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01046U - 一种箱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箱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01046U
CN220001046U CN202221102373.6U CN202221102373U CN220001046U CN 220001046 U CN220001046 U CN 220001046U CN 202221102373 U CN202221102373 U CN 202221102373U CN 220001046 U CN220001046 U CN 220001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pper
box body
strip
pipe strip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023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统州
吴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023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01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01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01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体,包括前箱体、后箱体、拉链组件,所述拉链组件连接所述前箱体和所述后箱体;所述拉链组件包括有左拉链、右拉链和拉头,所述左拉链、右拉链的一侧通过所述拉头连接;所述左拉链的另一侧连接有左管条,所述左拉链的另一侧与所述左管条共挤成型,且所述左管条连接所述前箱体;所述右拉链的另一侧连接有右管条,所述右拉链的另一侧与所述右管条共挤成型,且所述右管条连接所述后箱体;其中,所述左管条在制作成型的过程中直接与所述左拉链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右管条在制作成型的过程中直接与所述右拉链的另一侧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箱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箱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旅行箱相关产品,关于车缝拉链的方式基本一致,均为传统做法,比如,挤出用于车缝在箱壳上的管条,常用材料有PVC,TPE,TPU等,管条的作用是包裹箱壳的切割面,用于保护用户或拉链不被机械切割的边缘割伤。编织拉链。再将拉链塞入管条中,与箱壳一起车缝到一起,此时,车缝线将管条与拉链穿插锁紧在箱壳上,即完成一半箱壳的组装。
按常规的生产流程,一个旅行箱产品在车缝拉链上需要完成的流程为生产管条,生产拉链,再将拉链与管条同时车缝在旅行箱外壳上。这种常规的生产方式效率低下,自动化设备难以用于旅行箱产品的生产中,导致装配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箱体,以解决现有生产流程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箱体,包括前箱体、后箱体、拉链组件,所述拉链组件连接所述前箱体和所述后箱体;所述拉链组件包括有左拉链、右拉链和拉头,所述左拉链、右拉链的一侧通过所述拉头连接;
所述左拉链的另一侧连接有左管条,所述左拉链的另一侧与所述左管条共挤成型,且所述左管条连接所述前箱体;所述右拉链的另一侧连接有右管条,所述右拉链的另一侧与所述右管条共挤成型,且所述右管条连接所述后箱体;其中,所述左管条在制作成型的过程中直接与所述左拉链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右管条在制作成型的过程中直接与所述右拉链的另一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管条、所述右管条均包括有管条本体,所述管条本体包括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前箱体/所述后箱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槽;所述下表面上设有连接区域,所述左拉链/所述右拉链的布边连接于所述连接区域并与所述管条本体共挤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条本体的上表面上连接有上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上表面配合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条本体的下表面上设有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与所述下表面配合形成共挤连接槽,所述共挤连接槽的内腔为所述连接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条本体的下表面的下方设置夹板;所述夹板间隔设置于所述下表面的下方,并与所述下表面配合形成一共挤间隙,所述共挤间隙为所述连接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拉链、所述右拉链的布边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用于在共挤时使所述左管条、所述右管条的材料穿过所述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拉链和/或所述右拉链为双侧齿拉链,所述双侧齿拉链包括布边以及设在布边两侧的第一链齿和第二链齿;
所述左拉链的第一链齿用于与所述右拉链的第一链齿通过拉头连接,所述左拉链的第二链齿用于与所述前箱体内的里布可拆卸连接;
所述右拉链的第一链齿用于与所述左拉链的第一链齿通过拉头连接,所述右拉链的第二链齿用于与所述后箱体内的里布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拉链和/或所述右拉链的布边的一侧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链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链齿上下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拉链和/或所述右拉链的布边的一侧的同一面上并排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链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拉链与所述左管条、所述右拉链与所述右管条热熔成型或超声波成型或粘接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管条和/或所述右管条朝向箱体外的一侧上设有用于连接附件的附件连接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件连接结构为滑槽结构,所述附件的一端具有与所述滑槽结构匹配的T型部,所述T型部设置在所述滑槽结构内;所述附件为挂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管条、右管条采用TPE材料或PP材料或TPR材料或PVC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拉链的一侧与管条通过共挤的工艺成型为一体的管条拉链组件,在进行管条加工的时候即完成了与拉链的连接,然后通过管条直接准确的将管条拉链组件安装至箱壳的边缘上,从而实现管条拉链组件与箱壳的连接,步骤简单,生产效率高,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相比现有生产流程中需要将管条和拉链分别装配至箱壳上再同时车缝至箱壳上,大大简化了步骤,极大节省安装时间,解决了现有生产流程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将管条和拉链生产为一体的管条拉链组件,可实现箱包生产的自动化。