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3127U - 一种物料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3127U
CN220033127U CN202321016352.7U CN202321016352U CN220033127U CN 220033127 U CN220033127 U CN 220033127U CN 202321016352 U CN202321016352 U CN 202321016352U CN 220033127 U CN220033127 U CN 220033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base
conveyor
supporting frame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63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伟
杨锐
王元元
王宏伟
王进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ting Co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ting Co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ting Co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ting Co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163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3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3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3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转运装置,包括底座和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的输送机,还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用于放置工具的卷带;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于底座的第一端,卷带的第一端卷绕于第一转动轴上,第二端能够随第一转动轴的转动而向远离第一转动轴方向移动或向靠近第一转动轴方向移动,以使卷带展开于底座上或卷绕于第一转动轴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卷带能够放置工具,以解放双手,减轻工人的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物料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物料转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巷道是在地表与矿体之间钻凿出的各种通路,用来运矿、通风、排水、行人及为冶金设备采出矿石开凿的通路,煤矿通过掘进施工在煤矿井下开掘出纵横交错的巷道,以方便人员、物料及煤炭的运输。
现有技术中的物料转运装置包括底座和一端铰接于底座上的输送机,需要使用输送机时,可人工调整输送机的角度,以满足使用要求,不使用时,可将输送机放平以减小空间占用。但输送机的角度需要人工进行调整,输送机自身重量大,工人还需携带较多工具,如用于转运物料使用的铁铲,导致人工调整非常不方便,调整效率差。
因此希望有一种物料转运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料转运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对物料转运装置进行调整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物料转运装置,包括底座和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输送机,还包括第一转动轴、用于放置工具的卷带和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架摆动的移动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第一端,所述卷带的第一端卷绕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第二端能够随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转动而向远离或靠近第一转动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卷带展开于底座上或卷绕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
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输送机的底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卷带的第二端移动的移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输送链、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
所述主动链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
所述输送链套设于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上,所述从动链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两个所述输送链连接;所述输送链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在水平面内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将输送链分为上层和下层;
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卷带中的一个与所述上层连接,另一个与所述下层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下层,所述卷带安装于所述上层。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所述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为双转向伺服电机。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滚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卷带能够放置工具,以解放双手,减轻工人的负担。
(2)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向转动的输送链,安装于上层的卷带和安装于下层的支撑架,能够带动支撑架和卷带同时向两个方向移动,以防止支撑架将输送机撑起或放下过程中,卷带影响支撑架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转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转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转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输送机;3:支撑板;5:滚轮;6:旋转驱动装置;7:主动链轮;8:轴芯;9:第一转动轴;10:卷带;11:连接块;12:输送链;13:从动链轮;14:移动块;15:限位块;16:支撑架;1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图1为参照,将第一转动轴9的轴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位于底座1的同一侧的两个滚轮5的连线定义为“前后方向”,将底座1的底面及平行于底座1的底面的面定义为“水平面”。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物料转运装置,包括底座1和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1上的输送机2,还包括第一转动轴9、用于放置工具的卷带10和两个能够带动支撑架16摆动的移动装置,两个移动装置均安装于底座1上;第一转动轴9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第一端,第一转动轴9的轴向沿左右方向布置,卷带10的第一端卷绕于第一转动轴9上,随着第一转动轴9的转动时,移动装置带动第二端沿前后方向移动,以使卷带10展开或卷绕于第一转动轴9上。支撑架16的上端与输送机2的底部铰接,下端与移动装置连接,移动装置能够带动支撑架16的下端在水平面内往复移动。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动轴9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6。其中,旋转驱动装置6为双转向伺服电机。第一转动轴9包括轴芯8和卷辊,轴芯8与底座1转动连接,卷带10能够卷绕于卷辊上。
如图1所示,具体地,底座1的一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3,输送机2与支撑板3转动连接。底座1为长方体结构,底座1上开设有容纳腔。第一转动轴9安装于容纳腔内。
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一转动轴9,使卷带10卷绕于第一转动轴9上或卷带10展开,卷带10展开后可用于放置工具。其中,工具为物料转运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如铁铲,这类工具在物料转运过程中需要使用其铲运物料,转运结束需要将其放置于卷带10上,以减轻工人的劳动量。
现有技术中的物料转运装置包括底座1和一端铰接于底座1上的输送机2,需要使用输送机2时,可人工调整输送机2的角度,以满足使用要求,不使用时,可将输送机2放平以减小空间。但输送机2的角度需要人工进行调整,工人因携带较多工具,对输送机2的调整不便。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输送机2为皮带输送机,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通过卷带10能够放置工具,以解放双手,减轻工人的负担。
