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1108U - 一种发卡装置及发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卡装置及发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1108U
CN220041108U CN202321280609.XU CN202321280609U CN220041108U CN 220041108 U CN220041108 U CN 220041108U CN 202321280609 U CN202321280609 U CN 202321280609U CN 220041108 U CN220041108 U CN 220041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roller
conveying mechanism
bayonet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06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强
龚远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teng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teng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teng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teng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06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1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1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1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卡装置及发卡设备,其中,发卡装置包括拨卡组件、旋转组件和出卡组件;拨卡组件包括储卡箱和第一传送机构,储卡箱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口,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将储卡箱内的卡片传送出第一卡口;旋转组件包括第二传送机构和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转动连接;出卡组件包括第三传送机构和第二卡口,第三传送机构的第一端与第二卡口连接;转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二传送机构转动,以使第二传送机构的一端朝向第一卡口或朝向第三传送机构的第二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增设旋转组件可改变发卡装置的发卡角度,方便改变调整拨卡组件、旋转组件和出卡组件之间的布局,使发卡装置的结构更简单、更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发卡装置及发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卡装置及发卡设备。
背景技术
发卡装置主要用于IC/ID卡等卡片的发卡,其可应用于多种行业或领域,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和服务体验,目前主要的发卡流程是由第一发卡组件将卡片从卡箱中水平发出到通道或读卡器内,然后再通过第二发卡组件水平发到卡口,以此来完成设备的发卡流程。但是发卡装置采用水平方向的出卡方式,导致机柜存在结构复杂和结构布局不紧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卡装置,旨在解决有的发卡设备存在结构复杂和结构布局不紧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发卡装置,包括:
拨卡组件,包括储卡箱和第一传送机构,所述储卡箱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储卡箱内的卡片传送出所述第一卡口;
旋转组件,包括第二传送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传动连接;
出卡组件,包括第三传送机构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三传送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卡口连接;
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卡口或朝向所述第三传送机构的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转轴,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转轴的一端带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第四滚筒和第一安装座,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二滚筒、所述第三滚筒、所述第四滚筒均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卡片通过的第一间距;所述第三滚筒和所述第四滚筒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卡片通过的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之间形成第一传送通道,所述第一传送通道与所述第一卡口连通;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三滚筒带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三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相互垂直;和/或,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若干光电传感器,所述若干光电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下方,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