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1707U - 连接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1707U
CN220021707U CN202321626209.XU CN202321626209U CN220021707U CN 220021707 U CN220021707 U CN 220021707U CN 202321626209 U CN202321626209 U CN 202321626209U CN 220021707 U CN220021707 U CN 220021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face
sub
stopper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262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向荣
张国强
曹阳
彭梦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Shantou BYD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Shantou BY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Shantou BYD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262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1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1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1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和车辆,所述连接器具有止位面,所述止位面位于所述连接器的沿第一方向的一侧表面,所述连接器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表面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止位面彼此间隔开,且所述凸起部的朝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位于所述止位面与所述连接器中心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降低了连接器的生产成本,也减轻了连接器的重量,方便了连接器的使用。

Description

连接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指将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经对插后能够传递讯息或电流的一种装置。车辆通常采用连接器实现车辆内部各个设备的连接,从而提高各设备之间的适配性,保障整车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在相关技术中,通常公端连接器上设有容纳槽,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对插,容纳槽的内壁与母端连接器靠近公端的一侧面相止抵。然而,连接器所用的材料较多,增大了连接器的生产成本,也导致连接器的重量较大,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器,降低了连接器的生产成本,也减轻了连接器的重量,方便了连接器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连接器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止位面,所述止位面位于所述连接器的沿第一方向的一侧表面,所述连接器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表面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止位面彼此间隔开,且所述凸起部的朝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位于所述止位面与所述连接器中心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缩短了凸起部的长度,减少了凸起部的材料用量,从而降低了连接器的生产成本。而且,减轻了凸起部的重量,从而减轻了连接器的重量,进而方便了连接器的使用。此外,当连接器例如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装配时,有利于母端连接器顺利地插入到公端连接器的容纳槽中,从而有利于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的装配。另外,凸起部对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的装配具有导向作用,从而提高了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的装配准确性和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朝向远离所述止位面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形成为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别设在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止位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止位面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起部包括:两个第一子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一子凸起部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第一子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止位面彼此间隔开,且每个所述第一子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位于所述止位面的邻近所述连接器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子凸起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子凸起部包括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连接在所述配合部和所述第二凸筋之间,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筋的远离所述连接器中心的一侧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一凸筋的远离所述连接器中心的一侧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凸起部包括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子凸起部,每个所述第二子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止位面彼此间隔开,且每个所述第二子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位于所述止位面与所述连接器的中心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的装配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示意图,其中,连接器为母端连接器;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其中,连接器为母端连接器;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示意图,其中,连接器为公端连接器。
附图标记:
100、连接器;
1、止位面;2、凸起部;
21、第一凸起部;211、第一子凸起部;
2111、第一凸筋;2112、第二凸筋;2113、倒角;212、配合部;
22、第二凸起部;221、第二子凸起部;2211、凹槽;23、弹块;
200、母端连接器;300、公端连接器;31、容纳槽;3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100。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以连接器100为母端连接器200为例进行说明,并且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可以配合使用。
参照图2和图5,沿公端连接器300的前后方向,公端连接器300内具有容纳槽31,容纳槽31贯穿公端连接器300的前后方向的一侧表面。当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配合时,母端连接器200配合在容纳槽31内。
