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5321U - 一种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5321U
CN219995321U CN202321107876.7U CN202321107876U CN219995321U CN 219995321 U CN219995321 U CN 219995321U CN 202321107876 U CN202321107876 U CN 202321107876U CN 219995321 U CN219995321 U CN 219995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deoxidizing
deoxidization
rto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78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劲
朱晖
张路曼
林韩韩
张天恒
王�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ailu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ailu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ailu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ailu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078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5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5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5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它属于余热回收利用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烟道、前置蒸发器、过热器、蒸发器、凝结水加热器、除氧水箱和除氧头,烟道内依次设置有前置蒸发器、过热器、蒸发器和凝结水加热器,除氧头的一端与凝结水加热器相连,除氧头的另一端与除氧水箱相连。本实用新型针对RTO产出的烟气特点以及系统工艺要求,设置一套自除氧余热锅炉,最大限度回收烟气余热,降低综合能耗,满足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RTO(蓄热式氧化装置)配套的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它属于余热回收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以蜂窝陶瓷蓄热体为核心材料制成的蓄热式热力氧化RTO系统,经“蓄热—放热—清扫”过程,实现使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无害化燃烧,使VOCs的排放达到行业排放法规要求,同时利用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回收利用产生过热蒸汽,送至汽轮发电系统发电,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最大限度回收烟气余热,降低综合能耗的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包括烟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置蒸发器、过热器、蒸发器、凝结水加热器、除氧水箱和除氧头,所述烟道内依次设置有前置蒸发器、过热器、蒸发器和凝结水加热器,除氧头的一端与凝结水加热器相连,该除氧头的另一端与除氧水箱相连。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烟道包括进口烟道和出口烟道,所述进口烟道和出口烟道分别设置在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处。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蒸发器采用螺旋鳍片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余热锅炉采用卧式,水循环安全可靠;2)蒸发器及省煤器热面采用螺旋鳍片管,结构紧凑,节约设备成本及占地面积;3)所有受热面在厂内组装成一个模块,并且满足整体运输要求,现场安装便捷;4)采用自除氧系统,即不需要额外设置除氧器,余热锅炉自带除氧器;汽包既是余热锅炉汽水分离的锅筒,又能作为除氧器水箱进行储水;除氧头与汽包相连,汽包产生的蒸汽对除氧头喷出的凝结水进行除氧,为锅炉提供合格的除氧水;5)受热面之间布置由检修人孔门,方便后期受热面维护、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口烟道1,前置蒸发器2,过热器3,蒸发器4,凝结水加热器5,出口烟道6,除氧水箱7,除氧头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包括烟道、前置蒸发器2、过热器3、蒸发器4、凝结水加热器5、除氧水箱7和除氧头8,烟道内依次设置有前置蒸发器2、过热器3、蒸发器4和凝结水加热器5,除氧头8的一端与凝结水加热器5相连,该除氧头8的另一端与除氧水箱7相连。
本实施例中的烟道包括进口烟道1和出口烟道6,进口烟道1和出口烟道6分别设置在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处。
本实施例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的工作过程如下:1)烟气流程:RTO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进口烟道1扩散后,均匀的流经过前置蒸发器2、过热器3、蒸发器4、凝结水加热器5,完成热量交换,最后从出口烟道6排出锅炉;2)汽水流程:凝结水先进入凝结水加热器5加热后,进入除氧头8,在除氧头8内通过旋膜管高速喷射雾化,与汽包(除氧水箱)7分离出的蒸汽接触吸热,达到饱和温度,分离出凝结水中的氧气及其他不凝气体;除氧合格后的除氧水进入汽包(除氧水箱)7作为炉水,与前置蒸发2、蒸发器4进行自然循环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并通过汽水分离装置产生饱和蒸汽,送入过热器3中进行过热,最后从过热器3中输出送入汽轮机做功。
本实施例的进口烟道1,能保证烟气进入各受热面模块时不发生偏流现象,提高受热面的利用率。
本实施例在蒸发器4及省煤器热面采用螺旋鳍片管,结构紧凑,节约设备成本及占地面积。
本实施例的余热锅炉受热面,采用卧式布置,蒸发系统水循环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采用自除氧系统,不需要额外单独设置除氧器,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
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包括烟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置蒸发器(2)、过热器(3)、蒸发器(4)、凝结水加热器(5)、除氧水箱(7)和除氧头(8),所述烟道内依次设置有前置蒸发器(2)、过热器(3)、蒸发器(4)和凝结水加热器(5),除氧头(8)的一端与凝结水加热器(5)相连,该除氧头(8)的另一端与除氧水箱(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包括进口烟道(1)和出口烟道(6),所述进口烟道(1)和出口烟道(6)分别设置在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4)采用螺旋鳍片管。
CN202321107876.7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 Active CN219995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7876.7U CN219995321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7876.7U CN219995321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5321U true CN219995321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6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7876.7U Active CN219995321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5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2992B (zh) 硅冶炼电炉余热发电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
CN104713058B (zh) 一种适用于含硫燃料加热炉的自除氧余热锅炉
CN101639211A (zh) 浮法玻璃熔窑并联余热发电系统
CN109668165A (zh) 热二次风及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和火力发电机组
CN114909193B (zh) 一种基于熔盐储热的火电机组灵活运行系统
CN203771380U (zh) 一种冷凝余热回收蒸汽锅炉
CN105371669B (zh) 玻璃熔窑烟气及退火窑废气余热联合回收发电系统和方法
CN201897203U (zh) 一种用于电厂/能源站的余热锅炉
CN209893366U (zh) 用于垃圾焚烧发电的汽水循环系统
CN219995321U (zh) 一种rto自除氧余热锅炉结构
CN109595538B (zh) 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
CN209840064U (zh) 一种交叉混流过热器
CN206330114U (zh) 锅炉尾部换热装置
CN214307058U (zh) 一种具有双工质的高效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
CN215112694U (zh) 基于生物质燃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全负荷脱硝系统
CN2549417Y (zh) 玻璃窑余热发电系统
CN208011737U (zh) 一种低温余热回收系统
CN209485081U (zh) 一种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CN112696656A (zh) 一种具有双工质的高效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
CN111207379A (zh) 一种减缓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对流受热面高温腐蚀的结构
CN100436379C (zh) 利用焦炉煤气、焦油、烟气联合发电及生产复合化肥的系统
CN201589537U (zh) 水泥窑余热发电中利用除氧给水加热凝结水的装置
CN218064821U (zh) 一种硅铁、硅锰铁生产的余热利用系统
CN218469114U (zh) 一种主蒸汽加热中温scr入口烟气的装置
CN209744401U (zh) 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垃圾焚烧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