和第五滚筒,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五滚筒的一端带传动连接;第五滚筒设于所述储卡箱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拨卡组件还包括第四传送机构,所述第四传送机构位于所述储卡箱设有所述第一卡口的一侧;所述第四传送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第六滚筒和第七滚筒,所述第六滚筒和所述第七滚筒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卡片通过的第三间距,所述第四驱动件和所述第六滚筒带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传送机构包括第五驱动件、第八滚筒、第九滚筒、第十滚筒、第十一滚筒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八滚筒、所述第九滚筒、所述第十滚筒、所述第十一滚筒均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八滚筒和所述第九滚筒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卡片通过的第四间距;所述第十滚筒和所述第十一滚筒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卡片通过的第五间距;所述第四间距和所述第五间距连接并形成第二传送通道,所述第二传送通道与所述第二卡口连通;所述第五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八滚筒、所述第十滚筒带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发卡装置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侧,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读卡器。
可选地,所述发卡装置还包括回收卡箱,所述回收卡箱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卡口或朝向所述第三传送机构的第二端或所述开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卡设备,包括如上文所述的发卡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储卡箱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位于所述储卡箱的底部,所述旋转组件设于所述储卡箱设有所述第一卡口的一侧,所述拨卡组件设于所述旋转组件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旋转组件将拨卡组件处传送出的卡片旋转至出卡组件处,再通过出卡组件将卡片发出;其中拨卡组件包括储卡箱和第一传送机构,储卡箱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口,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储卡箱内的卡片传送出第一卡口;旋转组件包括第二传送机构和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转动连接;而出卡组件包括第三传送机构和第二卡口,第三传送机构的第一端与第二卡口连接;第一传送机构将卡片从储卡箱传送至第一卡口,转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二传送机构转动,以使第二传送机构的一端朝向第一卡口,卡片利用第二传送机构从靠近第一卡口的一端传送至另一端,转动机构再使第二传送机构的一端朝向第三传送机构的第二端,第二传送机构将卡片送至第三传送机构,第三传送机构再将卡片传送至第二卡口发出;通过增设旋转组件可改变发卡装置的发卡角度,方便改变调整拨卡组件、旋转组件和出卡组件之间的布局,使发卡装置的结构更简单、更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卡装置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卡装置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卡装置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卡装置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发卡装置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发卡装置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发卡装置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发卡装置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拨卡组件 11 储卡箱
111 第一卡口 12 第一传送机构
121 第三驱动件 122 第五滚筒
13 第四传送机构 131 第四驱动件
132 第六滚筒 133 第七滚筒
2 旋转组件 21 第二传送机构
211 第二驱动件 212 第一滚筒
213 第二滚筒 214 第三滚筒
215 第四滚筒 216 第一安装座
22 转动机构 221 第一驱动件
222 转轴 3 出卡组件
31 第三传送机构 311 第五驱动件
312 第八滚筒 313 第九滚筒
314 第十滚筒 315 第十一滚筒
316 第二安装座 317 安装部
32 第二卡口 4 回收卡箱
5 机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卡装置。
参照图1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发卡装置,包括拨卡组件1、旋转组件2和出卡组件3;拨卡组件1包括储卡箱11和第一传送机构12,储卡箱11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口111,第一传送机构12用于将储卡箱11内的卡片6传送出第一卡口111;旋转组件2包括第二传送机构21和转动机构22,转动机构22与第二传送机构21转动连接;出卡组件3包括第三传送机构31和第二卡口32,第三传送机构31的第一端与第二卡口32连接;转动机构22用于带动第二传送机构21转动,以使第二传送机构21的一端朝向第一卡口111或朝向第三传送机构31的第二端。
