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9635U - 一种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9635U
CN219999635U CN202320074506.1U CN202320074506U CN219999635U CN 219999635 U CN219999635 U CN 219999635U CN 202320074506 U CN202320074506 U CN 202320074506U CN 219999635 U CN219999635 U CN 219999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led lamp
resistor
pin
control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45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美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Gaomingjie Zhih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Gaomingjie Zhih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Gaomingjie Zhih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Gaomingjie Zhih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45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9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9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9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包括整流电路、驱动电路、微波感应电路、稳压供电电路和LED灯组,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压,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稳压供电电路、驱动电路和LED灯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微波感应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LED灯组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和抗干扰单元,所述抗干扰单元的一端以及微波感应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DIM引脚连接,抗干扰单元的另一端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灯的抗干扰电路,包括设置于微波感应电路和驱动电路连接处的抗干扰单元,可提高执行感应动作时的稳定性,降低DIM引脚出现误动作的概率,避免LED灯组出现闪灯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
背景技术
微波雷达感应灯是一种通过雷达感应模块自动控制光源点亮的一种新型智能照明产品,当人进入微波雷达感应灯的探测范围时,微波探测器工作点亮LED灯;与红外感应灯相比,微波雷达感应灯的感应距离更远,检测范围更广,可穿透玻璃和薄木板,且根据功率不同,可穿透不同厚度的墙壁,受环境影响小;因此,微波感应雷达灯在目前的市场中具有较为良好的运用前景。
现有的LED灯的抗干扰电路,直接把微波模块与线性恒流驱动芯片的DIM引脚连接,由于接线太长和外部干扰等原因,线性恒流驱动芯片的DIM引脚容易出现误动作,引起闪灯。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其抗干扰电路增加抗干扰单元,提高感应稳定性,降低DIM脚出现误动作的概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灯的抗干扰电路,包括整流电路、驱动电路、微波感应电路、稳压供电电路和LED灯组,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压,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稳压供电电路、驱动电路和LED灯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微波感应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LED灯组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和抗干扰单元,所述抗干扰单元的一端以及微波感应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DIM引脚连接,抗干扰单元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LED灯的抗干扰电路中,所述抗干扰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第四电阻R4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DIM引脚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DIM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LED灯的抗干扰电路中,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保险管F1、抗浪涌单元和整流单元,所述保险管F1的一端以及所述抗浪涌单元的输入端分别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压,所述保险管F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抗浪涌单元分别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的LED灯的抗干扰电路中,所述抗浪涌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桥BD1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保险管F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整流桥BD1的引脚1连接,所述整流桥BD1的引脚4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还分别与驱动电路、稳压供电电路以及LED灯组连接。
所述的LED灯的抗干扰电路中,所述LED灯组包括若干LED灯,所述LED灯组的一端与整流电路连接,LED灯组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8连接。
所述的LED灯的抗干扰电路中,所述微波感应电路包括微波雷达感应器P1,所述微波雷达感应器P1的引脚VCC与稳压供电电路连接,微波雷达感应器P1的引脚OUT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DIM连接,微波雷达感应器P1的引脚GND接地。
所述的LED灯的抗干扰电路中,所述稳压供电电路包括第二控制芯片U2、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电感L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二极管D1,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D与整流电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FB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FB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GND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GND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微波感应电路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VCC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GND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
所述的LED灯的抗干扰电路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整流电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VCC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VCC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S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相应提供了一种LED灯,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印刷有上述的LED灯的抗干扰电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所述的LED灯的抗干扰电路通过在第一控制芯片U1的DIM引脚增加一个接地的抗干扰单元,可对由于接线过长所引起的外部干扰进行吸收,避免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DIM出现误动作,提高感应的稳定性;抗干扰单元采用并联连接的第四电阻R4和第三电容C3接地的方式,对干扰进行吸收,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干扰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干扰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抗干扰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抗干扰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灯的抗干扰电路,包括整流电路、驱动电路、微波感应电路、稳压供电电路和LED灯组,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压,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稳压供电电路、驱动电路和LED灯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微波感应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LED灯组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和抗干扰单元,所述抗干扰单元的一端以及微波感应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DIM引脚连接,抗干扰单元的另一端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型号是RM9010B。
整流电路为驱动电路和稳压供电电路提供直流电源,稳压供电电路为微波感应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微波感应电路根据所探测的信息向驱动电路发送感应信号,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DIM与微波感应电路连接,第一控制芯片U1发出控制信号控制LED灯组的点亮或关闭;当微波感应电路与驱动电路的连接线过长时,受外部干扰影响,电路容易出现瞬间高电阻,导致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DIM出现误动作,引起LED灯组的闪灯现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控制芯片U1的DIM引脚增加一个接地的抗干扰单元,对干扰进行吸收,避免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DIM出现误动作,提高感应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抗干扰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第四电阻R4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DIM引脚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DIM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R4和第三电容C3组成RC并联电路,当输入信号的频率小于转折频率f0(f0=1/2πR4C3)时,输入信号相对电路为直流,电路的总阻抗等于R4,当输入信号的频率大于f0时,C3的容抗相对很小,总阻抗等于电阻阻值并上电容容抗(总阻抗的计算方式为现有技术中电容与电阻并联时阻抗的计算方式),当输入信号的频率高到一定程度时,抗干扰单元的总阻抗为零,即当电路由于外部干扰出现瞬间高电阻时,由于抗干扰单元的总阻抗为零,且由于抗干扰单元的一端接地,可对干扰进行吸收,提高驱动电路的感应稳定性,且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保险管F1、抗浪涌单元和整流单元,所述保险管F1的一端以及所述抗浪涌单元的输入端分别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压,所述保险管F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抗浪涌单元分别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抗浪涌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桥BD1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保险管F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整流桥BD1的引脚1连接,所述整流桥BD1的引脚4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还分别与驱动电路、稳压供电电路以及LED灯组连接;所述整流桥BD1的引脚2以及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分别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C1为滤波电容,所述第一电阻R1为压敏电阻。