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8904A - 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8904A
CN112618904A CN202011601528.6A CN202011601528A CN112618904A CN 112618904 A CN112618904 A CN 112618904A CN 202011601528 A CN202011601528 A CN 202011601528A CN 112618904 A CN112618904 A CN 112618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ing
channel
gas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15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
戴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Micomme Zhongjin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Micomme Zhongjin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Micomme Zhongjin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Micomme Zhongjin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015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89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8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89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4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fluids, one of them being in a liquid phase
    • A61M16/16Devices to humidify the respiration air
    • A61M16/162Water-reservoir filling system, e.g. automatic
    • A61M16/164Water-reservoir filling system, e.g. automatic including a liquid inlet valve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75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influencing the temperature
    • A61M16/1095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influencing the temperature in the connecting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4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fluids, one of them being in a liquid phase
    • A61M16/16Devices to humidify the respiration 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61M2016/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with a flowm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68Tempera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包括密闭存水罐、多路阀块、加热水盒和压力平衡管,密闭存水罐、多路阀块和加热水盒依次自上而下连接成一体;压力平衡管穿设在多路阀块内,且其第一端延伸进密闭存水罐内腔,并露出密闭存水罐的最高水面,其第二端延伸进加热水盒的内腔,用于均衡密闭存水罐腔和加热水盒内的气压;压力平衡管的第二端露出加热水盒的水面,密闭存水罐内的水经多路阀块的补水通道给加热水盒自动补水,反之,密闭存水罐内的水在负压作用下停止经多路阀块的补水通道给加热水盒补水,本发明通过设置压力平衡管,利用压力平衡管两端的压力差自行实现补水通道的通断,从而实现加热水盒自动补水,结构简单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医用氧气湿化瓶是将医院墙壁氧通入湿化瓶内的常温纯净水中,氧气通过与水接触会有气泡产生,在产生气泡的过程中使氧气与水进行混合,从而起到氧气湿化的目的。然而,由于是常温水,所以湿化后氧气中水的含量非常低,因为常温下氧气中的水饱和量较低,湿化效果不明显。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加热的方式来提高气体湿化量的方法。有通过对湿化瓶底部用加热板传热的,有通过加热棒插入瓶内加热水等湿化方式。但传统的加热方式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传统的加热棒在加热的过程中,必须完全淹没在水中进行加热,但当水量消耗后,如果不能及时补水,加热棒会露出水面,存在干烧的风险;
2.水加热后会产生湿热气体,进入鼻氧管会迅速产生冷凝水,冷凝水会直接进入患者的鼻腔内,使病人存在呛水风险。
传统的,申请号为CN201320775409.1的一件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进水管、进气管、出气管、瓶塞、降噪管、控制芯片、温度探测器、加热层和接触器,瓶塞位于瓶体的瓶口处,进水管、进气管与出气管穿过瓶塞并固定在瓶塞上,进气管底部连接降噪管,出气管顶部通过管道将氧气输送至病人处,加热层包覆在瓶体外部,加热层形状和尺寸与瓶体相适应,接触器和控制芯片位于加热层外表面,温度探测器位于瓶体内,温度探测器与接触器控制端分别通过控制线连接到控制芯片,控制芯片连接到电源,加热层通过接触器电源端连接到电源,氧气湿化瓶,可增加氧气湿度,提高氧气温度,同样该专利采用加热层加热的方式产生湿热气体,仍然不可避免的在鼻氧管中产生冷凝水,给患者带来不适感以及呛水的风险,另外专利的湿化瓶无法自动补水,势必影响使用效率。