具体地,发卡时的操作顺序参照图3至图8;该发卡装置通过旋转组件2将拨卡组件1处传送出的卡片6旋转至出卡组件3处,再通过出卡组件3将卡片6发出;其中拨卡组件1包括储卡箱11和第一传送机构12,储卡箱11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口111,第一传送机构12用于将储卡箱11内的卡片6传送出第一卡口111;旋转组件2包括第二传送机构21和转动机构22,转动机构22与第二传送机构21转动连接;而出卡组件3包括第三传送机构31和第二卡口32,第三传送机构31的第一端与第二卡口32连接;第一传送机构12将卡片6从储卡箱11传送至第一卡口111,转动机构22用于带动第二传送机构21转动,以使第二传送机构21的一端朝向第一卡口111,卡片6利用第二传送机构21从靠近第一卡口111的一端传送至另一端,转动机构22再使第二传送机构21的一端朝向第三传送机构31的第二端,第二传送机构21将卡片6送至第三传送机构31,第三传送机构31再将卡片6传送至第二卡口32发出;通过增设旋转组件2可改变发卡装置的发卡角度,方便改变调整拨卡组件1、旋转组件2和出卡组件3之间的布局,使发卡装置的结构更简单、更紧凑。
可选地,转动机构22包括第一驱动件221和转轴222,第一驱动件221与转轴222的一端带连接,转轴222与第二传送机构21固定连接。上述结构中,第一驱动件22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第一主动轮,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转动并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转轴22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从动轮,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皮带实现带连接,使第一驱动件221带动第二传送机构21转动;通过改变第二传送机构21的传送方向,使第二传送机构21的端部朝向第一传送机构12或第三传送机构31,使第一传送机构12、第二传送机构21和第三传送机构31不需要设置在同一平面,方便拨卡组件1、旋转组件2和出卡组件3进行合理布局,便于优化发卡装置的结构。
可选地,第一传送机构12的传送方向与第三传送机构31的传送方向相互垂直。其中,第一传送机构12呈水平设置,第二传送机构21呈垂直设置,卡片6从第二卡口32垂直向上发出卡片6,卡片6设置于储卡箱11体中,经过第一传送机构12水平发出第一卡口111;此时第二传送机构21呈水平设置,待卡片6进入第二传送机构21,转动机构22通过转动第二传送机构21转动为竖直方向,将水平放置的卡片6旋转为垂直向上发出,使得发卡装置的结构更方便布局;该发卡装置通过垂直向上发卡的方式,可以使得发卡装置有更强的自由度,更加容易布局,同时卡片6垂直向上发出,更方便客户取卡,舒适度得到极大地提升。该发卡装置采用拨卡组件1、旋转组件2和出卡组件3的模块化布局,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可选地,转动机构22包括若干光电传感器,若干光电传感器位于第二传送机构21的下方,光电传感器与第二驱动件211电性连接。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传送机构21的转动角度,通过向第二传送机构21发出光线,再接收反射光线,进而得出第二传送机构21转动角度;光电传感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第二驱动件211的启停和转动方向,使转动机构22的精度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可选地,第二传送机构21包括第二驱动件211、第一滚筒212、第二滚筒213、第三滚筒214、第四滚筒215和第一安装座216,转轴222与第一安装座216固定连接;第一滚筒212、第二滚筒213、第三滚筒214、第四滚筒215均与第一安装座216可转动连接;第一滚筒212和第二滚筒213之间设有用于供卡片6通过的第一间距;第三滚筒214和第四滚筒215之间设有用于供卡片6通过的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之间形成第一传送通道,第一传送通道与第一卡口111连通;第二驱动件211分别与第一滚筒212、第三滚筒214带传动连接。
上述结构中,第二驱动件211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一端设有第二主动齿轮,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转动并带动第二主动轮转动,第一滚筒21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从动轮,第三滚筒214的一端连接有第三从动轮,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第三从动轮通过第二皮带实现带连接,使第二驱动件211带动第一滚筒212和第三滚筒214转动,第一滚筒212、第二滚筒213、第三滚筒214和第四滚筒215与卡片6之间的摩擦力,使卡片6通过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并被传送至第一传送机构12;具体地,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转轴222转动时,第一安装座216随转轴222转动,进而改变第一传送通道的方向,实现改变卡片6的传送方向的目的。第一传送机构12和第三传送机构31的传送方向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能利用旋转组件2衔接第一传送机构12和第二传送机构21;增设旋转组件2方便调整拨卡组件1和出卡组件3的布局。
可选地,第一传送机构12包括第三驱动件121和第五滚筒122,第三驱动件121与第五滚筒122的一端带连接;第五滚筒122设于储卡箱11的底部。
上述结构中,第三驱动件121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一端设有第三主动齿轮,第三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转动并带动第三主动轮转动,第五滚筒122的一端连接有第四从动轮,第三主动轮和第四从动轮通过第三皮带实现带连接,使第三驱动件121带动第五滚筒122转动,第五滚筒122转动并使卡片6产生位移。
可选地,拨卡组件1还包括第四传送机构13,第四传送机构13位于储卡箱11设有第一卡口111的一侧;第四传送机构13包括第四驱动件131、第六滚筒132和第七滚筒133,第六滚筒132和第七滚筒133之间设有用于供卡片6通过的第三间距,第四驱动件131和第六滚筒132传动连接。
上述结构中,第四驱动件131包括第四驱动电机,第四驱动电机的一端设有第四主动轮,第六滚筒132的一端设有第五从动轮,第四主动轮和第五从动轮通过第四皮带实现带连接,使第四驱动件131带动第六滚筒132转动,第六滚筒132转动并使卡片6产生位移。第四传送机构13用于将第一卡口111处的卡片6送入第二传送机构21内,起到衔接第一传送机构12和第二传送机构21的作用。
