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5624U - 酒柜 - Google Patents

酒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5624U
CN219995624U CN202320650156.9U CN202320650156U CN219995624U CN 219995624 U CN219995624 U CN 219995624U CN 202320650156 U CN202320650156 U CN 202320650156U CN 219995624 U CN219995624 U CN 219995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e
back plate
air duct
wine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01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Win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Win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Win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Win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501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5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5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5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酒柜,包括内胆和半导体制冷装置。其中,内胆,设置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存酒空间,存酒空间的第一背板侧设置有第一风道,且在第一背板上设置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半导体制冷装置,具有冷端;冷端设置于第一风道内,且临近第一风口设置,以使存酒空间内的气流从第一风口经过冷端换热后,再从第二风口回到存酒空间。这样,能缩小整个风道的占用空间,增大酒柜的实际存储空间,以提高酒柜的空间利用率。在此基础上,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都设置在第一背板上,还能减小风道的路径,使冷端的冷量能快速的进入到存酒空间,从而提高风道的送风效果,提高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以满足制冷需求。

Description

酒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酒柜。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置了酒柜,用于酒类物品的保存。酒柜具有常温储藏室和低温储藏室,常温储藏室用于常温保存酒类物品,低温储藏室用于低温保存酒类物品。
但是由于风道、蒸发器、风机等各种零部件占用酒柜的空间较大,造成实际使用的储存空间变小,为此相关技术中优化了酒柜的制冷区域。比如相关技术中提供一种半导体红酒柜,包括半导体制冷片、连接在制冷片两端的冷面散热器和热面散热器、散热柜、风道、酒柜本体,风道向酒柜本体中吹入冷空气;柜门对酒柜本体密封;酒柜本体和散热柜经隔热板分隔,风道自酒柜本体中吸入空气后通过冷面散热器制冷后吹入酒柜本体中。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风道内部受散热器、送风道、蒸发器的影响,整个风道的占用空间较大,从而影响酒柜的实际存储空间;并且风道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可能阻碍风的流动,从而影响送风效果,进而无法满足制冷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酒柜,在有效提高酒柜的空间利用率的情况下,还能提高风道的送风效果,以满足制冷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酒柜,包括内胆和半导体制冷装置。其中,内胆,设置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存酒空间,存酒空间的第一背板侧设置有第一风道,且在第一背板上设置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半导体制冷装置,具有冷端;冷端设置于第一风道内,且临近第一风口设置,以使存酒空间内的气流从第一风口经过冷端换热后,再从第二风口回到存酒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背板包括固定板和固定板。其中,固定板,设置于存酒空间的背部;盖板,扣设于固定板上,以与固定板构造成第一风道,盖板上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穿孔,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冷端从第一穿孔伸入至第一风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端包括冷量散发器和第一风机。冷量散发器,设置于第一风道内;第一风机,设置于冷量散发器上,位于第一风口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口位于盖板的中部位置,第二风口位于盖板的上部位置和/或下部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装置还具有热端,热端背离第一风道设置,与外部进行换热;酒柜还包括第二背板和第三背板。其中,第二背板,设置于第一背板侧;第三背板,设置于第二背板侧;第二背板与第三背板构造有第二风道,第三背板上还开设有与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半导体制冷装置的热端设置于第二风道内,临近第三风口设置,以使外部的气流从第三风口经过热端换热后,再从第四风口流出第二风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背板上开设有第二穿孔,半导体制冷装置的热端从第二穿孔伸入至第二风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酒柜还包括:卡座,设置于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之间,半导体制冷装置固定设置于卡座上,且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冷端和热端分别伸入至对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端包括热量散发器和第二风机。热量散发器,设置于第二风道内;第二风机,设置于热量散发器上,位于第三风口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风口位于第三背板的中部位置,第四风口位于第三背板的上部位置和/或下部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酒柜,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在存酒空间的第一背板上设置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冷端设置于第一风道内。