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7560U - 一种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7560U
CN220017560U CN202321659032.3U CN202321659032U CN220017560U CN 220017560 U CN220017560 U CN 220017560U CN 202321659032 U CN202321659032 U CN 202321659032U CN 220017560 U CN220017560 U CN 220017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main body
catch
body par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90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剑
贾彬
陈明侠
韦嘉明
方爱宽
张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90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7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7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7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该除湿机,包括壳体和进风过滤器。壳体上设有装配腔体,装配腔体的内周壁上设有第一卡扣。进风过滤器包括主体部分和第二卡扣;主体部分装配与装配腔体,且主体部分的外周与装配腔体的内周壁配合;第二卡扣设置于主体部分上,且第二卡扣上设有凹槽;第一卡扣卡入凹槽且抵持在凹槽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过滤网和后壳装配过程中容易导致装配结构被撞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装配除湿机中过滤网和后壳的过程中,由于过滤网上的卡扣结构采用凸出设置的方式,容易使得卡扣结构蹭到后壳,从而导致后壳的外表面被刮花,影响了整个除湿机的外观;甚至会导致卡扣结构撞坏的情况,影响过滤网的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改善现有技术中过滤网和后壳装配过程中容易导致装配结构被撞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和进风过滤器;
所述壳体上设有装配腔体,所述装配腔体的内周壁上设有第一卡扣;
所述进风过滤器包括主体部分和第二卡扣;所述主体部分装配与所述装配腔体,且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周与所述装配腔体的内周壁配合;所述第二卡扣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上,且所述第二卡扣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卡扣卡入所述凹槽且抵持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在该除湿机中,将第一卡扣装入第二卡扣的凹槽中,且使得第一卡扣抵持在凹槽的内侧壁上,可以实现主体部分和壳体的装配。由于第一卡扣上与第二卡扣配合的部分由凹槽的内侧壁形成,使得第二卡扣的整体体积较小,并且其与第一卡扣的装配部分也不是独立地凸出设置的结构,可以避免第二卡扣在跟随主体部分移动的过程中与其他零件碰撞,进而可以达到防止主体部分上的装配结构被撞坏的情况产生;基于此,该除湿机可以达到改善现有技术中过滤网和后壳装配过程中容易导致装配结构被撞坏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分沿预设方向装入所述装配腔体,所述第二卡扣沿所述预设方向凸设于所述主体部分上。
第二卡扣沿预设方向装配,便能使得第二卡扣跟随主体部分装入便能之间完成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配合,降低装配难度。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朝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呈夹角。
由于凹槽的朝向和预设方向呈夹角,可以方便凹槽的内侧壁与第一卡扣配合,提高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凹槽沿所述预设方向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卡扣抵持。
凹槽沿预设方向一侧的内侧壁与第一卡扣抵持,可以通过第一卡扣向第二卡扣提供沿预设方向的作用力,进而促使第二卡扣沿预设方向拉紧主体部分,提升主体部分的装配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扣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主体部分外轮廓所限定的形状内部。
由于第二卡扣在预设方向的投影位于主体部分外轮廓限定的形状内部,在第二卡扣跟随主体部分装配的过程中,可以防止第二卡扣与其他零件碰撞,进而避免第二卡扣被碰坏。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扣远离所述主体部分的端部设置有导向斜面,且使所述第二卡扣远离所述主体的端部的厚度在朝向远离所述主体部分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通过导向斜面与第一卡扣的接触来向第二卡扣的装入提供导向作用,方便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扣的装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扣凸设于所述装配腔体的内周壁上,且所述第一卡扣具有导入斜面,所述导入斜面设于所述第一卡扣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使得所述第一卡扣的厚度自靠近所述壳体一侧至远离所述壳体一侧逐渐增大。