因为原有方案中,需要两个机械手分别将管条和拉链移动至箱壳的车缝处,步骤复杂,且生产成本高;而本实施例的一体的管条拉链组件,则仅需一个机械手即可将管条拉链组件安装在箱壳上,步骤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箱体的拆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箱体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管条拉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管条拉链组件的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管条拉链组件的分解图;
图6为实施例2中管条拉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管条拉链组件的侧视图;
图8为实施例2中管条拉链组件的分解图;
图9为实施例3中管条拉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中管条拉链组件的侧视图;
图11为实施例3中管条拉链组件的分解图;
图12为实施例4中管条拉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4中管条拉链组件的侧视图;
图14为实施例4中管条拉链组件的分解图;
图15为实施例4中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5中拉链的侧视图;
图17为实施例5中管条拉链组件的侧视图;
图18为实施例6中链齿206与链齿207连接时的拉链的侧视图;
图19为实施例6中链齿206与链齿207连接时的管条拉链组件的侧视图;
图20为实施例6中链齿206与链齿207不连接时的拉链的侧视图;
图21为实施例6中链齿206与链齿207不连接时的管条拉链组件的侧视图;
图22为实施例7中管条的侧视图;
图23为实施例7中管条与挂钩连接后的侧视图;
图24为实施例7中箱体的拆分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7中箱体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条拉链组件及箱体生产工艺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体,包括前箱体、后箱体、拉链组件,拉链组件连接前箱体和所述后箱体;拉链组件包括有左拉链、右拉链和拉头,左拉链、右拉链的一侧通过拉头连接;左拉链的另一侧连接有左管条,左拉链的另一侧与左管条共挤成型,且左管条连接所述前箱体;右拉链的另一侧连接有右管条,右拉链的另一侧与右管条共挤成型,且右管条连接所述后箱体。其中,左管条在制作成型的过程中直接与左拉链的另一侧连接,右管条在制作成型的过程中直接与右拉链的另一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体中的拉链组件,由拉链和管条构成,拉链的另一侧直接与管条共挤成型连接在一起,然后再通过管条安装到箱体边缘上,这种连接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拉链塞入到管条内,然后再将拉链、管条车缝在箱体边缘上的连接方式,操作简单,极大节省安装时间,解决了现有生产流程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将管条和拉链生产为一体的管条拉链组件,则可实现箱包生产的自动化。
下面就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箱体,包括前箱体6、后箱体13、拉链组件,拉链组件连接前箱体6和后箱体13;拉链组件包括有左拉链8、右拉链2和拉头,左拉链8、右拉链2的一侧通过拉头连接;左拉链8的另一侧连接有左管条7,左拉链8的另一侧与左管条7共挤成型,且左管条7连接前箱体6的边缘;右拉链2的另一侧连接有右管条1,右拉链2的另一侧与右管条1共挤成型,且右管条1连接后箱体13。其中,进一步说明左管条7在制作成型的过程中直接与左拉链8的另一侧连接,右管条1在制作成型的过程中直接与右拉链2的另一侧连接。
本实施例将拉链的一侧与管条通过共挤的工艺成型为一体的管条拉链组件,管条拉链组件再直接安装套箱壳上,相比现有生产流程中需要将管条和拉链分别装配至箱壳上再同时车缝至箱壳上,省略了将拉链与管条车缝在管条或者车缝在箱壳上的步骤,极大节省安装时间,解决了现有生产流程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同时,将管条和拉链生产为一体的管条拉链组件,可实现箱包生产的自动化。因为原有方案中,需要两个机械手分别将管条和拉链移动至箱壳的车缝处,步骤复杂,且生产成本高;而本实施例的一体的管条拉链组件,则仅需一个机械手即可将管条拉链组件安装在箱壳上,步骤简单,生产成本低。
在本实施例中,左管条7、右管条1均包括有管条本体101,管条本体包括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左管条7、右管条1的上表面上均开设有用于与前箱体、后箱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槽3;左管条7、右管条1的下表面上设有连接区域4,左拉链8、右拉链2的布边连接于连接区域4并与管条本体101共挤成型,即在进行管条加工的时候将拉链的布边预埋至连接区域,在完成管条加工的同时还实现了与拉链的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将箱体前箱体、后箱体的边缘插进第一连接槽3内实现与左管条7、右管条1的连接,将拉链2的布边201与管条本体101通过共挤的工艺成型为一体的管条拉链组件。该管条拉链组件即可实现包覆箱壳边缘的目的,也可实现拉链2方便衔接的强度目的。可通过管条本体101上设置的第一连接槽3直接准确的将管条拉链组件安装至箱壳的切割面上,从而实现管条拉链组件与箱壳的连接,步骤简单,生产效率高,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相比现有生产流程中需要将管条1和拉链2分别装配至箱壳上再同时车缝至箱壳上,本专利省略了将拉链2与管条车缝在一起的步骤,极大节省安装时间,解决了现有生产流程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管条本体101上还可设有上连接件102。上连接件102具体可为L型连接件,一端设于上表面上,另一端则可与上表面配合形成上述的第一连接槽3。在实际安装时,直接将箱壳的切割面插入上连接件102与上表面之间形成的第一连接槽3内,并通过超声波或胶水或车缝或焊接等工艺实现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槽3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管条本体101上还可设有下连接件103。下连接件103同样可为L型连接件,一端设于下表面上,另一端则可与下表面配合形成共挤连接槽401,共挤连接槽401的内腔即为上述的连接区域4。实际生产的时候,将拉链的布边201插入共挤连接槽401内,使得管条本体101的材料、下连接件103的材料与布边共挤成型为一体。
