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5545U - 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5545U
CN219995545U CN202321521103.3U CN202321521103U CN219995545U CN 219995545 U CN219995545 U CN 219995545U CN 202321521103 U CN202321521103 U CN 202321521103U CN 219995545 U CN219995545 U CN 219995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fan
assembly
fan blade
fixing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211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伟
张小红
王凯鑫
何文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211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5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5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55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空调,所述装配固定结构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之间,装配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固定盖、中间轴承,中间轴承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连接,固定座被设置在底座的风道中,固定座与底座一体成型,固定盖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固定座连接,固定盖与固定座之间形成容纳腔,中间轴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容纳腔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空调,简化了零部件数量,有利于降低装配的繁琐程度,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长风道结构的变形,能够有效保障贯流风叶在风道中的运行平稳性,降低空调异响、风量不稳定的风险,也有利于增强整个底座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设备,具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随着工业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工艺、新材料和新造型在空调上的运用,不仅开发出了各式各样的空调,而且对空调的相关部件也在不断进行结构优化。
以高性能大功率或需超长贯流风叶(长度>1m)的空调为例,现有空调市场上的分体内机贯流风叶长度一般不超过1米,因考虑贯流风叶的品质及生产效率,现有技术往往会设置2个或多个贯流风叶,并在任意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之间通过中间结构相连来满足需求。
在现有技术中,此中间结构包含中间轴承、中间轴承固定座、中间轴承固定盖,此中间结构往往需要按照特定的装配关系,来安装到空调底座的风道中,一方面需要装配的零部件较多,增大了空调的装配繁琐程度,另一方面由于风道长度很长,前后蜗舌长度也很长,空调会因变形导致风道与贯流风叶、中间结构等部件之间的间隙不可控,从而使空调有异响、风量等性能不稳定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间结构零部件较多,装配较为繁琐,以及风道容易变形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之间,所述装配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固定盖、中间轴承,所述中间轴承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连接,所述固定座被设置在底座的风道中,所述固定座与底座一体成型,所述固定盖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盖与固定座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中间轴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容纳腔中。从而通过设置装配固定结构,实现了对相邻两个贯流风叶进行装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更是将固定座与底座做成一体,一方面使得固定座能够随着底座的生产一体成型,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对固定座的单独生产加工、单独装配,在整个装配固定结构中简化了零部件数量,有利于降低装配的繁琐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固定座一体化地设置在风道中,将原本一个很长的长风道结构分隔为至少两个短风道,并且对风道的内壁起到加强、支撑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长风道结构的变形,能够有效保障贯流风叶在风道中的运行平稳性,降低空调异响、风量不稳定的风险,也有利于增强整个底座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风道的前蜗舌连接,另一端与风道的后蜗舌连接。从而在固定座对长风道结构分隔作用下,使得相邻的两个短风道之间形成互不干扰的两个风道,避免气流在不同短风道之间的窜流,同时,固定座也能够对前蜗舌、后蜗舌起到有效地支撑、加强作用,避免过长的蜗舌结构发生变形,能够进一步避免空调异响、风量不稳定等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盖以卡接和/或紧固件连接的方式与固定座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座设置第一装配孔、第一卡接件,所述固定盖设置第二装配孔、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之间通过紧固件装配,所述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卡接。从而使得固定盖能够较为简单便捷地与固定座进行装配,有利于简化装配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在平行于贯流风叶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固定盖的两侧与固定座的两侧均设置防凝露结构;在平行于贯流风叶的周向方向上,所述固定盖的两侧与固定座的两侧均设置防凝露结构。