如图2-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100。其中,连接器100可以为母端连接器200或公端连接器300,在本申请下述的实施例中以连接器100为母端连接器200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参照图2-图4,连接器100具有止位面1,止位面1位于连接器100的沿第一方向(例如,图3所示的前后方向)的一侧表面,连接器100的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例如,图3所示的上下方向)的至少一侧表面上设有凸起部2,凸起部2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与止位面1彼此间隔开,且凸起部2的朝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位于止位面1连接器100中心之间。
例如,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止位面1位于连接器100的前侧面,凸起部2的前端面位于止位面1的后侧。当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配合时,止位面1与公端连接器300的容纳槽31的内壁面止抵配合,凸起部2的前端端面与容纳槽31的上述内壁面之间彼此间隔开。其中,上述凸起部2的设置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凸起部2位于连接器100的上表面。第二,凸起部2位于连接器100的下表面。第三,连接器1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凸起部2。凸起部2沿连接器100的前后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凸起部2远离止位面1的一端与连接器100的远离止位面1的一侧大致齐平,即凸起部2的长度小于连接器100的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当然,凸起部2远离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与连接器100的远离止位面1的一侧表面也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如此设置,与凸起部2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与止位面1平齐相比,缩短了凸起部2的长度,从而减少了凸起部2的材料用量,进而降低了连接器100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连接器100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减轻了凸起部2的重量,从而减轻了连接器100的重量,方便了连接器100的使用。此外,通过设置凸起部2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与止位面1彼此间隔开,且凸起部2的朝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位于止位面1与连接器100中心之间,可以便于连接器100的前端顺利地插入到容纳槽31中,提高了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装配的便捷性,从而提高了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效率。另外,凸起部2对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和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具有导向作用,从而地提高了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准确性和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100,缩短了凸起部2的长度,减少了凸起部2的材料用量,从而降低了连接器100的生产成本。而且,减轻了凸起部2的重量,从而减轻了连接器100的重量,进而方便了连接器100的使用。此外,当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装配时,有利于母端连接器200顺利地插入到公端连接器300的容纳槽31中,从而有利于母端连接器200与连接器300的装配。另外,凸起部2对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和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具有导向作用,从而提高了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准确性和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和图3,沿第二方向,凸起部2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也即凸起部2的前端端面)朝向远离止位面1的方向倾斜延伸。具体而言,凸起部2的设置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沿第二方向从下到上,凸起部2的前端端面朝向远离止位面1的方向倾斜延伸。即从凸起部2与连接器100相连的一侧朝向凸起部2的远离连接器100中心的一侧,凸起部2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与止位面1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第二、沿第二方向从上到下,凸起部2的前端端面朝向远离止位面1的方向倾斜延伸(图未示出)。即从凸起部2的远离连接器100中心的一侧朝向凸起部2与连接器100相连的一侧,凸起部2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与止位面1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在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装配的过程中,连接器100的止位面1所在的前端可以沿第一方向(也即前后方向)插入到容纳槽31中,凸起部2的前端端面倾斜设置可以对公端连接器300的朝向母端连接器200的一端端部(也即公端连接器300的后端端部)形成避让,有利于凸起部2移动至公端连接器300上的容纳槽31内,从而有利于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参照图3,凸起部2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形成为平面(图未示出)。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凸起部2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与连接器100的上表面互相垂直。如此设置,进一步减少了凸起部2材料的用量,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连接器100的生产成本。此外,与凸起部2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进行倒圆角处理相比,上述平面加工制作简单,且加工成本较低,从而提高了连接器100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图4,凸起部2为多个,多个凸起部2包括第一凸起部21和第二凸起部22,第一凸起部21和第二凸起部22分别设在连接器100的第二方向的两侧表面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如图2-图4所示,第一凸起部21位于连接器100的上表面,第二凸起部22位于连接器100的下表面。如此设置,第一凸起部21对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的上部与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具有导向作用,第二凸起部22对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的下部与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具有导向作用,在第一凸起部21和第二凸起部22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地提高了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准确性和装配效率。此外,第一凸起部21的前端面与第二凸起部22的前端面均位于止位面1邻近连接器100中心的一侧,同时缩短了第一凸起部21与第二凸起部22的长度,从而减少了第一凸起部21与第二凸起部22的材料用量(例如,降低幅度占比为5.27%),进一步地降低了连接器100的生产成本。同时进一步地减轻了第一凸起部21与第二凸起部22的重量,更加有利于连接器100的使用。
