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5232U - 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5232U
CN219985232U CN202321672258.7U CN202321672258U CN219985232U CN 219985232 U CN219985232 U CN 219985232U CN 202321672258 U CN202321672258 U CN 202321672258U CN 219985232 U CN219985232 U CN 219985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channel
die
branch
piece
ru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22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小刚
贾海云
王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22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5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5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5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包括:模头主体,设置有主流道和支流道;调节机构,具有活动件和驱动件,活动件设置在支流道内并与支流道之间形成供浆料通过的环形缝;驱动件能够带动活动件相对于支流道动作,以调节通过环形缝的浆料的流量;其中,模头主体具有上模和下模,支流道、活动件和驱动件设置于下模。如此设置,在活动件和支流道之间形成环形缝,既可以通过环形缝对支流道进行节流,又可以降低设备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有利于提升加工效率。而且,通过将调节机构(驱动件和活动件)和浆料流道(支流道)均设置在下模上,有利于实现支流道、驱动件和活动件的配合,且有利于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挤压涂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挤压涂布技术是锂电池极片涂布的主要技术手段。但是由于挤压涂布模头的设计与锂电池浆料的流动属性关系密切,其设计技术复杂,耗时耗力,且由于不同批次电池浆料性质的不同,时常会造成浆料与涂布模头不匹配,超出模头的调节能力。
目前挤压式涂布模头为了使模头唇口出来的浆料厚度一致,会在靠近唇口的位置设置调节机构,目的是使流出唇口的浆料厚度一致。现有的调节方式一般是由浆料流道的侧壁伸入截流块,通过截流块改变浆料流道的截面积,但是浆料流道的调节范围有限,而且需要截流块与浆料流道之间尺寸配合(若尺寸配合不好形成的缝隙会影响涂布质量),对零件的制造精度要求高,存在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能够降低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涂布模头,包括:
模头主体,设置有主流道和支流道;
调节机构,具有活动件和驱动件,所述活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流道内并与所述支流道之间形成供浆料通过的环形缝;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活动件相对于所述支流道动作,以调节通过所述环形缝的所述浆料的流量;
其中,所述模头主体具有上模和下模,所述支流道、所述活动件和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下模。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通过相对于所述支流道动作,来调节所述环形缝的长度和/或截面积,以调节通过所述环形缝的浆料的流量。
可选地,所述支流道包括节流流道和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主流道与所述节流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节流流道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所述活动件能够伸出和伸入于所述节流流道,以调节所述环形缝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滑动件,与所述活动件连接,位于所述节流流道靠近所述第一流道的一侧,穿设在所述下模内并与所述下模滑动密封;
其中,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下模外,与所述滑动件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下模位移,以使所述活动件相对于所述节流流道位移。
可选地,所述支流道包括节流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节流流道连通所述主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节流流道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所述活动件能够伸出和伸入于所述节流流道,以调节所述环形缝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滑动件,与所述活动件连接,位于所述节流流道靠近所述第二流道的一侧,穿设在所述下模内并与所述下模滑动密封;