具体的,在平行于贯流风叶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固定盖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装配筋,所述固定盖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装配槽,所述第一装配筋与第一装配槽卡接;在平行于贯流风叶的周向方向上,所述固定盖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装配槽,所述固定盖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装配筋,所述第二装配槽与第二装配筋卡接。从而在风道中由于存在冷热交换,通过在装配固定结构处设置防凝露结构,对装配固定结构的内部结构进行防护,避免凝露从固定盖、固定座之间的缝隙流入到装配固定结构的内部(如容纳腔、中间轴承等位置),保障相关部件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设置第一容纳槽,所述固定盖设置第二容纳槽,所述中间轴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共同形成容纳腔中,所述贯流风叶的转轴能够贯穿装配固定结构并延伸至容纳腔中,所述转轴与中间轴承连接。从而对于需要在轴向设置至少两个贯流风叶的空调,可以通过设置中间轴承以及相应的装配结构,来实现空调及贯流风叶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置第一定位筋,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置第二定位筋,所述中间轴承的外周壁设置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筋、第二定位筋均延伸至定位槽内。从而通过设置相应的定位筋、定位槽,能够有效地对中间轴承、以及与中间轴承连接的贯流风叶进行限位,避免其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过度抖动或偏移,确保贯流风叶的平稳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靠近风道的一侧设置加强座,所述固定盖在靠近贯流风叶的两侧分别设置限位翻边。从而一方面加强座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固定座在风道中的支撑、加强作用,有利于改善固定座、风道处的受力分布情况,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座、限位翻边共同环绕在贯流风叶的外侧空间,对贯流风叶提供进一步的限位、端部防护,有利于保障贯流风叶的平稳运行。
一种空调,包括至少两个贯流风叶、所述装配固定结构,所述装配固定结构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之间,并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空调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空调,通过设置装配固定结构,实现了对相邻两个贯流风叶进行装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本申请更是将固定座与底座做成一体,一方面使得固定座能够随着底座的生产一体成型,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对固定座的单独生产加工、单独装配,在整个装配固定结构中简化了零部件数量,有利于降低装配的繁琐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固定座一体化地设置在风道中,将原本一个很长的长风道结构分隔为至少两个短风道,并且对风道的内壁起到加强、支撑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长风道结构的变形,能够有效保障贯流风叶在风道中的运行平稳性,降低空调异响、风量不稳定的风险,也有利于增强整个底座的强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的固定盖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的固定盖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7中C-C处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贯流风叶;11、转轴;2、固定座;21、第一容纳槽;22、第一定位筋;23、第一装配孔;24、第一卡接件;25、第一装配筋;26、第二装配槽;3、固定盖;31、第二容纳槽;32、第二定位筋;33、第二装配孔;34、第二卡接件;35、第一装配槽;36、第二装配筋;37、过线槽;38、布线板;39、限位翻边;4、中间轴承;41、定位槽;5、底座;51、风道;52、前蜗舌;53、后蜗舌;6、加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向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传达他们工作的实质所通常使用的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实用新型概念。然而,这些实用新型概念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因而不应视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申请中的“轴向”以附图1的坐标为基准,是以贯流风叶1的中心轴为参考,也可以在视图中称之为“左右方向”;相应的,以贯流风叶1的中心轴为参考的方位用词还包括“径向”、“周向”,鉴于这属于人们对圆柱类物体的常规认知,不做赘述。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高性能大功率或需超长贯流风叶的空调而言,往往会设置2个或多个贯流风叶,在任意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之间通过中间结构相连来满足需求,然而此中间结构往往需要装配的零部件较多,增大了空调的装配繁琐程度,同时,风道、前后蜗舌等结构容易变形,导致风道与贯流风叶、中间结构等部件之间的间隙不可控,从而使空调有异响、风量等性能不稳定的风险。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间结构零部件较多,装配较为繁琐,以及风道容易变形等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如附图1-9所示,所述装配固定结构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1之间,所述装配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2、固定盖3、中间轴承4,所述中间轴承4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1连接,所述固定座2被设置在底座5的风道51中,所述固定座2与底座5一体成型,所述固定盖3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固定座2连接,所述固定盖3与固定座2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中间轴承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容纳腔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只设置两个贯流风叶1”,本申请也包括设置多个贯流风叶1的结构,只需在任意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1之间分别设置对应的装配固定结构即可。当然,由于现有的空调底座往往一体设置风道,在本申请中,也可以理解为固定座2与风道51一体成型。
