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1817U - 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1817U
CN220021817U CN202321581121.0U CN202321581121U CN220021817U CN 220021817 U CN220021817 U CN 220021817U CN 202321581121 U CN202321581121 U CN 202321581121U CN 220021817 U CN220021817 U CN 220021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block
wire harness
bal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811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正苗
孙贤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r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r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r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r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811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1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1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1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器、插接件、滚珠以及驱动端;所述连接器包括端子排以及外壳;所述端子排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内部,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对称设置有插接槽,且分别位于所述端子排的两侧;所述插接件与所述端子排插接,且具有与所述插接槽相匹配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滚珠活动安装在所述插接槽内部,以对所述插接块限位;所述驱动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并能够对所述滚珠施加一吸附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滚珠与所述插接块分离。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装置的配合使用,达到连接稳定的同时还能够快速拆卸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常用于信号以及电路的输送,如汽车线束以及配电柜线束等。现有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10350262U提出了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其通过设置螺栓以及螺孔,以将连接器与插接件连接在一起,从而有效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达到受外力时不会出现松动的目的。
然上述装置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虽保证了二者连接的稳定性,但其在安装以及拆卸的过程中较为繁琐,不利于后续过程中对老化或损坏的连接器进行维修和替换。
因此,需要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以保证连接器与插接件连接稳定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便于拆装的功能,以达到便于维修和替换连接器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器、插接件、滚珠以及驱动端;
所述连接器包括端子排以及外壳;
所述端子排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内部,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内部对称设置有插接槽,且分别位于所述端子排的两侧;
所述插接件与所述端子排插接,且具有与所述插接槽相匹配的插接块;
所述插接块设置为L型结构;
所述滚珠活动安装在所述插接槽内部,以对所述插接块限位;
所述驱动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并能够对所述滚珠施加一吸附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滚珠与所述插接块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槽内部设置有一活动槽;
所述滚珠通过弹性件滑动安装在所述活动槽内部。
进一步的,当所述滚珠不受外力时,所述滚珠由所述活动槽移动至所述插接槽内部,以对所述插接块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当所述插接块插入所述插接槽内部时,所述插接块能够挤压所述滚珠移动至所述活动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块的端部设置为梯形结构,且自外而内横截面积依次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滚珠设置为导电材质,所述吸附作用力设置为电磁吸附力。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端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外壁上的电磁铁、电源以及控制开关;
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滚珠相对应;
所述电磁铁、电源以及控制开关两两连接,并形成一闭合通路。
进一步的,当所述闭合通路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电磁铁吸附所述滚珠移动至所述活动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设置为电池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滚珠以及驱动端,使得插接件插入连接器内部时,能够在滚珠的限位作用下自锁,且通过驱动端实现滚珠与插接块的分离,从而达到连接稳定的同时还能够快速拆卸的目的,便于后续对连接器进行维修和替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对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连接器;11、端子排;12、外壳;2、插接件;21、插接块;3、滚珠;4、驱动端;41、电磁铁;42、电源;43、控制开关;5、插接槽;51、活动槽;5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线束连接固定装置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器1、插接件2、滚珠3以及驱动端4。
其中,所述连接器1包括端子排11以及外壳12。
所述端子排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12内部,并与所述外壳12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12内部对称设置有插接槽5,且分别位于所述端子排11的两侧,以与插接件2对接。
具体的,所述插接件2与所述端子排11插接,且具有与所述插接槽5相匹配的插接块21。
需说明的是,所述插接块21设置为L型结构,以便于后续的限位操作。
