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9258U - 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9258U
CN219999258U CN202321091342.XU CN202321091342U CN219999258U CN 219999258 U CN219999258 U CN 219999258U CN 202321091342 U CN202321091342 U CN 202321091342U CN 219999258 U CN219999258 U CN 219999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hotovoltaic module
reinforcing
component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13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瑞进
张瑞
汪俊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esources Wind Power Haiy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sources Wind Power Haiy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sources Wind Power Haiy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esources Wind Power Haiy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913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9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9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9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加强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具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面。对光伏组件进行拆包时,可将光伏组件倾斜抵靠在支撑面上,支撑面可避免光伏组件发生倾倒而损坏,而且,通过第二支撑组件的顶端与第一支撑组件铰接、加强组件的顶端与第一支撑组件铰接、加强组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铰接,以使加强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围成三角形结构,同时,第二支撑组件的底端会在光伏组件重力的作用下更加紧压在地面上,提高了支撑光伏组件的稳定性。通过将光伏组件倾斜放置在支撑面上,无需作业人员人工对光伏组件进行扶正,降低了劳动强度,减轻作业人员的工作负担。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即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目前,通常需要将光伏组件整托运输到电站上,将光伏组件拆包,然后将每块光伏组件安装到指定位置。在实际应用中,在拆包光伏组件的过程中,光伏组件的四周缺少支撑,容易出现倒塌现象。
现场在对光伏组件进行拆包时,通常由一人对光伏组件进行扶正以防止其发生倾倒,再由其他人员搬运至施工位置,然而,由于光伏组件的包装中含有20块以上的光伏板,在拆包时,会对扶正人员的产生较大的作用力,使得劳动强度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对光伏组件进行扶正由人工进行而使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加强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具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背离所述支撑面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铰接;所述加强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背离所述支撑面的一侧,且所述加强组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铰接,所述加强组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铰接,以使所述加强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围成三角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立柱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杆,所述支撑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对应连接,所述支撑立柱和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围成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所述支撑面,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均与所述加强组件铰接,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均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铰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杆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对应铰接,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均与所述加强组件铰接。
可选地,所述加强组件包括横杆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加强杆,两个所述加强杆的底端通过所述横杆连接,两个所述加强杆的顶端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对应铰接,且所述横杆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对应铰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稳固杆,所述第一稳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对应连接;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第二稳固杆,所述第二稳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加强杆对应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铰接轴,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开设有第一铰接孔,各所述加强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杆和对应的所述加强杆铰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铰接轴,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还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杆和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加固杆和第三铰接轴,所述加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对应连接,所述加固杆上设有第一套管,所述加强杆上设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三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以使所述加固杆和所述加强杆铰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靠近所述支撑面的一侧设有缓冲垫;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以及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均设有防滑垫。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和所述加强组件均为空芯钢管组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加强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加强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中的任意一组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加强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具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面。对光伏组件进行拆包时,可将光伏组件倾斜抵靠在支撑面上,支撑面可避免光伏组件发生倾倒而损坏,而且,通过第二支撑组件的顶端与第一支撑组件铰接、加强组件的顶端与第一支撑组件铰接、加强组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铰接,以使加强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围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能够提高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第二支撑组件的底端会在光伏组件重力的作用下更加紧压在地面上,提高了支撑光伏组件的稳定性。