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9505U - 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及铁鸟台 - Google Patents

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及铁鸟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9505U
CN219989505U CN202223198643.0U CN202223198643U CN219989505U CN 219989505 U CN219989505 U CN 219989505U CN 202223198643 U CN202223198643 U CN 202223198643U CN 219989505 U CN219989505 U CN 219989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control surface
surface loading
seat
loading si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86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兴
邴富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engx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engx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engx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engx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986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9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9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9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包括:第一悬臂座,一端悬空地设置在待模拟舵面载荷的装置上,第二悬臂,一端悬空地铰接在第一悬臂座上,中部通过一弹性块与第一悬臂座悬空端抵接,以及驱动电机,驱动第二悬臂进行往复摆动,第二悬臂将振动通过弹性块传递至第一悬臂座。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括舵面加载模拟装置的铁鸟台。本实用新型提出通过在一个悬臂上铰接设置另一个悬臂,即在第一悬臂座上铰接第二悬臂,并且第一悬臂座通过弹性块与第一悬臂座悬空端抵接,在第二悬臂往复摆动时,通过弹性块将振动传递至第一悬臂座。此时第一悬臂座所产生的振动为飞行器飞行时舵面的受力。

Description

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及铁鸟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舵面加载模拟装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涉及包括设置舵面加载模拟装置的铁鸟台。
背景技术
飞机铁鸟试验台是飞机系统地面模拟实验的大型实验设施,用于在地面模拟全系统的实验。主要由台架,安装在台驾上的被试系统,以及配套试验设备组成,可以在真机起飞前模拟其飞控系统、电气系统、以及其他相关联系的系统模拟。铁鸟台试验成为了飞机首飞前必要的的关键试验项目,是研发新型飞机必不可少的工具。
有人专门研制了带有验证飞行动力的飞机铁鸟台,但仅仅只能验证飞行能力,不具有其他系统的验证功能。为了验证其他系统的功能,又得重新再设计一个地面铁鸟台,这大大的增加了研发本。
在飞行器系统验证和测试过程中,需要对铁鸟台在飞行时稳定性进行测试。但现有设计中,均未提出能对进行铁鸟台舵面加载模拟的装置。
申请号为201610959775.0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FLAP舵面加载装置及功能试验方法”,其主要涉及天地往返飞行的飞行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及安装有舵面加载模拟装置的铁鸟台,模拟飞行器在飞行时舵面的加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包括:
第一悬臂座,一端悬空地设置在待模拟舵面载荷的装置上,
第二悬臂,一端悬空地铰接在第一悬臂座上,中部通过一弹性块与第一悬臂座悬空端抵接,以及
驱动电机,驱动第二悬臂进行往复摆动,第二悬臂将振动通过弹性块传递至第一悬臂座。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并转动一驱动杆,驱动杆铰接一传动杆的一端,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悬臂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悬臂悬空端还可拆卸地设置有一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悬臂座悬空端为分别凸起至第二悬臂上下的凸块夹,凸块夹内侧上下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弹性块与第二悬臂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悬臂在与第一悬臂座铰接处还延伸有一连接臂,该连接臂末端与传动杆铰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块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铁鸟台,包括:多个所述的舵面加载模拟装置、用于供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安装的动力支架和用于设置动力支架的机身架,机身架内前后设置航电系统和电池,航电系统联接电池。
