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4451U - 一种支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4451U
CN220024451U CN202222391300.XU CN202222391300U CN220024451U CN 220024451 U CN220024451 U CN 220024451U CN 202222391300 U CN202222391300 U CN 202222391300U CN 220024451 U CN220024451 U CN 220024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art
supporting
clamping
stent devi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13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智丰
黄昭和
杨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913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4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4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4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架装置,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包括支撑面;第一支撑脚,第一支撑脚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支撑板的第一侧,第二连接部垂直于支撑面;第二支撑脚,第二支撑脚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支撑板第二侧,第四连接部垂直于支撑面;接口扩展模组,为集线器模组或扩展坞模组,设置于第一连接部;无线充电模组,无线充电模组设置于第三连接部,与接口扩展模组电连接。根据本申请的支架装置,集增高、集线器、无线充电功能为一体,减少了额外设备和线缆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支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是办公室重要的办公设备,目前办公电脑桌一般具有一个桌面,电脑主机放置在桌面下,显示器则放置在桌面上,而键盘、鼠标则放置在显示器周围。目前,在办公室,特别是一些集体办公室里,电脑桌的高度几乎一样,但是,由于办公人员身高、体重的不同,对于很多人来说,存在显示器高度不足问题。
同时,笔记本和平板电脑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在办公中占据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笔记本和平板电脑越来越轻薄,导致各种需要用到的功能数据接口被取消。为此,用户为了能使用上其他各种设备和数据时,大部分情况会配置一个HUB(集线器)或是DOCK(扩展坞)。这就会使原本紧张的桌面空间更加不足。
此外,为了实现对手机、耳机的充电,办公桌上通常还需要放置有线充电器或无线充电器,充电器装置本身及线束也会占用一定的桌面空间,使原本紧张的桌面空间更加不足。
因此需要进行改进,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装置,能够增高、集线器、无线充电功能为一体,减少了额外设备和线缆的使用,有效节省了桌面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装置,其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支撑面;
第一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于所述支撑面;
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二支撑脚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第二侧,所述第四连接部垂直于所述支撑面,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用于在所述支架装置的放置参考面上支撑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放置参考面之间存在预定距离;
接口扩展模组,所述接口扩展模组为集线器模组或扩展坞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无线充电模组,所述无线充电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接口扩展模组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装置,通过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抬高支撑板,从而可以抬高放置于支撑板上的诸如显示器之类的装置,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支撑板与放置参考面之间的间隙也可以用来收纳诸如键盘鼠标之类的装置,起到收纳的作用,同时,支架装置两侧还设置有接口扩展模组和无线充电模组,以提供多种类型的接口扩展以及对例如手机等设备的无线充电功能,减少了额外设备和线缆的使用,减少了对桌面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申请。附图中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申请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支架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一支撑脚与支撑板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一支撑脚与支撑板连接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第一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撑板,110-卡槽部,111-第一弯折部,112-第二弯折部,113-通孔部,114-过线孔,130-镂空部;
200-第一支撑脚,210-第一连接部,211-第一卡接部,2111-凸出部,2112-凹槽部,2113-固定槽,2114-固定件,220-第二连接部,221-镂空部,230-第一外壳,231-镂空部,232-镂空部,240-装饰盖,241-镂空部,250-第一胶垫,300-第二支撑脚,310-第三连接部,320-第四连接部,321-镂空部,330-第二外壳,331-镂空部,340-第二胶垫,400-接口扩展模组,500-无线充电模组,600-连接线,700-底壳,710-壳体部,720-第一连接板,730-第二连接板,800-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申请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部分部件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申请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参照附图1-5来对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支架装置进行示例性说明。
支架装置包括支撑板100、第一支撑脚200、第二支撑脚300、接口扩展模组400和无线充电模组500。
该支撑板100的上侧为支撑面,该支撑面为平面,可以用于放置诸如显示器、笔记本电脑之类的装置。
第一支撑脚20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第一连接部210连接于支撑板100的第一侧(图1中的左侧),第二连接部220垂直于支撑面。
第二支撑脚30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连接部310和第四连接部320,第三连接部310连接于支撑板100第二侧(图1中的右侧),第四连接部320垂直于支撑面,第二连接部220和第四连接部320分别用于在支架装置的放置参考面上支撑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三连接部310,使支撑板100与放置参考面之间存在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可以通过设置第二连接部220在垂直桌面的方向上做高度调整。也即,通过第一支撑脚200和第二支撑脚300使支撑板100高于支架装置的放置参考面(例如电脑桌的桌面等用于放置该支架装置的表面)一定距离,从而,一方面,可以使放置在支撑面上的诸如显示器、笔记本之类的电子装置的位置升高,满足特定用户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支撑板100与放置参考面之间的空间可以用于容纳诸如键盘、鼠标之类装置,起到收纳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桌面的整洁程度。
