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8439U - 具有对焊接的线材限位的电池导电片 - Google Patents

具有对焊接的线材限位的电池导电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8439U
CN219998439U CN202321641812.5U CN202321641812U CN219998439U CN 219998439 U CN219998439 U CN 219998439U CN 202321641812 U CN202321641812 U CN 202321641812U CN 219998439 U CN219998439 U CN 219998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elding
limiting structure
battery
wel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418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敬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418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8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8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8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导电片,其包括一本体、一线材焊接部、一第一限位结构及一第二限位结构。线材焊接部相对于本体呈现出一弯折态样。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以交错方式设置在线材焊接部的两侧。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分别为一折弯构造。一线材摆设在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与线材焊接部的底面间。以一平焊方式将线材焊固在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及线材焊接部的底面之间。在线材焊接部上增设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将对焊接在线材焊接部上的线材产生限位的功效,以降低线材从线材焊接部脱离的机率。

Description

具有对焊接的线材限位的电池导电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池导电片,尤指一种对焊接的线材限位的电池导电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目前市场上采用电池模块作为供电来源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广泛,如电动车、服务器或储电设备等等。电池模块的内部亦可设置相当数量电池芯,以便提供设备所需的电力。再者,电池模块除电池芯外,尚包括至少一电池导电片。电池导电片能够焊接在该些电池芯上,以使得该些电池芯能够透过电池导电片串联或并联连接一起。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分别为现有电池模块的立体图、现有电池导电片的立体图及习用限材焊接在电池导电片上的立体图。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电池模块100用以供电至一电子设备且摆设在电子设备内部的一容置空间中,其包括一电池固定架11、复数个电池芯13、至少一电池导电片15及至少一线材17。电池固定架11用以容置及固定电池芯13,而电池导电片15用以将该些电池芯13串联或并联连接一起。
电池导电片15包括一本体150及一线材焊接部153。本体150包括复数个电极焊接部151。每一电极焊接部151与对应的电池芯13的一电极(如正极或负极)焊接一起,以便该些电池芯13能够透过电池导电片15电性连接一起。
线材焊接部153的底面垂直于本体150的平面。线材17为一电源线的线材,其包括有一裸线部分171。裸线部分171将透过一焊锡焊接在线材焊接部153的底面上。
此外,为了线材焊接上的便利性及准确性,在线材焊接之前,调整电池模块100至一适当的角度,以使电池导电片15的线材焊接部153处在一水平方位,而后利用焊锡以一平焊方式将线材17的裸线部分171焊接在线材焊接部153上。则,当电池模块100供电时,电池模块100所提供的能量将可以藉由线材17供电至电子设备。
当电子设备需较大能量来执行运作时,电池模块100将以一大功率电流放电方式提供较大能量至电子设备。当大电流流过线材17时,线材17将会发热、甚至发烫。当线材17上所形成的热接近或超过焊接处上的焊锡熔点时,焊锡就会软化。焊锡软化后,线材17的裸线部分171就不会那么牢靠地稳固在线材焊接部153上。若线材17垂直地悬挂在电池模块100的侧面上或摆设在电池模块100的底部上,当焊锡软化后,线材17将会因重力的因素而被往下拉,从而脱离于线材焊接部153,进而导致电池模块100无法透过线材17供电至电子设备。
此外,线材17的裸线部分171焊接在线材焊接部153上时,其与线材焊接部153间的焊接面积仅有线材焊接部153的平整表面。如此,不仅焊接的接触面积太小外,且线材17的裸线部分171在线材焊接部153上的包覆性几乎没有。因此,在焊接面积不足及无包覆性的情况下,线材17系很容易地从线材焊接部153上脱离的。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创新的电池导电片,其在线材焊接部上增设至少一限位结构,透过限位结构的设置,以对焊接在线材焊接部上的焊线产生限位的功效,并增加线材与线材焊接部之间的焊接面积,致使以降低线材从线材焊接部脱离的机率,将会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导电片,其包括一本体、一线材焊接部、一第一限位结构及一第二限位结构。本体包括复数个电极焊接部,每一电极焊接部与对应的电池芯的电极焊接一起。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以交错方式设置在线材焊接部的两侧,其分别为一折弯构造。当一线材欲焊接在线材焊接部时,将线材的一裸线部分穿设在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及线材焊接部之间,并利用焊锡以一平焊方式将线材的裸线部分焊接在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及线材焊接部之间。