因此,亟需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既能够实现自行补水,又能够抑制冷凝水的产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既能够实现自行补水,又能够抑制冷凝水的产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包括密闭存水罐、多路阀块、加热水盒和压力平衡管,所述密闭存水罐、多路阀块和加热水盒依次自上而下连接成一体;所述压力平衡管穿设在多路阀块内,且其第一端延伸进密闭存水罐内腔,并露出密闭存水罐的最高水面,其第二端延伸进加热水盒的内腔,用于均衡密闭存水罐腔和加热水盒内的气压;所述多路阀块设有多个通道,用于补水和气体的进出;
加热水盒处于缺水状态下,所述压力平衡管的第二端露出加热水盒的水面,所述密闭存水罐内的水在重力下经多路阀块的补水通道给加热水盒自动补水,加热水盒处于水量充足状态下,所述压力平衡管的第二端没入加热水盒的水面,所述密闭存水罐内的水在负压作用下停止经多路阀块的补水通道给加热水盒补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力平衡管的第二端为倾斜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多路阀块内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补水通道互不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供待湿化的气体从外部进入,所述第二通道供湿化后的气体流出。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通道的流通路径上设有第一开关阀,用于控制气体的进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补水通道的流通路径上设有第二开关阀,用于密闭存水罐加水时堵塞补水通道。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还设有气体流量计量装置,所述气体流量计量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体流量计量装置的出气口通过补水通道与加热水盒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气体流量计量装置包括计量管、重力球和隔水罩,所述计量管的内腔具有锥度,所述重力球设置在计量管的内腔内,所述隔水罩罩设在计量管的外部,且所述计量管的顶端与隔水罩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计量管的外侧壁设置有刻度,所述重力球为金属球,且所述隔水罩为底部具有开口的透明罩体。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通道包括A段第一通道和B段第一通道,且所述A段第一通道和B段第一通道在多路阀块内互不连通,所述A段第一通道供外部气体进入气体流量计量装置,所述B段第一通道供气体从气体流量计量装置流入加热水盒内,所述B段第一通道设置在隔水罩内壁和计量管的外壁围设的对应区域内。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闭存水罐的顶部设有可拆卸密封盖或可拆卸密封口,用于向密闭存水罐内补充水量。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加热水盒内设置有进气栅格,所述进气栅格的进气端与补水通道的出气口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气栅格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出气孔,用于外部气体导入加热水盒内。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通道进气口与加热水盒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内壁设置有加热丝,用于持续加热出气管路内壁,使得管内外侧温差减小,从而起到抑制冷凝水的功能。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加热水盒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棒、温度检测装置和加热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加热棒的加热温度以防止干烧,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加热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闭存水罐与所述多路阀块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加热水盒与所述多路阀块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隔水罩与所述多路阀块密封连接。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申请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包括密闭存水罐、多路阀块、加热水盒和压力平衡管,所述密闭存水罐、多路阀块和加热水盒依次自上而下连接成一体;所述压力平衡管穿设在多路阀块内,且其第一端延伸进密闭存水罐内腔,并露出密闭存水罐的最高水面,其第二端延伸进加热水盒的内腔,用于均衡密闭存水罐腔和加热水盒内的气压;所述多路阀块设有多个通道,用于补水和气体的进出;加热水盒处于缺水状态下,所述压力平衡管的第二端露出加热水盒的水面,所述密闭存水罐内的水在重力下经多路阀块的补水通道给加热水盒自动补水,加热水盒处于水量充足状态下,所述压力平衡管的第二端没入加热水盒的水面,所述密闭存水罐内的水在负压作用下停止经多路阀块的补水通道给加热水盒补水,这样的设置,利用压力平衡管的特性,当加热水盒内的水位没过压力平衡管的第二端口,空气将不能通过压力平衡管进入密闭存水罐内,同时随着密闭存水罐内水量的减少,释放了容量空间,使得密闭存水罐内的气体体积膨胀,压力降低,使得密闭存水罐内的压力低于加热水盒内的压力,从而在密闭存水罐内腔产生负压,负压会阻止密闭存水罐内的水从补水通道进入加热水盒,以此起到止水的作用,无需额外的开关控制;当加热水盒内的水被加热蒸发后,压力平衡管的第二端口露出水面,此时,空气从压力平衡管进入密闭存水罐内,使得密闭存水罐内的气体压力与加热水盒内气体压力相等,密闭存水罐的负压被破坏,且密闭存水罐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补水通道再次注入加热水盒中,起到补水的作用,依次循环,使得本发明的湿化瓶实现自行补水的功能,方便快捷。