由此,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光伏组件倾斜放置在支撑面上,无需作业人员人工对光伏组件进行扶正,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对光伏组件进行扶正由人工进行而使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0、第二支撑组件20和加强组件30,第一支撑组件10具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面11;第二支撑组件20位于第一支撑组件10背离支撑面11的一侧,且第二支撑组件20的顶端与第一支撑组件10铰接;加强组件30位于第一支撑组件10背离支撑面11的一侧,且加强组件30的顶端与第一支撑组件10铰接,加强组件30的底端与第二支撑组件20铰接,以使加强组件30、第一支撑组件10和第二支撑组件20围成三角形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对光伏组件进行拆包时,可将光伏组件倾斜抵靠在支撑面上,支撑面可避免光伏组件发生倾倒而损坏,而且,通过第二支撑组件20的顶端与第一支撑组件10铰接、加强组件30的顶端与第一支撑组件10铰接、加强组件30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0铰接,以使加强组件30、第一支撑组件10和第二支撑组件20围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能够提高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第二支撑组件20的底端会在光伏组件重力的作用下更加紧压在地面上,提高了支撑光伏组件的稳定性。由此,通过将光伏组件倾斜放置在支撑面11上,无需作业人员人工对光伏组件进行扶正,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工作负担。
请结合参见图2,第一支撑组件10包括支撑立柱1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3,支撑立柱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13的顶端对应连接,支撑立柱12和两个第一支撑杆13围成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面11,两个第一支撑杆13均与加强组件30铰接,且两个第一支撑杆13均与第二支撑组件20铰接。具体地说,支撑立柱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13的顶端对应焊接,焊接具有连接强度高、安全性较高和抗冲击载荷能力强的优点,以保证支撑立柱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13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保证支撑面11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强度,提高了光伏组件堆放的稳定性;通过两个第一支撑杆13均与加强组件30铰接,且两个第一支撑杆13均与第二支撑组件20铰接,以使两个第一支撑杆13、加强组件30和第二支撑组件20围成三角形结构,以保证了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避免了光伏组件倾倒损坏。
请结合参见图3,第二支撑组件20包括固定杆2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杆22,固定杆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杆22的底端对应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22的顶端与两个第一支撑杆13对应铰接,且两个第二支撑杆22均与加强组件30铰接。当光伏组件倾斜放置在第一支撑组件10的支撑面11上时,通过两个第二支撑杆22的顶端与两个第一支撑杆13对应铰接,两个第二支撑杆22会在光伏组件重力的作用下受到推力,以使两个第二支撑组件20的底端会在推力的作用下更加紧压在地面上,同时,固定杆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杆22的底端对应焊接,焊接具有连接强度高、安全性较高和抗冲击载荷能力强的优点,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支撑组件20的支撑强度,从而避免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因光伏组件较重而整体倾倒,进一步提高了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的稳定性,保证了光伏组件的品质。
请结合参见图4,加强组件30包括横杆3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加强杆32,两个加强杆32的底端通过横杆31连接,通过两个加强杆32的顶端与两个第一支撑杆13对应铰接,且横杆31与两个第二支撑杆22对应铰接,使加强杆32、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22围成三角形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的结构稳定性,进而保证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支撑光伏组件的有效性,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放置的安全性;横杆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加强杆32的底端对应焊接,焊接具有连接性能好的优点,可以方便地将板材、型材或锻造件根据需要进行组合焊接,焊接可以实现降低重量和节约材料的目的,以使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整体较为轻盈,便于作业人员搬运和操作,进一步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组件10还包括第一稳固杆14,第一稳固杆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13对应连接,第一稳固件设于两个第一支撑杆13之间且靠近两个第一支撑杆13和两个第二支撑杆22对应铰接的位置,第一稳固件可以增强两个第一支撑杆13之间的连接强度,具体的,第一稳固杆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13对应焊接,且第一稳固件焊接在两个第一支撑杆13的内侧壁,避免影响光伏组件倾斜放置在第一支撑组件10的支撑面11上;加强组件30还包括第二稳固杆33,第二稳固杆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加强杆32对应连接,第二稳固件设于两个加强杆32之间且靠近两个加强杆32和两个第一支撑杆13对应铰接的位置,第二稳固件可以增强两个加强杆3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整体的支撑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10还包括第一铰接轴15,各第一支撑杆13上开设有第一铰接孔131,各加强杆32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铰接孔321,第一铰接轴15穿过第一铰接孔131和第二铰接孔321,以使第一支撑杆13和对应的加强杆32铰接,通过第一铰接轴15以实现第一支撑组件10和加强组件30的铰接;第一支撑组件10还包括第二铰接轴16,各第一支撑杆13上还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32,各第二支撑杆22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21,第二铰接轴16穿过第一定位孔132和第二定位孔221,以使第一支撑杆13和对应的第二支撑杆22铰接,通过第二铰接轴16以实现第一支撑组件10和第二支撑组件20的铰接,此时第一支撑杆13和对应的加强杆32之间,以及第一支撑杆13和对应的第二支撑杆22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可以折叠在一起,便于作业人员存储和运输;铰接连接点的刚度较小,可以减少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的变形和位移,提高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支撑光伏组件的稳固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第二支撑组件20还包括加固杆23和第三铰接轴24,加固杆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杆22对应连接,加固杆23上设有第一套管25,加强杆32上设有第二套管34,第三铰接轴24穿过第一套管25和第二套管34,以使加固杆23和加强杆32铰接,以实现加强组件30和第二支撑组件20的铰接。具体地说,当第一铰接轴15穿过第一铰接孔131和第二铰接孔321,同时第二铰接轴16穿过第一定位孔132和第二定位孔221,且第三铰接轴24穿过第一套管25和第二套管34时,第一支撑组件10、第二支撑组件20和加强组件30围成三角形结构,以使第一支撑组件10、第二支撑组件20和加强组件30之间均不会发生转动,能够保证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放置的安全性。
具体地,当光伏组件倾斜放置在支撑面11上时,通过在第一支撑组件10靠近支撑面11的一侧设有缓冲垫,避免光伏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10直接接触造成光伏组件的磨损,以防止光伏组件表面被刮花,提高光伏组件的品质;同时通过缓冲垫还可以增大光伏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10之间的摩擦,避免光伏组件滑倒损坏,缓冲垫应当选用采用表面粗糙,质地柔软的材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缓冲垫为橡胶垫;通过在各第一支撑杆13的底端以及各第二支撑杆22的底端均设有防滑垫,防滑垫可以增大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22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22发生滑动,进一步提高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滑垫需采用表面粗糙,质地柔软的材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防滑垫可选用橡胶材质。
