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2944U - 垃圾压缩设备 - Google Patents

垃圾压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2944U
CN220032944U CN202321004035.3U CN202321004035U CN220032944U CN 220032944 U CN220032944 U CN 220032944U CN 202321004035 U CN202321004035 U CN 202321004035U CN 220032944 U CN220032944 U CN 220032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module
housing
garbage
electr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40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强德
谢涛
苏继胜
邓新汉
豆晨晨
戴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40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2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2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2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压缩设备,其包括垃圾箱和多个电加热模块,多个所述电加热模块布置在所述垃圾箱的箱体外壁,各个所述电加热模块均包括模块壳体、储存在所述模块壳体的壳腔内的导热液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腔内且用于加热所述导热液体的电加热器,所述模块壳体的壳体外壁局部贴合所述箱体外壁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模块在运行时无须通过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更不会对尾气排放造成影响,且通过模块壳体与箱体外壁直接接触的导热方式,有效保证对垃圾箱内空间的加热效率,从而有效加快结冰的融化速度,或避免结冰,保证垃圾压缩设备在严寒环境下依然可正常卸料,提高其环境适应性。

Description

垃圾压缩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压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垃圾压缩设备在严寒环境下容易出现其垃圾箱内垃圾和污水结冰的现象而导致卸料阻力加大,无法正常卸料。针对此现象,目前通常借助设置强推装置或尾气加热装置来辅助卸料。
其中,强推装置是通过转运车辆的液压系统提供动力以驱动垃圾箱内的推头将垃圾强行推出垃圾箱外,然而在强推装置运行时,转运车辆与垃圾压缩设备的液压油容易相互污染,并且在操作不当时,垃圾压缩设备内会滞留一部分转运车辆的液压油,造成转运车辆的液压油越来越少,影响其正常运行。而尾气加热装置则是利用转运车辆的尾气热量对垃圾压缩设备的底部进行加热以将结冰融化,但由于尾气热量有限,在严寒环境下仍无法有效融化垃圾箱内的结冰,并且会影响转运车辆的尾气排放,影响转运车辆的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至少一种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压缩设备,在对垃圾箱进行加热时无须借助液压系统运行,不会对尾气排放造成影响,同时可保证加热效率,从而实现在严寒环境下依然可正常卸料等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压缩设备,其包括垃圾箱和多个电加热模块,多个所述电加热模块布置在所述垃圾箱的箱体外壁,各个所述电加热模块均包括模块壳体、储存在所述模块壳体的壳腔内的导热液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腔内且用于加热所述导热液体的电加热器,所述模块壳体的壳体外壁局部贴合所述箱体外壁设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电加热模块布置在所述垃圾箱的箱体底壁,所述模块壳体的壳体顶壁贴合所述箱体底壁设置。
可选地,所述壳体外壁包括作为所述壳体顶壁的壳体导热壁以及与所述壳体导热壁共同围合限定出所述壳腔的壳体隔热壁。
可选地,所述壳体隔热壁形成为具有隔热层的复合层隔热壁;和/或,所述壳体导热壁形成为具有导热层的复合层导热壁。
可选地,所述壳体外壁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壳腔连通且用于注入和排出所述导热液体的过液口。
可选地,所述垃圾压缩设备包括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电源、插座和导电线束,所述插座与所述电源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垃圾箱上,多个所述电加热器通过所述导电线束并联,所述导电线束与所述插座连接。
可选地,所述垃圾压缩设备为垃圾压缩车,所述垃圾压缩车包括车身,所述电源为设置在所述车身上的车载电源。
可选地,所述导电线束与所述插座之间设置有温控开关。
可选地,多个所述电加热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底壁。
可选地,所述垃圾压缩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底壁的模块安装支架,所述模块安装支架中形成有沿所述垃圾箱的长度方向依次隔开设置的多个模块安装腔,多个所述电加热模块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个所述模块安装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压缩设备特采用具有全新形态的电加热模块来解决在严寒环境下由于垃圾结冰而无法正常卸料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模块在运行时无须通过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更不会对尾气排放造成影响,且通过模块壳体与箱体外壁直接接触的导热方式,有效保证对垃圾箱内空间的加热效率,从而有效加快结冰的融化速度,或避免结冰,保证垃圾压缩设备在严寒环境下依然可正常卸料,提高其环境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垃圾压缩设备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垃圾压缩设备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电加热模块和导电线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电加热模块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垃圾箱 2 电加热模块
