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5833U - 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以及制氧机 - Google Patents

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以及制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5833U
CN220025833U CN202321403672.8U CN202321403672U CN220025833U CN 220025833 U CN220025833 U CN 220025833U CN 202321403672 U CN202321403672 U CN 202321403672U CN 220025833 U CN220025833 U CN 220025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vity
water cavity
oxygen
hum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036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wge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wge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wge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wge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036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5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5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5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以及制氧机,恒温恒湿水杯包括杯体、浮阀、发热装置和控制部件,杯体中设有分隔板,分隔板上设有流水孔,分隔板将杯体的内腔分为上水腔和下水腔,杯体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浮阀设在下水腔中且位于流水孔的下方,发热装置用于加热下水腔中的水,发热装置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可以实现下水腔中水的自动注入,确保下水腔中总是盛装有所需的水量,保证氧气的湿化效果,达到对氧气的恒定湿化,同时,下水腔中的水的温度可以稳定在设定范围内,确保经过湿化后的氧气保持一定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水杯,结构简单,对氧气的湿化效果稳定,供使用者呼吸的氧气具有恒温恒湿的效果。

Description

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以及制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以及制氧机。
背景技术
制氧机的氧气湿化装置是在湿化杯中装水,制氧机制出的氧气通过管路引入到湿化杯中的水里,然后从水下以气泡形式冒出,通过管路将湿化后的氧气输送到应用的位置,氧气通过水后,使得氧气的含水量增大达到湿化的作用,湿化后的氧气可以湿润病人的气道,防止干燥的氧气对气道黏膜的刺激,而且可以湿润肺泡,增加肺泡活性,有利于气体的交换。
现有的制氧机使用的湿化杯,湿化后的氧气的温度无法有效控制,容易导致使用者呼吸到的氧气是冰凉的,人体吸入冰凉的氧气后会感到不舒服,不利于人体的康复,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
另外,现有的制氧机使用的湿化杯,通常刻有最大装水量和最小装水量,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往往不留意经常会将水装到超过最大装水量,使用时很容易导致水滴漫入鼻吸管,影响病人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呛鼻等,另外,使用过程中,隔断时间就要去观察湿化杯中的水是否低于最小装水量,尤其是对小容量的湿化杯时,需要观察的频率更高,非常麻烦,当湿化杯中的水低于最小装水量时会影响氧气的湿化效果,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以及制氧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包括:
杯体,杯体呈透明状,杯体中设有分隔板,分隔板上设有流水孔,分隔板将杯体的内腔分为通过流水孔连通的上水腔和下水腔,杯体的侧壁上设有与下水腔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杯体的顶部设有与上水腔连通的注水口,注水口上设有胶塞;
浮阀,浮阀呈盘状且呈内空状,浮阀设在下水腔中且位于流水孔的下方,当下水腔中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浮阀在浮力作用下堵住流水孔;
发热装置,发热装置设在下水腔的底部,发热装置用于加热下水腔中的水,发热装置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