其中,优选的,共挤成型的方式可以为热熔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共挤成型的实现方式也可为超声波成型或粘接成型等,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左拉链和右拉链均为单侧拉链,即包括有布边201,布边201只有一侧设置有链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拉链也可包括有多个链齿,拉链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左管条和右管条优选的采用具有一定的刚度和韧性的材料,便于与箱体的结合,即可保证其弯曲包覆在箱体切割面,又可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具体的,管条1可采用TPE材料或者PP材料或TPR材料或PVC材料等,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箱体还包括有设置在上端的提手9和拉伸杆12、设置在侧面的锁具结构16、设置在底部的轮子15。
实施例2
参照图6-8,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省略了下连接件103的设置,拉链直接与管条本体101的下表面共挤成型,生产出来的管条拉链组件再与箱壳进行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条组件,相对于实施例1中管条组件进一步简化了结构。
实施例3
参照图9-11,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省略了下连接件103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左拉链8、右拉链2可以都为双侧齿拉链,也可只有左拉链8为双侧齿拉链,也可只有右拉链2为双侧齿拉链;
具体地,双侧齿拉链包括布边201以及设在布边201两侧的第一链齿202和第二链齿203。第一链齿202用于与另一半的箱体结合,第二链齿203用于与箱壳内的里布结合,里布的边缘也设置一圈链齿,通过拉头可直接连接上箱体,这样,里布可实现快速拆卸并可清洗,解决了现在的旅行箱产品里布都无法拆卸进行清洗。
进一步的,拉链的布边201直接与管条本体101的下表面共挤成型,第一链齿202和第二链齿203分布在管条本体101下表面的两侧,如图2中所示。
实施例4
参照图12-15,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省略了下连接件103的设置,管条本体还可包括夹板104,即将夹板104间隔设置于下表面的下方,并与下表面配合形成一共挤间隙402,该共挤间隙402就是上述的连接区域4。并可在拉链的布边20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04,用于在共挤时使管条的材料穿过通孔204。在实际生产中,在生产管条时,即可将拉链的布边201先设置在该共挤间隙402内,随后进行热熔,使得管条本体101的材料和夹板104的材料可通过通孔204实现连接,从而增强了结合的强度。当然也可在共挤间隙402通过超声波或胶水的方式实现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拉链可以为如实施例1中的单侧齿拉链,也可为双侧齿拉链,此处不做限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实施例5
参照图16-1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左拉链和右拉链均为多层拉链结构;多层拉链结构包括有布边201,其中布边20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链齿,分别为链齿204和链齿205,两个的链齿204和链齿205上下平行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布边201的一侧也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上下平行设置的链齿,此处不做限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将拉链设计为多层拉链结构,实现多层连接,用于防爆设计,当其中一层拉链失效后,还可通过其他层的齿链实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布边201与管条本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布边201伸进下连接件103与管条本体101之间形成的共挤连接槽401内,并与之共挤成型;或者,布边201直接与管条本体101的下表面共挤成型,或者,布边201置于管条本体101的下表面与夹板104之间并共挤成型。
实施例6
参照图18-21,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左拉链或者右拉链为多齿拉链;多齿拉链包括有布边201,布边201的一侧的同一面上并排设有三个链齿,分别为链齿206、链齿207、链齿208,链齿206、链齿207、链齿208相互平行设置,其中,链齿206用于与链齿207连接,链齿208用于与另一箱体上的拉链连接;当用户需要在箱体内放置更多物品的时候,打开链齿206、链齿207从而起到增加箱体容积的作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链齿的数目也可两个或者三个以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布边201与管条本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布边201伸进下连接件103与管条本体101之间形成的共挤连接槽401内,并与之共挤成型;或者,布边201直接与管条本体101的下表面共挤成型,或者,布边201置于管条本体101的下表面与夹板104之间并共挤成型。
实施例7
参照图22-25,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6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的调整。
左管条7和右管条1朝向箱体外的一侧上设有用于连接附件5的附件连接结构。其中,附件5具体为挂钩等结构。本实施例通过附件连接结构5来连接挂钩等附件,使得可在箱体外侧挂东西,增加使用功能。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附件连接结构105设置在上连接件102背向第一连接槽的一面上。
进一步的,附件连接结构105为滑槽结构,挂钩5的一端具有与滑槽结构匹配的T型部501,T型部501设置在滑槽结构内实现可移动调节。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箱体、后箱体、拉链组件,所述拉链组件连接所述前箱体和所述后箱体;所述拉链组件包括有左拉链、右拉链和拉头,所述左拉链、右拉链的一侧通过所述拉头连接;
所述左拉链的另一侧连接有左管条,所述左拉链的另一侧与所述左管条共挤成型,且所述左管条连接所述前箱体;所述右拉链的另一侧连接有右管条,所述右拉链的另一侧与所述右管条共挤成型,且所述右管条连接所述后箱体;其中,所述左管条在制作成型的过程中直接与所述左拉链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右管条在制作成型的过程中直接与所述右拉链的另一侧连接;