接口扩展模组400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10中,其可以为集线器模组或扩展坞模组。一般而言,集线器模组可以把一个接口扩展成几个同类接口,例如将一个USB接口扩展成多个USB接口,扩展坞模组可以复制甚至扩展计算机的接口,可使计算机通过其与多个配件或外置设备(如电源适配器、网线、鼠标、外置键盘、打印机及外置显示器等)连接。在一些情况下,集线器模组和扩展坞模组也可以指代相同的东西,都是指具有多个接口的模组,计算机能够通过其与多个配件或外置设备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接口扩展模组400包括主板和连接于主板的多个接口,这些接口的类型可以包括供电电源接口(接口扩展模组400通过其接收外部供电)、Type-A接口(即通常所说的USB接口)、Type-B接口、Type-C接口、Micro-B接口、Lighting接口、HDMI接口、TF/SD卡槽、音频接口(例如3.5mm耳机孔)、网线接口、PD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实施例中,主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脚3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组接口,所述主板朝向所述第二支撑脚3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组接口,也即第一支撑脚200的第一侧面(图1中的左侧面)上具有第一组接口,第一支撑脚200的第二侧面(图1中的右侧面)具有第二组接口,第一组接口可以配置为使用频率较高的接口,第二组接口可以配置为使用频率较低的接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接口包括供电电源接口、Type-A接口、Type-C接口、音频接口和TF/SD卡槽。第二组接口包括HDMI接口、网线接口、Micro-B接口、Type-A接口、供电电源接口。两组接口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各个类型的接口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置。
无线充电模组500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部310上,与接口扩展模组40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模组500和无线充电模组500通过连接线600电连接。包括主板和发射线圈,主板主要由主控芯片、驱动芯片、功率器件(MOS)、电阻电容及PCB板等构成,主板与接口扩展模组400电连接,通过接口扩展模组400接收供电。主板与第一发射线圈电连接,可以驱动第一发射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发射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可以在待充电装置的接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可以对无线充电模组500处的支撑板100上待充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
接口扩展模组400和无线充电模组500的设置,可以使支架装置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减少了额外设备和线缆的使用,减少了对桌面空间的占用。且接口扩展模组400和无线充电模组500分设于支架装置的两侧,能够有效避免两者同时工作时温升的相互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00还包括卡槽部110,卡槽部110自支撑板100第一侧(图1中的左侧)延伸到支撑板100的第二侧(图1中的右侧),即,支撑板10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具有卡槽部110,以便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三连接部310能够分别从支撑板10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插接于卡槽部110中。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卡槽部110可以不自支撑板100的第一侧延伸到支撑板100的第二侧,而是在支撑板10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一段。
在本实施例中,卡槽部110有两个,分别位于支撑板100的第三侧(图1中的前侧)和第四侧(图1中的后侧)。具体地,卡槽部110包括C形的第一弯折部111和L形的第二弯折部112,第一弯折部111的第一端与支撑面连接,第一弯折部111的第二端与第二弯折部112连接,第二弯折部11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部113。第一连接部210的第一侧(图1中的前侧)和第二侧(图1中的后侧)均设置有与卡槽部110形状匹配的第一卡接部211。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10包括与C形的第一弯折部111形状匹配的凸出部2111和与L形的第二弯折部112形状匹配的凹槽部2112。第一连接部210上的第一卡接部211可以自支撑板100的左侧插接于卡槽部110中。当第一卡接部211插接于卡槽部110中时,凸出部2111与第一弯折部111贴合,第二弯折部112与凹槽部2112的壁面贴合。进一步地,第二弯折部11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部113,第一卡接部211上设置有与通孔部113匹配的固定槽2113,固定槽2113可以为螺丝槽。当第一卡接部211插接至卡槽部110中的预设位置时(例如插接至卡槽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20抵接时),通孔部113与固定槽2113位置对齐。支架装置还包括固定件2114,固定件2114可以为螺丝,固定件2114穿过通孔与固定槽2113啮合,以将第一卡接部211连接至卡槽部110。第一弯折部111和第二弯折部112的形状使得第一卡接部211在卡槽部110中仅能沿着卡槽部110的延伸方向移动,螺丝2114限制了第一卡接部211在卡槽部110延伸方向上的移动,使得第一卡接部211在卡槽部110完全限位,从而第一支撑脚200与支撑板100实现固定连接。相应地,第二支撑脚300的第三连接部310的第一侧(图1中前侧)和第二侧(图1中的后侧)均设置有与卡槽部110形状匹配的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自支撑板100的右侧插接于卡槽部110中。当第二卡接部插接至所述卡槽部110中的预设位置时(例如插接至卡槽部110与第四连接部320抵接时),卡槽部110上通孔部与第二卡接部上的固定槽位置对齐,螺丝穿过通孔与固定槽啮合,以将第二卡接部连接至卡槽部11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和第一卡接部211结构相同,第二卡接部和卡槽部110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卡接部211和卡槽部110的连接方式相同,这里不再具体描述。支撑板100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三连接部310通过C形的第一弯折部111、L形的第二弯折部112和螺丝2114连接,一方面,其可以补强支撑板100的强度,防止支撑板100变形,且在装配上方便可靠快捷。另一方面,第一弯折部111设置成C形避免了棱角的存在,从而避免了硌手的问题,使用户手臂在与其接触使体验更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一体成型,第三连接部310和第四连接部320一体成型,从而无需为其设置连接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连接强度,节省零件数量。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第三连接部310和第四连接部320均为塑料材质,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一体注塑成型,第三连接部310和第四连接部320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0朝向支撑面的一侧具有用于安装无线充电模组500的安装槽,第一连接部210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接口扩展模组400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第一侧(图1中的左侧)开放,其它侧封闭,容纳空间的第二侧(图1中的右侧)的壁面上设置有与第二组接口对应的开口。