控制部件,温度传感器与控制部件电连接,控制部件与发热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将杯体上的进气管与制氧机的制氧出口连通,出气管与制氧机的出氧口连通,拔出胶塞,通过注水口向上水腔中注满水,上水腔中的水通过流水孔可以流入下水腔中,由于浮阀呈盘状且呈内空状,下水腔中的浮阀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可以被托起,当下水腔中的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浮阀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向上堵住流水孔,此时上水腔中的水不会再流入下水腔中,当制氧机工作时,制氧机制出的氧气通过进气管进入下水腔中,氧气经过下水腔中的水湿润后通过出气管输出至制氧机的出氧口,使得从制氧机的出氧口排出的氧气的含水量增大从而实现氧气的湿化,使用过程中,随着下水腔中的水位下降,浮阀也跟着下降,流水孔被打开,上水腔中的水通过流水孔又流入下水腔中,下水腔中上升的水位又可以重新使浮阀向上堵住流水孔,实现下水腔中水的自动注入,确保下水腔中总是盛装有所需的水量,既可以有效防止由于使用者不留意将水装到超过湿化杯的最大装水量,又不需要频繁地去观察湿化杯中的水是否低于最小装水量,只要确保上水腔中有水,即可保证下水腔中总是盛装有所需的水量,保证氧气的湿化效果,达到对氧气的恒定湿化,同时,发热装置可以对下水腔中的水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下水腔中的水的温度,当下水腔中的水被加热到设定温度范围时,控制部件控制发热装置停止加热,当下水腔中的水的温度低于设定范围时,控制部件控制发热装置开始加热,从而可以使下水腔中的水的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范围内,确保经过湿化后的氧气保持一定的温度,可以让使用者呼吸到舒适的氧气,另外,下水腔中的水的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范围内也可以进一步确保氧气的恒湿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结构简单,对氧气的湿化效果稳定,使用方便,使制氧机输出的供使用者呼吸的氧气具有恒温恒湿的效果,让使用者可以更舒适的使用制氧机。
优选地,分隔板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位于下水腔中的围板,围板的底部与下水腔的内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浮阀位于围板围壁的腔体中。
因此,浮阀在水的浮力作用下被托起或下降时,围板可以对浮阀进行限位,防止浮阀偏位导致无法堵住流水孔,另外,从流水孔流下的水通过围板底部与下水腔内底部之间的间隙可以在水平方向上铺满下水腔,确保氧气的湿化效果。
优选地,围板上设有缺口,缺口的一侧设有挡板,挡板的一侧设在下水腔的内壁上,挡板的另一侧设在围板上,进气管的位于下水腔内的端口与出气管的位于下水腔内的端口分别位于挡板的两侧。
因此,氧气通过进气管先进入围板的外壁与下水腔的内壁之间的空间中,然后进入水中,氧气在水中以气泡形式通过围板底部与下水腔内底部之间的间隙,并从位于围板内的水面冒出,湿化后的氧气通过缺口从出气管排出,围板以及挡板的存在可以防止从进气管进入的氧气直接从出气管排出,确保从进气管进入的氧气经过充分的湿润后再从出气管排出。
优选地,分隔板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位于下水腔中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位于围板围壁的腔体中,流水孔与环形凸起围壁的腔体连通,浮阀的朝向流水孔的端面上设有凸柱,凸柱容置在环形凸起中,凸柱的端面设有内凹腔,内凹腔中设有堵水塞,
当下水腔中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在浮力作用下,浮阀上的堵水塞堵住流水孔。
因此,通过凸柱与环形凸起的配合,当下水腔中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在浮力作用下,浮阀通过凸柱上的堵水塞可以精准地、高密封性地堵住位于环形凸起中的流水孔,确保此时上水腔中的水不会通过流水孔渗流进下水腔中。
优选地,分隔板上设有开口朝下水腔的凹腔,凹腔的外围位于上水腔内,挡板的上部容置在凹腔中并将凹腔的空间一分为二,进气管的位于下水腔内的端口、出气管的位于下水腔内的端口均与凹腔连通。
因此,挡板可以将进气管的位于下水腔内的端口与出气管的位于下水腔内的端口隔开,凹腔的外围位于上水腔内可以有效地增加氧气在水中的湿润时间,确保氧气经过充分的湿润后再从出气管排出。
优选地,发热装置包括导热底座、导热盘和发热块,杯体的底部设有开口,导热底座设在开口上且位于下水腔的底部,发热块、温度传感器均设在导热盘上,导热盘能对导热底座进行加热,控制部件与发热块电连接。
因此,发热块工作时,发热块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给导热盘,导热盘可以对导热底座进行加热,发热的导热底座可以完成对下水腔中水的加热,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导热盘的温度,控制部件通过对发热块的控制可以使导热盘的温度维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即导热盘通过导热底座可以使下水腔中的水的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范围内,确保经过湿化后的氧气保持一定的温度,可以让使用者呼吸到舒适的氧气。
