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7969U - 调节装置、支架及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调节装置、支架及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7969U
CN220037969U CN202321384811.7U CN202321384811U CN220037969U CN 220037969 U CN220037969 U CN 220037969U CN 202321384811 U CN202321384811 U CN 202321384811U CN 220037969 U CN220037969 U CN 220037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adjusting device
groove
shel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848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848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7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7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7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节装置、支架及显示器,所述调节装置的一侧与支架连接,另一侧与显示装置的后壳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插舌;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后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开槽方向与所述后壳的竖直方向相同,所述插舌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槽插入所述第一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后壳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固定件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开槽方向与所述后壳的水平方向相同,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通槽插入所述第二壳体内,与所述第二壳体可转动连接。本申请通过以上方式,实现显示装置在外置式转轴下的上下调节和左右调节。

Description

调节装置、支架及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装置、支架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显示类产品都有使屏幕能上下、左右旋转的需求,此功能可让用户自由调整屏幕的可视角度,方便用户更好的观看屏幕内容;但是,大多数的做法都是使用内置式旋轴,再使用塑胶或五金装饰外观面,此结构方式通用性不强。
因此,如何能够使显示装置能够通过外置式转轴方式,实现上下、左右旋转,提高通用性,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节装置、支架及显示器,目的是使显示装置通过外置式转轴方式,实现上下、左右旋转,提高通用性。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一侧与支架连接,另一侧与显示装置的后壳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插舌;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后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开槽方向与所述后壳的竖直方向相同,所述插舌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槽插入所述第一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后壳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固定件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开槽方向与所述后壳的水平方向相同,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通槽插入所述第二壳体内,与所述第二壳体可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插舌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一转轴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转轴孔通过螺柱与所述第一螺孔螺接;所述插舌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孔沿所述第一通槽的开槽方向可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一转轴孔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第一转轴孔远离所述垫片的一侧设置有锅仔弹片,所述螺柱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孔、所述垫片以及所述第一转轴孔,并与所述锅仔弹片连接;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设置在所述锅仔弹片远离所述第一转轴孔的一侧,所述固定片与所述螺柱连接,限位所述螺柱。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为插片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与所述第二转轴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转轴孔通过螺柱与所述第二螺孔螺接;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孔沿所述第二通槽的开槽方向可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纵向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用于容置电源线并与所述支架连接。
