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8537U - 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8537U
CN219998537U CN202321419397.9U CN202321419397U CN219998537U CN 219998537 U CN219998537 U CN 219998537U CN 202321419397 U CN202321419397 U CN 202321419397U CN 219998537 U CN219998537 U CN 219998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shell
positioning
terminal group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193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沙
王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ette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nette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ette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nette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193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8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8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8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具有外壳主体、端子组以及后盖;外壳主体包括外壳本体、以及平行设置在外壳本体上且与外壳本体一体成型的插接体,外壳主体内设有U型的内腔,内腔包括设置在各个插接体内的插接腔、以及与各个插接腔连通的定位腔,各个插接体上远离外壳本体的端面上均设有插接口,端子组由多个U型弹片依次叠合后形成,U型弹片包括定位弹片和插接弹片,各个插接弹片上均设有与各个插接口对应的插接槽口,各个U型弹片依次叠合后形成U型的端子组,各个插接槽口形成插接通槽,各个插接通槽均与对应的插接口连通,端子组插入外壳主体的内腔后通过后盖与外壳主体的配合固定在内腔内。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便捷实用。

Description

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配件领域里,从工业革命开始,科学进步的脚步就虎势蔓延,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的社会文明带来了惊天动地的改变,人们对能源的利用,也是发挥极致。汽车是能源利用里面具有代表性的产物,汽车的用途不由分说,它是很便捷的交通工具,遮风挡雨、说走就走,它缩小了世界的距离,带动一系列和汽车有关的行业进步,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但是地球上的能源毕竟有限,我们在发掘采用的同时,也要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新能源也是势在必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诞生是汽车史上的重大革新,它方便快捷的同时,又能绿色出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降低噪音等等。而连接器是在新能源汽车进行生产时,线缆连接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连接件,不同的线缆通过两个不同的组件进行电性连接。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大功率传输中,接触件逐渐由圆柱形连接系统转变为片式端子连接系统。由于大功率传输的要求,需求片型端子连接器中有更多的接触点,稳定的正压力,还需要有更好的耐久稳定性。现有的模块在进行连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连接器进行串联或者并联的连接,在连接器进行连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电流的需求进行不同的连接器的更换或者调整,因为连接器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条件较为单一,因此极大的降低了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以及电流传输效率,适用性较低,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结构巧妙,可以根据不同电流的需求而调节叠片的数量,从而满足各种不同过流的要求,便捷实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壳主体、端子组以及后盖;所述外壳主体包括外壳本体、以及平行设置在外壳本体上且与外壳本体一体成型的插接体,所述外壳主体内设有U型的内腔,所述内腔包括设置在各个插接体内的插接腔、以及与各个插接腔连通的定位腔,各个插接体上远离外壳本体的端面上均设有插接口,所述端子组由多个U型弹片依次叠合后形成,所述U型弹片包括定位弹片和插接弹片,各个插接弹片上均设有与各个插接口对应的插接槽口,各个U型弹片依次叠合后形成U型的端子组,各个插接槽口形成插接通槽,各个插接通槽均与对应的插接口连通,端子组插入外壳主体的内腔后通过后盖与外壳主体的配合固定在内腔内。
