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5331U - 一种胸脊椎治疗的辅助固定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脊椎治疗的辅助固定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5331U
CN220025331U CN202320298193.8U CN202320298193U CN220025331U CN 220025331 U CN220025331 U CN 220025331U CN 202320298193 U CN202320298193 U CN 202320298193U CN 220025331 U CN220025331 U CN 220025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support
protection pad
waist side
side bel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81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炜
胡雪彤
高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Orthopaedic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Orthopaedic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Orthopaedic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Orthopaedic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81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5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5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5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胸脊椎治疗的辅助固定支具,包括贴合患者躯体的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在该两者的顶部和侧部均依次铰接设置有肩带和腰侧带。所述腰侧带为硬质结构,在所述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相连接的所述腰侧带之间设置有连接长度调节的调节机构。将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连接常采用的软质腰侧带替换为硬质结构,其在连接后,通过其本体强度可提高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的连接强度,使得两者在连接后形成整体结构,以克服因患者本身的活动造成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的连接错位问题,进而对椎骨患者的术后康复实现有效的辅助作用,减轻患者的疼痛及避免再次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胸脊椎治疗的辅助固定支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胸脊椎术后康复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脊椎治疗的辅助固定支具。
背景技术
胸脊椎在医疗治疗中,较多的治疗类型通常是因外力发生骨折及错位后进行的治疗,在进行治疗的术后,通常会选用如说明书附图1-2所示的胸脊椎支架进行术后的康复,该支架包括贴合患者躯体的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在该两者的顶部和侧部均依次铰接设置有肩带和腰侧带。
目前该肩带和腰侧带选用弹性布质带或布质魔术贴粘接带,在将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在患者躯体前胸和后背贴合后,将两者的肩带和腰侧带进行绑扎或粘接连接紧固,实现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对患者躯体的贴合包覆,并通过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的硬质结构对患者的躯体进行塑形康复,从而解决椎骨术后的患者的椎骨再次发生错位或损伤的问题,有助于椎骨损伤患者的快速康复,以及术后恢复早期的行走。
由于目前将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连接的肩带和腰侧带均选用弹性布带或带有魔术贴的粘接布带,其虽然连接快速,但是质地柔软,不能限制连接后的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的相对位置的恒定,在患者缓慢动作的影响下,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会发生水平错位,如图3所示状态,对患者的椎骨不能实现有效的限制,进而会造成再次错位的影响,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术后康复周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胸脊椎治疗的辅助固定支具,其可提高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的连接强度,使得两者在连接后形成整体结构,以克服因患者本身的活动造成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的连接错位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胸脊椎治疗的辅助固定支具,包括贴合患者躯体的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在该两者的顶部和侧部均依次铰接设置有肩带和腰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侧带为硬质结构,在所述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相连接的所述腰侧带之间设置有连接长度调节的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在每个所述腰侧带靠近外侧边缘处的外侧表面竖向设置的连接块,以及同时螺纹穿设在水平相接的所述连接块中的双头调节螺杆,该双头调节螺杆在旋转状态下两侧所述连接块相互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双头调节螺杆中部沿周向间距开设有驱动孔。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在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相接的腰侧带内侧和外侧表面设置的波纹结构的凸起和相配合的凹槽,以及在该配合的状态下紧贴环套在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相接的腰侧带上的紧固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凸起和凹槽为方形配合结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将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连接常采用的软质腰侧带替换为硬质结构,其在连接后,通过其本体强度可提高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的连接强度,使得两者在连接后形成整体结构,以克服因患者本身的活动造成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的连接错位问题,进而对椎骨患者的术后康复实现有效的辅助作用,减轻患者的疼痛及避免再次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目前背部护垫支架平面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目前前胸护垫支架平面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目前背部护垫支架和前胸护垫支架相互错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腰侧带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图4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腰侧带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图6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腰侧带待连接俯视图。
图9为本申请图8连接成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1~9所示的一种胸脊椎治疗的辅助固定支具,包括贴合患者躯体的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在该两者的顶部和侧部均依次铰接设置有肩带3和腰侧带4,在将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在患者躯体前胸和后背贴合后,将两者的肩带3和腰侧带4进行绑扎或粘接连接紧固,实现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对患者躯体的贴合包覆,并通过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的硬质结构对患者的躯体进行塑形康复。