同样地,第三连接部310朝向支撑面的一侧具有用于安装无线充电模组500的安装槽,第三连接部310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接口扩展模组400的容纳空间。通过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连接部210内增设无线充电模组500,或者,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二连接部220内增设接口扩展模组400。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连接部210可以同时兼容接口扩展模组400和无线充电模组500,因此,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的整体可以两侧共用,其用于第一支撑脚200时,在其上安装接口扩展模组400,其用于第二支撑脚300时,在其上安装无线充电模组500。也即,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整体与第三连接部310和第四连接部320整体在结构上可以是相同的,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便于组装,且无需为两侧的支撑脚分别设计结构并开模制造,可以有效减少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架装置还包括第一外壳230和第二外壳330。第一外壳230朝向第二连接部220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0匹配的第一容纳槽,第二连接部220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也即第一外壳230在除一侧方向(除图1中的右侧方向)外的其它方向上包覆第二连接部220。第二连接部220与第一外壳230卡扣连接。第一外壳230可以远离第二支撑脚300的一侧可以配置为具有光滑的表面和特定的颜色,以提升支架装置的外观效果。第一外壳230上设置有与接口扩展模组400远离第二支撑脚300的一侧的第一组接口匹配的镂空部231。进一步的,支架装置还包括装饰盖240,装饰盖240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一外壳230远离第一连接部210的一侧,第一外壳230上设置有与该装饰盖240匹配的安装槽,装饰盖240安装于该安装槽后,其远离第一连接部210的一侧与第一外壳230远离第一连接部210的一侧平齐。装饰盖240上设置有与第一组接口匹配的镂空部241。装饰盖240可以设置为与第一外壳230不同的颜色,使得第一组接口的位置更醒目。
所述第二外壳330朝向第四连接部320的一侧具有与第四连接部320匹配的第二容纳槽,第四连接部320安装于第二容纳槽中,也即第二外壳330在除一侧方向(除图1中的左侧方向)外的其它方向上包覆第四连接部320。第四连接部320与第二外壳330卡扣连接。第一外壳230可以远离第二支撑脚300的一侧可以配置为具有光滑的表面和特定的颜色,以提升支架装置的外观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220上设置有镂空部221,第一外壳230上与镂空部22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镂空部232,镂空部221和镂空部232用于供手指或线材穿过。第四连接部320上设置有镂空部321,第二外壳330上与镂空部32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镂空部331,镂空部321和镂空部331用于供手指或线材穿过。也即,连接于第一组接口或第二组接口的线材可以上述镂空部中穿过,从而达到对线材整理收纳效果,避免线材过于凌乱。用户也可以通过上述镂空部搬动支架装置。第一外壳230和第二外壳330朝向所述放置参考面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胶垫250和第二胶垫340,该胶垫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分别粘接于第一外壳230和第二外壳330上,第一胶垫250和第二胶垫340可以增大支架装置与放置参考面的摩擦,起到防滑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架装置还包括底壳700,底壳700包括壳体部710和位于壳体部710两侧的第一连接板720和第二连接板730。壳体部710安装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三连接部310之间,第一连接板720和第二连接板730分别与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三连接部310远离支撑面的一侧贴合,第一连接板720和第二连接板730分别与第一连接部210、第三连接部310卡扣连接,第一连接板720和第二连接板730还与卡槽部110卡扣连接。壳体部710的第一侧(图1中的前侧)和第二侧(图1中的后侧)也可以设置有卡扣,用以与支撑板100上的卡槽部110卡扣连接。壳体部710朝向第二组接口的一侧设置有开口部,壳体部710内具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连接于所述第二组接口的线材。进一步地,支撑板100一侧(图1中的后侧)的卡槽部110上设置有过线孔114,壳体部710朝向该过线孔114的位置也设置有开口部,容纳于壳体部710中的线材可以通过该过线孔114与外部装置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无线充电模组500和无线充电模组500的连接线600可以位于卡槽部110中,具体地,连接线600可以容纳于C形的第一弯折部111形成的容纳空间中,从而在底壳700安装时,连接线600不会对其形成阻挡,以便于底壳700的安装。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模组500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用于指示无线充电状态,例如充电未完成时发出黄光进行指示,充电完成时发出绿光进行指示。支撑板100上对应无线充电模组500的位置设置有镂空部120。支架装置还包括托板800,托板800与镂空部120形状匹配,托板800上设置有指示灯匹配的导光柱,托板800安装于镂空部120处,并与第三连接部310卡扣连接。托板800与第三连接部310连接后,其上表面与支撑面平齐。托板800可以设置为与支撑板100不同的颜色,以更好地指示无线充电单元的位置。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托板800,而是在支撑板100上通过特定图案指示无线充电模组500的位置,支撑板100上设置与指示灯匹配的导光柱。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申请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申请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申请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申请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申请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Claims (10)

1.一种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支撑面;
第一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于所述支撑面;
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二支撑脚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第二侧,所述第四连接部垂直于所述支撑面,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用于在所述支架装置的放置参考面上支撑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放置参考面之间存在预定距离;
接口扩展模组,所述接口扩展模组为集线器模组或扩展坞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无线充电模组,所述无线充电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接口扩展模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还包括卡槽部,所述卡槽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卡槽部形状匹配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与所述卡槽部形状匹配的第二卡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第一卡接部自所述支撑板的第一侧插接于所述卡槽部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上的第二卡接部自所述支撑板的第二侧插接于所述卡槽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卡槽部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面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部;
