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9420U - 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9420U
CN220019420U CN202320863443.8U CN202320863443U CN220019420U CN 220019420 U CN220019420 U CN 220019420U CN 202320863443 U CN202320863443 U CN 202320863443U CN 220019420 U CN220019420 U CN 220019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vacuum adsorption
groove
vacuum
top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634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纯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634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9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9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9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包括膜层、顶座与底座,顶座的表面设置有背光放置槽与若干个通孔,顶座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将底座装设在顶座的底部上的底座安装槽,底座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与通孔相连通的避空槽,顶座还设置有与避空槽相连通的吸气连接口,膜层的一侧设置在顶座的一侧且其面积可覆盖在顶座的上表面上。由于内污白点在表面压力的作用下,会明显地呈现出来,利用这原理,设计了真空吸附治具,通过在顶座、底座和膜层中吸气降压形成真空,膜层在真空的环境下包裹背光,使其表面均匀受压,使背光减少损伤,实现通过真空吸附的治具来杜绝背光内污白点漏检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快速检查的效果,也避免了不良品流出到客户的情况出现。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模组屏幕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手机屏幕,对背光的内污白点的检测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常规点亮治具QC全检过程中,经常会漏检或检查不到屏幕里的内污白点,导致部分的内污白点不良品流出客户端,清晰可见的点不良的现象造成客户投诉,所以常规点亮治具,在背光存在微小粒子时,点亮治具点亮背光后,QC检查人员无法清晰、快速地判断出不良,会导致影响检查速度,同时越来越多的不良品流入客户手中,使产品口碑变差,影响销量。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374323 U)公开了一种形抽真空背光白点检验治具,所述的治具包括真空腔体、支撑架、固定框和点灯压头,所述真空腔体的一端通过铰链设有固定框,所述点灯压头设于真空腔体上,且所述的点灯压头设于固定框的同一端,所述点灯压头的一端与真空腔体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架固定设于真空腔体的底部,属于电子产品的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款既可以对背光按压白点检出率到达98%以上,又可以无需对背光进行固态按压,减少膜片的损伤的形抽真空背光白点检验治具。
然而,本实用新型人具体实施此装置时,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固定框容易压坏背光屏幕,不适宜在真空吸附中检测,容易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通过在顶座、底座和膜层中吸气降压形成真空,膜层在真空的环境下包裹背光,使其表面均匀受压,由于内污白点在表面压力的作用下,会明显地呈现出来,利用这原理,设计了真空吸附治具,实现通过真空吸附的治具来杜绝背光内污白点漏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
所述真空吸附的治具具体包括:
膜层、顶座与底座,所述顶座的表面设置有背光放置槽与若干个通孔,所述顶座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底座装设在所述顶座的底部上的底座安装槽,所述底座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避空槽,所述顶座还设置有与所述避空槽相连通的吸气连接口,所述膜层的一侧设置在所述顶座的一侧且其面积可覆盖在所述顶座的上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若干个所述通孔与所述背光放置槽错开设置,若干个所述通孔在所述顶座上均匀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若干个所述通孔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顶座的上表面上,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避空槽的槽底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安装槽上设置有用于装设所述底座的第一螺孔,所述底座对应所述第一螺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膜层为真空吸塑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座的一侧设置有为背光提供电源的电源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避空槽呈环形设置在所述底座安装槽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座的背面设置有磁铁凹槽,所述磁铁凹槽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磁铁。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座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与所述底座安装槽错开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座为防静电亚克力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由于内污白点在表面压力的作用下,会明显地呈现出来,利用这原理,设计了真空吸附治具,通过在顶座、底座和膜层中吸气降压形成真空,膜层在真空的环境下包裹背光,使其表面均匀受压,使背光减少损伤,实现通过真空吸附的治具来杜绝背光内污白点漏检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快速检查的效果,也避免了不良品流出到客户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