2、本发明的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其中,所述多路阀块的第二通道进气口与加热水盒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内壁设置有加热丝,用于持续加热出气管路内壁,使得出气管路内外侧温差减小,从而起到抑制冷凝水的功能。
3、本发明的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为了避免干烧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设置了压力平衡管,压力平衡管的设置实现了加热水盒内自动补水,避免了多数情况的加热水盒内的加热棒干烧的情况;另一方面加热水盒的加热装置还设有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加热棒的温度,当超过限定值时,加热控制系统控制加热棒停止加热,这样的设置避免了当密闭存水罐无水时出现干烧的现象,上述设置使得本发明的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大大减少出现干烧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的剖视示意图1;
图3为本发明的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的剖视示意图2;
图4为本发明的A段第一通道的流通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多路阀块的多通道流通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密闭存水罐;11、密封盖;2、多路阀块;21、补水通道;22、第一通道;221、A段第一通道;222、B段第一通道;23、第二通道;231、加热丝;24、第一开关阀;25、第二开关阀;3、加热水盒;31、进气栅格;32、加热装置;321、加热棒;4、压力平衡管;41、第一端;42、第二端;5、气体流量计量装置;51、计量管;52、重力球;53、隔水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第一、第二、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下面结合附图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包括密闭存水罐1、多路阀块2、加热水盒3和压力平衡管4,所述密闭存水罐1、多路阀块2和加热水盒3依次自上而下连接成一体;所述压力平衡管4穿设在多路阀块2内,且其第一端41延伸进密闭存水罐1内腔,并露出密闭存水罐1的最高水面,其第二端42延伸进加热水盒3的内腔,用于均衡密闭存水罐1腔和加热水盒3内的气压;所述多路阀块2设有多个通道,用于补水和气体的进出;所述多路阀块2内设有第一通道22、第二通道23和补水通道21,且所述第一通道22、第二通道23和补水通道21互不连通,所述第一通道22供待湿化的气体从外部进入,所述第二通道23供湿化后的气体流出;所述补水通道21供存水罐内的水自动补给加热水盒3;
加热水盒3处于缺水状态下,所述压力平衡管4的第二端42露出加热水盒3的水面,所述密闭存水罐1内的水在重力下经补水通道21给加热水盒3自动补水,加热水盒3处于水量充足状态下,所述压力平衡管4的第二端42没入加热水盒3的水面,所述密闭存水罐1内的水在负压作用下停止经补水通道21给加热水盒3补水。
这样的设置,利用压力平衡管4的特性,当加热水盒3内的水位没过压力平衡管4的第二端42口,空气将不能通过压力平衡管4进入存水罐内,同时随着密闭存水罐1内水量的减少,释放了容量空间,使得密闭存水罐1内的气体体积膨胀,压力降低,此时密闭存水罐1内的压力低于加热水盒3内的压力,从而在密闭存水罐1内腔产生负压,负压会阻止密闭存水罐1内的水从补水通道21进入加热水盒3,以此起到止水的作用,无需额外的开关控制;当加热水盒3内的水被加热蒸发后,压力平衡管4的第二端42口露出水面,此时,空气从压力平衡管4进入密闭存水罐1内,使得密闭存水罐1内的气体压力与加热水盒3内气体压力相等,密闭存水罐1的负压被破坏,且密闭存水罐1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补水通道21再次注入加热水盒3中,起到补水的作用,依次循环,使得本发明的湿化瓶实现自行补水的功能,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压力平衡管4的第二端42为倾斜口,倾斜口的设置使得进入压力平衡管4第二端42端口的水的附着力小于平齐端口,使得遗留在第一端41端口的水珠能够快速流出,避免遗留在第二端42口的水珠阻止密闭存水罐1和加热水和压力的连通,造成补水延时。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2,所述第一通道22的流通路径上设有第一开关阀24,用于控制气体的进入;所述第一开关阀24包括旋钮、与旋钮连接的螺杆以及设置在螺杆远离旋钮端的堵塞,具体的,所述堵塞设置在第一通道22的流通路径上,旋转旋钮,旋钮带动螺杆以及设置在螺杆上的堵塞控制第一通道22的通断。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3,所述补水通道21的流通路径上设有第二开关阀25,用于密闭存水罐1加水时堵塞补水通道21;所述第二开关阀25仅在密闭存水罐1内的水消耗完,需要补水时,关闭第二开关阀25,当密闭存水罐1补水完毕,第二开关阀25保持打开状态,使得密闭存水罐1内的水能够自行补给加热水盒3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为了便于计量通过湿化瓶的气体流量,本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还设有气体流量计量装置5,所述气体流量计量装置5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通道22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体流量计量装置5的出气口通过补水通道21与加热水盒3连通。