在第二卡扣装入的过程中,导入斜面可以向第二卡扣提供导入的引导作用,方便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装配。
可选地,所述装配腔体由呈夹角的侧围壁和底壁共同围成,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周与所述侧围壁配合,所述主体部分上设置所述第二卡扣的一侧与所述底壁配合;
所述底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卡扣凸设于所述侧围壁且伸入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卡扣伸入所述通孔。
在主体部分与装配腔体完成装配的情况下,侧围壁和底壁分别与主体部分上不同的侧面抵持,可以提升主体部分的装配精度;另外,由于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均伸入通孔中,便能避免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对主体结构与装配腔体的内周壁配合造成影响。
可选地,所述装配腔体的内周壁上还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和所述第一卡扣分别设于所述装配腔体相对的两侧;
所述进风过滤器还包括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扣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相对的两侧;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插接孔。
在装配过程中,先将插接部插接到插接孔中,然后主体部分以插接部位中心转动,从而使得主体部分带动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扣配合,便实现进风过滤器的装配,可以降低进风过滤器的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扣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卡扣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上。
通过多个第二卡扣和多个第一卡扣的配合,可以从主体部分不同的位置向主体部分提供限制作用,可以提升进风过滤器的装配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除湿机局部结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除湿机局部结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除湿机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除湿机;100-壳体;110-装配腔体;111-侧围壁;112-底壁;113-通孔;120-第一卡扣;121-导入斜面;130-插接孔;200-进风过滤器;210-主体部分;220-第二卡扣;221-凹槽;222-导向斜面;230-插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除湿机10,该除湿机10可以安装到指定的区域,且向指定的区域提供除湿作用,也就是说,该除湿机10可以用于将指定的区域中的湿度降低,以提升指定的区域中的舒适度。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除湿机10可以达到改善现有技术中过滤网和后壳装配过程中容易导致装配结构被撞坏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除湿机10包括壳体100和进风过滤器200。其中,该进风过滤器200用于设置在除湿机10的进风处,用于向除湿机10导入的气流进行过滤;也就是说,该进风过滤器20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被称为过滤器;另外,该壳体10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被称为后壳。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设有装配腔体110,装配腔体110的内周壁上设有第一卡扣120,如图3。进风过滤器200包括主体部分210和第二卡扣220;主体部分210装配与装配腔体110,且主体部分210的外周与装配腔体110的内周壁配合;第二卡扣220设置于主体部分210上,且第二卡扣220上设有凹槽221,如图4;第一卡扣120卡入凹槽221且抵持在凹槽221的侧壁上。