为了解决目前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连接后容易出现相互错位的问题,优选的,所述腰侧带4为硬质结构,可选用金属板制成或环氧树脂板,其在连接后,通过其本体强度可提高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的连接强度,使得两者在连接后形成整体结构,以克服因患者本身的活动造成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的连接错位,而对椎骨不能实现有效强度支撑的弊端。
由于腰侧带4选用硬质结构的金属板或环氧树脂板,因此为了便于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的腰侧带4连接,在所述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相连接的所述腰侧带4之间设置有连接长度调节的调节机构,通过该调节机构可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连接调节,以使得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均能贴合患者躯体。
实施例一
如图4-5所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在每个所述腰侧带4靠近外侧边缘处的外侧表面竖向设置的连接块41,其优选和腰侧带4一体成型,以及同时螺纹穿设在水平相接的所述连接块41中的双头调节螺杆5,其两端均有反向螺纹,分别与背部护垫支架1的腰侧带4和前胸护垫支架2的腰侧带4的连接块41连接,该双头调节螺杆5在旋转状态下两侧所述连接块41相互靠近或远离,以适应性的根据患者的躯体进行调整。
为了便于驱动双头调节螺杆5的转动,优选的,在所述双头调节螺杆5中部沿周向间距开设有驱动孔5a,可选用嵌入该驱动孔5a中的驱动杆进行双头调节螺杆5的正反向驱动操作。
实施例二
如图6-9所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在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相接的腰侧带4内侧和外侧表面设置的波纹结构的凸起4a和相配合的凹槽4b,该凸起4a和凹槽4b优选均具有较小的相邻间距,以实现较小范围的腰侧带4的连接调整,通过凸起4a和凹槽4b的嵌入配合后,可实现恒定的连接及连接强度,以支撑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连接的一体性。
为了避免连接后的腰侧带4的脱离,如图7-9所示,调节机构还包括在该配合的状态下紧贴环套在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相接的腰侧带4上的紧固环6。在腰侧带4连接前,将紧固环6滑动至一侧腰侧带4上,待两侧的腰侧带4调整好连接长度并将凸起4a和凹槽4b嵌入配合后,再滑动紧固环6将贴合的双侧的腰侧带4共同贴紧包覆,从而限制两侧腰侧带4的脱离。
为了减少两侧腰侧带4对紧固环6产生的垂直向外的外力(该外力如凸起4a和凹槽4b均为弧形结构或其他带斜面结构时,腰侧带4的拉紧力会形成向外侧的脱离趋势,该脱离外力会施加至紧固环6上)而造成紧固环6内径增大和连接松动的问题,优选的,如图8-9所示,所述凸起4a和凹槽4b为方形配合结构,该方形结构使得凸起4a和凹槽4b嵌入配合后形成沿腰侧带4长度方向的受力状态,从而减少对紧固环6朝向外侧的受力问题,进而能提高双侧的腰侧带4连接的紧固性。
本申请的原理是:将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连接常采用的软质腰侧带4替换为硬质结构,其在连接后,通过其本体强度可提高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的连接强度,使得两者在连接后形成整体结构,以克服因患者本身的活动造成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的连接错位,而对椎骨不能实现有效强度支撑的弊端。
根据腰侧带4的硬质结构,设计实施例一和二中示出的调节机构,可实现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的快速和恒定连接,提高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连接一体性,解决目前使用软质带易造成相互错位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胸脊椎治疗的辅助固定支具,包括贴合患者躯体的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在该两者的顶部和侧部均依次铰接设置有肩带(3)和腰侧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腰侧带(4)为硬质结构,在所述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相连接的所述腰侧带(4)之间设置有连接长度调节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在每个所述腰侧带(4)靠近外侧边缘处的外侧表面竖向设置的连接块(41),以及同时螺纹穿设在水平相接的所述连接块(41)中的双头调节螺杆(5),该双头调节螺杆(5)在旋转状态下两侧所述连接块(41)相互靠近或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头调节螺杆(5)中部沿周向间距开设有驱动孔(5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在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相接的腰侧带(4)内侧和外侧表面设置的波纹结构的凸起(4a)和相配合的凹槽(4b),以及在该配合的状态下紧贴环套在背部护垫支架(1)和前胸护垫支架(2)相接的腰侧带(4)上的紧固环(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a)和凹槽(4b)为方形配合结构。
CN202320298193.8U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胸脊椎治疗的辅助固定支具 Active CN220025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8193.8U CN220025331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胸脊椎治疗的辅助固定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8193.8U CN220025331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胸脊椎治疗的辅助固定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5331U true CN220025331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4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8193.8U Active CN220025331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胸脊椎治疗的辅助固定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53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7776B2 (en) Dynamically adjustable joint extension and flexion device
US882142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pressure to mammalian limb
JP3688231B2 (ja) 手関節用装具
CN220025331U (zh) 一种胸脊椎治疗的辅助固定支具
CN214857982U (zh) 一种膝关节术后康复用支具
CN211271504U (zh) 一种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
CN210355030U (zh) 一种便利性骨科用夹板
CN215458758U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下肢伸直固定器
JP2576473Y2 (ja) 腰痛帯
CN220877024U (zh) 一种关节辅助纠正装置
CN220588419U (zh) 一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
CN217310741U (zh) 颈椎矫正装置
CN210228442U (zh) 一种新型医疗夹板
CN213552741U (zh) 一种便于调节大小尺寸的骨外科用夹板
CN212118377U (zh) 一种可调整的骨科骨折支撑板
CN219208634U (zh) 一种防压疮胃管固定结构
CN217772614U (zh) 一种控制髋关节股骨侧旋转和屈伸位置的膝关节固定装置
CN219579328U (zh) 一种临床固定装置
CN213346208U (zh) 一种可调式桡偏手矫正支具
CN208677678U (zh) 一种骨折急救夹板
CN219662020U (zh) 一种可调式固定夹板
CN219184393U (zh) 一种锁骨骨折康复器
CN219439619U (zh) 一种骨科用夹板
CN220938479U (zh) 一种大足趾牵引器
CN211214207U (zh)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