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0208U - 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0208U
CN220020208U CN202320766425.8U CN202320766425U CN220020208U CN 220020208 U CN220020208 U CN 220020208U CN 202320766425 U CN202320766425 U CN 202320766425U CN 220020208 U CN220020208 U CN 220020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layer
hard disk
cavity
box body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64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长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7664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0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0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0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硬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进风通道,底部设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处安装有排出箱体内部热量的抽气组件,且进风通道与出风通道处均安装有避免灰尘进入箱体的防尘组件;箱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用于安装硬盘的隔层;所述隔层将箱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隔成独立的腔室,且隔层上设有通孔,通孔沿竖直方向交错分布,从而各个腔室连通后,形成迂回散热通道。该计算机硬盘固定盒不仅能对硬盘进行均匀散热、防尘,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硬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娱乐的重要工具,无论是生产计算,或是数据存储传递均离不开计算机,而计算机的硬盘则是计算机工作运行时的数据存储读取的重要载体,硬盘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其散热效果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甚至卡顿和死机。
为了便于散热,在人们使用的最多的台式电脑上,传统的方式是将硬盘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机箱内部,当有多个硬盘需要同时安装的,一般将多个硬盘安装在硬盘托架上,再将硬盘托架安装在主机的机箱中,主机箱中安装有散热风扇,将硬盘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带走,以保证硬盘工作的稳定性。但是无论是直接将硬盘安装在主机机箱中,或是安装在硬盘托架上,一段时间后硬盘表面会落满灰尘,导致硬盘散热不均,而且一旦灰尘进入硬盘内部,就有可能造成硬盘损坏的现象;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该计算机硬盘固定盒不仅能对硬盘进行均匀散热、防尘,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进风通道,底部设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处安装有排出箱体内部热量的抽气组件,且进风通道与出风通道处均安装有避免灰尘进入箱体的防尘组件;
箱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用于安装硬盘的隔层;所述隔层将箱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隔成独立的腔室,且隔层上设有通孔,通孔沿竖直方向交错分布,从而各个腔室连通后,形成迂回散热通道。
优选的,所述隔层包括沿箱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隔层、第二隔层和第三隔层;所述第一隔层、第二隔层和第三隔层的边缘均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从而将箱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所述通孔包括设置在第一隔层一侧的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二隔层一侧的第二通孔,以及设置在第三隔层一侧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沿竖直方向交错分布,且第一空腔与进风通道连通,第四空腔与出风通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层、第二隔层和第三隔层的内部沿水平方向均设有方形空腔;所述方形空腔构成硬盘的安装区,且方形空腔一端与箱体侧壁连通,形成硬盘的安装口,且安装口出设有可拆卸式防尘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层、第二隔层和第三隔层沿竖直方向设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的长宽均小于硬盘的长宽。
优选的,箱体安装在主机箱内;所述防尘组件包括进气防尘网;所述进风通道包括长方形进气管,长方形进气管的一端与第一空腔连通,另一端与主机箱侧壁上的通孔连通;所述进气防尘网安装在长方形进气管与主机箱的通孔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抽气组件包括矩形吸气箱,矩形吸气箱通过螺栓安装在主机箱的外壁上,且矩形吸气箱的一侧设有圆形对接管,矩形吸气箱内部安装有排气扇;所述出风通道包括圆形排气管;所述圆形排气管一端与第四空腔连通,另一端与吸气箱的圆形对接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吸气箱的圆形对接管的孔径小于风通道包括圆形排气管的孔径,并构成嵌套连接,且连接处设有隔震海绵,隔震海绵包裹在圆形对接管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出气防尘网;所述出气防尘网设置在吸气箱圆形对接管的进气口处。
优选的,所述出风通道的圆形排气管与第四空腔的连通端设为喇叭状。