这样,能缩小整个风道的占用空间,增大酒柜的实际存储空间,以提高酒柜的空间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冷端临近第一风口设置,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都设置在第一背板上,存酒空间内的气流从第一风口经过冷端换热后,再从第二风口回到存酒空间。这样,减小了风道的路径,使冷端的冷量能快速的进入到存酒空间,从而提高风道的送风效果,提高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以满足制冷需求。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酒柜的正面示意图一;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酒柜的背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酒柜的正面示意图二;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酒柜的爆炸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半导体制冷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半导体制冷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图8是图6中B-B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半导体制冷装置的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
10:内胆;11:存酒空间;12:第一背板;121:固定板;122:盖板;123:第一穿孔;
20:第一风道;21:第一风口;22:第二风口;23:风道泡沫;
30:半导体制冷装置;31:冷端;311:冷量散发器;312:第一风机;32:热端;321:热量散发器;322:第二风机;
40:第二背板;41:第二穿孔;50:第三背板;60:第二风道;61:第三风口;62:第四风口;70: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酒柜,包括内胆10和半导体制冷装置30。其中,内胆10,设置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存酒空间11,存酒空间11的第一背板12侧设置有第一风道20,且在第一背板12上设置有与第一风道20连通的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半导体制冷装置30,具有冷端31,冷端31设置于第一风道20内,且临近第一风口21设置,以使存酒空间11内的气流从第一风口21经过冷端31换热后,再从第二风口22回到存酒空间11。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酒柜,在存酒空间11的第一背板上设置有与第一风道20连通的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冷端设置于第一风道20内。这样,能缩小整个风道的占用空间,增大酒柜的实际存储空间,以提高酒柜的空间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冷端31临近第一风口21设置,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都设置在第一背板上,存酒空间11内的气流从第一风口21经过冷端31换热后,再从第二风口22回到存酒空间11。这样,减小了风道的路径,使冷端的冷量能快速的进入到存酒空间,从而提高风道的送风效果,提高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以满足制冷需求。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内胆10的结构为长方体结构,在内胆10内具有一个或多个存酒空间11,可以存储酒,以对酒进行冷藏或保鲜。其中,在具有多个存酒空间11的情况下,每个存酒空间11的温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这样,能使不同的存酒空间11可以存储不同的酒类。
可选地,通过在内胆10中设置有隔板,将其分割成多个存酒空间11。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存酒空间11的第一背板12侧设置有第一风道20,该第一风道20用于对存酒空间11进行送风。其中,在第一背板12上设置有与第一风道20连通的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冷端31设置于第一风道20内,且临近第一风口21设置。这样,存酒空间11内的气流从第一风口21经过冷端31换热后,再从第二风口22回到存酒空间11,保证存酒空间11内的温度。
结合图1、图3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背板12包括固定板121和盖板122。其中,固定板121,设置于存酒空间11的背部;盖板122,扣设于固定板121上,以与固定板121构造成第一风道20,盖板122上开设有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这里,图3中存酒空间11侧的箭头表示气流在第一风道20和存酒空间11内的流动方向。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风道20的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设置在第一背板12上,并且第一风道20是通过固定板121和盖板122构造而成。因此,该第一风道20的风道路径不存在弯曲路径,并且路径较短,因此,能提高送风效率。这里,为了更加方便从第二风口22出风,在固定板121设置有倾斜的导风面,将风导向第二风口22一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存酒空间11设置有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底板。其中,在具有多个存酒空间11时,位于最上方的存酒空间11的底板为隔板。位于最下方的存酒空间11的顶板为隔板。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存酒空间11的正面设置有柜门(图中未示出),用于打开或关闭存酒空间11。存酒空间11的背部设置有第一背板12,该第一背板12包括固定板121和盖板122。固定板121是设置于存酒空间11的背部。可以通过卡接或者螺接的方式与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底板拼装而成。便于拆卸和安装。又或者,直接与存酒空间11的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底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保证内胆10的稳固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盖板122和固定板121上设置有风道侧壁,盖板122扣设于固定板121上时,盖板122的风道侧壁和固定板121的风道侧壁能组成封闭的第一风道20,并且盖板122上开设有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冷端31设置于第一风道20内且临近第一风口21,这样,存酒空间11内的气流从第一风口21经过冷端31换热后,再从第二风口22回到存酒空间11。
结合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121上开设有第一穿孔123,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冷端31从第一穿孔123伸入至第一风道20内。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固定板121上开设有第一穿孔123,该第一穿孔12用于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冷端31穿过进入到第一风道20内,还能起到固定冷端31的作用。此外,为了保证第一风道20的密封性,在结合图4至图6所示,在冷端31侧还设置有风道泡沫23,用于限定气流的路径,保证气流能从第一风口21进入,从第二风口22流出。并且风道泡沫23能有效的吸收经过气流的风噪以及温度,起到很好的降噪和保温的效果,使酒柜的噪音变小。
