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05932U - 一体式转向器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转向器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05932U
CN220005932U CN202321489104.4U CN202321489104U CN220005932U CN 220005932 U CN220005932 U CN 220005932U CN 202321489104 U CN202321489104 U CN 202321489104U CN 220005932 U CN220005932 U CN 220005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runner
core
assembly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891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
杨春强
龚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Yue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ue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ue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ue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891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05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05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05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转向器模具。一体式转向器模具包括模芯组件、右模座、右模板、左模座和左模板,右模板固定在右模座上,左模板固定在左模座上,右模座上设置有压铸口,右模板和左模板装配形成模腔以及与模腔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第五流道、第一排气道、第二排气道和第三排气道,压铸口与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和第五流道连通,模芯组件设在模腔内并将模腔两端封堵,模芯组件具有依次排列的第一支耳段、主体段和第二支耳段,第一流道的末端位于第一支耳段处,第五流道位于第二支耳段处。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转向器模具能够确保一体式转向器强度高。

Description

一体式转向器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器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式转向器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一体式转向器模具在设置压铸流道时,通常只将压铸流道设置在芯模的中间位置处,但此结构容易导致铝液在流向模腔的两端时,铝液流入的量不足,从而使得转向器两端的支耳组织疏松不致密,导致支耳内部的强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让铝液充分进入模腔两端的一体式转向器模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转向器模具,所述一体式转向器模具包括模芯组件、右模座、右模板、左模座和左模板,所述右模板固定在所述右模座上,所述左模板固定在所述左模座上,所述右模座上设置有压铸口,所述右模板和左模板装配形成模腔以及与模腔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第五流道、第一排气道、第二排气道和第三排气道,所述压铸口与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和第五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和第五流道与所述第一排气道、第二排气道和第三排气道分别位于膜芯的前后两侧,所述模芯组件设在模腔内并将模腔两端封堵,所述模腔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支耳段、主体段和第二支耳段,所述第一流道的末端位于第一支耳段连通,所述第五流道位于第二支耳段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道的末端具上辅助流道和下辅助流道,所述上辅助流道和下辅助流道的末端分别位于所述模芯组件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气道、第二排气道和第三排气道均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五流道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模芯组件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伸入模芯组件的两端对模芯组件的两端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模芯组件包括第一芯杆和第二芯杆,所述第一芯杆位于第一支耳段和主体段,所述第二芯杆位于所述第二支耳段。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冷却接头、连接组件和冷却驱动缸,所述冷却管与冷却接头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固定对应的第一芯杆或第二芯杆,所述冷却接头固定在对应的第一芯杆或第二芯杆上,所述连接组件滑动设在左模座内的冷却滑槽内,所述冷却驱动缸与所述连接组件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在所述右模板上,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主体段靠近第二支耳段的一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抽芯组件,所述第一抽芯组件包括第一模块、第一抽芯、第一连接座和抽芯驱动缸,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一抽芯均固定在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