进一步的,上述U型弹片上的各个插接槽口均呈U型设置,各个插接槽口内均设有向内凸起的靠压部,各个靠压部在各个U型弹片依次叠合后形成可对线缆上的铜排插片进行靠压的靠压体。
进一步的,上述定位弹片上均设有定位孔,各个U型弹片叠合靠压后各个定位孔形成定位通孔,所述端子组上配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一端位于端子组外侧,定位轴的另一端穿过定位通孔后伸出端子组,所述定位轴的两端均设有锁紧件,所述定位轴穿过定位通孔后通过锁紧件将各个U型弹片固定。
进一步的,上述后盖上沿后盖的轮廓均匀分布有多个卡接板,各个卡接板上均设有卡口,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上设有与各个卡接板对应的卡槽,各个卡槽内均设有与各个卡口对应的卡扣,各个卡扣均与外壳本体一体成型,后盖通过各个卡接板插入对应的卡槽、及各个卡扣卡入对应的卡口后固定在外壳本体上。
进一步的,上述后盖上还设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端子组设置成多个U型弹片的叠合固定后形成,U型弹片的数量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流的需求,以及满足不同过流的要求来进行确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条件较为单一的问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及时的进行U型弹片的调整和更换,在U型弹片的数量确定完成后放入外壳主体的内腔内,并通过后盖进行固定,在可以将各个平行模块进行快速的串联或者并联的同时,也可以快捷的进行U型弹片的选取和安装,进而提高连接器的使用效率和插接效果,具有较好的可调节性和适用性,便捷实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型弹片上设置U型的插接槽口,并且在插接槽口内设置相对设置的靠压部,在各个靠压部叠合形成靠压体后在与铜排插片插接的过程中对铜排插片进行插接靠压,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连接器与各个平行模块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结构巧妙,便捷实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U型弹片上设置定位孔,各个定位轴穿过各个定位孔后通过锁紧件将各个U型弹片进行固定,有效的保证了端子组整体的稳定性,并可以通过实际的需求进行实时的调整,具有较好的可调节性和适用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盖上设置卡接板,通过各个卡接板和外壳本体的侧边的卡槽的配合来对后盖进行定位,并通过各个卡扣和卡口配合将后盖进行固定,一方面保证了后盖与外壳本体的稳定牢固的连接,另一方面也方便操作人员在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盖上设置缓冲垫,避免后盖的盖面与端子组发生硬碰撞,保证了端子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同时也保证了后盖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主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主体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U型弹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与平行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壳主体1、端子组2以及后盖3;所述外壳主体1包括外壳本体11、以及平行设置在外壳本体11上且与外壳本体11一体成型的插接体12,所述外壳主体1内设有U型的内腔16,所述内腔16包括设置在各个插接体12内的插接腔162、以及与各个插接腔162连通的定位腔161,各个插接体12上远离外壳本体11的端面上均设有插接口13,所述端子组2由多个U型弹片4依次叠合后形成,所述U型弹片4包括定位弹片41和插接弹片42,各个插接弹片42上均设有与各个插接口13对应的插接槽口44,各个U型弹片4依次叠合后形成U型的端子组2,各个插接槽口44形成插接通槽31,各个插接通槽31均与对应的插接口13连通,端子组2插入外壳主体1的内腔16后通过后盖3与外壳主体1的配合固定在内腔16内。
所述U型弹片4上的各个插接槽口44均呈U型设置,各个插接槽口44内均设有向内凸起的靠压部45,各个靠压部45在各个U型弹片4依次叠合后形成可对线缆上的铜排插片进行靠压的靠压体32。
所述定位弹片41上均设有定位孔43,各个U型弹片4叠合靠压后各个定位孔43形成定位通孔33,所述端子组2上配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一端位于端子组2外侧,定位轴的另一端穿过定位通孔33后伸出端子组2,所述定位轴的两端均设有锁紧件,所述定位轴穿过定位通孔33后通过锁紧件将各个U型弹片4固定。
所述后盖3上沿后盖3的轮廓均匀分布有多个卡接板21,各个卡接板21上均设有卡口22,所述外壳本体11的外壁上设有与各个卡接板21对应的卡槽14,各个卡槽14内均设有与各个卡口22对应的卡扣15,各个卡扣15均与外壳本体11一体成型,后盖3通过各个卡接板21插入对应的卡槽14、及各个卡扣15卡入对应的卡口22后固定在外壳本体11上。