可选的,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盖体和束线套,所述盖体为半球型,所述束线套为硬质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盖体的中部和所述束线套的中部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连接孔上方,所述束线套嵌合在所述盖体上。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支架,用于与上述的所述调节装置装配,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嵌套于所述第二管体内,且所述第一管体可沿所述第二管体的延伸方向伸缩;所述连接件包括竖管和横管,所述横管连接于所述竖管中部,与所述竖管组成T型管结构,所述竖管套设在所述第一管体上,所述横管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装置的第二壳体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与所述调节装置的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管体对应所述第一空腔的位置设置有通槽,且所述第一管体内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空腔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空腔通过所述通槽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均用于容置电源线。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器还包括调节装置和支架,所述支架为上述的所述支架,所述调节装置为上述的所述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一侧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后壳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架连接。
可选的,所述后壳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后壳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轴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具有第三空腔,且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容纳槽的一侧具有开口,靠近所述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转轴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轴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纳槽相对的两个槽壁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的插舌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第三空腔内,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的长度小于所述容纳槽的长度,且所述固定座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容纳槽的深度。
本申请针对调节装置进行了改进,通过将插舌、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三者之间互相拼接形成外置转轴式的调节装置,利用插舌与第一壳体之间的可转动连接,使得插舌能够沿着第一通槽的开槽方向进行转动,而第一通槽的开槽方向与显示装置的后壳的竖直方向相同,即插舌仅能沿着第一通槽在竖直方向进行转动,因此插舌在转动时就可以实现显示装置的上下旋转,而第一壳体通过固定件与第二壳体可转动连接,使得整个第一壳体都能够沿着第二通槽的开槽方向进行移动,而第二通槽的开槽方向与显示装置的后壳的水平方向相同,即第一壳体在固定件的带动下仅能沿着第二通槽在水平方向进行转动,因此第一壳体在转动时就可以实现显示装置的左右旋转;这样就可以通过外置转轴式的设计,利用调节装置实现显示装置的上下、左右旋转,提高通用性。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示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调节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调节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调节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上第一通槽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调节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上第二通槽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调节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支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显示器的第二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0、显示装置;100、调节装置;110、第一壳体;111、第一通槽;112、固定件;113、第一螺孔;114、螺柱;115、垫片;116、锅仔弹片;117、固定片;118、第二转轴孔;120、第二壳体;121、第二通槽;122、第二螺孔;123、连接孔;130、插舌;131、第一转轴孔;140、盖体;150、束线套;160、通孔;200、支架;210、第一支撑杆;211、第一空腔;220、第二支撑杆;221、第一管体;222、通槽;223、第二空腔;224、第二管体;230、连接件;231、竖管;232、横管;300、后壳;310、容纳槽;320、固定组件;321、转轴;322、固定座;323、第三空腔;324、开口;325、转轴孔;400、电源线;500、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调节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调节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调节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上第一通槽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调节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上第二通槽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节装置100,调节装置100的一侧与支架200连接,另一侧与显示装置10的后壳300连接,调节装置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以及插舌130;第一壳体110靠近后壳3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槽111,第一通槽111的开槽方向与后壳300的竖直方向Z相同,插舌130的一端通过第一通槽111插入第一壳体110内,与第一壳体110可转动连接;第一壳体110远离后壳30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件112,第二壳体120对应固定件11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槽121,第二通槽121的开槽方向与后壳300的水平方向X相同,固定件112通过第二通槽121插入第二壳体120内,与第二壳体120可转动连接。