优选的,所述动力支架上设置有数个升力螺旋桨,每个升力螺旋桨均连接一个电子调速器,所述电子调速器设置在动力支架上,电子调速器与航电系统联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及安装有舵面加载模拟装置的铁鸟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通过在一个悬臂上铰接设置另一个悬臂,即在第一悬臂座上铰接第二悬臂,并且第一悬臂座通过弹性块与第一悬臂座悬空端抵接,在第二悬臂往复摆动时,通过弹性块将振动传递至第一悬臂座。此时第一悬臂座所产生的振动为飞行器飞行时舵面的受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五;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六;
图7是本实用新型铁鸟台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舵面加载模拟装置-1、第一悬臂座-2、第二悬臂-3、弹性块-4、驱动电机-5、驱动杆-51、传动杆-52、配重块-31、连接臂-32、凸块夹-21、动力支架-6、升力螺旋桨-61、电子调速器-62、机身架-7、设置航电系统-8、飞控计算机-81、主光纤惯导-82、SBGD惯导-83、主数传-84、副数传-85、数据记录仪-86、无线电高度表-87、电池-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7,舵面加载模拟装置1,包括:
第一悬臂座2,一端悬空地设置在待模拟舵面载荷的装置上,
第二悬臂3,一端悬空地铰接在第一悬臂座2上,中部通过一弹性块4与第一悬臂座2悬空端抵接,以及
驱动电机5,驱动第二悬臂3进行往复摆动,第二悬臂3将振动通过弹性块4传递至第一悬臂座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舵面加载模拟装置1,其是通过在一个悬臂上铰接设置另一个悬臂,即在第一悬臂座2上铰接第二悬臂3,并且第一悬臂座2通过弹性块4与第一悬臂座2悬空端抵接,在第二悬臂3往复摆动时,通过弹性块4将振动传递至第一悬臂座2。此时第一悬臂座2所产生的振动为飞行器飞行时舵面的受力。并且,通过调整驱动电机5的转速,可进一步调整舵面加载模拟装置1模拟加载的力度大小。图4、图5即为驱动电机5驱动第二悬臂3至不同位置的示意图。
所述弹性块4为弹簧。弹性块4的目的是为了将第二悬臂3往复摆动所产生的振动更加平顺,以此更接近舵面加载。
所述驱动电机5连接并转动一驱动杆51,驱动杆51铰接一传动杆52的一端,传动杆52的另一端与第二悬臂3铰接。驱动杆51上还设置数个调节孔,调节孔供传动杆52铰接设置,驱动电机5通过不同的调节孔调节传动杆52的传动。驱动电机5通过驱动杆51和传动杆52调整驱动第二悬臂3的力度及角度。
所述第二悬臂3悬空端还可拆卸地设置有一配重块31。配重块31用于进一步调整舵面加载的力度大小。
所述第一悬臂座2悬空端为分别凸起至第二悬臂3上下的凸块夹21,凸块夹21内侧上下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弹性块4与第二悬臂3抵接。凸块夹21用于对第二悬臂3的往复摆动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悬臂3在与第一悬臂座2铰接处还延伸有一连接臂32,该连接臂32末端与传动杆52铰接。连接臂32便于进一步驱动第二悬臂3。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铁鸟台,包括:多个所述的舵面加载模拟装置1、用于供舵面加载模拟装置1安装的动力支架6和用于设置动力支架6的机身架7,机身架7内前后设置航电系统8和电池9,航电系统8联接电池9。铁鸟台是用于测试飞行器的装置,在铁鸟台上设置舵面加载模拟装置1后,即可实际地模拟飞行器在飞行时舵面受力时的稳定性。更准确的方法是,将数个舵面加载模拟装置1对称地设置在铁鸟台上。
所述动力支架6上设置有数个升力螺旋桨61,每个升力螺旋桨61均连接一个电子调速器62,所述电子调速器62设置在动力支架6上,电子调速器62与航电系统8联接。
所述航电系统8包括飞控计算机81和飞控计算机81分别联接的主光纤惯导82、SBGD惯导83、主数传84、副数传85、数据记录仪86和无线电高度表87。主光纤惯导82和SBGD惯导83是飞行器的惯性导航设备,主数传84和副数传85是飞行器的数据传输设备,数据记录仪86是飞行器的数据记录设备,无线电高度表87是测量飞行器到地面垂直距离用的机载无线电设备。航电系统8中采用的航电设备是根据所需飞行器设计采用,主光纤惯导82、SBGD惯导83、主数传84和副数传85,均是采用冗余设计。
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联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舵面加载模拟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悬臂座(2),一端悬空地设置在待模拟舵面载荷的装置上,
第二悬臂(3),一端悬空地铰接在第一悬臂座(2)上,中部通过一弹性块(4)与第一悬臂座(2)悬空端抵接,以及
驱动电机(5),驱动第二悬臂(3)进行往复摆动,第二悬臂(3)将振动通过弹性块(4)传递至第一悬臂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5)连接并转动一驱动杆(51),驱动杆(51)铰接一传动杆(52)的一端,传动杆(52)的另一端与第二悬臂(3)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悬臂(3)悬空端还可拆卸地设置有一配重块(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座(2)悬空端为分别凸起至第二悬臂(3)上下的凸块夹(21),凸块夹(21)内侧上下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弹性块(4)与第二悬臂(3)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悬臂(3)在与第一悬臂座(2)铰接处还延伸有一连接臂(32),该连接臂(32)末端与传动杆(52)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4)为弹簧。
7.铁鸟台,其特征是: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舵面加载模拟装置(1)、用于供舵面加载模拟装置(1)安装的动力支架(6)和用于设置动力支架(6)的机身架(7),机身架(7)内前后设置航电系统(8)和电池(9),航电系统(8)联接电池(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鸟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支架(6)上设置有数个升力螺旋桨(61),每个升力螺旋桨(61)均连接一个电子调速器(62),所述电子调速器(62)设置在动力支架(6)上,电子调速器(62)与航电系统(8)联接。