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部匹配的固定槽,当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插接至所述卡槽部中的预设位置时,所述通孔部与所述固定槽位置对齐;
所述支架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通过所述通孔部固定至所述固定槽中,以将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连接至所述卡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折部呈C形,所述第二弯折部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口扩展模组和所述无线充电模组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连接线容纳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形成的容纳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口扩展模组包括主板和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多个接口;
所述主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脚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组接口,所述主板朝向所述第二支撑脚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组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装置还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包括壳体部和位于所述壳体部两侧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壳体部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所述壳体部朝向所述第二组接口的一侧设置有开口部,所述壳体部内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连接于所述第二组接口的线材;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撑面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朝向所述支撑面的一侧均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安装槽;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内部均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接口扩展模组的容纳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装置还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
所述第一外壳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匹配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接口扩展模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脚的接口匹配的第一镂空部;
所述第二外壳朝向所述第四连接部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匹配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四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用于指示无线充电状态;
所述支撑板上对应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镂空部;
所述支架装置还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与所述第二镂空部形状匹配,所述托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指示灯匹配的导光柱,所述托板安装于所述第二镂空部处,并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
CN202222391300.XU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支架装置 Active CN220024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1300.XU CN220024451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支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1300.XU CN220024451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支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4451U true CN220024451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44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1300.XU Active CN220024451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支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4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8744B2 (en) Antenna, shielding and grounding
CN105849664B (zh) 电子设备支架
US9195314B2 (en) Keyboard with magnetic key position return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5717430A (en) Multimedia computer keyboard
EP2757438B1 (en) An electronic device case
JP2006514758A (ja) モジュラー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とそのためのコンポーネント
US7946857B2 (en) Circuit interface device
CN102681611B (zh) 电子设备及其扩充基座
US20110079701A1 (en) Connection Device
US9342104B2 (en) Device accessory bay
WO2014066990A1 (en) An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mobile device
US20070076358A1 (en)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receiv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1964488A (zh) 电源适配器
US7929290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and I/O interface apparatus
CN220024451U (zh) 一种支架装置
CN210109717U (zh) 支撑架
US910728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144474B2 (en) Portable computer structures
CN210804185U (zh) 一种具有电子功能的保护壳
CN105554197B (zh) 外壳及移动终端
US20120033358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power supply
CN218300354U (zh) 一种扩展坞
CN111045488A (zh) 一种具有电子功能的保护壳
CN212229615U (zh) 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CN208689470U (zh) 一种电脑主板及笔记本电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