其中,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下模外,与所述滑动件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模头主体位移,以使所述活动件相对于所述节流流道位移。
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过流件,所述过流件连接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活动件,且所述过流件的截面积小于所述活动件的截面积。
可选地,所述支流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活动件的下游,以感应所述浆料通过所述环形缝后的压力。
可选地,所述主流道设置在所述下模内,并连通进料通道和所述支流道;
或者,所述主流道包括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的第一凹腔和与所述支流道连通的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设置在所述上模靠近所述下模的端面,所述第二凹腔设置在所述下模靠近所述上模的端面,所述第一凹腔和所述第二凹腔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模头主体包括位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的垫片,所述垫片上设置避让孔,所述第一凹腔和所述第二凹腔位于所述避让孔内。
可选地,所述下模靠近所述上模的端面设置有匀流槽,所述匀流槽与多个所述支流道的出口端连通。
可选地,通过调节所述环形缝的长度来调节所述支流道内的所述浆料的流量时,在所述环形缝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环形缝的各个位置的截面面积一致。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和所述支流道的截面均设置为圆形,以使所述环形缝的截面为圆环。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的外壁和/或所述支流道的内壁设置有节流槽,所述节流槽沿所述环形缝的长度方向延伸。
一种涂布设备,包括有涂布模头,所述涂布模头设置为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涂布模头。
本申请提供的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活动件和支流道之间形成环形缝,该环形缝位于支流道的内侧且位于活动件的外侧,该环形缝的形成无需活动件与支流道的严格配合,只需要活动件的尺寸小于支流道的尺寸即可形成环形缝,比如,活动件的外径小于支流道的内径,通过环形缝的设计,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有利于提升加工效率。而且,在使用时,通过调节活动件相对于支流道动作,即可调节通过环形缝的浆料的流量,操作方便。而且,通过将调节机构(驱动件和活动件)和浆料流道(支流道)均设置在下模上,既有利于实现驱动件和活动件的连接配合,又有利于实现活动件和支流道的位置配合,便于实现调节机构的调节,而且可以利用现有的浆料流道结构,只对下模加工制作,以实现调节机构的连接和配合,加工简单,省时省力,有利于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第一种实施例示出的涂布模头的分解图;
图2为第一种实施例示出的涂布模头的剖视图;
图3为第一种实施例示出的上模和下模的剖视图;
图4为第一种实施例示出的下模的俯视图;
图5为第二种实施例示出的涂布模头的分解图;
图6为第二种实施例示出的涂布模头的剖视图;
图7为第二种实施例示出的下模的剖视图一;
图8为第二种实施例示出的下模的剖视图二。
图中:1、上模;2、下模;3、垫片;4、进料通道;5、驱动件;6、滑动件;7、活动件;8、过流件;9、压力传感器;11、主流道;111、第一凹腔;112、第二凹腔;12、支流道;121、第一流道;122、节流流道;123、第二流道;13、匀流槽;15、唇口;21、滑动孔;31、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布模头,包括模头主体和调节机构。
模头主体上设置有主流道11和支流道12,主流道11与进料通道4连通,支流道12与主流道11连通,进而使浆料分散到支流道12内。具体地,模组主体包括有上模1、下模2和垫片3,上模1和下模2匹配连接,垫片3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2之间,并在上模1、下模2和垫片3之间形成出料狭缝,这里,出料狭缝的一侧与支流道12连通,另一侧形成唇口15,以使通过支流道12分散后的浆料,流经出料狭缝,最终由唇口15流出,进而完成涂布工作。
调节机构包括活动件7,活动件7设置在支流道12内,且活动件7和支流道12之间形成环形缝,该环形缝位于支流道12的内侧且位于活动件7的外侧,该环形缝的形成无需活动件7与支流道12的严格配合,只需要活动件7的尺寸小于支流道12的尺寸即可形成环形缝,比如,活动件7的外径小于支流道12的内径,通过环形缝的设计,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有利于提升加工效率。而且,在使用时,通过调节活动件7相对于支流道12动作,即可调节通过环形缝的浆料的流量,操作方便。
