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4014U - 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4014U
CN220014014U CN202321113070.9U CN202321113070U CN220014014U CN 220014014 U CN220014014 U CN 220014014U CN 202321113070 U CN202321113070 U CN 202321113070U CN 220014014 U CN220014014 U CN 220014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ilm
air
film building
building body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130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anpeng High Tec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ye Ri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ye Ri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ye Ri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130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4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4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4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包括气膜建筑本体和液体输送管、气膜建筑本体的顶面为圆弧面,气膜建筑本体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圆弧状的气囊支撑,液体输送管设有多根,并横向安装在两端的气囊支撑之间,多根液体输送管自气膜建筑本体的顶部中间区域向两侧均匀间隔分布,每根液体输送管上均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液体喷头,液体输送管的一端通过管线连接输液主管,且在二者连接处设有第一电子阀门,气膜建筑本体的侧端的下部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充气主管,充气主管连接气膜充气装置。优点:利用与气膜建筑一体的气囊支撑作为载体布置清洁管线,结构布局简单、合理,能有效的对气膜建筑进行清洁。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
背景技术
气膜建筑是通过气囊的内外压差使柔性材料刚性化的,从而构建的大型室内空间,其具有制造成本低、搭建周期短、使用寿命长、可反复使用等特点,目前气膜建筑被广泛用于各种体育场馆、物流仓储、临时展馆、方舱医院等领域。
气膜多采用弧形结构设计,长期使用,会在顶部附着大量的灰尘以及污物,使得整个气膜场馆外观破旧不堪,并且容易腐蚀气膜建筑的顶部,减少气膜场馆的使用寿命。
目前,对气膜建筑的清洁还处于人工借助工具进行清洁的阶段,气膜本身没有清洁装置,或是采用在气膜外额外搭建架体来实现清洁,又或是通过大型的清洁工具对气膜表面进行冲洗。
但无论是上述哪种对于气膜的清洁都比较繁琐,做不到自清洁,同时,额外的建筑搭建使得气膜的结构冗余,生产难度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包括气膜建筑本体和液体输送管、上述气膜建筑本体的顶面为圆弧面,上述气膜建筑本体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圆弧状的气囊支撑,上述液体输送管设有多根,并横向安装在两端的上述气囊支撑之间,多根上述液体输送管自上述气膜建筑本体的顶部中间区域向两侧均匀间隔分布,每根上述液体输送管上均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液体喷头,上述液体输送管的一端通过管线连接输液主管,且在二者连接处设有第一电子阀门,上述气膜建筑本体的侧端的下部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充气主管,上述充气主管连接气膜充气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液体输送管包括中空的气囊内连接杆、中空的输送支撑杆,上述气囊支撑设有多个两侧贯穿其并与上述液体输送管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上述第一通孔的两侧孔口处分别密封安装有第一气密法兰,每个上述第一通孔中均对应设有上述气囊内连接杆,且上述气囊内连接杆的两端与对应的上述第一通孔两侧的上述第一气密法兰密封连接,相邻两个上述气囊支撑的第一通孔之间设有一个上述输送支撑杆,且上述输送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上述气囊内连接杆的对应端密封连接。
进一步,上述气膜建筑本体包括多个圆弧形的气膜单体,多个上述气膜单体排成一排,且侧端贴合并相互连接,位于两头的上述气膜单体的上部分别一体成型的设有上述气囊支撑,上述气囊支撑的内腔与对应的上述气膜单体的内腔相互连通,每个上述气膜单体的侧端的下部分别充气支管,上述充气支管与上述充气主管连接并连通,位于两端的两个上述气膜单体处均密封安装有端门气囊。
进一步,上述气膜单体上设有用于监测其内腔气压的压力监测器,上述压力监测器和气膜充气装置分别连接控制器。
进一步,上述压力监测器为气压传感器。