优选地,发热块包括三个发热片、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三个发热片并行排布,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分别覆盖在三个发热片的顶部和底部,控制部件与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电连接。
因此,当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连接电源时,三个发热片可以高效地对导热盘进行加热。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通孔,安装座上设有两个横向插槽,横向插槽位于通孔的外围,导热底座的边缘凸出于杯体的周壁,导热盘上设有凸起部,导热盘设在安装座的底部且导热盘上的凸起部从通孔中伸出,导热底座的边缘能横向卡接在两个横向插槽中,
当导热底座的边缘横向卡接在两个横向插槽之间时,导热底座与导热盘上的凸起部接触。
因此,杯体通过底部的导热底座可以横向插接在安装座上的两个横向插槽之间,将杯体横向向外拉出即可从安装座上拆下,杯体的装拆非常方便,当杯体底部的导热底座的边缘横向卡接在安装座上的两个横向插槽之间时,杯体底部的导热底座与导热盘上的凸起部接触,当发热块工作时,导热盘就可以对导热底座进行加热,发热的导热底座可以完成对下水腔中水的加热,对下水腔中的水的加热也非常方便。
优选地,安装座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当导热底座的边缘横向卡接在两个横向插槽中时,进气管插接在进气口中,出气管插接在出气口中。
因此,当杯体通过底部的导热底座横向插接在安装座上的两个横向插槽中时,杯体上的进气管插接在进气口中,杯体上的出气管插接在出气口中,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氧气管路的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氧机,包含前述的恒温恒湿水杯,进气管与制氧机的制氧出口连通,出气管与制氧机的出氧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制氧机在工作时,制氧机制出的氧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恒温恒湿水杯的下水腔中,氧气经过下水腔中的水湿润和加热后通过出气管输出至制氧机的出氧口,从制氧机的出氧口排出恒湿恒温的氧气,排出的氧气湿化效果稳定且保持一定的温度,使制氧机输出的供使用者呼吸的氧气具有恒温恒湿的效果,让使用者可以更舒适的使用制氧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中杯体、浮阀、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恒温恒湿水杯中杯体、浮阀、导热底座的透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恒温恒湿水杯中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恒温恒湿水杯中杯体隐藏顶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恒温恒湿水杯中导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恒温恒湿水杯中发热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恒温恒湿水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恒温恒湿水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水杯安装在制氧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恒温恒湿水杯隐藏杯体、浮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恒温恒湿水杯隐藏导热底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恒温恒湿水杯隐藏发热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参阅图1至图12,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包括杯体1、浮阀2、发热装置3、控制部件4、安装座5和密封圈6。
参阅图8,杯体1的顶部成型有注水口15,注水口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注水口15的内径不同,两个注水口15上共同安装一个胶塞151,胶塞151上成型有分别与两个注水口15内径适配的第一密封胶柱和第二密封胶柱,胶塞151通过第一密封胶柱和第二密封胶柱可以对两个注水口15进行密封或者打开,通过两个注水口15可以向杯体1中注水,根据注水量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注水口15,胶塞151可以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杯体1中影响水的质量。
参阅图2至图4,杯体1中安装有分隔板11,分隔板11沿杯体1的径向安装,分隔板11与杯体1一体成型,分隔板11将杯体1的内腔分为上水腔101和下水腔102,上水腔101的体积大于下水腔102的体积,分隔板11的中间位置成型有流水孔12,上水腔101和下水腔102通过流水孔12连通,注水口15与上水腔101连通,通过注水口15可以向上水腔101中注水,流水孔12未被堵住时,上水腔101中的水通过流水孔12可以流入下水腔102中。