可选地,第一凸起部21的结构与第二凸起部22的结构可以设置为不同的结构。例如,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装配后,公端连接器300的容纳槽31的上侧内壁与第一凸起部21配合,公端连接器300的容纳槽31的下侧内壁与第二凸起部22配合。第二凸起部22具有防呆作用,从而防止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装错,避免出现连接器100重新安装的情况出现,进而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效率和装配准确度。当然,第一凸起部21的结构和第二凸起部22的结构可以设置为相同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第一凸起部21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与止位面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凸起部22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与止位面1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沿第一方向(也即前后方向),第一凸起部21的长度大于第二凸起部22的长度,也即第一凸起部21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位于止位面1和第二凸起部22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之间。如此设置,减小了第二凸起部22的材料用量,进一步减少了连接器100的材料用量,也进一步地减轻了连接器100的重量。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21的长度也可以与第二凸起部22的长度相同,以有利于第一凸起部21和第二凸起部22的生产加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第一凸起部21包括配合部212和两个第一子凸起部211。具体而言,两个第一子凸起部211沿第三方向(例如,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第一子凸起部211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与止位面1彼此间隔开,且每个第一子凸起部211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位于止位面1的邻近连接器100中心的一侧,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均垂直。
例如,如图3所示,两个第一子凸起部211关于前后方向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子凸起部211的前端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此设置,两个第一子凸起部211共同对连接器100起导向作用,同时增大了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精准度。此外,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装配后,第一凸起部21配合在容纳槽31的上侧内壁预留的配合槽(图未示出)内,配合槽对第一凸起部21具有限位作用从而可以避免母端连接器200相对公端连接器300在左右方向上的晃动,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连接稳定性。
参照图3,配合部212连接在两个第一子凸起部211之间。由此,两个第一子凸起部211通过配合部212相连,配合部212加强了两个第一子凸起部211的连接关系,从而加强了第一凸起部21的结构强度,有利于第一凸起部21长期稳定地使用,进而有利于连接器100长期稳定地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3,两个第一子凸起部211的前端的底部相连,两个第一子凸起部211可以连接成整体,且连接后的两个第一子凸起部211共同限定出U型槽。配合部212位于上述U型槽中,即沿第三方向,配合部2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子凸起部211相对的两侧相连。如此设置,进一步地加强了两个第一子凸起部211的结构强度和连接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第一凸起部21的结构强度,减少了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装配后出现相对晃动的情况。
可选地,参照图2,容纳槽31的内壁上设有卡扣32,卡扣32由容纳槽31的内壁朝向第一凸起部21凸出形成,卡扣32和配合部212沿第一方向(也即前后方向)相对。当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配合时,卡扣32的前端与配合部212的后端相止抵,以限定母端连接器200沿第一方向朝向远离公端连接器300方向的移动,从而使公端连接器300可以与母端连接器200锁止,提高了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连接的稳定性。在车辆行驶的过程,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车辆晃动而使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分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使用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过程大致如下:首先,将母端连接器200的前端插入到容纳槽31中,并且将母端连接器200向前移动或者将公端连接器300向后移动。在母端连接器200相对于公端连接器300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子凸起部211沿配合槽的延伸方向移动。然后,在卡扣32的挤压作用下,配合部212向下移动,以使配合部212避让卡扣32并移动到卡扣32的前侧,当配合部212移动至卡扣32的前侧时,卡扣32对配合部212的作用力消失,配合部212向上移动至原位置。此时止位面1与容纳槽31的朝向止位面1的内壁止抵。至此,完成了母端连接器200连接与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每个第一子凸起部211包括第一凸筋2111和第二凸筋2112,第一凸筋2111连接在配合部212和第二凸筋2112之间,第一凸筋2111和第二凸筋2112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凸筋2112的远离连接器100中心的一侧表面凸出于第一凸筋2111的远离连接器100中心的一侧表面。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两个第一凸筋2111的相对的两侧的底部相连,配合部212位于两个第一凸筋2111之间,配合部2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凸筋2111的相对的两侧的相连。两个第二凸筋211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凸筋2111相互远离的两侧。
如此设置,两个第一凸筋2111和配合部212的连接较为稳定性,从而加强了配合部212与卡扣32配合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装配的稳定性。此外,通过使第二凸筋2112的远离连接器100中心的一侧表面凸出于第一凸筋2111的远离连接器100中心的一侧表面,当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配合时,第二凸筋2112可以配合在容纳槽31预设的配合槽内,以使第二凸筋2112对第一凸起部21与公端连接器300的配合起导向作用,并且第二凸筋2112加强了第一凸筋2111与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的上表面的连接稳定性。而且,当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配合时,第二凸筋2112对母端连接器200具有限位作用,限制了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沿第三方向发生相对位移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参照图3,第一凸筋2111的远离止位面1的一端设有弹块23,两个第一凸筋2111的后端均与弹块23相连。第一凸筋2111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侧设有倒角2113。在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分离时,向下按压弹块23,弹块23带动第一凸筋2111的后端向下倾斜,从而第一凸筋2111可以带动配合部212向下移动,使配合部212与卡扣32分离,接着沿第一方向拉动母端连接器200直至与公端连接器300分离。由此,有利于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分离。此外,倒角2113的设置,既加强了第一凸筋2111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与连接器100的上表面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又避免了在第一凸筋2111制作过程中操作者受伤,从而便于第一凸筋2111的生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第二凸起部22包括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子凸起部221。每个第二子凸起部221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与止位面1彼此间隔开,且每个第二子凸起部221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位于止位面1与连接器100的中心之间。例如,图4的示例中示出了三个第二子凸起部221,三个第二子凸起部221的前端端面均位于止位面1与第二子凸起部221的后端之间,沿第三方向(也即左右方向),三个第二子凸起部221分别位于连接器100下表面的左右方向的两侧边缘和中间位置处。如此设置,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沿左右方向的两侧边缘和中间位置均通过三个第二子凸起部221与公端连接器300配合,增大了母端连接器200的底部与公端连接器300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了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配合,并且也加强了第二凸起部22对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配合的导向作用,进而更加有利于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装配。另外,通过设置使每个第二子凸起部221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位于止位面1与连接器100的中心之间,缩短了多个第二子凸起部221的长度,从而既减少了第二子凸起部221的材料用量,又进一步减轻了第二子凸起部221的重量。此外,连接器100例如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装配的过程中,多个第二子凸起部221具有防呆作用,有效地防止了母端连接器200与公端连接器300的错装。