从而通过设置装配固定结构,实现了对相邻两个贯流风叶1进行装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本申请更是将固定座2与底座5做成一体,一方面使得固定座2能够随着底座5的生产一体成型,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对固定座2的单独生产加工、单独装配,在整个装配固定结构中简化了零部件数量,有利于降低装配的繁琐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固定座2一体化地设置在风道51中,将原本一个很长的长风道结构分隔为至少两个短风道,并且对风道51的内壁起到加强、支撑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长风道结构的变形,能够有效保障贯流风叶1在风道51中的运行平稳性,降低空调异响、风量不稳定的风险,也有利于增强整个底座的强度。
所述固定座2的一端与风道51的前蜗舌52连接,另一端与风道51的后蜗舌53连接,从而在固定座2对长风道结构分隔作用下,使得相邻的两个短风道之间形成互不干扰的两个风道,避免气流在不同短风道之间的窜流,同时,固定座2也能够对前蜗舌52、后蜗舌53起到有效地支撑、加强作用,避免过长的蜗舌结构发生变形,能够进一步避免空调异响、风量不稳定等情况的发生。
对于固定座2、固定盖3之间的连接情况而言,所述固定盖3以卡接和/或紧固件连接的方式与固定座2连接。具体的,所述固定座2设置第一装配孔23、第一卡接件24,所述固定盖3设置第二装配孔33、第二卡接件34,所述第一装配孔23与第二装配孔33之间通过紧固件装配,所述第一卡接件24与第二卡接件34卡接,从而使得固定盖3能够较为简单便捷地与固定座2进行装配,有利于简化装配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在平行于贯流风叶1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固定盖3的两侧与固定座2的两侧均设置防凝露结构;在平行于贯流风叶1的周向方向上,所述固定盖3的两侧与固定座2的两侧均设置防凝露结构。或者说,对于固定盖3以及固定座2而言,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防凝露结构。从而在风道51中由于存在冷热交换,通过在装配固定结构处设置防凝露结构,对装配固定结构的内部结构进行防护,避免凝露从固定盖3、固定座2之间的缝隙流入到装配固定结构的内部(如容纳腔、中间轴承4等位置),保障相关部件的正常运行。
具体的,在平行于贯流风叶1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固定盖3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装配筋25,所述固定盖3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装配槽35,所述第一装配筋25与第一装配槽35卡接;在平行于贯流风叶1的周向方向上,所述固定盖3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装配槽26,所述固定盖3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装配筋36,所述第二装配槽26与第二装配筋36卡接。
对于中间轴承4的装配而言,所述固定座2设置第一容纳槽21,所述固定盖3设置第二容纳槽31,所述中间轴承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容纳槽21、第二容纳槽31共同形成容纳腔中,对于任意一个贯流风叶1而言,所述贯流风叶1的转轴11能够贯穿装配固定结构并延伸至容纳腔中,所述转轴11与中间轴承4连接,从而对于需要在轴向设置至少两个贯流风叶1的空调,可以通过设置中间轴承4以及相应的装配结构,来实现空调及贯流风叶1的正常运行。
所述第一容纳槽21内设置第一定位筋22,所述第二容纳槽31内设置第二定位筋32,也可以视为定位筋结构将相应的容纳槽一分为二;所述中间轴承4的外周壁设置定位槽41,所述定位槽41可以视为环形的槽体,所述第一定位筋22、第二定位筋32均延伸至定位槽41的槽体内;从而通过设置相应的定位筋、定位槽,能够有效地对中间轴承4、以及与中间轴承4连接的贯流风叶1进行限位,避免其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过度抖动或偏移,确保贯流风叶1的平稳运行。
所述固定座2靠近风道51的一侧设置加强座6,所述固定座2、加强座6、风道51一体成型,能够有效提高固定座2在风道51中的支撑、加强作用,有利于改善固定座2、风道51处的受力分布情况,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所述固定盖3在靠近贯流风叶1的两侧分别设置限位翻边39,从而通过加强座6、限位翻边39共同环绕在贯流风叶1的外侧空间,对贯流风叶1提供进一步的限位、端部防护,有利于保障贯流风叶1的平稳运行。
所述固定盖3远离中间轴承4的一侧(即,固定盖3的外侧)设置过线槽37,所述过线槽37内设置布线板38,从而在装配固定结构装配完毕后,对于空调内部的相关线路可以通过过线槽37进行布线,能够进一步提高空调内部空间利用率,有利于优化空调内部的布线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任意空调而言,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贯流风叶1、以及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固定结构,所述装配固定结构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1之间,并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1连接。