参阅图2、图3和图7,分隔板11的底部成型有向下延伸的位于下水腔102中的围板16,参阅图2,围板16的底部与下水腔102的内底部之间留有间隙17,从流水孔12流下的水通过围板16底部与下水腔102内底部之间的间隙17可以在水平方向上铺满下水腔102。
参阅图2、图3和图7,分隔板11的底部成型有向下延伸的位于下水腔102中的环形凸起18,流水孔12位于环形凸起18中,环形凸起18位于围板16围壁的腔体中,流水孔12与环形凸起18围壁的腔体连通,参阅图4,流水孔12的一端与分隔板11的位于上水腔101内的端面平齐,参阅图3,流水孔12的另一端凸出于分隔板11的位于下水腔102内的端面并且位于环形凸起18中,位于上水腔101内的流水孔12一端的孔径可以大于位于环形凸起18中的流水孔12另一端的孔径大小,流水孔12的内腔类似于锥形状设计,流水孔12的这种设计可以确保上水腔101中的水可以快速地流入下水腔102中。
参阅图8,浮阀2呈盘状,并且浮阀2呈内空状,浮阀2可以由密度小于水的材料制成,如塑料,这样,当下水腔102中的水位升高时就可以将浮阀2托起。
参阅图2和图7,浮阀2位于下水腔102中且位于围板16围壁的腔体中,围板16的内径略大于浮阀2的最大外径,浮阀2位于流水孔12的下方,参阅图8,浮阀2的朝向流水孔12的端面上成型有凸柱21,凸柱21容置在环形凸起18中,凸柱21可以在环形凸起18中上下自由移动,凸柱21的端面成型有内凹腔22,内凹腔22中安装有堵水塞23,上水腔101中的水通过流水孔12流入下水腔102中,下水腔102中的浮阀2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会被向上托起,浮阀2上的凸柱21以及堵水塞23在环形凸起18中向上移动且逐渐靠近流水孔12的端部,当下水腔102中的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在浮力作用下,浮阀2上的内凹腔22中的堵水塞23堵住流水孔12,此时上水腔101中的水不会再流入下水腔102中,下水腔102中已经盛装有所需的水量,此时,下水腔102中的水位也漫过围板16的底部,使用过程中,随着下水腔102中的水位下降,浮阀2也跟着水位下降,浮阀2上的内凹腔22中的堵水塞23与流水孔12的端部分离,即流水孔12被打开,上水腔101中的水通过流水孔12又流入下水腔102中,下水腔102中的水位又上升,当下水腔102中的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下水腔102中上升的水位又可以重新使浮阀2上的内凹腔22中的堵水塞23堵住流水孔12,此时上水腔101中的水不会再流入下水腔102中,下水腔102中又重新盛装有所需的水量,从而实现下水腔102中水的自动注入,确保下水腔102中总是盛装有所需的水量,保证氧气的湿化效果,达到对氧气的恒定湿化;浮阀2在水的浮力作用下被托起或下降时,围板16可以对浮阀2进行限位,防止浮阀2上的内凹腔22中的堵水塞23的偏位导致无法堵住流水孔12,另外,从流水孔12流下的水通过围板16底部与下水腔102内底部之间的间隙17可以在水平方向上铺满下水腔102,确保氧气的湿化效果,当浮阀2上的内凹腔22中的堵水塞23堵住流水孔12时,下水腔102中已经盛装有所需的水量,且下水腔102中的水位也漫过围板16的底部。
参阅图3,环形凸起18的内壁上成型有多个沿环形凸起18轴向排布的等间距的凸筋181,凸筋181不会对浮阀2上的凸柱21在环形凸起18中上下自由移动造成干涉,凸筋181可以确保环形凸起18的内壁与凸柱21的外壁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当下水腔102中的水位下降以及浮阀2也跟着下降时,上水腔101中的水通过流水孔12流入环形凸起18中,并通过环形凸起18的内壁与凸柱21的外壁之间的间隙流入下水腔102中,凸筋181的存在确保此时环形凸起18中的凸柱21不会影响上水腔101中的水通过流水孔12顺利地流入下水腔102中。
杯体1呈透明状,这样可以方便使用者观察上水腔101、下水腔102中的水量情况。
参阅图1和图2,杯体1的侧壁上成型有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均与下水腔102连通。
参阅图3,围板16在周向上并非呈闭合状,围板16上成型有缺口161,缺口16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挡板162,挡板162的一侧密封地固定在下水腔102的内壁上,挡板162的另一侧与缺口161的一侧一体连接,参阅图3和图4,分隔板11上成型有开口朝下水腔102的凹腔19,凹腔19的外围位于上水腔101内,挡板162的上部容置在凹腔19中并将凹腔19的空间一分为二,进气管13的位于下水腔102内的端口、出气管14的位于下水腔102内的端口均与凹腔19连通,进气管13的位于下水腔102内的端口与出气管14的位于下水腔102内的端口分别位于挡板162的两侧,挡板162可以将进气管13的位于下水腔102内的端口与出气管14的位于下水腔102内的端口隔开,氧气通过进气管13先进入凹腔19中,然后进入围板16的外壁与下水腔102的内壁之间的空间中,然后进入下水腔102中的水里,氧气在水中以气泡形式通过围板16底部与下水腔102内底部之间的间隙17,并从位于围板16内的水面冒出,从围板16内的水面冒出的氧气被湿化,湿化后的氧气通过缺口161进入凹腔19中,并从出气管14排出,挡板162可以将进气管13的位于下水腔102内的端口与出气管14的位于下水腔102内的端口隔开,防止从进气管13进入的氧气直接从出气管14排出,围板16以及挡板162的存在也可以确保从进气管13进入的氧气经过充分的湿润后再从出气管14排出,另外,凹腔19的外围位于上水腔101内可以有效地增加氧气在水中的湿润时间,确保氧气经过充分的湿润后再从出气管14排出。
参阅图1、图7和图8,发热装置3包括导热底座32、导热盘33和发热块34,发热装置3用来加热下水腔102中的水。