连接座滑动左模座的抽芯滑槽内,所述抽芯驱动缸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抽芯组件,所述第二轴芯组件包括第二模块、第二抽芯、第二连接座、滑座、保持组件以及驱动杆,所述第二模块和第二抽芯均固定在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二连接座滑动设在滑座上,所述驱动杆斜插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右模板固定,所述保持组件安装在所述滑座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转向器模具利用第一流道和第五流道增加对形成一体式转向器两端支耳处增加了铝液的流入量,很好支耳内部紧实,从而提高了一体式转向器的支耳的强度,能够很好满足客户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转向器模具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转向器模具的剖视图。
图3是左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右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各流道和模腔实物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冷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二抽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模芯组件1、第一芯杆11、冷却腔111、第二芯杆12、左模座2、第一左半槽21、第二左半槽22、第三左半槽23、第四左半槽24、第五左半槽25、第六左半槽26、第七左半槽27、第八左半槽28、第九左半槽29、右模板3、压铸口31、支撑柱32、第九右半槽33、沉积凹槽34、左模座4、排气板41、左模板5、冷却组件6、冷却管61、冷却接头62、封堵件621、安装管体622、接头本体623、进水孔6231、出水孔6232、连接组件63、安装块631、连接块632、冷却驱动缸64、进水腔室65、出水腔室66、第一抽芯组件7、第一模块71、第一抽芯72、第一连接座73、抽芯驱动缸74、第二抽芯组件8、第二模块81、第二抽芯82、第二连接座83、滑座84、挡板841、保持组件85、压缩弹簧851、连接杆852、驱动杆86、模腔90、第一流道91、上辅助流道911、下辅助流道912、第二流道92、第三流道93、第四流道94、第五流道95、第一排气道96、第二排气道97、第三排气道98、沉积腔9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转向器模具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模芯组件1、右模座、右模板3、左模座42、左模板5、冷却组件6、第一抽芯72组件7和第二抽芯82组件8。所述右模板3固定在所述右模座上,所述左模板5固定在所述左模座42上。所述右模座上设置有压铸口31,所述右模板3和左模板5装配形成模腔90以及与模腔90连通的第一流道91、第二流道92、第三流道93、第四流道94、第五流道95、第一排气道96、第二排气道97和第三排气道98,所述模芯组件1设在模腔90内并将模腔90两端封堵,所述右模板3上设置有支撑柱32,所述支撑柱32用于支撑所述模芯组件1的中间位置,此处的中间位置并非是指模芯组件1的中心位置处,而是模芯组件1两端之间的某一位置。所述模芯组件1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冷却组件6,所述冷却组件6伸入模芯组件1的两端对模芯组件1的两端进行冷却。所述第一流道91、第二流道92、第三流道93、第四流道94和第五流道95与所述第一排气道96、第二排气道97和第三排气道98分别位于膜芯的前后两侧,便于排出模腔90内的气体;所述第一排气道96、第二排气道97和第三排气道98均位于所述第一流道91和第五流道95之间,避免气体堆积在模腔90内。所述压铸口31同时与所述第一流道91、第二流道92、第三流道93、第四流道94和第五流道95连通,铝液通过压铸口31进入第一流道91、第二流道92、第三流道93、第四流道94和第五流道95,再通过第一流道91、第二流道92、第三流道93、第四流道94和第五流道95进入模腔90。所述模腔90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支耳段、主体段和第二支耳段,所述第一流道91的末端位于第一支耳段连通,所述第五流道95位于第二支耳段连通,给形成一体式转向器两端支耳位置处引流铝液,确保该位置处的铝液充足。
所述第一流道91的末端具上辅助流道911和下辅助流道912,所述上辅助流道911和下辅助流道912的末端分别位于所述模芯组件1的左右两侧,以确保左右两侧均能够有足够的铝液进入,确保支耳整体能够保持负荷要求的强度。
所述第一排气道96、第二排气道97和第三排气道98均与一排气板41连接,便于气体排出模具外。所述第一排气道96、第二排气道97和第三排气道98内均设有沉积腔99,用于收集温度较低的铝液和杂质。
所述左模板5上设置有第一左半槽21、第二左半槽22、第三左半槽23、第四左半槽24、第五左半槽25、第六左半槽26、第七左半槽27、第八左半槽28和第九左半槽29,第一左半槽21、第二左半槽22、第三左半槽23、第四左半槽24、第五左半槽25、第六左半槽26、第七左半槽27和第八左半槽28均与第九左半槽29连通。所述右模板3上设置有第九右半槽33,所述第一流道91由第一左半槽21和右模板3组合形成,所述第二流道92由第二左半槽22和右模板3组合形成,所述第三流道93由第三左半槽23和右模板3组合形成,所述第四流道94由第四左半槽24和右模板3组合形成,所述第五流道95由第五左半槽25和右模板3组合形成,所述第一排气道96由第六左半槽26和右模板3组合形成,所述第二排气道97由第七左半槽27和右模板3组合形成,所述第三排气道98由第八左半槽28和右模板3组合形成。所述模腔90由所述第九左半槽29和第九右半槽33组合形成。所述第六左半槽26、第七左半槽27和第八左半槽28的靠近第九左半槽29一端均设有沉积凹槽34,位于左模板5上的沉积凹槽34向左模座42方向凹陷,左模板5的沉积凹槽34和右模板3组合形成沉积腔99。
所述模芯组件1包括第一芯杆11和第二芯杆12,所述第一芯杆11位于第一支耳段和主体段,所述第二芯杆12位于所述第二支耳段。所述支撑柱32位于主体段靠近第二支耳段的一端,以支撑主体段的端头,所述主体段的另一端与冷却组件6连接。所述第一芯杆11与冷却组件6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冷却腔111。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冷却组件6包括冷却管61、冷却接头62、连接组件63和冷却驱动缸64,所述冷却管61与冷却接头62连接,所述连接组件63用于固定对应的第一芯杆11或第二芯杆12,所述冷却接头62固定在对应的第一芯杆11或第二芯杆12上,所述连接组件63滑动设在左模座42内的冷却滑槽内,所述冷却驱动缸64与所述连接组件63固定。所述冷却管61与插入到所述第一芯杆11的冷却腔111内,所述冷却管61与所述冷却腔111连通,所述冷却管61与冷却腔111的内壁具有间隙,所述冷却接头62具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冷却水从冷却接头62的进水通道进入冷却腔111,然后从冷却腔111进入冷却管61回流至冷却接头62的出水通道排出。