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相关结构及装配关系的基础上,所述空调还包括换热盘管、壳体、电机等结构在内的空调室内机常规构件;同样的,所述空调还包括空调室外机以及相关部件;鉴于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固定结构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1)之间,所述装配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2)、固定盖(3)、中间轴承(4),所述中间轴承(4)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1)连接,所述固定座(2)被设置在底座(5)的风道(51)中,所述固定座(2)与底座(5)一体成型,所述固定盖(3)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固定座(2)连接,所述固定盖(3)与固定座(2)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中间轴承(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容纳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的一端与风道(51)的前蜗舌(52)连接,另一端与风道(51)的后蜗舌(5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3)以卡接和/或紧固件连接的方式与固定座(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设置第一装配孔(23)、第一卡接件(24),所述固定盖(3)设置第二装配孔(33)、第二卡接件(34),所述第一装配孔(23)与第二装配孔(33)之间通过紧固件装配,所述第一卡接件(24)与第二卡接件(34)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贯流风叶(1)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固定盖(3)的两侧与固定座(2)的两侧均设置防凝露结构;在平行于贯流风叶(1)的周向方向上,所述固定盖(3)的两侧与固定座(2)的两侧均设置防凝露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贯流风叶(1)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固定盖(3)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装配筋(25),所述固定盖(3)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装配槽(35),所述第一装配筋(25)与第一装配槽(35)卡接;在平行于贯流风叶(1)的周向方向上,所述固定盖(3)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装配槽(26),所述固定盖(3)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装配筋(36),所述第二装配槽(26)与第二装配筋(36)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设置第一容纳槽(21),所述固定盖(3)设置第二容纳槽(31),所述中间轴承(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容纳槽(21)、第二容纳槽(31)共同形成容纳腔中,所述贯流风叶(1)的转轴(11)能够贯穿装配固定结构并延伸至容纳腔中,所述转轴(11)与中间轴承(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21)内设置第一定位筋(22),所述第二容纳槽(31)内设置第二定位筋(32),所述中间轴承(4)的外周壁设置定位槽(41),所述第一定位筋(22)、第二定位筋(32)均延伸至定位槽(4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靠近风道(51)的一侧设置加强座(6),所述固定盖(3)在靠近贯流风叶(1)的两侧分别设置限位翻边(39)。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至少两个贯流风叶(1)、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所述装配固定结构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1)之间,并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贯流风叶(1)连接。
CN202321521103.3U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空调 Active CN219995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1103.3U CN219995545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1103.3U CN219995545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5545U true CN219995545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8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21103.3U Active CN219995545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55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97198B2 (en) Fan system
CN219995545U (zh) 一种贯流风叶的装配固定结构、空调
CN103414279A (zh) 一种紧凑型发电机
JP3242350U (ja) ヘアドライヤ用高速モータ
CN201750283U (zh) 新型装配的直流吸尘器电机
CN107181334B (zh) 风机定子及其风机
CN110657118A (zh) 一种双头固定式轴流风机
CN214256038U (zh) 一种吸尘器电机
WO2022227477A1 (zh) 立式空调
CN201750290U (zh) 新型冷却方式的直流吸尘器电机
CN203423567U (zh) 一种紧凑型发电机
CN112737217A (zh) 一种吸尘器电机
CN206698033U (zh) 风机定子及其风机
CN210397187U (zh) 一种风道组件装置
CN212899060U (zh) 一种新风机安装结构
CN215292930U (zh) 管道换风机
CN214949421U (zh) 移动空调器
TWI812263B (zh) 風機及清潔設備
CN217735793U (zh) 单涵道双叶轮风扇结构
CN212543580U (zh) 一种双风扇电机
CN211082338U (zh) 一种双头固定式轴流风机
CN215370569U (zh) 轴系结构、双轴电机、风机及家用电器
CN214674763U (zh) 一种高转速风类电机风叶及电机
CN212258550U (zh) 一种发电机
CN219412989U (zh) 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