可选地,结合图4,多个第二子凸起部221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处在同一平面上。由此,多个第二子凸起部221的生产加工方便,从而提高了第二子凸起部221的生产效率。此外,多个第二子凸起部221的邻近止位面1的一端端面的生产工艺简单,无需倒角处理,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连接器100的生产加工成本。
进一步可选地,参照图4,沿第三方向,位于连接器100下表面的中间位置的第二子凸起部221的宽度大于位于连接器100下表面的两侧边缘的第二子凸起部221的宽度。位于连接器100下表面的中间位置的第二子凸起部221上形成有凹槽2211,凹槽2211贯穿上述中间位置的第二子凸起部221的下表面,凹槽2211沿第一方向延伸。由此,减小了中间的第二子凸起部221的侧壁厚度,从而防止中间的第二子凸起部221出现缩水的情况。此外,也降低了第二凸起部22的材料用量,从而降低了第二子凸起部221的生产成本,且进一步地降低了连接器100的重量,更加有利于连接器100的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图未标出),包括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连接器100,加强了车辆中各设备之间连接的适配性,从而提高了车辆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100以及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具有止位面,所述止位面位于所述连接器的沿第一方向的一侧表面,所述连接器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表面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止位面彼此间隔开,且所述凸起部的朝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位于所述止位面与所述连接器的中心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朝向远离所述止位面的方向倾斜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形成为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别设在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止位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止位面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包括:
两个第一子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一子凸起部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第一子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止位面彼此间隔开,且每个所述第一子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位于所述止位面的邻近所述连接器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
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子凸起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子凸起部包括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连接在所述配合部和所述第二凸筋之间,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筋的远离所述连接器中心的一侧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一凸筋的远离所述连接器中心的一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包括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子凸起部,每个所述第二子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止位面彼此间隔开,且每个所述第二子凸起部的邻近所述止位面的一端端面位于所述止位面与所述连接器的中心之间。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CN202321626209.XU 2023-06-26 2023-06-26 连接器和车辆 Active CN220021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6209.XU CN220021707U (zh) 2023-06-26 2023-06-26 连接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6209.XU CN220021707U (zh) 2023-06-26 2023-06-26 连接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1707U true CN220021707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92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26209.XU Active CN220021707U (zh) 2023-06-26 2023-06-26 连接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1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7469B2 (en) Lever-fitting type connector
US8568159B2 (en) Connector
US7614904B2 (en) Connector
KR101690861B1 (ko) 단자 금구 및 커넥터
US9231346B2 (en) Connector
CN102957043B (zh) 插头
JP4184566B2 (ja) コネクタ
CN210326329U (zh)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相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US8029311B2 (en) Female connector structure, male connector structure, battery, adapter and electric device
CN110249487A (zh) 连接器
CN103378448B (zh) 连接器
US7445475B2 (en) Lever type connector
CN110197980A (zh) 导电端子和电连接器
US7500860B2 (en) Lever type connector including rotation restricting portion
CN220021707U (zh) 连接器和车辆
CN109411954B (zh) 便于锁扣与解锁的插头连接器
US6247945B1 (en) Lever fitting connector
CN112003078B (zh) 电连接器
CN108206361B (zh) 连接器模组
US20060128203A1 (en) Panel mount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latch and polarizing key
JP7339115B2 (ja) コネクタ
CN113972532A (zh) 插头连接器
CN221353336U (zh) 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连接器组件、电子设备和车辆
CN219203638U (zh) 电连接器
TWM594286U (zh) 電連接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