具体而言,所述冷却接头62包括封堵件621、安装管体622和接头本体623,所述接头本体623并排安装在所述安装管体622上,所述安装管体622固定在所述连接组件63上,所述安装管体622的一端与所述封堵件621固定,以封堵安装管体622。所述接头本体623上设有进水孔6231和出水孔6232,所述进水孔6231和出水孔6232均与安装管体622内连通,所述安装管体622用于安装冷却管61,所述冷却管61固定在安装管体622内时将安装管体622分为进水腔室65和出水腔室66。所述进水孔6231和进水腔组合形成进水通道,所述出水孔6232和出水腔组合形成出水通道。将冷却接头62设置为多个零部件组装形成,便于将冷却接头62的加工。当冷却接头62固定在第一芯杆11上时,冷却水从接头本体623的进水孔6231进入安装管体622的进水腔,冷却水从安装管体622进入第一芯杆11的冷却腔111,然后又从第一芯杆11的冷却腔111进入冷却管61的内腔,最后从冷却管61出来进入安装管体622的出水腔,最后从出水孔6232排出。当冷却接头62固定在第二芯杆12上时,冷却水从接头本体623的进水孔6231进入安装管体622的进水腔,冷却水从安装管体622进入第二芯杆12的冷却腔111,然后又从第二芯杆12的冷却腔111进入冷却管61的内腔,最后从冷却管61出来进入安装管体622的出水腔,最后从出水孔6232排出。所述连接组件63包括安装块631和连接块632,所述安装块631与所述连接块632固定,所述安装块631用于安装第一芯杆11或第二芯杆12,所述连接块632用于与所述推移机构连接。所述连接块632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用于与冷却驱动缸64的输出端卡接,便于与冷却驱动缸64拆装。所述连接块632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形成避让空间,便于冷却接头62连接冷却水管。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抽芯72组件7包括第一模块71、第一抽芯72、第一连接座73和抽芯驱动缸74,所述第一模块71和第一抽芯72均固定在第一连接座73上,所述第一连接座73滑动左模座42的抽芯滑槽内,所述抽芯驱动缸74与所述第一连接座73固定。所述抽芯驱动缸74带动第一连接座73在抽芯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一连接座73带动第一模块71和第一抽芯72移动,实现脱模和合模。
所述第二轴芯组件包括第二模块81、第二抽芯82、第二连接座83、滑座84、保持组件85以及驱动杆86,所述第二模块81和第二抽芯82均固定在第二连接座83上,所述第二连接座83滑动设在滑座84上,所述驱动杆86斜插在所述第二连接座83上,所述驱动杆86与所述右模板3固定,所述保持组件85安装在所述滑座84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座83连接。所述右模板3向远离左模板5的方向移动,带动驱动缸移动,驱动缸驱动第二连接座83在滑座84上滑动,所述第二连接座83带动第二模块81和第二抽芯82移动,以实现脱模。需要合模时右模板3反向移动即可,所述保持组件85用于让第二连接座83保持在脱模位置处,以便于合模时驱动杆86能够插入第二连接座83。所述保持组件85包括压缩弹簧851和连接杆852,所述压缩弹簧851套设在所述连接杆852上,所述连接杆852一端固定在穿设在滑座84上的挡板841上,能够在挡板841上滑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座83上,所述压缩弹簧851的一端与挡板841固定,所述压缩弹簧851的另一端与连接杆852位于挡板841外侧的一端固定,压缩弹簧851与挡板841和连接杆852之间的固定可以是焊接固定,也可以是抵接。当左模板5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压缩弹簧851被压缩,当左模板5处于脱模状态时,压缩弹簧851处于自然松弛状态,此时由于压缩弹簧851的作用,第二连接座83只有受外力的驱动才能向左模板5的中心滑动,故而能够保持第二连接座83处于脱模位置处。第二抽芯82机构没有动力机构也可将第二抽芯82实现脱模,减小体积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
压铸时,铝液从压铸口31进入,然后同时进入第一流道91、第二流道92、第三流道93、第四流道94和第五流道95,铝液填充模腔90,并将模腔90内的空气排出。设置第一流道91和第五流道95增加对形成一体式转向器两端支耳处增加了铝液的流入量,很好支耳内部紧实,从而提高了一体式转向器的支耳的强度,能够很好满足客户需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一体式转向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芯组件、右模座、右模板、左模座和左模板,所述右模板固定在所述右模座上,所述左模板固定在所述左模座上,所述右模座上设置有压铸口,所述右模板和左模板装配形成模腔以及与模腔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第五流道、第一排气道、第二排气道和第三排气道,所述压铸口与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和第五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和第五流道与所述第一排气道、第二排气道和第三排气道分别位于模芯的前后两侧,所述模芯组件设在模腔内并将模腔两端封堵,所述模腔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支耳段、主体段和第二支耳段,所述第一流道的末端位于第一支耳段连通,所述第五流道位于第二支耳段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转向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末端具上辅助流道和下辅助流道,所述上辅助流道和下辅助流道的末端分别位于所述模芯组件的左右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转向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道、第二排气道和第三排气道均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