所述后盖3上还设有缓冲垫2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电流需要和过流的要求,来调节U型弹片4的数量,在各个U型弹片4叠合固定后,通过定位轴和定位轴两端的锁紧件进行固定,固定后端子组2装入外壳主体1的内腔16内,端子组2转入内腔16内,后盖3上的各个卡接板21卡入对应的卡槽14,各个卡槽14内的卡扣15卡入卡接板21上对应的卡口22内,然后后盖3固定在外壳主体1上,并将端子组2固定在内腔16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流的需求调节U型弹片4的数量,从而满足不同过流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用于各个平行模块A的连接时,各个平行模块A内的铜排插片穿过各个插接口13并伸入插接通槽31后与端子组2进行连接,各个U型弹片4上的靠压部45,各个靠压部45形成的靠压体32对铜排插片进行靠压,从而保证连接器和各个平行模块A之间的稳定且牢固的连接,并保证电流的稳定导流和输出,结构巧妙,稳定实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壳主体、端子组以及后盖;所述外壳主体包括外壳本体、以及平行设置在外壳本体上且与外壳本体一体成型的插接体,所述外壳主体内设有U型的内腔,所述内腔包括设置在各个插接体内的插接腔、以及与各个插接腔连通的定位腔,各个插接体上远离外壳本体的端面上均设有插接口,所述端子组由多个U型弹片依次叠合后形成,所述U型弹片包括定位弹片和插接弹片,各个插接弹片上均设有与各个插接口对应的插接槽口,各个U型弹片依次叠合后形成U型的端子组,各个插接槽口形成插接通槽,各个插接通槽均与对应的插接口连通,端子组插入外壳主体的内腔后通过后盖与外壳主体的配合固定在内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弹片上的各个插接槽口均呈U型设置,各个插接槽口内均设有向内凸起的靠压部,各个靠压部在各个U型弹片依次叠合后形成可对线缆上的铜排插片进行靠压的靠压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弹片上均设有定位孔,各个U型弹片叠合靠压后各个定位孔形成定位通孔,所述端子组上配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一端位于端子组外侧,定位轴的另一端穿过定位通孔后伸出端子组,所述定位轴的两端均设有锁紧件,所述定位轴穿过定位通孔后通过锁紧件将各个U型弹片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沿后盖的轮廓均匀分布有多个卡接板,各个卡接板上均设有卡口,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上设有与各个卡接板对应的卡槽,各个卡槽内均设有与各个卡口对应的卡扣,各个卡扣均与外壳本体一体成型,后盖通过各个卡接板插入对应的卡槽、及各个卡扣卡入对应的卡口后固定在外壳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还设有缓冲垫。
CN202321419397.9U 2023-06-06 2023-06-06 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 Active CN219998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9397.9U CN219998537U (zh) 2023-06-06 2023-06-06 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9397.9U CN219998537U (zh) 2023-06-06 2023-06-06 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8537U true CN219998537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0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19397.9U Active CN219998537U (zh) 2023-06-06 2023-06-06 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8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38318U (zh) 一种高速信号传输连接器
CN113178724B (zh) 可斜插防水连接器
CN219998537U (zh) U型大电流叠片式端子连接器
CN211605469U (zh) 一种冲压成型的光伏连接器端子
CN21795624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连接器
CN214625472U (zh) 一种充电插座
CN211126334U (zh) 一种简易电磁屏蔽的连接器组件
CN209804793U (zh) 用于电动工具的双并电池包
CN212230646U (zh) 一种汽车用电子器件连接器
CN212874805U (zh) 一种电气连接部件
CN211373371U (zh) 起爆器母线快速插接装置
CN214378986U (zh) 新能源汽车用线缆连接组件
CN214957519U (zh) 可斜插防水连接器
CN201656014U (zh) 一种车用线束导电板
CN220106982U (zh) USB TYPE C 16pin连接器
CN215451984U (zh) 一种usb-a公转type-c母座的电连结构
CN217097637U (zh) 一种手持式直流电动工具
CN212783897U (zh) 一种母头端子
CN219419705U (zh) 用于电锯上的磁吸型线束结构
CN211404858U (zh) 一种可换面板的插座底座
CN218632536U (zh) 一种通信电源系统弹片复合型插接件
CN212366286U (zh) 高压插件安装结构及电池包
CN215186638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
CN219591710U (zh) 一种5g基站上使用的pdu模块进线端子
CN219350738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用对插接头冲压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