在平焊过程中,施作人员沿着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将线材的裸线部分焊接在线材焊接部上,部分的焊锡将渗漏至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与线材焊接部之间的空隙中,以便将线材的裸线部分焊固在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及线材焊接部之间。待平焊作业完成后,线材的裸线部分透过焊锡被包覆在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及线材焊接部间。于此,在线材焊接部上增设第一限位结构及/或第二限位结构,不仅可以增加线材与线材焊接部间的焊接面积,且对焊接在线材焊接部上的线材产生限位的功效,致使降低线材从线材焊接部脱离的机率,以维持电池模块供电上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对焊接的线材限位的电池导电片,包括:一本体,包括复数个电极焊接部;一线材焊接部,连接本体;及至少一第一限位结构,包括一第一侧面片体及一第一顶面片体,第一侧面片体的一端连接在线材焊接部的一侧且从线材焊接部的底面向上延伸,第一顶面片体位在线材焊接部的底面上方且第一顶面片体的一端连接第一侧面片体的另一端,其中第一侧面片体及第一顶面片体构成一折弯构造;其中,一线材摆设在第一限位结构与线材焊接部的底面间,以一平焊方式将线材焊固在第一限位结构及线材焊接部的底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线材为一电源线的线材。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线材包括一裸线部分,以平焊方式将线材的裸线部分焊固在第一限位结构与线材焊接部的底面间。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侧面片体垂直于线材焊接部的底面,而第一顶面片体平行于线材焊接部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线材焊接部相对于本体呈现出一弯折态样。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更包括至少一第二限位结构,包括一第二侧面片体及一第二顶面片体,第二侧面片体的一端连接在线材焊接部的另一侧且从线材焊接部的底面向上延伸,第二顶面片体位在线材焊接部的底面上方且第二顶面片体的一端连接第二侧面片体的另一端;其中第二侧面片体及第二顶面片体构成另一折弯构造;线材摆设在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与线材焊接部的底面间,以平焊方式将线材焊固在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及线材焊接部的底面间。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侧面片体垂直于线材焊接部的底面,而第二顶面片体平行于线材焊接部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以交错方式设置在线材焊接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线材包括一裸线部分,以平焊方式将线材的裸线部分焊固在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及线材焊接部的底面间。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的设置数量根据于线材的裸线部分的长度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电池模块的立体图。
图2为习用电池导电片的立体图。
图3为习用限材焊接在电池导电片上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块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导电片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限材焊接在电池导电片上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限材焊接在电池导电片上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电池模块;11-电池固定架;13-电池芯;15-电池导电片;150-本体;151-电极焊接部;153-线材焊接部;17-线材;171-裸线部分;200-电池模块;21-电池固定架;23-电池芯;25-电池导电片;250-本体;251-电极焊接部;252-第一限位结构;2521-第一侧面片体;2522-第一顶面片体;253-线材焊接部;254-第二限位结构;2541-第二侧面片体;2542-第二顶面片体;27-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图5及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块的立体图、本实用新型电池导电片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及本实用新型限材焊接在电池导电片上一实施例的的立体图。如图4、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块200用以供电至一电子设备且摆设在电子设备内部的一容置空间中,其包括一电池固定架21、复数个电池芯23、至少一电池导电片25及至少一线材27。电池固定架21用以容置及固定电池芯23,而电池导电片25用以将该些电池芯23串联或并联连接一起。
电池导电片25包括一本体250及一线材焊接部253。本体250包括复数个电极焊接部251。电池芯23包括一侧面及两具有电极端的底面。本体250可以设置在对应的电池芯23的底面上,以便本体250上的每一电极焊接部251与对应的电池芯23的电极(如正极或负极)焊接一起,则,该些电池芯23即可以透过电池导电片25电性连接一起。
线材焊接部253设置在电池芯23的侧面,其相对于本体250呈现出一弯折态样,如以本体250的表面为基准,线材焊接部253的底面系垂直于本体250的表面。线材焊接部253作为线材27的焊接区。