如图2所示,所述滚珠3活动安装在所述插接槽5内部,以对所述插接块21限位,确保插接件2与连接器1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驱动端4设置在所述外壳12的外壁上,并能够对所述滚珠3施加一吸附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滚珠3与所述插接块21分离,即利用吸附作用力来控制滚珠3移动,使得滚珠3不再对插接块21限位,即可实现插接件2与连接器1的分离。
通过设置滚珠3以及驱动端4,使得插接件2插入连接器1内部时,能够在滚珠3的限位作用下自锁,且通过驱动端4实现滚珠3与插接块21的分离,从而达到连接稳定的同时还能够快速拆卸的目的,便于后续对连接器1进行维修和替换。
其中,所述插接槽5内部设置有一活动槽51;所述滚珠3通过弹性件52滑动安装在所述活动槽51内部。
需说明的是,当所述滚珠3不受外力时,所述滚珠3由所述活动槽51移动至所述插接槽5内部,以对所述插接块21限位。
具体的,所述弹性件52设置为压缩弹簧。
为使得插接块21插入时能够直接带动滚珠3自锁,故在此对插接块21进一步限定。
具体的,当所述插接块21插入所述插接槽5内部时,所述插接块21能够挤压所述滚珠3移动至所述活动槽51内部。
其中,所述插接块21的端部设置为梯形结构,且自外而内横截面积依次增大,即插接块21与滚珠3接触的一侧设置为倾斜,利用倾斜面的挤压使得滚珠3逐步移动至活动槽51中,当插接块21的端部穿过滚珠3时,滚珠3在弹性件52作用下复位,以完成对插接块21的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对吸附作用力进一步限定,以便于更佳便捷地驱动滚珠3与插接块21进行分离。
具体的,所述滚珠3设置为导电材质,所述吸附作用力设置为电磁吸附力。
需说明的是,该吸附作用力也可设置为其他作用力,如磁力等,在此不做赘述。
需注意的是,外壳12应设置为不会对电磁吸附力形成干涉的塑料材质,此外,还可在外壳12上设置有用于电磁吸附力穿入的通道(图中未示出),以确保电磁吸附力的正常应用。
具体的,所述驱动端4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12外壁上的电磁铁41、电源42以及控制开关43。
所述电磁铁41与所述滚珠3相对应。
所述电磁铁41、电源42以及控制开关43两两连接,并形成一闭合通路。
其中,当所述闭合通路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电磁铁41吸附所述滚珠3移动至所述活动槽51内部,通过电磁铁41通电,以对滚珠3进行吸附,使得滚珠3移动至活动槽51中,进而此时不再对插接块21限位,实现插接件2与连接器1的快速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42可设置为电池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插接件、滚珠以及驱动端;
所述连接器包括端子排以及外壳;
所述端子排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内部,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内部对称设置有插接槽,且分别位于所述端子排的两侧;
所述插接件与所述端子排插接,且具有与所述插接槽相匹配的插接块;
所述插接块设置为L型结构;
所述滚珠活动安装在所述插接槽内部,以对所述插接块限位;
所述驱动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并能够对所述滚珠施加一吸附作用力,以控制所述滚珠与所述插接块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内部设置有一活动槽;
所述滚珠通过弹性件滑动安装在所述活动槽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滚珠不受外力时,所述滚珠由所述活动槽移动至所述插接槽内部,以对所述插接块限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压缩弹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插接块插入所述插接槽内部时,所述插接块能够挤压所述滚珠移动至所述活动槽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的端部设置为梯形结构,且自外而内横截面积依次增大。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设置为导电材质,所述吸附作用力设置为电磁吸附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外壁上的电磁铁、电源以及控制开关;
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滚珠相对应;
所述电磁铁、电源以及控制开关两两连接,并形成一闭合通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闭合通路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电磁铁吸附所述滚珠移动至所述活动槽内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置为电池组。
CN202321581121.0U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 Active CN220021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1121.0U CN220021817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1121.0U CN220021817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1817U true CN220021817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6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81121.0U Active CN220021817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1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21817U (zh) 一种线束连接固定装置
CN115882273B (zh) 一种缓冲性能优良的汽车座椅加热线束总成
CN111128041A (zh) 一种轻薄led显示箱体及led显示屏
KR20170006082A (ko) 테스트핸들러용 푸셔 조립체 및 매치플레이트
CN108155492B (zh) 接线器
CN114256689B (zh) 一种防脱hdmi连接器公端
CN202886597U (zh) 一种用于雷达tr组件测试用的夹具
CN205004466U (zh) 接线座
CN108832437A (zh) 一种可预设置短路位数的自短路连接器
CN210779256U (zh) 一种与电连接的插头自锁定的插座
CN211320475U (zh) 一种汽车线束转接端子总成
CN220672882U (zh) 一种板卡与板卡的连接结构
CN112310722A (zh) 一种防脱落的电器节能插座
CN219226778U (zh) 高空作业车拖车线束快接头
CN220341602U (zh) 一种插电保持机构
CN218041921U (zh) 一种用于信息集成建设的组合式硬件集成板
CN219779319U (zh) 一种方便插接的电子连接器
CN211456044U (zh) 一体式插孔部件及采用该插孔部件的插座、断路器
CN220154534U (zh) 一种户内高压带电显示装置
CN112783284B (zh) 一种便于更换计算机内存的设备
CN219960229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磁瓦
CN109326924A (zh) 一种便于插拔的大功率电器插座
CN219163992U (zh) 一种电气检查装置
CN218888069U (zh) 一种用于母线槽插接箱的插接机构
CN220510372U (zh) 一种汽车前照灯线束端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