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LED灯组包括若干LED灯,所述LED灯组的一端与整流电路的第一电容C1的非地端连接,LED灯组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8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微波感应电路包括微波雷达感应器P1,所述微波雷达感应器P1的引脚VCC与稳压供电电路连接,微波雷达感应器P1的引脚OUT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DIM连接,微波雷达感应器P1的引脚GND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波雷达感应器P1为现有技术中的微波雷达传感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稳压供电电路包括第二控制芯片U2、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电感L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二极管D1,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D与整流电路中的第一电容C1的非地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FB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FB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GND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GND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微波感应电路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VCC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GND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型号为YH101,所述第五电容C5为滤波电容。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整流电路中的第一电容C1的非地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VCC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VCC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S连接。
实施例2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的LED等抗干扰电路的系统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的LED灯抗干扰电路的电路结构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抗干扰电路还包括第二LED灯组和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二LED灯组的一端与整流电路中的第一电容C1的非地端连接,第二LED灯组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电路中的第三控制芯片U3的引脚OUT连接,第三控制芯片U3的引脚DIM与微波雷达感应器P1的引脚OUT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型号是RM9010B。
请参阅图4,当LED灯的抗干扰电路包括若干LED灯组和若干驱动电路时,一个LED灯组对应一个驱动电路,若干LED灯组和若干驱动电路在电路中的连接关系可参考第二LED灯组和第二驱动电路的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还相应提供了一种LED灯,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印刷有上述的LED灯的抗干扰电路。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LED灯的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驱动电路、微波感应电路、稳压供电电路和LED灯组,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压,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稳压供电电路、驱动电路和LED灯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微波感应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LED灯组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和抗干扰单元,所述抗干扰单元的一端以及微波感应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DIM引脚连接,抗干扰单元的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的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第四电阻R4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DIM引脚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DIM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的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保险管F1、抗浪涌单元和整流单元,所述保险管F1的一端以及所述抗浪涌单元的输入端分别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压,所述保险管F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抗浪涌单元分别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ED灯的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浪涌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桥BD1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保险管F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整流桥BD1的引脚1连接,所述整流桥BD1的引脚4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还分别与驱动电路、稳压供电电路以及LED灯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的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组包括若干LED灯,所述LED灯组的一端与整流电路连接,LED灯组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的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感应电路包括微波雷达感应器P1,所述微波雷达感应器P1的引脚VCC与稳压供电电路连接,微波雷达感应器P1的引脚OUT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DIM连接,微波雷达感应器P1的引脚GND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的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供电电路包括第二控制芯片U2、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电感L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二极管D1,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D与整流电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FB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FB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GND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GND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微波感应电路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VCC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GND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灯的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整流电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VCC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VCC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S连接。
9.一种LED灯,包括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印刷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LED灯的抗干扰电路。
CN202320074506.1U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 Active CN219999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4506.1U CN219999635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4506.1U CN219999635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9635U true CN219999635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2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4506.1U Active CN219999635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9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87732U (zh) 采用非隔离式驱动电路的吸顶灯
WO2017219648A1 (zh) 一种单段线性恒功率led驱动电路及方法
CN103906298A (zh) 适应性led调光驱动电路
CN219999635U (zh) 一种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
CN109890107A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的mos管驱动电路及其应用
CN103108435B (zh) 阻尼电路、led驱动器以及led照明系统
US10292223B2 (en) Control circuit for LED lamps
CN219577309U (zh) 一种led灯及其控制电路
CN212013106U (zh) 一种雷达感应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
CN213043875U (zh) 一种触摸感应led灯控制电路
CN212115738U (zh) 一种利用输入谷底补偿的无频闪调光驱动器
CN207573675U (zh) 开关调光调色温led灯
CN211046756U (zh) 一种pfc电路
CN212367594U (zh) Led驱动保护电路和灯具
CN111556615A (zh) 一种芯片集成模块、控制电路及照明装置
CN210609807U (zh) 一种led灯专用微波感应模块的供电电路
CN211982183U (zh) 一种雷达感应led灯及其控制电路
CN208337933U (zh) 一种新型led灯驱动电路结构
CN111787662A (zh) 供电电路及其电路模块和电子封装体
CN205726528U (zh) 红外感应PWM调光led灯电源
CN212463589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及led灯具
CN110831280A (zh) 一种线性恒流led驱动防振铃波电路
CN112040592B (zh) 一种触摸感应led灯控制电路
CN219779784U (zh) 一种两线接近交流电路
CN216285483U (zh) 一种基于二极管检波的频率信号检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