优选的,所述排气扇与主机箱内的控制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机箱内设置箱体,并将硬盘安装在箱体的内部的隔层上,隔层将箱体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隔成独立的腔室,且隔层上设有通孔。同时,在箱体一侧的顶部设有进风通道,底部设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处安装有排出箱体内部热量的抽气组件,隔层上的通孔沿竖直方向交错分布,在连通各个腔室的同时,在箱体的内部形成迂回形散热通道。使用时不仅能够将硬盘上的热量快速带走,而且散热更为均匀,提升了硬盘使用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在进风通道与出风通道处分别安装有可拆拆卸式的进气防尘网和出气防尘网。通过这样的设置,在箱体内部创造了无尘环境,避免了硬盘出现进灰现象,提升了硬盘使用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隔层、第二隔层和第三隔层的内部沿水平方向均设有方形空腔;方形空腔构成硬盘的安装区,且方形空腔一端与箱体的侧壁连通,形成硬盘的安装口。同时,第一隔层、第二隔层和第三隔层沿竖直方向设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的长宽均小于硬盘的长宽。通过这样的设置,使用时,将硬盘沿安装口水平插入,即可将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隔开。不仅使得硬盘与箱体之间形成抽屉式结构,提升了硬盘安装的便捷性,而且硬盘运行的时的产生的热量分别进入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中,提升硬盘散热的效率。
(4)本实用新型将吸气箱的圆形对接管的孔径设置小于风通道圆形排气管的孔径,并使其构成嵌套连接,同时在连接处设有隔震海绵密封,隔震海绵包裹在圆形对接管的外壁上。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吸气箱工作时排气扇的震动无法传递至箱体上,避免箱体震动对硬盘造成损害,提升了硬盘使用的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口出设有可拆卸式防尘盖,不仅避免了灰尘进入箱体,同时当箱体内仅安装一个硬盘时,箱体内部只分隔成两个空腔,提升了气流流动速度,提升了硬盘的散热,防尘效果。
(6)本实用新型将出风通道的圆形排气管与第四空腔的连通端设为喇叭状,使得排气扇工作时,能够快速在圆形排气管的进气口处形成负压,提升箱体的排气效果,提升了硬盘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隔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隔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长方形进气管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吸气箱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A-主机箱B-硬盘10-进风通道11-进气防尘网20-箱体21-第一隔层22-第二隔层23-第三隔层24-下连接架25-上连接架
30-第一空腔31-第一通孔40-第二空腔41-第二通孔50-第三空腔51-第三通孔60-第四空腔70-出风通道80-吸气箱81-排气扇
82-出气防尘网90-方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包括:安装在主机箱A内的箱体20。硬盘B安装在箱体20的内部的隔层上,隔层将箱体20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隔成独立的腔室,且隔层上设有通孔。同时,在箱体20一侧的顶部设有进风通道10,底部设有出风通道70,出风通道70处安装有排出箱体20内部热量的抽气组件,隔层上的通孔沿竖直方向交错分布,在连通各个腔室的同时,在箱体20的内部形成迂回形散热通道。打开抽气组件,空气沿箱体20顶部的进风通道10进入,再沿迂回形散热通道将隔层上硬盘B的热量带走,并沿箱体20底部的出风通道70排出。
同时,为了避免灰尘进入箱体20内部,在进风通道10与出风通道70处均安装有可拆拆卸式的防尘组件;通过这样的设置,在箱体20内部创造了无尘环境,避免了硬盘B出现进灰现象,提升了硬盘B使用的安全性。
隔层由第一隔层21、第二隔层22和第三隔层23组成。第一隔层21、第二隔层22和第三隔层23的边缘均与箱体20的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一隔层21、第二隔层22和第三隔层23沿箱体20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从而将箱体20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第一空腔30、第二空腔40,第三空腔50,第四空腔60。
第一隔层21、第二隔层22和第三隔层23的内部沿水平方向均设有方形空腔;方形空腔构成硬盘B的安装区,且方形空腔一端与箱体20的侧壁连通,形成硬盘B的安装口。同时,第一隔层21、第二隔层22和第三隔层23沿竖直方向设有方形通孔90;方形通孔90的长宽均小于硬盘B的长宽。使用时,将硬盘B沿安装口水平插入,即可将第一空腔30和第二空腔40隔开,从而硬盘运行的时的产生的热量分别进入第一空腔30和第二空腔40中。
通孔由设置在第一隔层21一侧的第一通孔31,设置在第二隔层22一侧的第二通孔41,以及设置在第三隔层23一侧的第三通孔51组成。
第一空腔30与进风通道10连通,第一通孔31位于第一空腔30与进风通道10连通的另一侧,从而气流沿进风通道10进入后,流经整个第一空腔30后沿第一通孔31进入第二空腔40中,从而能将第一空腔30内的所有热量均带走。同时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41和第三通孔51沿竖直方向交错分布,第四空腔60与出风通道70连通。由于进风通道10与出风通道70均设置在箱体20的同一侧,从而在箱体20内部形成迂回风道,使得硬盘B散热更均匀,提升散热效率。
进风通道10包括长方形进气管,长方形进气管的一端与第一空腔30连通,另一端与主机箱A侧壁上的通孔连通,长方形进气管能够增加单位时间的进气量,提升箱体20的散热效率。抽气组件包含矩形吸气箱80,矩形吸气箱80通过螺栓安装在主机箱A的外壁上,且矩形吸气箱80的一侧设有圆形对接管,矩形吸气箱80内部安装有排气扇81;出风通道70包括圆形排气管;圆形排气管一端与第四空腔60连通,另一端与吸气箱80的圆形对接管连通。
在箱体20另一侧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有上连接架25,下连接架24,且上连接架25和下连接架24均与主机箱A的侧壁连接,从而将箱体20固定在主机箱A中。
防尘组件由进气防尘网11和出气防尘网82组成。出气防尘网82设置在吸气箱80圆形对接管的进气口处,进气防尘网11安装在长方形进气管与主机箱A的通孔连接处,同时在安装口出设有可拆卸式防尘盖。通过这样的设置避免了灰尘沿长方形进气管、安装口或是矩形吸气箱80进入箱体20内部,提升了箱体20的防尘效果,进而提升了硬盘B使用的安全性。
吸气箱80的圆形对接管的孔径小于风通道70圆形排气管的孔径,并构成嵌套连接,且连接处设有隔震海绵密封,隔震海绵包裹在圆形对接管的外壁上。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吸气箱80工作时排气扇81的震动无法传递至箱体20上,提升了硬盘使用的安全性。
出风通道70的圆形排气管与第四空腔60的连通端设为喇叭状,使得排气扇81工作时,能够快速在圆形排气管的进气口处形成负压,提升箱体20的排气效果,提升了硬盘B的散热效率。