结合图6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冷端31包括冷量散发器311和第一风机312。其中,冷量散发器311,设置于第一风道20内;第一风机312,设置于冷量散发器311上,位于第一风口21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将半导体制冷装置30产生的冷量全部进入到存酒空间11中,该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冷端31包括冷量散发器311和第一风机312。这里,冷量散发器311设置在第一风道20内,并且冷量散发器311具有多个散冷片,能将半导体制冷装置30产生的冷量快速的送入到第一风道20内。在冷量散发器311上还设置有第一风机312,该第一风机312位于第一风口21处。这样,第一风机312从第一风口21处将存酒空间11的气吸入到冷量散发器311,并将冷量散发器311产生的冷量带走,最终从第二风口22流回到存酒空间11。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风道20是通过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构成了一个送风系统。因此,在第一风机312从第一风口21吸入风时,风可以从第二风口22流出。
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口21位于盖板122的中部位置,第二风口22位于盖板122的上部位置和/或下部位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的设置数量以及位置也会影响存酒空间11的制冷效率。这里第一风口21的设置数量为一个,位于盖板122的中部位置;可选地,第二风口22的设置数量为一个,位于盖板122的上部位置,又或者,位于盖板122的上部位置。
可选地,第二风口22的设置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盖板122的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使得存酒空间11内的温度变化更快并且均匀。
结合图2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装置30还具有热端32,热端32背离第一风道20设置,与外部进行换热;酒柜还包括第二背板40和第三背板50。其中,第二背板40,设置于第一背板12侧;第三背板50,设置于第二背板40侧;第二背板40与第三背板50构造有第二风道60,第三背板50上还开设有与第二风道60连通的第三风口61和第四风口62,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热端32设置于第二风道60内,临近第三风口61设置,以使外部的气流从第三风口61经过热端32换热后,再从第四风口62流出第二风道60。这里,图3中第二背板40侧的箭头表示气流在第二风道60和外部的流动方向。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热端32与冷端31进行能量互换,使冷端31产生足够的冷量,相对应的,热端32还会产生相应的热量。因此,需要将热端32与外部进行换热,以为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热端32进行散热降温。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对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热端32进行散热降温,第二背板40与第三背板50构造有第二风道60,第三背板50上还开设有与第二风道60连通的第三风口61和第四风口62,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热端32设置于第二风道60内,临近第三风口61设置。这样,能使外部的气流从第三风口61经过热端32换热后,再从第四风口62流出第二风道60,从而充分的为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热端32进行散热降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背板40上开设有第二穿孔41,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热端32从第二穿孔41伸入至第二风道60内。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背板40上开设有第二穿孔41,该第二穿孔41用于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热端32穿过进入到第二风道60内,还能起到固定热端32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酒柜还包括:卡座70,设置于第一背板12和第二背板40之间,半导体制冷装置30固定设置于卡座70上,且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冷端31和热端32分别伸入至对应的第一风道20和第二风道60内。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半导体制冷装置30具有一定的长度,为了方便安装半导体制冷装置30,在第一背板12和第二背板40之间具有预留空间,并且在该预留空间中夹持有卡座70,该卡座70用于固定半导体制冷装置本体。使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冷端31和热端32分别伸入至对应的第一风道20和第二风道60内。
结合图2、图3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端32包括热量散发器321和第二风机322。其中,热量散发器321,设置于第二风道60内;第二风机322,设置于热量散发器321上,位于第三风口61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将快速地为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热端32进行散热降温。该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热端32包括热量散发器321和第二风机322。这里,热量散发器321设置在第二风道60内,并且热量散发器321具有多个散热片,能将半导体制冷装置30产生的热量快速的送入到第二风道60内。在热量散发器321上还设置有第二风机322,该第二风机322位于第三风口61处。这样,第三风口61从第三风口61处将外部的气流吸入到热量散发器321,及时地将热量散发器321的热量带走,最终从第四风口62流到外部。
结合图2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风口61位于第三背板50的中部位置,第四风口62位于第三背板50的上部位置和/或下部位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风口61和第四风口62的设置数量以及位置也会影响热端32的散热效率。这里第三风口61的设置数量为一个,位于第三背板50的中部位置;可选地,第四风口62的设置数量为一个,位于第三背板50的上部位置;又或者,位于第三背板50的上部位置。