3 模块安装支架 4 电源
5 插座 6 导电线束
7 温控开关
21 模块壳体 22 导热液体
23 电加热器
211 壳体导热壁 212 壳体隔热壁
213 过液口
212a 隔热层 212b 金属壳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压缩设备,其包括垃圾箱1和多个电加热模块2。
具体地,多个电加热模块2布置在垃圾箱1的箱体外壁,各个电加热模块2均包括模块壳体21、导热液体22和电加热器23。导热液体22储存在模块壳体21的壳腔内,模块壳体21在使用状态下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以免导热液体22泄漏。电加热器23设置在模块壳体21的壳腔内且用于加热导热液体22,电加热器23既可通过在电加热模块2中增设供电组件以获取电力,也可以由电加热模块2外部的电源提供电力,在电加热器23的通电状态下,其自身产热通过导热液体22高效传导至模块壳体21。而模块壳体21的壳体外壁局部贴合箱体外壁设置,即直接接触导热,可进一步将热量高效传导至垃圾箱1内。在箱体外壁的不同区域布置多个电加热模块2的情况下,垃圾箱1内的温升速度较快。
由此可见,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垃圾压缩设备特采用具有全新形态的电加热模块2来解决在严寒环境下由于垃圾结冰而无法正常卸料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电加热模块2在运行时无须通过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更不会对尾气排放造成影响,且通过模块壳体21与箱体外壁直接接触的导热方式,有效保证对垃圾箱1内空间的加热效率,从而有效加快结冰的融化速度,或避免结冰,保证垃圾压缩设备在严寒环境下依然可正常卸料,提高其环境适应性。
由于垃圾箱1内的污水主要积聚于底部,在严寒环境下,垃圾箱1的内底壁与垃圾之间会形成大量结冰,对于卸料工况而言,该区域的结冰是大大增加卸料阻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布置多个电加热模块2时,为兼顾加热效率、融冰速度和节省模块数量等方面,参照图1和图2,只在垃圾箱1的箱体底壁布置多个电加热模块2,已基本能够满足正常卸料要求,并且在箱体底壁布置电加热模块2,基本不影响垃圾压缩设备的整体外观。在本实施例中,模块壳体21的壳体顶壁贴合箱体底壁设置以实现电加热模块2与垃圾箱1之间的直接接触导热。
对于布置在箱体底壁的电加热模块2,参照图4,电加热模块2的壳体外壁可包括壳体导热壁211和壳体隔热壁212,壳体导热壁211与壳体隔热壁212共同围合限定出壳腔。
壳体导热壁211由导热性能较强的材质和/或结构制成,因此可作为壳体顶壁以贴合箱体底壁设置,提升导热效果。例如,壳体导热壁211可由导热性能较强的金属材质制成,又如,壳体导热壁211可形成为具有导热层的复合层导热壁。
而壳体隔热壁212不贴合箱体底壁设置,应尽量减少壳体隔热壁212处的热量损失,因此壳体隔热壁212由导热性能较强的材质和/或结构制成。例如,壳体隔热壁212可形成为具有隔热层212a的复合层隔热壁,其中隔热层可以是真空隔热层或隔热材料层等,隔热层212a的外侧还可设置金属壳壁212b以加强壳体强度。
可见,通过设置壳体导热壁211和壳体隔热壁212,既可减少热量无效散失,又能提高对垃圾箱1的加热效果。
对于模块壳体21,可在壳体外壁上设置与壳腔连通的过液口213,以便于注入和排出导热液体22。当然,也可不设置过液口213,此时电加热模块2在生产出厂后便形成为无法更换导热液体22的密封结构,其密封性能要优于设有过液口213的模块壳体21。
电加热模块2获取电力的方式不限。例如参照图2,垃圾压缩设备可包括供电系统,该供电系统包括电源4、插座5和导电线束6,插座5与电源4连接且设置在垃圾箱1上,多个电加热器23通过导电线束6并联,当需要启用多个电加热模块2时,将导电线束6与插座5连接通电,多个电加热模块2便可从电源4中获取电力。当垃圾压缩设备为垃圾压缩车时,电源4可以是设置在车身上的车载电源。
当然,电加热模块2还可从垃圾压缩设备外部的外部电源取电,或者电加热模块2自带可充电电源,均可保证电加热模块2能够通电运行。不同的取电方式既可单独设置,也可组合设置,在组合设置的情况下,可应对不同的使用场景,适应性更强。
对于图2实施例中的取电方式,进一步地,还可在导电线束6与插座5之间设置温控开关7,基于实际需要调整温控开关7的设定值,可合理控制电加热模块2的温度。
由于电加热模块2为模块化结构,若将电加热模块2设置为可从垃圾压缩设备中拆卸,还可实现电加热模块2的适应性灵活布置。一方面,可在严寒环境下安装电加热模块2,保证正常卸料,在非严寒环境下将其拆出,减轻垃圾压缩设备总重,降低运输成本。另一方面,还可根据垃圾箱1的大小、加热效果需求等调整电加热模块2的布置数量。
换言之,通过将电加热模块2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使得电加热模块2除了具备结构简单、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外,还具备了便捷使用的行业优势。