膜层1;顶座2;底座3;背光放置槽4;通孔5;底座安装槽6;避空槽7;吸气连接口8;第一螺孔9;第二螺孔10;电源接口11;磁铁凹槽12;第三螺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的,固定框容易压坏背光屏幕,不适宜在真空吸附中检测,容易造成损失。
为了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
具体地,请参考图1-3,真空吸附的治具具体包括:
膜层1、顶座2与底座3,顶座2的表面设置有背光放置槽4与若干个通孔5,顶座2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将底座3装设在顶座2的底部上的底座安装槽6,底座安装槽6的底部设置有与通孔5相连通的避空槽7,顶座2还设置有与避空槽7相连通的吸气连接口8,膜层1的一侧设置在顶座2的一侧且其面积可覆盖在顶座2的上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由于内污白点在表面压力的作用下,会明显地呈现出来,利用这原理,设计了真空吸附治具,通过在顶座2、底座3和膜层1中吸气降压形成真空,膜层1在真空的环境下包裹背光,使其表面均匀受压,使背光减少损伤,实现通过真空吸附的治具来杜绝背光内污白点漏检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快速检查的效果,也避免了不良品流出到客户的情况出现。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3,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其包括膜层1、顶座2与底座3,顶座2的表面设置有背光放置槽4与若干个通孔5,顶座2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将底座3装设在顶座2的底部上的底座安装槽6,底座安装槽6的底部设置有与通孔5相连通的避空槽7,顶座2还设置有与避空槽7相连通的吸气连接口8,膜层1的一侧设置在顶座2的一侧且其面积可覆盖在顶座2的上表面上。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膜层1用于在真空环境中对背光屏幕表面进出均匀施压,由于膜层1的材质偏柔软,不易压伤背光屏幕,有很强的柔性,同时制作成本低,可替换性强;顶座2的通孔5是通过在吸气连接口8中抽出空气,实现顶座2表面形成真空环境;底部安装槽用于安装底座3,当顶座2底部安装底座3,其内部镂空有避空槽7,避空槽7是用于使内部空气通过避空槽7流动到吸气连接口8中,从而实现真空吸附;先通电吸气作用下,放置背光后,通过底座3封住周边形成吸气连接口8,吸气连接口8与真空管连接,翻转真空吸附膜层1覆盖表面通孔5后,膜层1在通孔5吸气作用下,形成真空闭环状态,自动实现膜层1吸附背光;由于内污白点在表面压力的作用下,会明显地呈现出来,利用这原理,设计了真空吸附治具,通过在顶座2、底座3和膜层1中吸气降压形成真空,膜层1在真空的环境下包裹背光,使其表面均匀受压,使背光减少损伤,实现通过真空吸附的治具来杜绝背光内污白点漏检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快速检查的效果,也避免了不良品流出到客户的情况出现。
具体地,若干个通孔5与背光放置槽4错开设置,若干个通孔5在顶座2上均匀排列。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通孔5为圆形通孔5,根据不同的需要,也可以是其他几何通孔5,比如正方形、三角形或椭圆形等,同时,为了实现能均匀的将膜层1在背光表面上施加压力,通孔5在顶座2上均匀排列,且与背光放置槽4错开设置。
具体地,若干个通孔5的一端设置在顶座2的上表面上,其另一端设置在避空槽7的槽底上。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通孔5垂直与顶座2的上下表面,使顶座2上面的空间连通与下面的空间,由于吸气连接口8连通避空槽7内,即可通过吸气连接口8将顶座2上面的空气抽成真空。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提供的真空吸附的治具进一步优化,具体地,如图1-3所示,底座安装槽6上设置有用于装设底座3的第一螺孔9,底座3对应第一螺孔9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孔10。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底座安装槽6中设置第一螺孔9,底座3对应第一螺孔9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孔10,其通过螺钉将两者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使底座3固定连接在顶座2上。
实施例3
对实施例1或2提供的真空吸附的治具进一步优化,如图1-3所示,膜层1为真空吸塑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真空吸塑膜一般是pet、pvc、pp以及ps四类材质做成的,它的原理是把平展的塑料硬片材料加热变软,再通过真空吸附到模具表层。
具体地,顶座2的一侧设置有为背光提供电源的电源接口11。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电源接口11用于为背光提供通电接口。
具体地,避空槽7呈环形设置在底座安装槽6的底部。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避空槽7呈环形或“回”字形,中间为背光放置槽4的槽底,其槽底紧贴在底座3上,气流在避空槽7中流通,实现了空间的合理利用。
具体地,顶座2的背面设置有磁铁凹槽12,磁铁凹槽12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磁铁。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磁铁凹槽12用于安装磁铁作用,通过上下磁铁吸住,使背光的FPC伸出位压得更紧,便于点亮背光。
具体地,顶座2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第三螺孔13,第三螺孔13与底座安装槽6错开设置。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第三螺孔13用于将该治具固定在工装工位上,使其在固定的位置上进行真空吸附,先通电吸气作用下,放置背光后,通过底座3封住周边形成吸气连接口8,吸气连接口8与真空管连接,翻转真空吸附膜层1覆盖表面通孔5后,膜层1在通孔5吸气作用下,形成真空闭环状态,自动实现膜层1吸附背光,实现通过真空吸附的治具来杜绝背光内污白点漏检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快速检查的效果,也避免了不良品流出到客户的情况出现。