当然,该除湿机10还包括压缩机、换热器、膨胀阀以及风机等其他零件,以使除湿机10可以实现其功能,而上述的其他零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机10中,将第一卡扣120装入第二卡扣220的凹槽221中,且使得第一卡扣120抵持在凹槽221的内侧壁上,可以实现主体部分210和壳体100的装配。由于第一卡扣120上与第二卡扣220配合的部分由凹槽221的内侧壁形成,使得第二卡扣220的整体体积较小,并且其与第一卡扣120的装配部分也不是独立地凸出设置的结构,可以避免第二卡扣220在跟随主体部分210移动的过程中与其他零件碰撞,进而可以达到防止主体部分210上的装配结构被撞坏的情况产生;基于此,该除湿机10可以达到改善现有技术中过滤网和后壳装配过程中容易导致装配结构被撞坏的技术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若在第二卡扣220上形成独立凸出的卡扣结构,在装配过程中,该独立凸出的卡扣结构被碰撞便容易导致损坏;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凹槽221形成的卡扣结构,使得该卡扣结构与第二卡扣220并非相互独立,该卡扣结构的强度则得到提升,能进一步改善第二卡扣220损坏导致无法装配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分210沿预设方向装入装配腔体110,第二卡扣220沿预设方向凸设于主体部分210上。第二卡扣220沿预设方向装配,便能使得第二卡扣220跟随主体部分210装入便能之间完成第一卡扣120和第二卡扣220的配合,降低装配难度。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在完成装配之后,该壳体100内侧还用于形成装配换热器的空间,而装配进风过滤器200的装配腔体110则与上述装配换热器的空间连通,以方便将进风气流导入至换热器处。而预设方向则是从壳体100外侧指向该装配换热器的空间的方向。其中,将第二卡扣220沿预设方向延伸,可以方便于隐藏该第二卡扣220,防止第二卡扣220与其他零件碰撞导致第二卡扣220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21的朝向与预设方向呈夹角。其中,以第二卡扣220的延伸方向为第二卡扣220的长度方向,凹槽221的朝向与预设方向呈夹角则可以表现为,凹槽221开设在第二卡扣220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并且,由于凹槽221的朝向和预设方向呈夹角,可以方便凹槽221的内侧壁与第一卡扣120配合,提高第一卡扣120和第二卡扣22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凹槽221沿预设方向一侧的内侧壁与第一卡扣120抵持。凹槽221沿预设方向一侧的内侧壁与第一卡扣120抵持,可以通过第一卡扣120向第二卡扣220提供沿预设方向的作用力,进而促使第二卡扣220沿预设方向拉紧主体部分210,提升主体部分210的装配稳定性。
换言之,由于凹槽221的开设,该凹槽221至少在远离主体部分210的一侧形成周壁,而该周壁的形成可以看作是相对凹槽221的底壁112凸起的结构,进而在第一卡扣120卡入凹槽221内部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第一卡扣120抵持在该周壁上。而该周壁与第一卡扣120抵持的情况下,第一卡扣120抵持在该周壁靠近主体部分210的一侧,使得第一卡扣120向该周壁施加远离主体部分210方向的作用力,进而可以向第二卡扣220施加远离主体部分210的作用力,实现进风过滤器200的装配。
值得说明的是,该凹槽221在其四周均具有周壁,且与第一卡扣120配合的部分周壁形成整体,由此便可以防止与第一卡扣120配合的部分周壁独立地凸出,便能实现隐藏第二卡扣220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扣220在预设方向上的投影位于主体部分210外轮廓所限定的形状内部。由于第二卡扣220在预设方向的投影位于主体部分210外轮廓限定的形状内部,在第二卡扣220跟随主体部分210装配的过程中,可以防止第二卡扣220与其他零件碰撞,进而避免第二卡扣220被碰坏。
请结合参阅图3、图4和图5,为了方便第一卡扣120和第二卡扣220之间的装配,第二卡扣220远离主体部分210的端部设置有导向斜面222,且使第二卡扣220远离主体的端部的厚度在朝向远离主体部分210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通过导向斜面222与第一卡扣120的接触来向第二卡扣220的装入提供导向作用,方便第二卡扣220与第一卡扣120的装配。
进一步地,第一卡扣120凸设于装配腔体110的内周壁上,且第一卡扣120具有导入斜面121,导入斜面121设于第一卡扣120靠近壳体100的一侧,使得第一卡扣120的厚度自靠近壳体100一侧至远离壳体100一侧逐渐增大。在第二卡扣220装入的过程中,导入斜面121可以向第二卡扣220提供导入的引导作用,方便第一卡扣120和第二卡扣220的装配。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卡扣120和第二卡扣220配合的过程中,第二卡扣220上的导向斜面222与第一卡扣120上的导入斜面121配合,在主体部分210继续向装配腔体110中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卡扣220沿着导入斜面121移动,而第一卡扣120则沿着导向斜面222滑动;与此同时,第二卡扣220产生弹性形变。在主体部分210装入装配腔体110之后,第一卡扣120装入凹槽221中,第二卡扣220便通过其弹性回复作用回复至初始状态,此时第一卡扣120抵持在凹槽221的内周壁上,实现第一卡扣120和第二卡扣220的扣合。
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7,装配腔体110由呈夹角的侧围壁111和底壁112共同围成,主体部分210的外周与侧围壁111配合,主体部分210上设置第二卡扣220的一侧与底壁112配合。也就是说,壳体100围成的用于装配换热器的空间和装配腔体110之间形成阶梯型结构,在主体部分210装入装配腔体110内部的情况下,主体部分210的外周缘与用于装配换热器的空间和装配腔体110之间的阶梯型结构配合,可以提升主体部分210的装配稳定性。
值得说明的是,装配腔体110的内周壁中,侧围壁111围成柱形的空间,而底壁112则形成环形的平面结构。
进一步地,底壁112上开设有通孔113,第一卡扣120凸设于侧围壁111且伸入通孔113;第二卡扣220伸入通孔113。在主体部分210与装配腔体110完成装配的情况下,侧围壁111和底壁112分别与主体部分210上不同的侧面抵持,可以提升主体部分210的装配精度;另外,由于第一卡扣120和第二卡扣220均伸入通孔113中,便能避免第一卡扣120和第二卡扣220对主体结构与装配腔体110的内周壁配合造成影响。