所述左管条和/或所述右管条朝向箱体外的一侧上设有用于连接附件的附件连接结构;
所述附件连接结构为滑槽结构,所述附件的一端具有与所述滑槽结构匹配的T型部,所述T型部设置在所述滑槽结构内;所述附件为挂钩;
所述左管条、所述右管条均包括有管条本体,所述管条本体包括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前箱体/所述后箱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槽;所述下表面上设有连接区域,所述左拉链/所述右拉链的布边连接于所述连接区域并与所述管条本体共挤成型;所述管条本体的上表面上连接有上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上表面配合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槽;
其中,所述滑槽结构设置在所述上连接件的背向第一连接槽的一面上;
所述左拉链和/或所述右拉链的布边的一侧的同一面上并排设有三个链齿,所述左拉链靠近所述前箱体的两个所述链齿拉链连接,所述右拉链靠近所述后箱体的两个所述链齿拉链连接,所述左拉链远离所述前箱体的所述链齿与所述右拉链远离所述后箱体的所述链齿拉链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条本体的下表面上设有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与所述下表面配合形成共挤连接槽,所述共挤连接槽的内腔为所述连接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条本体的下表面的下方设置夹板;所述夹板间隔设置于所述下表面的下方,并与所述下表面配合形成一共挤间隙,所述共挤间隙为所述连接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拉链、所述右拉链的布边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用于在共挤时使所述左管条、所述右管条的材料穿过所述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拉链和/或所述右拉链为双侧齿拉链,所述双侧齿拉链包括布边以及设在布边两侧的第一链齿和第二链齿;
所述左拉链的第一链齿用于与所述右拉链的第一链齿通过拉头连接,所述左拉链的第二链齿用于与所述前箱体内的里布可拆卸连接;
所述右拉链的第一链齿用于与所述左拉链的第一链齿通过拉头连接,所述右拉链的第二链齿用于与所述后箱体内的里布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拉链与所述左管条、所述右拉链与所述右管条热熔成型或超声波成型或粘接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管条、右管条采用TPE材料或PP材料或TPR材料或PVC材料制成。
CN202221102373.6U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箱体 Active CN220001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02373.6U CN220001046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箱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02373.6U CN220001046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箱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01046U true CN220001046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8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02373.6U Active CN220001046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箱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010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6106B (zh) 一种保温包
US9173458B2 (en) Waterproof, anti-split, high transverse tensile strength double-layer zipper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US5004091A (en) Compression-molded carrying case
EP0111889A2 (en) Water-resistant slide fastener stri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488591B (zh) The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zipper and the product containing the zipper
CN202750889U (zh) 一种折叠组装式箱包
EP1623645A1 (en) Slide fastener stri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4118948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物品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物品の製造方法
JP2009078123A (ja) 取付部品と取付対象物との連結方法
JP2004510616A (ja) 自動車室内用内装表皮部分を連結する構造体
TW503089B (en) Method of making an injection molded luggage shell and luggage case made therefrom
CN220001046U (zh) 一种箱体
TWI468124B (zh) Zipper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gears
CN113287842A (zh) 一种管条拉链组件及箱体生产工艺
WO2022237714A1 (zh) 一种管条拉链组件、箱体、箱体生产工艺
EP2111133A1 (en) Device for creating a seal between fabrics and/or other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EP0300043B1 (en) Trim cover for seat
CN220694548U (zh) 新型组合拉链
JPS6341561B2 (zh)
KR101103652B1 (ko) 방수지퍼
CN210901804U (zh) 一种用于箱包的拉链结构和拉杆箱
CN220343800U (zh) 一种单面双层布带双层链条强力防爆拉链
JP5422035B2 (ja) 取付部品と取付対象物との連結方法
CN208856080U (zh) 便装型饰物篮
KR20170003658U (ko) 더블슬라이더를 갖는 분리형 지퍼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