其中,支流道12、活动件7和驱动件5设置于下模2,由于活动件7设置在支流道12内,通过将调节机构(驱动件5和活动件7)和浆料流道(支流道12)均设置在下模2上,既有利于实现驱动件5和活动件7的连接配合,又有利于实现活动件7和支流道12的位置配合,便于实现调节机构的调节,而且可以利用现有的浆料流道结构,只对下模2加工制作,以实现调节机构的连接和配合,加工简单,省时省力,有利于节约成本。
具体地,通过活动件7相对于支流道12动作,可以改变环形缝的长度和/或截面积,由于环形缝相对于整个支流道12的截面积较小,以使环形缝在支流道12内具有节流作用,通过增大环形缝的长度或者减小环形缝的截面积,可以提升环形缝的节流效果,通过减小环形缝的长度或者增大环形缝的截面积,可以降低环形缝的节流效果,进而通过控制环形缝的这两个参数(长度和截面积),便可以控制环形缝的节流效果,以控制通过环形缝(支流道12)的浆料的流量。如此,对活动件7和支流道12的设计要求较低,只需要使活动件7相对于支流道12动作,既可以对环形缝的长度或者截面积进行调节,节约成本,便于操作,省时省力。
需要说明的是,支流道1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支流道12均与主流道11连通,以实现支流道12的分流作用,相对应地,调节机构也设置有多个,并与多个支流道12一一对应,以使得多个活动块一对一设置在多个支流道12内,通过多个调节机构可以分别对多个支流道12内的浆料流量进行调节,以便于根据具体情况对特定的支流道12进行调节,有利于提升唇口15出料厚度以及涂布厚度的一致性。
如此设置,在活动件7和支流道12之间形成环形缝,既可以通过环形缝对支流道12进行节流,又可以降低设备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有利于提升加工效率。而且,通过将调节机构(驱动件5和活动件7)和浆料流道(支流道12)均设置在下模2上,有利于实现支流道12、驱动件5和活动件7的配合,且有利于节约成本。
第一种实施例中,支流道12包括节流流道122和第一流道121,第一流道121位于节流流道122的上游,即第一流道121一端连接主流道11、另一端连接节流流道122,以使节流流道122与主流道11连通。活动件7设置在节流流道122内,并能够伸入和伸出于节流流道122,当活动件7伸入节流流道122内时,活动件7和节流流道122之间形成的环形缝的长度增大,当活动件7伸出节流流道122时,活动件7与节流流道122之间形成的环形缝的长度减小,进而通过活动件7的伸入和伸出,调节环形缝的长度大小,以调节环形缝形成的节流效果。这样,对活动件7的控制方式简单,便于操控,有利于提升调节机构的调节精准度。
同时,第一流道121的延伸方向和节流流道122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优选地,该夹角设置为90度,这样,在活动件7相对于节流流道122伸入伸出的过程中,活动件7的位移方向与节流流道122的延伸方向一致,即活动件7的位移方向(延伸方向)与第一流道121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由于该夹角的设计,可以使得活动件7在节流流道122靠近主流道11的一端伸入伸出,且不会对第一流道121内浆料的流动形成影响。
如图1-4所示,调节机构包括活动件7、滑动件6和驱动件5,滑动件6穿设在下模2内并与下模2滑动密封,以使滑动件6能够相对于下模2滑动,且滑动件6与下模2之间间隙密封,具体地,下模2设置有滑动孔21,滑动件6位于滑动孔21内,并与滑动孔21滑动配合,且滑动件6和滑动孔21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比如密封圈),以形成对滑动件6和滑动孔21之间的密封。滑动件6与活动件7连接,且滑动件6位于节流流道122靠近第一流道121的一侧,即滑动孔21位于节流流道122靠近第一流道121的一侧(即滑动孔21与节流流道122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流道121连通并位于滑动孔21和节流流道122之间),以使滑动件6带动活动件7伸入和伸出节流流道122时,滑动件6和活动件7不会影响到浆料在第一流道121内的流动,并能够使活动件7与节流流道122之间形成的环形缝与第一流道121始终连通,保证浆料的流通稳定性。驱动件5设置在下模2外,并与滑动件6连接,以使驱动件5通过滑动件6间接连接活动件7,驱动件5通过带动滑动件6相对于下模2位移,间接可以带动活动件7相对于节流流道122位移,如此,将驱动件5设置在下模2外,便于对驱动件5进行调节,操作方便。具体地,驱动件5设置为微分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滑动件6和活动件7的连接形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即滑动件6和活动件7构成一个结构件,滑动件6和活动件7分别对应该结构件上的不同部分。
其中,主流道11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2,具体地,上模1靠近下模2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凹腔111,第一凹腔111与进料通道4连通,下模2靠近上模1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凹腔112,第二凹腔112与支流道12连通,第一凹腔111与第二凹腔112相对,并围成主流道11。这样,通过将调节机构(驱动件5、滑动件6和活动件7)设置在下模2,进料流道设置在上模1,使得进料通道4与驱动件5分开设置在下模2外,有利于在结构上形成避让,保证结构的稳定。