也就是说,通过通孔113的设置,可以将第一卡扣120和第二卡扣220设置于通孔113内部,以避让第一卡扣120和第二卡扣220,方便主体部分210的外周缘与侧围壁111和底壁112配合。在侧围壁111和主体部分210外周侧面配合,且底壁112与主体部分210设置第二卡扣220的一侧配合的情况下,主体部分210能更稳定地保持位置状态,从而提升进风过滤器200整体的装配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装配腔体110的内周壁上还开设有插接孔130;插接孔130和第一卡扣120分别设于装配腔体110相对的两侧。进风过滤器200还包括插接部230,插接部230和第二卡扣220分别设置于主体部分210相对的两侧;插接部230插接于插接孔130。在装配过程中,先将插接部230插接到插接孔130中,然后主体部分210以插接部230位中心转动,从而使得主体部分210带动第二卡扣220与第一卡扣120配合,便实现进风过滤器200的装配,可以降低进风过滤器200的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
值得说明的是,在插接部230插接到插接孔130中的情况下,可以向主体部分210的其中一侧提供初步的定位作用;然后,以插接部230与插接孔130的配合为转动中心转动主体部分210,使得主体部分210的另一侧带动第二卡扣220朝向第一卡扣120移动,在第二卡扣220和第一卡扣120完成装配的情况下,便能实现主体部分210与壳体100的装配。此时,插接部230和插接孔130可以向主体部分210提供限制其脱出装配腔体110的作用力,而第一卡扣120和第二卡扣220的配合同时向主体部分210提供限制其脱出装配腔体110的作用力,由此便能确保主体部分210整体的装配稳定性。
可选地,在图2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主体部分210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220,而主体部分210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多个插接部230。其中,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均为除湿机10正常运行时对应主体部分210上的顶部和底部。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卡扣220在主体部分210上的设置位置与插接部230在主体部分210上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也就是说也可以设置在主体部分210上的其他位置。例如,将插接部230设置在主体部分210的顶部位置,而将第二卡扣220设置在主体部分210的底部位置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扣220为多个,多个第二卡扣220间隔地设置在主体部分210上。通过多个第二卡扣220和多个第一卡扣120的配合,可以从主体部分210不同的位置向主体部分210提供限制作用,可以提升进风过滤器200的装配稳定性。
当然,在装配空间的内壁上设置第一卡扣120的位置可以根据第二卡扣220在主体部分210上的设置位置来确定,以方便多个第一卡扣120分别与多个第二卡扣220配合。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卡扣120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以及第二卡扣220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满足进风过滤器200装配稳定性的情况下方便装配即可。
综上所述,在该除湿机10中,将第一卡扣120装入第二卡扣220的凹槽221中,且使得第一卡扣120抵持在凹槽221的内侧壁上,可以实现主体部分210和壳体100的装配。由于第一卡扣120上与第二卡扣220配合的部分由凹槽221的内侧壁形成,使得第二卡扣220的整体体积较小,并且其与第一卡扣120的装配部分也不是独立地凸出设置的结构,可以避免第二卡扣220在跟随主体部分210移动的过程中与其他零件碰撞,进而可以达到防止主体部分210上的装配结构被撞坏的情况产生;基于此,该除湿机10可以达到改善现有技术中过滤网和后壳装配过程中容易导致装配结构被撞坏的技术问题。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和进风过滤器(200);
所述壳体(100)上设有装配腔体(110),所述装配腔体(110)的内周壁上设有第一卡扣(120);
所述进风过滤器(200)包括主体部分(210)和第二卡扣(220);所述主体部分(210)装配与所述装配腔体(110),且所述主体部分(210)的外周与所述装配腔体(110)的内周壁配合;所述第二卡扣(22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210)上,且所述第二卡扣(220)上设有凹槽(221);所述第一卡扣(120)卡入所述凹槽(221)且抵持在所述凹槽(221)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210)沿预设方向装入所述装配腔体(110),所述第二卡扣(220)沿所述预设方向凸设于所述主体部分(2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21)的朝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呈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21)沿所述预设方向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卡扣