可选地,第三传送机构31包括第五驱动件311、第八滚筒312、第九滚筒313、第十滚筒314、第十一滚筒315和第二安装座316,第八滚筒312、第九滚筒313、第十滚筒314、第十一滚筒315均与第二安装座316可转动连接;第八滚筒312和第九滚筒313之间设有用于供卡片6通过的第四间距;第十滚筒314和第十一滚筒315之间设有用于供卡片6通过的第五间距;第四间距和第五间距连接并形成第二传送通道,第二传送通道与第二卡口32连通;第五驱动件311分别与第八滚筒312、第十滚筒314传动连接。
上述结构中,第五驱动件311包括第五驱动电机,第五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一端设有第五主动齿轮,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转动并带动第五主动轮转动,第八滚筒312的一端连接有第六从动轮,第十滚筒314的一端连接有第七从动轮,第五主动轮和第六从动轮、第七从动轮通过第五皮带实现带连接,使第五驱动件311带动第八滚筒312和第十滚筒314转动,使卡片6通过第四间距和第五间距后,被传送至出第二卡口32,利用第五驱动件311带动第八滚筒312和第十滚筒314转动发卡,提高了发卡效率。
可选地,发卡装置还包括安装部317,安装部317设于第二安装座316的一侧,安装部317用于安装读卡器。上述结构中,安装部317上装有读卡器后,利用读卡器读取第二传送通道内的卡片6数据,并判断卡片6是否完好。
可选地,发卡装置还包括回收卡箱4,回收卡箱4的一侧设有开口,转动机构22用于带动第二传送机构21转动,以使第二传送机构21的一端朝向第一卡口111或朝向所述第三传送机构31的第二端或开口。
上述结构中,回收时卡片的传送路径与发卡的传送路径相同,回收卡片的传送方向与发卡的传送方向相反。回收卡片时参照图8至图3的操作顺序;安装部317上安装有读卡器,读卡器顾名思义这是一种读取数据的设备,采用读卡器读取卡片6并判断卡片6是否可用,是本领域的常见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读卡器若判断卡片6可用,则可将卡片6从第二卡口32发出,若卡片6不可用,则读卡器件317控制光感应器驱动第二驱动件211,使第二传送机构21的一端朝向开口,将不可用的卡片6送入回收卡箱4,避免发卡装置发出不能用的卡片6。另外,用户还可以将需要回收的卡片6从第一卡口111塞入,同样经过读卡器对卡片6进行读取判断是否可用,若卡片6可用,则将卡片6传送至第二传送机构21后,读卡器件317控制光感应器驱动第二驱动件211,使第二传送机构21的一端朝向第一卡口111,可将卡片6从第一卡口111回收至储卡箱11内;参照图9,若卡片6不可用,则读卡器件317控制光感应器驱动将第二驱动件211,使则读卡器件317控制光感应器驱动第二驱动件211,使第二传送机构21的一端朝向开口,将不可用的卡片6送入回收卡箱4进行回收处理。该设备采用了回收、循环发卡的方式,即可以将正常的卡片6回收到储卡箱11内,减少加卡至储卡箱11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旋转组件2将拨卡组件1处传送出的卡片6旋转至出卡组件3处,再通过出卡组件3将卡片6发出;其中拨卡组件1包括储卡箱11和第一传送机构12,储卡箱11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口111,第一传送机构12用于将储卡箱11内的卡片6传送出第一卡口111;旋转组件2包括第二传送机构21和转动机构22,转动机构22与第二传送机构21转动连接;而出卡组件3包括第三传送机构31和第二卡口32,第三传送机构31的第一端与第二卡口32连接;第一传送机构12将卡片6从储卡箱11传送至第一卡口111,转动机构22用于带动第二传送机构21转动,以使第二传送机构21的一端朝向第一卡口111,卡片6利用第二传送机构21从靠近第一卡口111的一端传送至另一端,转动机构22再使第二传送机构21的一端朝向第三传送机构31的第二端,第二传送机构21将卡片6送至第三传送机构31,第三传送机构31再将卡片6传送至第二卡口32发出;通过增设旋转组件2可改变发卡装置的发卡角度,方便改变调整拨卡组件1、旋转组件2和出卡组件3之间的布局,使发卡装置的结构更简单、更紧凑。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卡设备,该发卡设备包括发卡装置,该发卡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发卡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还包括机架5,储卡箱11固定于机架5上,第一传送机构12位于储卡箱11的底部,旋转组件2设于储卡箱11设有第一卡口111的一侧,拨卡组件1设于旋转组件2的上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拨卡组件,包括储卡箱和第一传送机构,所述储卡箱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储卡箱内的卡片传送出所述第一卡口;
旋转组件,包括第二传送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传动连接;
出卡组件,包括第三传送机构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三传送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卡口连接;
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卡口或朝向所述第三传送机构的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转轴,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转轴的一端带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第四滚筒和第一安装座,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二滚筒、所述第三滚筒、所述第四滚筒均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卡片通过的第一间距;所述第三滚筒和所述第四滚筒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卡片通过的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之间形成第一传送通道,所述第一传送通道与所述第一卡口连通;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三滚筒带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