更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组件10、第二支撑组件20和加强组件30均为空芯钢管组件。空心钢管是一种抗静压强度较高的管材,其材质为碳素钢,用于制造各种结构件,空心钢管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可以满足各种结构件制造的要求,还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可以抵抗外力的冲击,保证第一支撑组件10、第二支撑组件20和加强组件30的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抵抗外界的腐蚀,保证空心钢管的使用寿命,进而保证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另外,第二支撑组件20与第一支撑组件10、加强组件30与第一支撑组件10、加强组件30与第二支撑组件20中的任意一组可拆卸连接。当任意一组连接关系为可拆卸连接时,有利于对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进行组装和拆卸,拆卸时,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100可以折叠放置在一起,便于作业人员进行收纳和存储,同时方便作业人员携带和运输,进一步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实现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组件,具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面;
第二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背离所述支撑面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铰接;
加强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背离所述支撑面的一侧,且所述加强组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铰接,所述加强组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铰接,以使所述加强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围成三角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立柱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杆,所述支撑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对应连接,所述支撑立柱和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围成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所述支撑面,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均与所述加强组件铰接,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均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杆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对应铰接,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均与所述加强组件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包括横杆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加强杆,两个所述加强杆的底端通过所述横杆连接,两个所述加强杆的顶端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对应铰接,且所述横杆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对应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稳固杆,所述第一稳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对应连接;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第二稳固杆,所述第二稳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加强杆对应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铰接轴,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开设有第一铰接孔,各所述加强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杆和对应的所述加强杆铰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铰接轴,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还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杆和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加固杆和第三铰接轴,所述加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对应连接,所述加固杆上设有第一套管,所述加强杆上设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三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以使所述加固杆和所述加强杆铰接。
8.如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靠近所述支撑面的一侧设有缓冲垫;
和/或,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以及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均设有防滑垫。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和所述加强组件均为空芯钢管组件。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加强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所述加强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中的任意一组可拆卸连接。
CN202321091342.XU 2023-05-08 2023-05-08 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 Active CN219999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1342.XU CN219999258U (zh) 2023-05-08 2023-05-08 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1342.XU CN219999258U (zh) 2023-05-08 2023-05-08 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9258U true CN219999258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2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1342.XU Active CN219999258U (zh) 2023-05-08 2023-05-08 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9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99258U (zh) 光伏组件防倾倒装置
CN110318531A (zh) 电梯井内操作平台
CN110775892B (zh) 叉车臂支撑装置及叉车
CN112110011A (zh) 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运输、翻转一体化工装
CN213474115U (zh) 一种通用型钢管桩船运托架装置
CN102127962B (zh) 改进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双向受力基础节
CN213415033U (zh) 一种具有提高吨桶框架支撑结构的底角
CN213676543U (zh) 一种应用于车辆内的设备架翻转结构
CN220199374U (zh) 一种泡沫灭火剂桶运输车
CN220364298U (zh) 一种移动式起吊装置
CN216034422U (zh) 一种坞墩移动机
CN211567993U (zh) 一种雷达装配方座用运输车
CN214989915U (zh) 一种化学注入绞车用框架
CN212406087U (zh) 脚手架
CN220723405U (zh) 一种便携式吊架
CN213927415U (zh)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217352517U (zh) 一种基坑开挖防护结构
CN218842877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的可调节的支撑装置
CN220149069U (zh) 一种吊机
CN213085315U (zh) 一种手推式卷扬机
CN218438088U (zh) 一种异型管件移动平台脚手架
CN219807652U (zh) 一种海管吊装工具
CN221050224U (zh) 一种组合式臂架运输托架
CN219364350U (zh) 一种桥面吊机及其后锚机构
CN217054353U (zh) 一种建筑用简便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