进一步,还包括气体输送管,上述气体输送管设有多根,并横向安装在两端的上述气囊支撑之间,多根上述气体输送管自上述气膜建筑本体的顶部中间区域向两侧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在靠近每根上述液体输送管的部位,每根上述气体输送管上均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气动喷头,每根上述气体输送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述气囊支撑的内腔连接并连通,上述气动喷头与上述气体输送管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二电子阀门,上述第二电子阀门连接上述控制器。
进一步,上述气膜建筑本体的顶部中间也设有一个横跨其两侧的上述气囊支撑,上述液体输送管及气体输送管均穿过中间的上述气囊支撑上适配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与气膜建筑一体的气囊支撑作为载体布置清洁管线,结构布局简单、合理,能有效的对气膜建筑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的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中气囊支撑与液体输送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气膜建筑本体;2、液体输送管;4、充气主管;5、气膜充气装置;6、压力监测器;7、气体输送管;11、气囊支撑;21、气囊内连接杆;22、输送支撑杆;111、气膜单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包括气膜建筑本体1和液体输送管2、上述气膜建筑本体1的顶面为圆弧面,上述气膜建筑本体1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圆弧状的气囊支撑11,上述液体输送管2设有多根,并横向安装在两端的上述气囊支撑11之间,多根上述液体输送管2自上述气膜建筑本体1的顶部中间区域向两侧均匀间隔分布,每根上述液体输送管2上(靠近气膜建筑本体1顶面的一侧)均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液体喷头,上述液体输送管2的一端通过管线连接输液主管,且在二者连接处设有第一电子阀门,上述气膜建筑本体1的侧端的下部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充气主管4,上述充气主管4连接气膜充气装置5。
使用过程如下:
需要对气膜建筑清洁时,向输液主管中输送清洗液,清洗液自输液主管分配至每根液体输送管2,再由液体输送管2下端的液体喷头喷向气膜建筑本体1的顶部,由于液体输送管2在气膜建筑本体1的两侧方向上设置多根,因此,所欲的液体喷头在喷淋时能够覆盖气膜建筑本体1的顶面,也就是通过多个液体喷头的小范围喷淋形成大面积的喷淋冲洗,冲洗完的废液沿着气膜建筑本体1的圆弧形的顶面朝向其两侧流动,并且,由于气膜建筑本体1两端分别由气囊支撑11阻挡,废液不会从气膜建筑本体1的两端流出(气膜建筑本体1的两端设置有进出通道,不会造成废液从两端流出影响进出的问题),整个结构设计中,采用两端的气囊支撑11来装配支撑液体输送管2,结构比较简单,并且,多点喷淋能够覆盖整个气膜建筑本体1表面,清洁效果也比较好。整个结构仅仅是在气膜建筑本体1顶部装配布局简单、明了的喷淋管线,结构布局简单、合理。
在清洁过程中,仅需通过控制第一电子阀门的开闭即可实现向液体输送管2和液体喷头供液,实际使用时,第一电子阀门连接控制器,实现自动化控制。输液主管的一端可以连接市政用水,或是连接蓄水容器的来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上述液体输送管2包括中空的气囊内连接杆21和中空的输送支撑杆22,上述气囊支撑11设有多个两侧贯穿其并与上述液体输送管2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上述第一通孔的两侧孔口处分别密封安装有第一气密法兰,每个上述第一通孔中均对应设有上述气囊内连接杆21,且上述气囊内连接杆21的两端与对应的上述第一通孔两侧的上述第一气密法兰密封连接,相邻两个上述气囊支撑11的第一通孔之间设有一个上述输送支撑杆22,且上述输送支撑杆2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上述气囊内连接杆21的对应端密封连接。
上述实施方案中,气囊内连接杆21穿过气囊支撑11的两侧的第一通孔,并与第一通孔两侧孔口密封安装的第一气密法兰密封连接,在通过多段设置在相邻两个气囊支撑11之间的输送支撑杆22连接,结构设计简单,可以直接在气囊支撑11上预装,设计非常巧妙、合理。
本实施例中,上述气膜建筑本体1包括多个圆弧形的气膜单体111,多个上述气膜单体111排成一排,且侧端贴合并通过气囊连接件(现有的气膜建筑常用的绳类连接扣)连接,位于两头的上述气膜单体111的上部分别一体成型的设有上述气囊支撑11,上述气囊支撑11的内腔与对应的上述气膜单体111的内腔相互连通,每个上述气膜单体111的侧端的下部分别充气支管,上述充气支管与上述充气主管4连接并连通,位于两端的两个上述气膜单体111处均密封安装有端门气囊(充气的竖直囊体,其形状与气膜单体111形状适配,近似为半圆形,下端锚固地面,上端边缘与气膜单体111密封贴合并连接),整体采用拼装式结构设计,方便拆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气膜单体111上设有用于监测其内腔气压的压力监测器6,上述压力监测器6和气膜充气装置5分别连接控制器。
上述实施方案中,压力监测器6能够实时监测气膜单体111内腔的气体压力,并操作气膜充气装置5对其充放气,确保气膜单体111的内腔压力符合使用要求。