具体的,所述气体流量计量装置5包括计量管51、重力球52和隔水罩53,所述计量管51的内腔具有锥度,所述重力球52设置在计量管51的内腔内,所述隔水罩53罩设在计量管51的外部,且所述计量管51的顶端与隔水罩53连通;因此,第一通道22包括A段第一通道221和B段第一通道222,且所述A段第一通道221和B段第一通道222在多路阀块2内互不连通,所述A段第一通道221供外部气体进入气体流量计量装置5,所述B段第一通道222供气体从气体流量计量装置5流入加热水盒3内,所述B段第一通道222设置在隔水罩53内壁和计量管51的外壁围设的对应区域内,参照图3和图4,箭头a的走向为外部气体在本湿化瓶内流通路径,首先外部气体经过多路阀块2内的A段第一通道221进入气体流量计量装置5,在气体的作用下,重力球52被顶起,且由于所述计量管51内腔具有锥度,因此随着重力球52被顶起的高低,重力球52与计量管51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气体通过计量管51的顶端进入隔水罩53内,然后通过B段第一通道222进入加热水盒3内。在这个过程中,根据重力球52的重量以及被顶起的高度可以得到对应气体的流量值,从而使得进入本湿化瓶的气体的流量被计量,且气体流量计量装置5结构紧凑,便于集成在本湿化瓶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为了便于通过外部观察通入本湿化瓶的气体流量值,所述计量管51的外侧壁设置有刻度,且所述隔水罩53为底部具有开口的透明罩体,这样的设置很直观的观察到通过气体流量值;为了方便换算气体流量值,所述重力球52为金属球。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为了方便及时的向密闭存水罐1补充水,所述密闭存水罐1的顶部设有可拆卸密封盖11或可拆卸密封口,用于向密闭存水罐1内补充水量,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可拆卸的密封盖11,只需要关闭第二开关阀25,打开密封盖11,便可给密闭存水罐1注水。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加热水盒3内设置有进气栅格31,所述进气栅格31的进气端与补水通道21的出气口连通,具体的,所述进气栅格31通过进气管路与补水通道21的出气口连接,且所述进气栅格3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出气孔,所述若干出气孔均匀的分布在进气栅格31的底部,使得外部气体通过均匀分布的出气孔后再进行水中,并与水进行混合,从而达到湿化的目的;同时进气栅格31的设置还能达到消音降噪的作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通道23进气口与加热水盒3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23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内壁设置有加热丝231,用于持续加热出气管路内壁,使得管内外侧温差减小,从而起到抑制冷凝水的功能。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加热水盒3内设置有加热装置32,所述加热装置32包括加热棒321、温度检测装置和加热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加热棒321的加热温度以防止干烧,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加热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为了避免干烧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设置了压力平衡管4,压力平衡管4的设置实现了加热水盒3内自动补水,避免了多数情况的加热水盒3内的加热棒321干烧的情况;另一方面加热水盒3的加热装置32还设有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加热棒321的温度,当超过限定值时,加热控制系统控制加热棒321停止加热,这样的设置避免了当密闭存水罐1无水时出现干烧的现象,上述设置使得本发明的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大大减少出现干烧的现象。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密闭存水罐1与所述多路阀块2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加热水盒3与所述多路阀块2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隔水罩53与所述多路阀块2密封连接。
以上是本发明的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以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存水罐、多路阀块、加热水盒和压力平衡管,所述密闭存水罐、多路阀块和加热水盒依次自上而下连接成一体;所述压力平衡管穿设在多路阀块内,且其第一端延伸进密闭存水罐内腔,并露出密闭存水罐的最高水面,其第二端延伸进加热水盒的内腔,用于均衡密闭存水罐腔和加热水盒内的气压;所述多路阀块设有多个通道,用于补水和气体的进出;