参阅图7,杯体1的底部成型有开口110,导热底座32密封地安装在开口110上,导热底座32位于下水腔102的底部;具体地:参阅图4、图7和图8,杯体1的底部沿周向成型有一圈凸边111,参阅图8,导热底座32上成型有一圈内凹槽321,密封圈6嵌入在内凹槽321中,杯体1底部的凸边111插接在内凹槽321中,密封圈6可以防止下水腔102中的水渗出,确保密封性。
参阅图12,安装座5用于安装在制氧机上,安装座5上成型有通孔51,安装座5上成型有两个横向插槽52,横向插槽52位于通孔51的外围,横向插槽52的内壁呈弧形,两个横向插槽52的内壁可以刚好卡接导热底座32的边缘(图10所示的状态);参阅图5,导热盘33上成型有凸起部331,导热盘33安装在安装座5的底部且导热盘33上的凸起部331从通孔51中伸出(图11所示的状态);参阅图2,导热底座32的边缘凸出于杯体1的周壁,导热底座32的边缘能横向卡接在两个横向插槽52中,当导热底座32的边缘横向卡接在两个横向插槽52之间时,导热底座32与导热盘33上的凸起部331接触(图9所示的状态);参阅图6和图7,发热块34、温度传感器31均安装在导热盘33上,导热盘33上可以成型有分别用于卡接发热块34的第一安装槽332和用于卡接温度传感器31的第二安装槽333,发热块34嵌入在第一安装槽332中,温度传感器31嵌入在第二安装槽333中,在导热盘33的底部可以安装一个盖体35,盖体35盖合在发热块34和温度传感器31的表面防止发热块34和温度传感器31掉出,当发热块34工作时,发热块34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给导热盘33,导热盘33可以对导热底座32进行加热,发热的导热底座32可以完成对下水腔102中水的加热,导热盘33、导热底座32可以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制成如铝;杯体1通过底部的导热底座32可以横向插接在安装座5上的两个横向插槽52之间,将杯体1横向向外拉出即可从安装座5上拆下,杯体1的装拆非常方便,当杯体1底部的导热底座32的边缘横向卡接在安装座5上的两个横向插槽之间52时,杯体1底部的导热底座32与导热盘33上的凸起部331接触,当发热块34工作时,即可完成对下水腔102中水的加热,对下水腔102中的水的加热也非常方便。
参阅图7,发热块34具体的结构可以为:发热块34包括三个发热片341、第一电极板342和第二电极板343,三个发热片341并行排布,第一电极板342和第二电极板343分别覆盖在三个发热片341的顶部和底部,当第一电极板342、第二电极板343连接电源时,三个发热片341可以高效地对导热盘33进行加热。
参阅图10至图12,安装座5上安装有进气口53和出气口54,当杯体1通过导热底座32的边缘横向卡接在两个横向插槽52中时(图9所示的状态),杯体1上的进气管13刚好插接在进气口53中,杯体1上的出气管14刚好插接在出气口54中,从而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氧气管路的连通,另外,进气口53和出气口54上均可以安装一个密封圈,确保插接后的密封性。
控制部件4通过线束与第一电极板342、第二电极板343连接,控制部件4可以控制发热块34工作或停止工作,温度传感器31通过线束与控制部件4连接,温度传感器31可以实时检测导热盘33的温度,即温度传感器31可以实时检测下水腔102中水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控制部件4处理,控制部件4可以选用微控制部件或者单片机,控制部件4可以设定导热盘33的温度范围即下水腔102中水的温度范围,如36~38℃,当导热盘33及下水腔102中的水被加热到设定温度范围时,控制部件4控制发热块34停止加热,当导热盘33及下水腔102中的水的温度低于设定范围时,控制部件4控制发热块34开始加热,从而可以使下水腔102中的水的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范围内,确保经过湿化后的氧气保持一定的温度,可以让使用者呼吸到舒适的氧气,另外,下水腔102中的水的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范围内也可以进一步确保氧气的恒湿效果,因为下水腔102中的水的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范围内可以确保下水腔102中水面上方的空气的湿度稳定,从而进一步确保氧气的恒湿效果。
制氧机,包括前述的恒温恒湿水杯,恒温恒湿水杯通过安装座5安装在制氧机上,安装座5上的进气口53与制氧机的制氧出口连通,安装座5上的出气口54与制氧机的出氧口连通。
参阅图9,前述的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安装在制氧机7上,具体地,安装座5对应安装在制氧机7的壳体上,安装座5上的进气口53与制氧机的制氧出口连通,安装座5上的出气口54与制氧机的出氧口连通,控制部件4安装在制氧机7内部,控制部件4可以与制氧机7的控制部分共用。
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的制氧机7在工作前,拔出胶塞151,通过注水口15向杯体1的上水腔101中注满水,上水腔101中的水通过流水孔12以及环形凸起18流入下水腔102中,下水腔102中的浮阀2在水的浮力作用下被托起,当下水腔101中的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在浮力作用下,浮阀2上的堵水塞23堵住流水孔12,此时上水腔101中的水不会再流入下水腔102中,下水腔102中已经盛装有所需的水量,此时,下水腔102中的水位也漫过围板16的底部,当制氧机7工作时,制氧机7制出的氧气通过安装座5上的进气口53、杯体1上的进气管13先进入凹腔19中,然后进入围板16的外壁与下水腔102的内壁之间的空间中,然后再进入下水腔102中的水里,氧气在水中以气泡形式通过围板16底部与下水腔102内底部之间的间隙17,并从位于围板16内的水面冒出,从围板16内的水面冒出的氧气被湿化,湿化后的