本实施例中,上述压力监测器6采用现有技术的气压传感器即可,具体型号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合理的选择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气体输送管7,上述气体输送管7设有多根,并横向安装在两端的上述气囊支撑11之间,多根上述气体输送管7自上述气膜建筑本体1的顶部中间区域向两侧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在靠近每根上述液体输送管2的部位,每根上述气体输送管7上均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气动喷头,每根上述气体输送管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述气囊支撑11的内腔连接并连通,上述气动喷头与上述气体输送管7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二电子阀门,上述第二电子阀门连接上述控制器。
上述实施方案中,气体输送管7的设计主要是通过输气的方式从气动喷头喷出小范围的气流,对冲洗后的气膜建筑本体1的顶部进行吹扫干燥,或是直接对其表面进行吹扫除尘,使用时,可以先吹、再冲、然后再吹干,或是直接冲洗后吹干。具体的,当需要气动喷头吹气时,控制器控制气膜充气装置5对设有气囊支撑11的气膜单体111的内腔充气增压,压力增大到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气膜充气装置5停止对气膜增压供气;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子阀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电磁阀)打开,气膜单体111的内腔的压缩空气会进入与其连通的气体输送管7,并经多个气动喷嘴喷出,对气膜建筑本体1顶部进行吹扫,或是在清洗后对该气膜建筑本体1的表面进行吹扫干燥;随着气体排出,当气膜单体111的内腔压力低于工作压力上限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子阀门关闭,控制器再控制气膜充气装置5为气膜单体111的内腔增压至吹扫设定值,并再次开启电子阀门进行吹扫。直至单次清洁完毕,且气膜单体111的内腔气压恢复到工作压力区间时,控制第二电子阀门关闭,停止吹气,整个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根据气膜单体111内部的压力在单次清洁过程中自适应调节吹气或是充气状态,确保整个气膜单体111内腔气压正常,安全使用。
上述实施方案中,气体输送管7的结构可以参考液体输送管2的分段时结构,即就是在气囊支撑11上设置于气体输送管7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两侧孔口也采用法兰密封,气体输送管7采用中空的囊内管和囊外管,囊内管置于第二通孔中,其上设有与气囊支撑11内腔连通的孔洞,囊外管设置在两个气囊支撑11之间,且两端与两头的囊内管连接并连通。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气膜建筑本体1的顶部中间也设有一个横跨其两侧的上述气囊支撑11,上述液体输送管2及气体输送管7均穿过中间的上述气囊支撑11上适配的通孔。在中间区域对液体输送管2和气体输送管7提供支撑,使得两类管路的装配更加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膜建筑本体(1)和液体输送管(2)、所述气膜建筑本体(1)的顶面为圆弧面,所述气膜建筑本体(1)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圆弧状的气囊支撑(11),所述液体输送管(2)设有多根,并横向安装在两端的所述气囊支撑(11)之间,多根所述液体输送管(2)自所述气膜建筑本体(1)的顶部中间区域向两侧均匀间隔分布,每根所述液体输送管(2)上均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液体喷头,所述液体输送管(2)的一端通过管线连接输液主管,且在二者连接处设有第一电子阀门,所述气膜建筑本体(1)的侧端的下部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充气主管(4),所述充气主管(4)连接气膜充气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送管(2)包括中空的气囊内连接杆(21)和中空的输送支撑杆(22),所述气囊支撑(11)设有多个两侧贯穿其并与所述液体输送管(2)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孔口处分别密封安装有第一气密法兰,每个所述第一通孔中均对应设有所述气囊内连接杆(21),且所述气囊内连接杆(21)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两侧的所述第一气密法兰密封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气囊支撑(11)的第一通孔之间设有一个所述输送支撑杆(22),且所述输送支撑杆(2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气囊内连接杆(21)的对应端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建筑本体(1)包括多个圆弧形的气膜单体(111),多个所述气膜单体(111)排成一排,且侧端贴合并相互连接,位于两头的所述气膜单体(111)的上部分别一体成型的设有所述气囊支撑(11),所述气囊支撑(11)的内腔与对应的所述气膜单体(111)的内腔相互连通,每个所述气膜单体(111)的侧端的下部分别充气支管,所述充气支管与所述充气主管(4)连接并连通,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气膜单体(111)处均密封安装有端门气