CN202223198643.0U 2022-11-22 2022-11-22 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及铁鸟台 Active CN219989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8643.0U CN219989505U (zh) 2022-11-22 2022-11-22 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及铁鸟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8643.0U CN219989505U (zh) 2022-11-22 2022-11-22 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及铁鸟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9505U true CN219989505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0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8643.0U Active CN219989505U (zh) 2022-11-22 2022-11-22 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及铁鸟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9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01713B (zh) 双星组合体航天器在轨分离地面试验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7239630B (zh) 一种用于机载外挂件振动试验的支撑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205190633U (zh) 六自由度无人直升机机载设备被动减震装置
US6572376B1 (en) Avionics maintenance training device
CN107336845B (zh) 一种电动无人机导航飞控系统试验台
US3845917A (en) Helicopter vibration isolation
CN107764387B (zh) 一种在轨质量测量仪地面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CN219989505U (zh) 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及铁鸟台
CN112762779A (zh) 一种基于杠杆加载的制导炸弹静力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6788521A (zh) 舵面加载模拟装置及铁鸟台
CN109823566A (zh)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测试平台
CN209038897U (zh) 用于大型装备模拟空投的绳长调整装置及姿态调整装置
Chin et al. X-56A Structural Dynamics Ground Testing Overview and Lessons Learned
CN114486138B (zh) 一种全机状态下的飞机振动舒适性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7818711B (zh) 一种用于模拟直升机振动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CN211236129U (zh) 一种多功能无人机电路测试台
CN110435938B (zh) 一种火箭回收技术的低成本测试平台飞行器
CN210200056U (zh) 一种飞机操作模拟训练装置
Spivey et al. All-Electric X-Plane, X-57 Mod II Ground Vibration Test
RU2158908C1 (ru) Стенд для натурных испытаний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116805460A (zh) 用于培训的位于地面上的飞行器机翼和短舱模型设计
CN118150176A (zh) 一种安装节试验装置
CN215752997U (zh) 一种便携式开发平台四轴多旋翼无人机
CN219770167U (zh) 一种通用的挂飞设备快速安装机构
CN116215875A (zh) 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imu振动检测的优化分析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u Yongxian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Handling Registration Procedur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engxi Airlines, 4th Floor, Building A, International Air Material Center, No. 6 Gaoqi South 7th Road,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6

Patentee after: Xiamen tengxi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4, No. 7-11, East Building, Guangye, Torch Park, Hul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6

Patentee before: Xiamen tengxi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