加热水盒处于缺水状态下,所述压力平衡管的第二端露出加热水盒的水面,所述密闭存水罐内的水在重力下经多路阀块的补水通道给加热水盒自动补水,加热水盒处于水量充足状态下,所述压力平衡管的第二端没入加热水盒的水面,所述密闭存水罐内的水在负压作用下停止经多路阀块的补水通道给加热水盒补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块内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补水通道互不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供待湿化的气体从外部进入,所述第二通道供湿化后的气体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还设有气体流量计量装置,所述气体流量计量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体流量计量装置的出气口通过补水通道与加热水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量计量装置包括计量管、重力球和隔水罩,所述计量管的内腔具有锥度,所述重力球设置在计量管的内腔内,所述隔水罩罩设在计量管的外部,且所述计量管的顶端与隔水罩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包括A段第一通道和B段第一通道,且所述A段第一通道和B段第一通道在多路阀块内互不连通,所述A段第一通道供外部气体进入气体流量计量装置,所述B段第一通道供气体从气体流量计量装置流入加热水盒内,所述B段第一通道设置在隔水罩内壁和计量管的外壁围设的对应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盒内设置有进气栅格,所述进气栅格的进气端与补水通道的出气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进气口与加热水盒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内壁设置有加热丝。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盒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棒、温度检测装置和加热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加热棒的加热温度以防止干烧,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加热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存水罐的顶部设有可拆卸密封盖或可拆卸密封口,用于向密闭存水罐内补充水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存水罐与所述多路阀块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加热水盒与所述多路阀块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
CN202011601528.6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 Pending CN1126189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1528.6A CN112618904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1528.6A CN112618904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8904A true CN112618904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286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1528.6A Pending CN112618904A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890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0344A (zh) * 2021-09-14 2021-12-07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外部补水气体湿化瓶及其补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0344A (zh) * 2021-09-14 2021-12-07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外部补水气体湿化瓶及其补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05534B2 (en) Humidifying device for breathing gases
CN112618904A (zh) 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
CN215608581U (zh) 一种自行补水气体湿化瓶
CN111388834B (zh) 一种用于呼吸支持设备的湿化装置
WO2016110218A1 (zh) 一种加湿装置、湿化器及呼吸机
CN213554677U (zh) 一种呼吸机湿化罐自动补水装置
CN212662438U (zh) 一种用于呼吸支持设备的湿化装置
TWI577404B (zh) 氣體加濕用儲液容器及儲液裝置
CN113068547A (zh) 一种带有隔绝密封作用的负压舱加湿装置
CN203083066U (zh) 一种快速扩散水汽的加湿器
CN207472323U (zh) 一种燃气加湿设备
CN220025833U (zh) 制氧机的恒温恒湿水杯以及制氧机
CN216091800U (zh) 一种湿化罐内使用的加温加湿自动加水装置
CN215608585U (zh) 一种内置流量计的湿化瓶
CN215765376U (zh) 一种用于踢脚线取暖器具有水量提醒功能的加湿结构
CN215505011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湿化瓶
CN215938689U (zh) 一种恒水位呼吸机自动补液加湿器
CN219043024U (zh) 一种全自动氧气流量计量装置
CN218220764U (zh) 便携式氧气枕组件
JPH0320681Y2 (zh)
JPH0537142Y2 (zh)
CN219646483U (zh) 一种带喷泉式的加湿水罐
CN217686792U (zh) 一种蓄冷量可调式水蓄冷装置
CN219167418U (zh) 降噪结构以及湿化瓶
CN211741934U (zh) 一种湿化罐无菌液自动补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