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单体(111)上设有用于监测其内腔气压的压力监测器(6),所述压力监测器(6)和气膜充气装置(5)分别连接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器(6)为气压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输送管(7),所述气体输送管(7)设有多根,并横向安装在两端的所述气囊支撑(11)之间,多根所述气体输送管(7)自所述气膜建筑本体(1)的顶部中间区域向两侧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在靠近每根所述液体输送管(2)的部位,每根所述气体输送管(7)上均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气动喷头,每根所述气体输送管(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气囊支撑(11)的内腔连接并连通,所述气动喷头与所述气体输送管(7)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二电子阀门,所述第二电子阀门连接所述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建筑本体(1)的顶部中间也设有一个横跨其两侧的所述气囊支撑(11),所述液体输送管(2)及气体输送管(7)均穿过中间的所述气囊支撑(11)上适配的通孔。
CN202321113070.9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 Active CN220014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3070.9U CN220014014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3070.9U CN220014014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4014U true CN220014014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1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13070.9U Active CN220014014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40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5686B2 (en) Inflatable spa
US3779468A (en) Trickle irrigation system
US6811353B2 (en) Aquifer recharge valve and method
EP2101904B1 (en) Vacuum attachment and method
CN220014014U (zh) 一种具有清洁结构的气膜建筑
EP3077606B1 (en) Inflatable pool
CN219451075U (zh) 一种自清洁气膜场馆
CN219628461U (zh) 一种气囊式农业大棚
CN100451409C (zh) 气囊阀
CN219431206U (zh) 一种气膜建筑的智能除雪系统
CN209288238U (zh) 喷雾装置
CN209901542U (zh) 一种自清理粉末静电喷涂设备
CN111802143A (zh) 喷雾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喷灌植保系统
CN109718958A (zh) 一种自清理粉末静电喷涂设备
CN215721386U (zh) 一种新型抗瘪通风软管
KR102400181B1 (ko) 터널 세척 및 도색장치
CN220495887U (zh) 一种气体疏通管
CN207715754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气动阀门
CN218667002U (zh) 一种用于路面施工的沥青喷洒结构
CN110180290A (zh) 一种用于化工操作车间的降尘喷洒装置
CN215904457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车自动清洗装置
CN211965232U (zh) 低压力管道吹扫装置
CN219619072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运输车清洗机
CN2285694Y (zh) 充气式喷雾器
US6443176B1 (en) Flush valve with rotatable gr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9

Address after: No. 3065, 1st Floor, Building 1, No. 2 Yongcheng Nor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4

Patentee after: Beijing Guanpeng High tec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M1599, 1st floor, Building 1, No. 73 Changhong West Road, Xilu Street,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2400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eye Ri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