(120)抵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220)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主体部分(210)外轮廓所限定的形状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220)远离所述主体部分(210)的端部设置有导向斜面(222),且使所述第二卡扣(220)远离所述主体的端部的厚度在朝向远离所述主体部分(210)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120)凸设于所述装配腔体(110)的内周壁上,且所述第一卡扣(120)具有导入斜面(121),所述导入斜面(121)设于所述第一卡扣(120)靠近所述壳体(100)的一侧,使得所述第一卡扣(120)的厚度自靠近所述壳体(100)一侧至远离所述壳体(100)一侧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腔体(110)由呈夹角的侧围壁(111)和底壁(112)共同围成,所述主体部分(210)的外周与所述侧围壁(111)配合,所述主体部分(210)上设置所述第二卡扣(220)的一侧与所述底壁(112)配合;
所述底壁(112)上开设有通孔(113),所述第一卡扣(120)凸设于所述侧围壁(111)且伸入所述通孔(113);所述第二卡扣(220)伸入所述通孔(113)。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腔体(110)的内周壁上还开设有插接孔(130);所述插接孔(130)和所述第一卡扣(120)分别设于所述装配腔体(110)相对的两侧;
所述进风过滤器(200)还包括插接部(230),所述插接部(230)和所述第二卡扣(220)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210)相对的两侧;所述插接部(230)插接于所述插接孔(130)。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22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卡扣(220)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210)上。
CN202321659032.3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除湿机 Active CN220017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9032.3U CN220017560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9032.3U CN220017560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7560U true CN220017560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2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9032.3U Active CN220017560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7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47462B (en) Connector with retainer members attachable to panel from either front or back wall face thereof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the connector to the panel
CN220017560U (zh) 一种除湿机
US840600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grounding mechanism
TW201917522A (zh) 卡簧結構及具有卡簧結構的電源裝置
US8888443B2 (en) Fan assembly
CN212746857U (zh) 移动空调器
JP2013050186A (ja) クリップによる取付け構造
CN110712188B (zh) 机器人扩展组件及其转接件、燕尾槽件
CN219868118U (zh) 一种风管机
CN2478250Y (zh) 散热器扣具
CN111360730A (zh) 平台载具组件
US20130128451A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fan module
CN219062081U (zh) 灯扇壁挂结构
CN221213384U (zh) 壳体组件、空调分发器和空调系统
TW201407319A (zh) 擴充卡固持裝置
CN214542812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4203214U (zh) 一种固态硬盘底壳、固态硬盘外壳与固态硬盘
CN218498449U (zh) 密封圈定位件和连接器
CN217380949U (zh) 风道装置、风道盖板和电气产品
CN219550367U (zh) 灯体结构和吸顶灯
US11832380B2 (en) Fan structure automatically mountable on a system circuit board
CN115046268B (zh) 适用于多种安装方式的空调外机
CN219299430U (zh) 废气循环阀
CN214634833U (zh) 活性炭组件和吸油烟机
CN212106222U (zh) 一种压缩机控制器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