电池导电片25更包括有至少一第一限位结构252。第一限位结构252包括一第一侧面片体2521及一第一顶面片体2522。第一侧面片体2521的一端连接在线材焊接部253的一侧且从线材焊接部253的底面向上垂直延伸。第一顶面片体2522位在线材焊接部253的底面上方,且第一顶面片体2522的一端连接第一侧面片体2521的另一端。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侧面片体2521垂直于线材焊接部253的底面,而第一顶面片体2522平行于线材焊接部253的底面。第一侧面片体2521与第一顶面片体2522构成一折弯构造,例如第一顶面片体2522相对于第一侧面片体2521呈现出接近或等于90度的折弯。
线材27为一电源线的线材,其包括有一裸线部分271。在焊接线材27前,首先,调整电池模块200至适当角度,以使电池导电片25的线材焊接部253处在一水平方位,并将线材27的裸线部分271摆设在线材焊接部253与第一限位结构252之间,而后利用焊锡以一平焊方式将线材27的裸线部分271焊接在线材焊接部253与第一限位结构252之间。在平焊的过程中,施作人员沿着第一限位结构252将线材27的裸线部分271焊接在线材焊接部253上,部分的焊锡将渗漏至第一限位结构252与线材焊接部253之间的空隙中,以便将线材27的裸线部分271焊固在第一限位结构252与线材焊接部253间。待平焊作业完成后,线材27的裸线部分271即可透过焊锡被包覆在第一限位结构252及线材焊接部253间。
再者,为了进一步增加线材27焊接后的包覆性,在线材焊接部253的另一侧上设置至少一第二限位结构254。第二限位结构254包括一第二侧面片体2541及一第二顶面片体2542。第二侧面片体2541的一端连接在线材焊接部253的另一侧且从线材焊接部253的底面向上垂直延伸。第二顶面片体2542位在线材焊接部253的底面上方,且第二顶面片体2542的一端连接第二侧面片体2541的另一端。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侧面片体2541垂直于线材焊接部253的底面,而第二顶面片体2542平行于线材焊接部253的底面。第二侧面片体2541与第二顶面片体2542构成一折弯构造,例如第二顶面片体2542相对于第二侧面片体2541呈现出接近或等于90度的折弯。
线材27在平焊前,其裸线部分271穿设在线材焊接部253、第一限位结构252与第二限位结构254间。在平焊过程中,施作人员沿着第一限位结构252及第二限位结构254将线材27的裸线部分271焊接在线材焊接部253上,部分的焊锡将渗漏至第一限位结构252、第二限位结构254与线材焊接部253之间的空隙中,以便将线材27的裸线部分271焊固在第一限位结构252、第二限位结构254与线材焊接部253之间。待平焊作业完成后,线材27的裸线部分271即可以透过焊锡被包覆在第一限位结构252、第二限位结构254及线材焊接部253间。
后续,当电池模块200实际应用时,若线材27通过一大功率的电流而造成线材焊接部253上的焊锡软化,仍可透过第一限位结构252及/或第二限位结构254的限位功效而将线材27的裸线部分271抵止在线材焊接部253上,以避免线材27因本身的重力因素而从线材焊接部253脱离的可能。
于此,本实用新型在线材焊接部253上增设第一限位结构252及/或第二限位结构254,不仅可以增加线材27与线材焊接部253间的焊接面积,且对焊接在线材焊接部253上的线材27产生限位的功效,致使降低线材27从线材焊接部253脱离的机率,以维持电池模块200供电上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252及第二限位结构254以交错方式设置在线材焊接部253的两侧。如此,在平焊过程中,将可对不同部位的裸线部分271进行焊接,以进一步增加焊接的面积,提高线材27焊接上的牢固性。
此外,第一限位结构252及第二限位结构254以交错方式设置在线材焊接部253的两侧,将在裸线部分271的不同部位起限位的功效。当然,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亦可以根据于线材27的裸线部分271的长度,来决定第一限位结构252及第二限位结构254的设置数量,以使裸线部分271的多个部位可以被多个限位结构252、254所限位。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对焊接的线材限位的电池导电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包括复数个电极焊接部;
一线材焊接部,连接所述本体;及
至少一第一限位结构,包括一第一侧面片体及一第一顶面片体,所述第一侧面片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线材焊接部的一侧且从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底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顶面片体位在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底面上方且所述第一顶面片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面片体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侧面片体及所述第一顶面片体构成一折弯构造;
其中,一线材摆设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底面间,以一平焊方式将所述线材焊固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及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底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为一电源线的线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包括一裸线部分,以所述平焊方式将所述线材的所述裸线部分焊固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底面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片体垂直于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底面,而第一顶面片体平行于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焊接部相对于所述本体呈现出一弯折态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导电片更包括至少一第二限位结构,包括一第二侧面片体及一第二顶面片体,所述第二侧面片