可选地,第四风口62的设置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三背板50的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从而更加快速的为热端32进行散热降温。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酒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胆(10),设置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存酒空间(11),所述存酒空间(11)的第一背板(12)侧设置有第一风道(20),且在所述第一背板(1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风道(20)连通的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
半导体制冷装置(30),具有冷端(31);
所述冷端(31)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20)内,且临近所述第一风口(21)设置,以使存酒空间(11)内的气流从第一风口(21)经过冷端(31)换热后,再从第二风口(22)回到存酒空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12)包括:
固定板(121),设置于所述存酒空间(11)的背部;
盖板(122),扣设于所述固定板(121)上,以与所述固定板(121)构造成所述第一风道(20),所述盖板(122)上开设有所述第一风口(21)和所述第二风口(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1)上开设有第一穿孔(123),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冷端(31)从所述第一穿孔(123)伸入至所述第一风道(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31)包括:
冷量散发器(311),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20)内;
第一风机(312),设置于所述冷量散发器(311)上,位于所述第一风口(21)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口(21)位于所述盖板(122)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风口(22)位于所述盖板(122)的上部位置和/或下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30)还具有热端(32),所述热端(32)背离所述第一风道(20)设置,与外部进行换热;所述酒柜还包括:
第二背板(40),设置于所述第一背板(12)侧;
第三背板(50),设置于所述第二背板(40)侧;
所述第二背板(40)与所述第三背板(50)构造有第二风道(60),所述第三背板(5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风道(60)连通的第三风口(61)和第四风口(62),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热端(32)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60)内,临近所述第三风口(61)设置,以使外部的气流从第三风口(61)经过热端(32)换热后,再从第四风口(62)流出第二风道(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背板(40)上开设有第二穿孔(41),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热端(32)从所述第二穿孔(41)伸入至所述第二风道(6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酒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卡座(70),设置于所述第一背板(12)和所述第二背板(40)之间,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30)固定设置于所述卡座(70)上,且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30)的冷端(31)和热端(32)分别伸入至对应的第一风道(20)和第二风道(6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32)包括:
热量散发器(321),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60)内;
第二风机(322),设置于所述热量散发器(321)上,位于所述第三风口(61)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风口(61)位于所述第三背板(50)的中部位置,所述第四风口(62)位于所述第三背板(50)的上部位置和/或下部位置。
CN202320650156.9U 2023-03-29 2023-03-29 酒柜 Active CN219995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0156.9U CN219995624U (zh) 2023-03-29 2023-03-29 酒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0156.9U CN219995624U (zh) 2023-03-29 2023-03-29 酒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5624U true CN219995624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8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0156.9U Active CN219995624U (zh) 2023-03-29 2023-03-29 酒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5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8521B (zh) 一种风道系统及冰箱
AU2020229400B2 (en) Refrigerator with divider
WO2019001557A1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1476419U (zh) 一种卧式风冷冷柜
CN107062747B (zh) 一种冰箱风道组件以及冰箱
CN111609619B (zh) 回风口形成于箱体两侧壁的冰箱
CN111306871A (zh) 具有底置散热系统的酒柜
CN219995624U (zh) 酒柜
CN209893744U (zh) 大容积冰箱
JP3599919B2 (ja) 冷蔵室用ダクト
CN213778317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7560270A (zh) 冰箱
EP4006458B1 (en) Refrigerator with obliquely arranged evaporator
CN220959068U (zh) 冰箱
CN219810092U (zh) 冷柜
CN214009642U (zh) 制冷装置
CN107702410B (zh) 冷藏室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CN218846566U (zh) 冷柜
CN219810108U (zh) 用于冷柜的内胆组件及冷柜
CN214065393U (zh) 一种风冷冷柜
WO2022135464A1 (zh) 冰箱
CN211533379U (zh) 一种双风道系统的单温酒柜
CN219889921U (zh) 一种冰箱
CN220338779U (zh) 制冷设备
CN218846616U (zh) 用于冷柜的排水装置及冷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