本申请针对调节装置100进行了改进,通过将插舌130、第一壳体110以及第二壳体120三者之间互相拼接形成外置转轴式的调节装置100,利用插舌130与第一壳体110之间的可转动连接,使得插舌130能够沿着第一通槽111的开槽方向进行转动,而第一通槽111的开槽方向与显示装置10的后壳300的竖直方向Z相同,即插舌130仅能沿着第一通槽111在竖直方向Z进行转动,因此插舌130在转动时就可以实现显示装置10的上下旋转,而第一壳体110通过固定件112与第二壳体120可转动连接,使得整个第一壳体110都能够沿着第二通槽121的开槽方向进行移动,而第二通槽121的开槽方向与显示装置10的后壳300的水平方向X相同,即第一壳体110在固定件112的带动下仅能沿着第二通槽121在水平方向X进行转动,因此第一壳体110在转动时就可以实现显示装置10的左右旋转;这样就可以通过外置转轴式的设计,利用调节装置100实现显示装置10的上下、左右旋转,提高通用性。
进一步的,插舌130靠近第一壳体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孔131,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有第一螺孔113,第一螺孔113与第一转轴孔131的位置对应,第一转轴孔131通过螺柱114与第一螺孔113螺接;插舌130通过第一转轴孔131沿第一通槽111的开槽方向可转动。通过将插舌130与第一壳体110采用螺接的方式固定,将插舌130的一端形成轴向转动,当插舌130的活动端与显示装置10进行连接后,使得插舌130可以沿着第一通槽111的开槽方向转动,带动显示装置10上下旋转;而插舌130的转动范围取决于第一通槽111的开槽大小。
具体的,第一螺孔113与第一转轴孔131之间设置有垫片115,第一转轴孔131远离垫片115的一侧设置有锅仔弹片116,螺柱114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螺孔113、垫片115以及第一转轴孔131,并与锅仔弹片116连接;调节装置100还包括固定片117,固定片117设置在锅仔弹片116远离第一转轴孔131的一侧,固定片117与螺柱114连接,限位螺柱114。
在将插舌130与第一壳体110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首先,将适量的垫片115放置于第一壳体110的内侧,再将螺柱114从第一壳体110的外侧依次穿过第一螺孔113、垫片115,将垫片115固定好,防止垫片115滑动;然后再将插舌130通过第一通槽111插入到第一壳体110中,将第一转轴孔131与第一螺孔113的孔位对齐之后,将螺柱114穿过第一转轴孔131以固定插舌130;再将适量的锅仔弹片116套入螺柱114的插入端,再使用内六角套筒扳手将螺母紧固,再将五金固定片117安装到螺柱114上,防止螺柱114任意旋转。
固定件112为插片状,固定件112上设置有第二转轴孔118,第二壳体120上设置有第二螺孔122,第二螺孔122与第二转轴孔118的位置对应,第二转轴孔118通过螺柱114与第二螺孔122螺接;固定件112通过第二转轴孔118沿第二通槽121的开槽方向可转动。
在将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进行连接时,首先,将固定件112的第二转轴孔118孔位与第二壳体120上的第二螺孔122对齐,然后利用螺柱114从第二壳体120外侧依次将第二螺孔122与第二转轴孔118进行锁附,再在螺柱114穿过第二转轴孔118的一端套入适量的锅仔弹片116,再使用内六角套筒扳手将螺母紧固,即完成了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的装配,而第一壳体110通过固定件112上的第二转轴孔118相对第二壳体120转动的范围,取决于第二壳体120上的第二通槽121的开槽大小。
此外,第二壳体120远离第一壳体110的一侧还设置有连接孔123,连接孔123纵向贯穿第二壳体120,用于容置电源线400并与支架200连接。这样设计可以将支架200连到显示装置10的电源线400在经过调节装置100时,通过将电源线400穿过第二壳体120的连接孔123进行隐蔽,避免电源线400暴露在调节装置100外部,影响布线美观度;并且,还可以利用在连接孔123的内壁设置内螺纹,在支架200与连接孔123的连接端设置外螺纹,通过互相螺接的方式,将调节装置100通过连接孔123与支架200进行安装和拆卸。
为了使电源线400在经过调节装置100走线连接到显示装置10时,防止调节装置100旋转对电源线400造成划伤,本申请还针对调节装置100进行了改进,具体改进如下:
图5为本申请调节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5所示实施例是基于图1的改进,调节装置100还包括盖体140和束线套150,盖体140为半球型,束线套150为硬质弹性材料制成,且盖体140的中部和束线套150的中部均设置有通孔160,盖体140盖合在连接孔123上方,束线套150嵌合在盖体140上。
本实施例在第二壳体120的连接孔123上方额外安装了盖体140和束线套150,当电源线400的一端从支架200连出穿过第二壳体120的连接孔123时,会依次从盖体140和束线套150的中部穿出,利用半球型的盖体140能够增大第二壳体120内部对电源线400的容纳空间的同时,可以避免电源线400与第二壳体120其他部位进行接触,有效防止第二壳体120刮伤电源线400;并且利用硬质弹性材料,如硅胶、橡胶材料制成的束线套150将容置于连接孔123内的电源线400进行束缚,有效防止电源线400在连接孔123内发生较大范围的晃动,导致与第二壳体120发生较大面积接触而产生划伤现象。
图6为本申请支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支架200,用于与上述的调节装置100装配,支架200包括第一支撑杆210、第二支撑杆220以及连接件230,第二支撑杆220包括第一管体221和第二管体224,第一管体221嵌套于第二管体224内,且第一管体221可沿第二管体224的延伸方向伸缩;连接件230包括竖管231和横管232,横管232连接于竖管231中部,与竖管231组成T型管结构,竖管231套设在第一管体221上,横管232与第一支撑杆210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杆210的另一端与调节装置100的第二壳体120连接。
本申请的支架200由第一支撑杆210、第二支撑杆220以及连接件230三部分组成,在安装支架200的过程中,先将连接件230的竖管231套在第二支撑杆220的第一管体221上,然后将第一支撑杆210插入到连接件230的横管232中,而由于连接件230为T型管结构,因此第一支撑杆210、第二支撑杆220与连接件230安装好以后,第一支撑杆210垂直于第二支撑杆220,这样在利用第一支撑杆210对显示装置10进行支撑时,可以有效的保证显示装置10处于正视角,不会发生位置偏斜。
此外,由于在第二支撑杆220中,第一管体221是可伸缩嵌套于第二管体224内的,因此,第一支撑杆210可以跟随第一管体221的伸缩进行上下移动,这样在支架200通过调节装置100连接到显示装置10以后,就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显示装置10的高度。