相互垂直;和/或,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若干光电传感器,所述若干光电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下方,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和第五滚筒,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五滚筒的一端带连接;第五滚筒设于所述储卡箱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卡组件还包括第四传送机构,所述第四传送机构位于所述储卡箱设有所述第一卡口的一侧;所述第四传送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第六滚筒和第七滚筒,所述第六滚筒和所述第七滚筒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卡片通过的第三间距,所述第四驱动件和所述第六滚筒带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送机构包括第五驱动件、第八滚筒、第九滚筒、第十滚筒、第十一滚筒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八滚筒、所述第九滚筒、所述第十滚筒、所述第十一滚筒均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八滚筒和所述第九滚筒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卡片通过的第四间距;所述第十滚筒和所述第十一滚筒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卡片通过的第五间距;所述第四间距和所述第五间距连接并形成第二传送通道,所述第二传送通道与所述第二卡口连通;所述第五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八滚筒、所述第十滚筒带传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侧,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读卡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卡箱,所述回收卡箱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卡口或朝向所述第三传送机构的第二端或所述开口。
10.一种发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卡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储卡箱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位于所述储卡箱的底部,所述旋转组件设于所述储卡箱设有所述第一卡口的一侧,所述拨卡组件设于所述旋转组件的上方。
CN202321280609.X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发卡装置及发卡设备 Active CN220041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0609.XU CN220041108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发卡装置及发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0609.XU CN220041108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发卡装置及发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1108U true CN220041108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9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0609.XU Active CN220041108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发卡装置及发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1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20042A2 (en) Automatic transaction apparatus
CN107239804A (zh) 一种自动收发卡机
CN111517133B (zh) 卡片翻转器、卡片翻转器模块及卡片生产装置
CN102089771B (zh) 卡处理单元及发卡装置
CN220041108U (zh) 一种发卡装置及发卡设备
EP2304698A2 (en)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 having a turn-around loop with component repositioning
US11724903B2 (en) Card processing device
CN217157304U (zh) 高速公路凭证发放设备
CN210428697U (zh) 金融自助终端
CN109345681B (zh) 彩票阅读设备
CN109118637B (zh) 彩票投注机
US20210291554A1 (en) Card-issuing device
CN110861940A (zh) 一种集成受理打印临牌、免检合格标的设备
CN100359525C (zh) 智能卡处理装置的通信基板连接单元
CN213634523U (zh) 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辅助收卡装置
CN220700731U (zh) 便携式制卡机
CN209070626U (zh) 一种模块化的票据受理系统
CN210836159U (zh) 一种银联社保联名卡制卡发卡一体机
CN219609651U (zh) 一种具有读写功能的收发卡装置
CN214475327U (zh) 一种一体化智能寄件取件终端
CN117021780A (zh) 便携式制卡机
CN210836156U (zh) 制卡机
CN214395994U (zh) 一种字车打印机构及票据处理装置
CN220198890U (zh) 一种具有翻转器进出卡结构的证卡打印机
CN215047210U (zh) 证卡翻转装置和证卡自动翻转签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