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另一侧且从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底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顶面片体位在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底面上方且所述第二顶面片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面片体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二侧面片体及所述第二顶面片体构成另一所述折弯构造;所述线材摆设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底面间,以所述平焊方式将所述线材焊固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及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底面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片体垂直于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底面,而所述第二顶面片体平行于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以交错方式设置在所述线材焊接部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包括一裸线部分,以所述平焊方式将所述线材的所述裸线部分焊固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及所述线材焊接部的底面间,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及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设置数量根据于所述线材的所述裸线部分的长度决定。
CN202321641812.5U 2023-06-27 2023-06-27 具有对焊接的线材限位的电池导电片 Active CN219998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1812.5U CN219998439U (zh) 2023-06-27 2023-06-27 具有对焊接的线材限位的电池导电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1812.5U CN219998439U (zh) 2023-06-27 2023-06-27 具有对焊接的线材限位的电池导电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8439U true CN219998439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8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41812.5U Active CN219998439U (zh) 2023-06-27 2023-06-27 具有对焊接的线材限位的电池导电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84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72519B1 (ko) 전극 리드 접합용 버스바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KR101042611B1 (ko) 전지셀 상호 연결체 및 전압 센싱 어셈블리와 이들에전지셀 어셈블리를 연결하는 방법
CN102916154B (zh) 结构新颖的二次电池组
CN102931373B (zh) 新型结构的二次电池组
CN102195071A (zh) 可逆式电池组件和用于自动大量生产的工具
US20050236031A1 (en) Terminal box for a solar battery modul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terminal box
JP2011527492A (ja) 複数の蓄電池セルを備えた蓄電池の電気的なコンタクト
CN101542842A (zh) 用于将导电构件连接到设备的方法
KR20100003143A (ko) 배터리 셀 인터커넥터와 전압 센싱 어셈블리 및 배터리 셀어셈블리를 연결하는 방법
KR20060059175A (ko) 플레이트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전극 연결부재 및 그것을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CA3044595C (en) Solar module
JP5331153B2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WO2015087438A1 (ja)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JPWO2020090492A1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6207069A (zh) 一种电池及一种聚合物软电芯并联连接的方法
CN219998439U (zh) 具有对焊接的线材限位的电池导电片
CN108140775A (zh) 电池模块和电气机器的连接结构
CN212434754U (zh) 一种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同性壳体极柱并联结构
CN201319580Y (zh) 车辆电压调节器结构
CN207967153U (zh) 电池模组
CN216928842U (zh) 新型弹片及电池盒
WO2022163477A1 (ja) 電源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449360A (zh) 软包装锂离子蓄电池串联连接的电池同向排列组装方法
CN214898940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连接器及电池
CN210607346U (zh) 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