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四个滚轮5,其中两个滚轮5安装于底座1的前端,另两个滚轮5安装于底座1的后端,以方便移动物料转运装置。
具体地,如图2和3所示,两个移动装置分别安装于第一转动轴9的左右两端。移动装置包括输送链12、主动链轮7和从动链轮13;主动链轮7安装于第一转动轴9上,输送链12套设于主动链轮7和从动链轮13上,从动链轮13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第二端,从动链轮13转动连接于容纳腔内,卷带10的第二端与输送链12连接。第一转动轴9带动两个输送链12转动,以使两个输送链12分别带动卷带10的两端同步向远离第一转动轴9移动,从而使卷带10展开并用于放置工具,不放置工具时,可反向转动第一转动轴9,第一转动轴9带动输送链12反向转动,输送链12带动卷带10的第二端向靠近第一转动轴9移动,以使卷带10卷绕于第一转动轴9上。
进一步地,两个移动装置的从动链轮13通过第二转动轴连接,以使两个移动装置的从动链轮13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卷带10的第二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上安装有多个连接头,多个连接头分别安装于输送链12上的多个孔内,此处的孔是指输送链12与主动链轮7的轮齿啮合的孔。
更进一步地,如图1和2所示,支撑架16的下端与两个输送链12连接,输送链12能够带动支撑架16的下端沿水平面往复移动。通过输送链12带动支撑架16摆动,以调节输送机2的角度。
具体地,如图1所示,支撑架16包括两个支撑杆和一个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装置的输送链12连接,连接杆17沿左右方向布置,两个支撑杆分别安装于连接杆17的两端,两个支撑杆的顶端分别与输送机2的底部铰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连接杆17的两端均安装有移动块14,移动块14上设有多个限位块15,多个限位块15分别安装于输送链12上的多个孔内,此处的孔是指输送链12与主动链轮7的轮齿啮合的孔。
如图1所示,主动链轮7和从动链轮13将输送链12分为上层和下层;支撑架16和卷带10中的一个与上层连接,另一个与下层连接。本实施例,以支撑架16安装于下层,卷带10安装于上层为例。本方案中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支撑架16安装于上层,卷带10安装于下层。
具体地,输送链12在移动范围内往复移动,安装于上层的支撑架16或卷带10不会转动至下层,同样的,安装于下层的卷带10或支撑架16也不会转动至上层。
且底座1沿前后方向的长度足够长,在输送机2被支撑架16撑起或输送机2被放下时,支撑架16与输送链12的连接端和卷带10的第二端均置于底座1沿前后方向的中部,不会移动至底座1的端部,即卷带10不会完全被卷起,可用于放置工具,也不会完全覆盖在底座1上,不影响支撑架16的移动。且支撑架16对输送机2的支撑释放时,输送机2的底部与卷带10间的距离足够大,能够放置工具。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6的下端与卷带10的第二端间的距离足够远,支撑架16与卷带10移动过程中不产生干涉关系。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双向伺服电机驱动第一转动轴9正向转动(正向和反向只用于说明两个方向相反,没有特定的方向),第一转动轴9带动输送链12正向转动,安装于下层的支撑架16的下端向远离第一转动轴9的方向摆动,使输送机2与底座1间的夹角增大,以方便输送物料,同时,安装于上层的卷带10卷绕于第一转动轴9上,以防止卷带10阻挡支撑架16的移动。物料输送完成后,双向伺服电机反向转动,第一转动轴9带动输送链12反向转动,安装于下层的支撑架16向靠近第一转动轴9的方向移动,使输送机2与底座1间的夹角减小,以方便移动物料转运装置,同时,安装于上层的卷带10被展开,以方便将工具放置于卷带10上,减轻工人的负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物料转运装置,包括底座(1)和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上的输送机(2)和用于调节所述输送机(2)的角度的支撑架(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动轴(9)、用于放置工具的卷带(10)和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架(16)摆动的移动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
所述第一转动轴(9)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第一端,所述卷带(10)的第一端卷绕于所述第一转动轴(9)上,第二端与所述移动装置连接,能够随所述第一转动轴(9)的转动而向远离或靠近第一转动轴(9)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卷带(10)展开于底座(1)上或卷绕于所述第一转动轴(9)上;
所述支撑架(16)的一端与所述输送机(2)的底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装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输送链(12)、主动链轮(7)和从动链轮(13);
所述主动链轮(7)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轴(9)上;
所述输送链(12)套设于所述主动链轮(7)和所述从动链轮(13)上,所述从动链轮(13)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6)的下端所述输送链(12)连接,所述输送链(12)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架(16)的底端沿水平面往复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7)和所述从动链轮(13)将输送链(12)分为上层和下层;
所述支撑架(16)和所述卷带(10)中的一个与所述上层连接,另一个与所述下层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6)安装于所述下层,所述卷带(10)安装于所述上层。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9)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6)为双转向伺服电机。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物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滚轮(5)。
CN202321016352.7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物料转运装置 Active CN220033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6352.7U CN220033127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物料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6352.7U CN220033127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物料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3127U true CN220033127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3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6352.7U Active CN220033127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物料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3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2484B (zh) 煤矿用全自动锚杆钻车
CN107686014A (zh) 袋装水泥自动装车机及其工作原理
CN213478364U (zh) 一种锚杆转载机组
CN220033127U (zh) 一种物料转运装置
CN108798535A (zh) 一种综采工作面机炮联采装置
WO2002092231A1 (en) Fully mobile rig
CN207293628U (zh) 袋装水泥自动装车机
CN211285090U (zh) 一种可调式轨道铺设机
CN212049164U (zh) 一种履带行走式伸缩胶带输送机
US3121558A (en) Scroll type continuous mining machine
CN111577332B (zh) 一种地铁盾构施工用的自动行走注浆台车设备
US11628962B2 (en) Adjustable bagging tunnel
US4438575A (en) Continuous excavating apparatus
US4047761A (en) Mining machine
CN214421545U (zh) 一种露天煤矿用皮带输送机
JP2703068B2 (ja) 掘削土砂排出装置
CN215325073U (zh)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CN215890058U (zh) 一种巷道快速掘进全自动铺网钻锚一体化设备
US3194603A (en) Scroll type continuous mining machine
JPH0220320Y2 (zh)
CN218062302U (zh) 截割采煤机和采煤系统
CN216477317U (zh) 一种横轴掘进装置及其掘进机
CN219061658U (zh) 运载装置和掘锚机
CN218669263U (zh) 一种用于地矿勘探的钻杆输送装置
CN221053698U (zh) 一种井下提升式渣斗存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