氧气通过缺口161进入凹腔19中,并通过出气管14、出气口54输出至制氧机7的出氧口,使得从制氧机7的出氧口排出的氧气的含水量增大从而实现氧气的湿化,制氧机7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下水腔102中的水位下降,浮阀2也跟着下降,浮阀2上的堵水塞23与流水孔12的端部分离,即流水孔12被打开,上水腔101中的水通过流水孔12又流入下水腔102中,下水腔102中的水位又上升,当下水腔102中的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下水腔102中上升的水位又可以重新使浮阀2上的堵水塞23堵住流水孔12,此时上水腔101中的水不会再流入下水腔102中,下水腔102中又重新盛装有所需的水量,从而实现下水腔102中水的自动注入,确保下水腔102中总是盛装有所需的水量,保证氧气的湿化效果,达到对氧气的恒定湿化,既可以有效防止由于使用者不留意将水装到超过湿化杯的最大装水量,又不需要频繁地去观察湿化杯中的水是否低于最小装水量,只要确保上水腔101中有水,即可保证下水腔102中总是盛装有所需的水量,保证氧气的湿化效果,湿化后的氧气可以湿润病人的气道,防止干燥的氧气对气道黏膜的刺激,而且可以湿润肺泡,增加肺泡活性,有利于气体的交换,同时,控制部件4控制发热块34对下水腔102中的水进行加热,当下水腔102中的水被加热到设定温度范围时(如36~38℃),发热块34停止加热,当下水腔102中的水的温度低于设定范围时,发热块34开始加热,从而可以使下水腔102中的水的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范围内,确保经过湿化后的氧气保持一定的温度,可以让使用者呼吸到舒适的氧气,另外,下水腔102中的水的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范围内也可以进一步确保氧气的恒湿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结构简单,对氧气的湿化效果稳定,使用方便,使制氧机7输出的供使用者呼吸的氧气具有恒温恒湿的效果,让使用者可以更舒适的使用制氧机7。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旨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公知常识对本实用新型作显而易见的改进,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体,所述杯体呈透明状,杯体中设有分隔板,分隔板上设有流水孔,分隔板将杯体的内腔分为通过流水孔连通的上水腔和下水腔,杯体的侧壁上设有与下水腔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杯体的顶部设有与上水腔连通的注水口,注水口上设有胶塞;
浮阀,所述浮阀呈盘状且呈内空状,浮阀设在下水腔中且位于流水孔的下方,当下水腔中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浮阀在浮力作用下堵住流水孔;
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设在下水腔的底部,发热装置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
控制部件,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部件电连接,控制部件与发热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位于下水腔中的围板,所述围板的底部与下水腔的内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浮阀位于围板围壁的腔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恒湿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一侧设有挡板,挡板的一侧设在下水腔的内壁上,挡板的另一侧设在围板上,进气管的位于下水腔内的端口与出气管的位于下水腔内的端口分别位于挡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恒湿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位于下水腔中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位于围板围壁的腔体中,所述流水孔与环形凸起围壁的腔体连通,浮阀的朝向流水孔的端面上设有凸柱,凸柱容置在环形凸起中,凸柱的端面设有内凹腔,内凹腔中设有堵水塞,
当下水腔中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在浮力作用下,浮阀上的堵水塞堵住流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恒湿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上设有开口朝下水腔的凹腔,凹腔的外围位于上水腔内,挡板的上部容置在凹腔中并将凹腔的空间一分为二,进气管的位于下水腔内的端口、出气管的位于下水腔内的端口均与凹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恒温恒湿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导热底座、导热盘和发热块,所述杯体的底部设有开口,导热底座设在开口上且位于下水腔的底部,发热块、温度传感器均设在导热盘上,导热盘能对导热底座进行加热,控制部件与发热块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