图7为本申请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图7所示实施例是基于图6的改进,第一支撑杆210内设置有第一空腔211,第一空腔2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支撑杆210的长度方向相同,且第一空腔211的一侧与调节装置100的连接孔123连通;第一管体221对应第一空腔211的位置设置有通槽222,且第一管体221内具有第二空腔223,第二空腔22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管体22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空腔211的另一侧与第二空腔223通过通槽222连通,第一空腔211和第二空腔223均用于容置电源线400。
本实施例中针对支架200进行了改进,通过第一支撑杆210内的第一空腔211与第二支撑杆220中第一管体221内的第二空腔223连通,使得电源线400可以从第一支撑杆210内和第一管体221内进行走线布局,将电源线400完全隐藏在第一支撑杆210和第一管体221内,避免电源线400暴露在外,影响整体的美观,并且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杆210和第一管体221对电源线400进行保护,避免电源线400发生损坏。
而第一支撑杆210的第一空腔211与调节装置100的连接孔123连通,这样就可以使支架200内的电源线400可以直接通过连接孔123进入到调节装置100内,经过调节装置100连接到显示装置10上,形成全程隐蔽布线,进一步提升显示装置10以及支架200的整体观感。
图8为本申请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器500,包括显示装置10,显示器500还包括上述的支架200和上述的调节装置100,调节装置100的一侧与显示装置10的后壳300连接,另一侧与支架200连接。
本申请中的显示器500可以是单屏或双屏直播机,或其他带有显示屏的显示设备。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首先将调节装置100与支架200进行安装,然后再将调节装置100与显示装置10的后壳300进行安装,由于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对显示装置10进行上下、左右的调整相对频繁,调节装置100频繁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磨损,而支架200往往仅保持支撑显示装置10的目的,或将显示器500移动到指定位置以后,就不会频繁移动,相对而言,支架200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采用调节装置100和支架200分离式组装的设计,使得调节装置100在发生磨损或损坏时,可以仅针对调节装置100进行更换,并不需要连同整个支架200一起换掉,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
并且,由于调节装置100与支架200之间是可拆卸的,因此,更容易针对布局在支架200内部的电源线400在穿过调节装置100时进行布线调整,方便电源线400通过调节装置100走线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布线美观度。
图9为本申请显示器的第二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图9所示实施例是基于图8的改进,后壳300上设置有容纳槽310,后壳300包括固定组件320,固定组件320设置在容纳槽310内;固定组件320包括转轴321和固定座322,固定座322内具有第三空腔323,且固定座322远离容纳槽310的一侧具有开口324,靠近容纳槽310的一侧设置有转轴孔325,转轴321穿过转轴孔325,其两端分别与容纳槽310相对的两个槽壁连接;调节装置100的插舌130通过开口324插入第三空腔323内,与固定座322连接;固定座322的长度D1小于容纳槽310的长度D2,且固定座322的宽度L小于或等于容纳槽310的深度H。
本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针对显示装置10的后壳300进行了改进,显示装置10的后壳300上设置了容纳槽310,将用于与调节装置100进行固定的固定座322通过转轴321,可转动的固定在容纳槽310内,这样就可以实现固定座322在容纳槽310内的轴向转动;当调节装置100的插舌130插入固定座322的第三空腔323内时,可以在插舌130和固定座322的互相连接处均设置螺孔,通过螺钉锁附的方式将插舌130与固定座322进行连接,在插舌130转动时,固定座322跟随插舌130转动,并带动显示装置10进行上下转动。
而由于固定座322的长度D1小于容纳槽310的长度D2,固定座322的宽度L小于或等于容纳槽310的深度H,因此,在未将调节装置100与显示装置10的后壳300进行安装时,固定座322可以较好的收纳并隐藏在容纳槽310内,并且不会突出于后壳300的外表面,进一步提升后壳300的美观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一侧与支架连接,另一侧与显示装置的后壳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插舌;
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后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开槽方向与所述后壳的竖直方向相同,所述插舌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槽插入所述第一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壳体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后壳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固定件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开槽方向与所述后壳的水平方向相同,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通槽插入所述第二壳体内,与所述第二壳体可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舌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一转轴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转轴孔通过螺柱与所述第一螺孔螺接;所述插舌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孔沿所述第一通槽的开槽方向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一转轴孔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第一转轴孔远离所述垫片的一侧设置有锅仔弹片,所述螺柱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孔、所述垫片以及所述第一转轴孔,并与所述锅仔弹片连接;