排气扇81与主机箱A内的控制器电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0),所述箱体(20)的顶部设有进风通道(10),底部设有出风通道(70),出风通道(70)处安装有排出箱体(20)内部热量的抽气组件,且进风通道(10)与出风通道(70)处均安装有避免灰尘进入箱体(20)的防尘组件;
箱体(20)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用于安装硬盘(B)的隔层;所述隔层将箱体(20)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隔成独立的腔室,且隔层上设有通孔,通孔沿竖直方向交错分布,从而各个腔室连通后,形成迂回散热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包括沿箱体(20)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隔层(21)、第二隔层(22)和第三隔层(23);所述第一隔层(21)、第二隔层(22)和第三隔层(23)的边缘均与箱体(20)的内壁固定连接,从而将箱体(20)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第一空腔(30)、第二空腔(40)、第三空腔(50)和第四空腔(60);所述通孔包括设置在第一隔层(21)一侧的第一通孔(31),设置在第二隔层(22)一侧的第二通孔(41),以及设置在第三隔层(23)一侧的第三通孔(51);所述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41)和第三通孔(51)沿竖直方向交错分布,且第一空腔(30)与进风通道(10)连通,第四空腔(60)与出风通道(70)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层(21)、第二隔层(22)和第三隔层(23)的内部沿水平方向均设有方形空腔;所述方形空腔构成硬盘(B)的安装区,且方形空腔一端与箱体(20)侧壁连通,形成硬盘(B)的安装口,且安装口出设有可拆卸式防尘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层(21)、第二隔层(22)和第三隔层(23)沿竖直方向设有方形通孔(90);所述方形通孔(90)的长宽均小于硬盘(B)的长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其特征在于:箱体(20)安装在主机箱(A)内;所述防尘组件包括进气防尘网(11);所述进风通道(10)包括长方形进气管,长方形进气管的一端与第一空腔(30)连通,另一端与主机箱(A)侧壁上的通孔连通;所述进气防尘网(11)安装在长方形进气管与主机箱(A)的通孔连接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组件包括矩形吸气箱(80),矩形吸气箱(80)通过螺栓安装在主机箱(A)的外壁上,且矩形吸气箱(80)的一侧设有圆形对接管,矩形吸气箱(80)内部安装有排气扇(81);所述出风通道(70)包括圆形排气管;所述圆形排气管一端与第四空腔(60)连通,另一端与吸气箱(80)的圆形对接管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箱(80)的圆形对接管的孔径小于出风通道(70)圆形排气管的孔径,并构成嵌套连接,且连接处设有隔震海绵密封,隔震海绵包裹在圆形对接管的外壁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出气防尘网(82);所述出气防尘网(82)设置在吸气箱(80)圆形对接管的进气口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70)的圆形排气管与第四空腔(60)的连通端设为喇叭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扇(81)与主机箱(A)内的控制器电连接。
CN202320766425.8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 Active CN220020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6425.8U CN220020208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6425.8U CN220020208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0208U true CN220020208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1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6425.8U Active CN220020208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0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1632A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102445967A (zh) 服务器机箱
WO2022247281A1 (zh) 充电桩
CN203147930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20020208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盒
CN211019105U (zh) 一种具有散热防尘功能的交换机
CN212278698U (zh) 一种室外风冷机箱
CN210324022U (zh) 一种紧凑型的5u加固服务器
CN201097299Y (zh) 挡风板及带有挡风板的计算机机箱
CN210515157U (zh) 一种机箱散热结构及机箱
CN206835142U (zh) 散热防尘交换机
CN205038579U (zh) 内置电脑部件的空气净化器
CN207185092U (zh) 通讯机柜用散热组件及其机柜
CN219978808U (zh) 一种计算机防尘静音机箱
CN201032526Y (zh) 静音计算机
CN111077958A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排风系统及排风方法
CN210983284U (zh) 一种计算机应用稳定运行装置
CN218831138U (zh) 一种硬件防火墙机柜
CN211878519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用可散热高效固定装置
CN212344230U (zh) 基于防火墙规则配置错误分析设备
CN212583962U (zh) 一种隔音效果好的污水泵控制柜
CN217767819U (zh) 一种计算机用降噪装置
CN214751765U (zh) 水冷散热计算主机及其安装支架
CN217061432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固态硬盘
CN103901988A (zh) 一种1u车载加固计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