对于布置在箱体底壁的电加热模块2,参照图2,可在垃圾压缩设备中设置安装在箱体底壁的模块安装支架3,该模块安装支架3中形成有沿垃圾箱1的长度方向依次隔开设置的多个模块安装腔,此时多个电加热模块2可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个模块安装腔内,以基本覆盖整个箱体底壁布置,保证垃圾箱1的内底壁上的结冰能够同时受热融化,加快底部全区域的融冰速度。此外,模块安装腔与电加热模块2的配合方式类似于抽屉结构,可实现电加热模块2的快速拆装,并有效保证电加热模块2在安装后的稳定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压缩设备包括垃圾箱(1)和多个电加热模块(2),多个所述电加热模块(2)布置在所述垃圾箱(1)的箱体外壁,各个所述电加热模块(2)均包括模块壳体(21)、储存在所述模块壳体(21)的壳腔内的导热液体(22)以及设置在所述壳腔内且用于加热所述导热液体(22)的电加热器(23),所述模块壳体(21)的壳体外壁局部贴合所述箱体外壁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加热模块(2)布置在所述垃圾箱(1)的箱体底壁,所述模块壳体(21)的壳体顶壁贴合所述箱体底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壁包括作为所述壳体顶壁的壳体导热壁(211)以及与所述壳体导热壁(211)共同围合限定出所述壳腔的壳体隔热壁(2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隔热壁(212)形成为具有隔热层(212a)的复合层隔热壁;和/或,所述壳体导热壁(211)形成为具有导热层的复合层导热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壁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壳腔连通且用于注入和排出所述导热液体(22)的过液口(2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压缩设备包括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电源(4)、插座(5)和导电线束(6),所述插座(5)与所述电源(4)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垃圾箱(1)上,多个所述电加热器(23)通过所述导电线束(6)并联,所述导电线束(6)与所述插座(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压缩设备为垃圾压缩车,所述垃圾压缩车包括车身,所述电源(4)为设置在所述车身上的车载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束(6)与所述插座(5)之间设置有温控开关(7)。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加热模块(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底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压缩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底壁的模块安装支架(3),所述模块安装支架(3)中形成有沿所述垃圾箱(1)的长度方向依次隔开设置的多个模块安装腔,多个所述电加热模块(2)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个所述模块安装腔内。
CN202321004035.3U 2023-04-27 2023-04-27 垃圾压缩设备 Active CN220032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4035.3U CN220032944U (zh) 2023-04-27 2023-04-27 垃圾压缩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4035.3U CN220032944U (zh) 2023-04-27 2023-04-27 垃圾压缩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2944U true CN220032944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4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4035.3U Active CN220032944U (zh) 2023-04-27 2023-04-27 垃圾压缩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29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38144U (zh) 用于电池的加热和冷却装置、电池配置和机动车
JP5041184B2 (ja) 熱伝導プレート付きバッテリー
CN101223822B (zh) 槽加热装置
CN106602182B (zh) 金属空气电池系统以及车辆
CN103401044A (zh) 一种基于平板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2593397A (zh) 一种温度可调式电动汽车电池仓
CN106532194B (zh) 金属空气电池系统以及车辆
US20170267195A1 (en) Start control system of vehicle and vehicle
CN110061323A (zh) 一种热管理装置、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106450527A (zh) 一种具有低温自加热功能的锂离子电池组及其自加热方法
CN220032944U (zh) 垃圾压缩设备
CN108666699B (zh) 车辆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具有这种温度控制装置的车辆以及用于控制车辆电池温度的方法
CN203351711U (zh) 一种基于平板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5602978A (zh) 具有浸没式调温的电池装置和机动车辆
CN103367835A (zh) 一种基于环路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0649193A (zh) 一种耐低温电池模组
CN108583217A (zh) 一种带等电位设计的汽车空调高压加热水ptc总成
CN219163489U (zh) 自动冷却的电池箱体及自动冷却的电池包
CN107608422A (zh) 车载温度控制装置
CN207021358U (zh) 电池组充电保温箱
CN113745693B (zh) 一种分级散热且具有保护功能的电摩电池
CN215291981U (zh) 一种门把手及车辆
RU190391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размещения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ой батареи с системой подогрева
CN205264833U (zh) 带有预热装置的电池系统
CN202371960U (zh) 一种车载太阳能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