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设置在所述锅仔弹片远离所述第一转轴孔的一侧,所述固定片与所述螺柱连接,限位所述螺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插片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与所述第二转轴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转轴孔通过螺柱与所述第二螺孔螺接;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孔沿所述第二通槽的开槽方向可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纵向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用于容置电源线并与所述支架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盖体和束线套,所述盖体为半球型,所述束线套为硬质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盖体的中部和所述束线套的中部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连接孔上方,所述束线套嵌合在所述盖体上。
7.一种支架,用于与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嵌套于所述第二管体内,且所述第一管体可沿所述第二管体的延伸方向伸缩;
所述连接件包括竖管和横管,所述横管连接于所述竖管中部,与所述竖管组成T型管结构,所述竖管套设在所述第一管体上,所述横管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装置的第二壳体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与所述调节装置的连接孔连通;
所述第一管体对应所述第一空腔的位置设置有通槽,且所述第一管体内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空腔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空腔通过所述通槽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均用于容置电源线。
9.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还包括调节装置和支架,所述支架为如权利要求7或8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所述调节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一侧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后壳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支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后壳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轴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具有第三空腔,且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容纳槽的一侧具有开口,靠近所述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转轴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轴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纳槽相对的两个槽壁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的插舌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第三空腔内,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的长度小于所述容纳槽的长度,且所述固定座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容纳槽的深度。
CN202321384811.7U 2023-05-31 2023-05-31 调节装置、支架及显示器 Active CN220037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4811.7U CN220037969U (zh) 2023-05-31 2023-05-31 调节装置、支架及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4811.7U CN220037969U (zh) 2023-05-31 2023-05-31 调节装置、支架及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7969U true CN220037969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2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84811.7U Active CN220037969U (zh) 2023-05-31 2023-05-31 调节装置、支架及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79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37969U (zh) 调节装置、支架及显示器
CN112073848B (zh) 一种电视机音箱结构及电视机
KR100900051B1 (ko) 낚싯대용 받침기구
CN209545743U (zh) 一种隐藏式监控设备
KR101359323B1 (ko) 책상 부착형 독서대
KR200390201Y1 (ko) 평판형 영상 디스플레이 기기용 스탠드
CN107089201A (zh) 汽车靠椅后背车载支架
CN219948069U (zh) 出风口支架
KR20080017800A (ko) 3차원 위치변경이 가능한 접철식 티브이 현수고정대
CN220368727U (zh)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及其套件、转轴组件
KR100826196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KR200384460Y1 (ko) 낚시용 각도조절 받침대
CN212515298U (zh) 一种可伸缩收纳的多功能翻盖式美光灯
CN217978152U (zh) 一种led显示装置的安装结构
CN220302543U (zh) 一种自由翻转装置及翻转显示屏
CN215929761U (zh) 空调壳体和室内机
CN105179897B (zh) 一种摇臂式平板电视机壁挂架
CN215816718U (zh) 一种嵌入式桌面插座及其锁紧环
CN209932173U (zh) 一种壁挂式博物馆文物展示柜
CN204943190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led轨道灯
CN213777381U (zh) 旋转连接模组、台灯配件及台灯
CN216411825U (zh) 一种灯具
CN220269229U (zh) 一种可以旋转调节的双头灯
CN216896934U (zh) 一种灯臂组件及台灯
US20090321600A1 (en) Shower curtain moun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