具体地,顶座2为防静电亚克力板。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根据不同的需求,也可以是其他材质作为顶座2的材质,在本实施例中,顶座2可用防静电亚克力板,在完美地保留基材固有的物理特性的基础上,使其同时具有优异的消除静电的功能,能有效防止灰尘的积聚,避免静电可能导致的危害,以满足高科技时代产业界的特殊需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吸附的治具的使用过程如下:
先通电吸气作用下,放置背光后,通过底座3封住周边形成吸气连接口8,吸气连接口8与真空管连接,翻转真空吸附膜层1覆盖表面通孔5后,膜层1在通孔5吸气作用下,形成真空闭环状态,自动实现膜层1吸附背光,就可以进行清晰、快速的检查内污白点,也避免了不良品流出到客户的状况出现。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膜层(1)、顶座(2)与底座(3),所述顶座(2)的表面设置有背光放置槽(4)与若干个通孔(5),所述顶座(2)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底座(3)装设在所述顶座(2)的底部上的底座安装槽(6),所述底座安装槽(6)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通孔(5)相连通的避空槽(7),所述顶座(2)还设置有与所述避空槽(7)相连通的吸气连接口(8),所述膜层(1)的一侧设置在所述顶座(2)的一侧且其面积可覆盖在所述顶座(2)的上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通孔(5)与所述背光放置槽(4)错开设置,若干个所述通孔(5)在所述顶座(2)上均匀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通孔(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顶座(2)的上表面上,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避空槽(7)的槽底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安装槽(6)上设置有用于装设所述底座的第一螺孔(9),所述底座(3)对应所述第一螺孔(9)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螺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1)为真空吸塑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2)的一侧设置有为背光提供电源的电源接口(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槽(7)呈环形设置在所述底座安装槽(6)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2)的背面设置有磁铁凹槽(12),所述磁铁凹槽(12)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磁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2)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第三螺孔(13),所述第三螺孔(13)与所述底座安装槽(6)错开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2)为防静电亚克力板。
CN202320863443.8U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 Active CN220019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3443.8U CN220019420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3443.8U CN220019420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9420U true CN220019420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92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3443.8U Active CN220019420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94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2935B (zh) 背光源检查装置
CN203359525U (zh) 基板吸附装置及切割机
WO2018103181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电视机
CN206489538U (zh) 交互智能平板
CN107942583A (zh) 一种直下式液晶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CN109352563B (zh) 一种曲面盖板玻璃吸附治具
CN106647029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背光源、胶框
CN220019420U (zh) 一种真空吸附的治具
KR20100113711A (ko)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도광판에 fpcb를 부착하는 자동 부착유니트와 도광판 반전유니트, 도광판을 몰드 프레임에 자동삽입하는 자동조립유니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도광판 자동 조립방법
CN102998823B (zh) 点灯检查设备的偏光片支撑部件及点灯检查设备
WO2016106613A1 (zh) 一种显示装置的面板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06805053U (zh) 一种具有过滤震动的液晶显示模组
CN207397610U (zh) 一种显示器的边框结构及显示器
CN207867176U (zh) 一种lcm模组
CN109264074A (zh) 贴膜装置
CN205596171U (zh) 一种终端模组
CN210132453U (zh) 一种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CN101118342A (zh) 改善背光模块亮度均匀度的方法及背光模块结构
CN203299485U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07005856U (zh) 一种新型背光结构
CN112904602A (zh) 一种液晶面板的悬浮贴合工艺及悬浮贴合工装
CN207249301U (zh) 一种能增加led入光效率的背光模组
CN214918297U (zh) 一种吸附治具
CN207529058U (zh) 用于背光源检查的治具
CN214323655U (zh) 一种将长条状塑料标签压合到家具板侧面的压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