所述限位槽的内壁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有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座包括两个座体,两个所述座体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有走胶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架还包括挡止架,所述挡止架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设于所述电芯座,用以挡止电芯组的侧端。
CN202321558793.XU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 Active CN220041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8793.XU CN220041947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8793.XU CN220041947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1947U true CN220041947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3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8793.XU Active CN220041947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1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43113B1 (ko) 2차전지셀 정렬지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2차전지셀 적층 시스템
US20230178789A1 (en) Assembling apparatus
CN21401309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
CN220041947U (zh) 一种用于软包锂电池模组的装配辅助装置
CN214898729U (zh) 电芯模块及电池包
CN113910631A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电芯对中定位装置
CN212625932U (zh) 汽车电池包
CN212094913U (zh) 一种18650锂电模组专用的电极片激光焊接辅助夹具工装
CN211295223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电源模组
CN210807166U (zh)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支架总成
CN215896564U (zh) 一种圆柱电池的模组支架和电池包
CN216750125U (zh)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的安装结构
CN212676375U (zh) 一种电芯固定组件及电池模组
CN113871676A (zh) 燃料电池的单电池组装装置
CN216563405U (zh) 一种电池二封定位夹具
CN220474682U (zh) 整形装置
CN210327435U (zh) 一种压块、光伏组件边框、光伏支架总成及光伏组件
CN220210392U (zh) 一种接线盒的模块卡接结构
CN218957887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20515874U (zh) 电芯定位系统
CN220272507U (zh) 一种合芯机构及电池加工装置
CN216958104U (zh) 一种燃料电池多堆并排模块的组装与吊装装置
CN218957910U (zh) 一种用于ups储能模块的锂电池组结构
CN220753517U (zh) 一种电池压装机
CN219017804U (zh) 一种拼接式电池箱及电池箱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7

Address after: No.6, Shenzhen Avenue, high tech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441000

Patentee after: CAMEL GROUP XIANGYANG BATTERY Co.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41000 No.18 Wuxi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AMEL GROUP NEW ENERGY CEL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