五流道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转向器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模芯组件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伸入模芯组件的两端对模芯组件的两端进行冷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转向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组件包括第一芯杆和第二芯杆,所述第一芯杆位于第一支耳段和主体段,所述第二芯杆位于所述第二支耳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转向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冷却接头、连接组件和冷却驱动缸,所述冷却管与冷却接头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固定对应的第一芯杆或第二芯杆,所述冷却接头固定在对应的第一芯杆或第二芯杆上,所述连接组件滑动设在左模座内的冷却滑槽内,所述冷却驱动缸与所述连接组件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转向器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在所述右模板上,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主体段靠近第二支耳段的一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转向器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抽芯组件,所述第一抽芯组件包括第一模块、第一抽芯、第一连接座和抽芯驱动缸,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一抽芯均固定在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连接座滑动左模座的抽芯滑槽内,所述抽芯驱动缸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转向器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抽芯组件,所述第二抽芯组件包括第二模块、第二抽芯、第二连接座、滑座、保持组件以及驱动杆,所述第二模块和第二抽芯均固定在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二连接座滑动设在滑座上,所述驱动杆斜插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右模板固定,所述保持组件安装在所述滑座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
CN202321489104.4U 2023-06-12 2023-06-12 一体式转向器模具 Active CN220005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9104.4U CN220005932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体式转向器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9104.4U CN220005932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体式转向器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05932U true CN220005932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95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89104.4U Active CN220005932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体式转向器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059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05932U (zh) 一体式转向器模具
CN110625088B (zh) 一种采用竖直模腔结构来确保产品质量的压铸模具
CN114166262A (zh) 一种传感器壳体及其压铸模具
CN215544824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机壳体的压铸模具
CN220049980U (zh) 机油泵壳体模具
CN111318667A (zh) 一种压铸精密电机壳模具
CN103206320B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壳体
CN100560332C (zh) 应用于水辅成型生产的水针
CN102107258A (zh) 三偏心对夹金属密封蝶阀阀体蜡模模具
CN211101526U (zh) 曲轴泵箱体压力铸造模具
CN209886633U (zh) 一种用于缸体压铸模的带冷却铜管的镶块挤压结构
CN111283167B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压铸模具抽芯装置
CN217727089U (zh) 点冷组件及压铸模具
CN210937058U (zh) 汽车电子转向操控系统铝合金外壳的金属压铸模具
CN213256935U (zh) 一种汽车零件脱蜡模具
CN117189303A (zh) 汽车机油滤清器座总成及其铸造模具
CN110625087B (zh) 一种滑块座底部集成走水管的压铸模具
CN209407384U (zh) 一种压铸精密电机壳模具
CN219724517U (zh) 转向器壳体模具
CN21497765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壳体的压铸成型模具
CN217777669U (zh) 一种车门内饰板注塑模具侧部顶出结构
CN220073234U (zh) 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冷却结构
CN116274874B (zh) 一种屏蔽泵的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N216828584U (zh) 电动汽车电机金属壳体成型模具
CN201140507Y (zh) 一种应用于水辅成型生产的水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