温恒湿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块包括三个发热片、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三个发热片并行排布,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分别覆盖在三个发热片顶部和底部,控制部件与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温恒湿水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通孔,安装座上设有两个横向插槽,横向插槽位于通孔的外围,所述导热底座的边缘凸出于杯体的周壁,导热盘上设有凸起部,导热盘设在安装座的底部且导热盘上的凸起部从通孔中伸出,导热底座的边缘能横向卡接在两个横向插槽中,
当导热底座的边缘横向卡接在两个横向插槽之间时,导热底座与导热盘上的凸起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恒温恒湿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当导热底座的边缘横向卡接在两个横向插槽中时,进气管插接在进气口中,出气管插接在出气口中。
10.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恒温恒湿水杯,所述进气管与制氧机的制氧出口连通,所述出气管与制氧机的出氧口连通。
CN202321403672.8U 2023-06-02 2023-06-02 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以及制氧机 Active CN220025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3672.8U CN220025833U (zh) 2023-06-02 2023-06-02 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以及制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3672.8U CN220025833U (zh) 2023-06-02 2023-06-02 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以及制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5833U true CN220025833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4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03672.8U Active CN220025833U (zh) 2023-06-02 2023-06-02 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以及制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5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8095E1 (en) Humidifier with structure to prevent backflow of liquid through the humidifier inlet
US3806102A (en) Medical humidifier
US4753758A (en) Respiratory humidifier
US3864440A (en) Humidifier and heater for delivered gas
US10758702B2 (en) Humidification device, humidifier and ventilator
JP2010508957A5 (zh)
CN106237478A (zh) 储液装置、加湿器和呼吸机
CN220025833U (zh) 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以及制氧机
CN111868453A (zh) 蒸汽产生器
WO2021007900A1 (zh) 一种新型加湿器
WO2016110218A1 (zh) 一种加湿装置、湿化器及呼吸机
WO2021139198A1 (zh) 一种湿化罐
CN116764062A (zh) 用于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以及包含其的制氧机
CN111388834A (zh) 一种用于呼吸支持设备的湿化装置
WO2020093897A1 (zh) 护理机主机及其所属的护理机
CN209332954U (zh) 一种安全的氧气湿化装置及一种氧气输送管路
CN218820773U (zh) 加湿模块及空气净化器
CN219896708U (zh) 制氧机的湿化杯以及制氧机
CN111888612B (zh) 自动注水加湿室结构改良
CN212662438U (zh) 一种用于呼吸支持设备的湿化装置
CN116850403A (zh) 多功能制氧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6637265A (zh) 氧气湿化杯以及包含其的制氧机
CN112618904A (zh) 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
CN114688656B (zh) 空调器
CN218672490U (zh) 加湿组件和具有其的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