模头主体包括位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垫片3,垫片3上设置避让孔,第一凹腔111和第二凹腔112位于避让孔内,在上模1和下模2的连接作用下,垫片3夹紧在上模1和下模2之间,且垫片3的避让孔的孔壁环绕在第一凹腔111和第二凹腔112的连通区域(避让孔位于第一凹腔111和第二凹腔112之间以使第一凹腔111和第二凹腔112连通)的外周,进而通过垫片3实现对第一凹腔111和第二凹腔112的连通的密封,以避免主流道11的泄漏。
当然,垫片3上也设置有避让槽31,匀流槽13的槽口位于避让槽31内,且避让槽31的槽口朝向模头主体的唇口15,这样,通过垫片3上避让槽31的设计,使避让槽31对匀流槽13内的浆料形成导向限位,既避免浆料泄漏到上模1和下模2之间,又可以将浆料导向至唇口15,进一步提升了匀流槽13的导向性和密封性。
第二种实施例中,支流道12包括节流流道122和第二流道123,第二流道123位于节流流道122的下游,即节流流道122一端连接主流道11、另一端连接第二流道123,以使第二流道123与主流道11连通。活动件7设置在节流流道122内,并能够伸入和伸出于节流流道122,当活动件7伸入节流流道122内时,活动件7和节流流道122之间形成的环形缝的长度增大,当活动件7伸出节流流道122时,活动件7与节流流道122之间形成的环形缝的长度减小,进而通过活动件7的伸入和伸出,调节环形缝的长度大小,以调节环形缝形成的节流效果。这样,对活动件7的控制方式简单,便于操控,有利于提升调节机构的调节精准度。
同时,第二流道123的延伸方向和节流流道122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优选地,该夹角设置为90度,这样,在活动件7相对于节流流道122伸入伸出的过程中,活动件7的位移方向与节流流道122的延伸方向一致,即活动件7的位移方向(延伸方向)与第二流道123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由于该夹角的设计,可以使得活动件7在节流流道122远离主流道11的一端伸入伸出,且不会对第二流道123内浆料的流动形成影响。
结合第一种实施例的方案,支流道12可以包括节流流道122、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3,第一流道121位于节流流道122的上游,第二流道123位于节流流道122的上游,以使支流道12形成U型,这样,在节流流道122的两端均可以使活动件7伸入和伸出,且不会对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3内的浆料流动形成影响。
如图5-8所示,调节机构包括活动件7、滑动件6和驱动件5,滑动件6穿设在下模2内并与下模2滑动密封,以使滑动件6能够相对于下模2滑动,且滑动件6与下模2之间间隙密封,具体地,下模2设置有滑动孔21,滑动件6位于滑动孔21内,并与滑动孔21滑动配合,且滑动件6和滑动孔21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比如密封圈),以形成对滑动件6和滑动孔21之间的密封。滑动件6与活动件7连接,且滑动件6位于节流流道122靠近第二流道123的一侧,即滑动孔21位于节流流道122靠近第二流道123的一侧(即滑动孔21与节流流道122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流道123连通并位于滑动孔21和节流流道122之间),以使滑动件6带动活动件7伸入和伸出节流流道122时,滑动件6和活动件7不会影响到浆料在第二流道123内的流动,并能够使活动件7与节流流道122之间形成的环形缝与第二流道123始终连通,保证浆料的流通稳定性。驱动件5设置在下模2外,并与滑动件6连接,以使驱动件5通过滑动件6间接连接活动件7,驱动件5通过带动滑动件6相对于下模2位移,间接可以带动活动件7相对于节流流道122位移,如此,将驱动件5设置在下模2外,便于对驱动件5进行调节,操作方便。具体地,驱动件5设置为微分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滑动件6和活动件7的连接形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即滑动件6和活动件7构成一个结构件,滑动件6和活动件7分别对应该结构件上的不同部分。
其中,主流道11、节流流道122、第二流道123、驱动件5、滑动件6和活动件7均设置在下模2,并使将调节机构(驱动件5、滑动件6和活动件7)和浆料流道(主流道11、节流流道122和第二流道123)分别设置在下模2的两侧,这样驱动件5与进料通道4分开设置在下模2外,有利于在结构上形成避让,保证结构的稳定。
结合第一种实施例和第二种实施例的方案,调节机构包括过流件8,该过流件8连接在滑动件6和活动件7之间,以实现滑动件6和活动件7的连接,其中,过流件8的截面积小于活动件7的截面积,由于过流件8处于节流流道122和第一流道121的交汇位置,或者处于节流流道122和第二流道123的交汇位置,通过将过流件8的截面积减小,可以使浆料更顺利地通过过流件8所在的位置,避免过流件8形成节流效果,以排除干扰,提升调节机构的调节准确性。
上述的滑动件6、过流件8和活动件7的连接形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即滑动件6、过流件8和活动件7构成一个结构件,滑动件6、过流件8和活动件7分别对应该结构件上的不同部分。
本方案中,下模2靠近上模1的端面上设置有匀流槽13,匀流槽13位于支流道12的出口端(相对应的支流道12的进口端与主流道11连通),并与支流道12连通,具体地,出料狭缝的一侧通过匀流槽13与支流道12连通、另一侧形成唇口15。这样,通过匀流槽13可以对支流道12流出后的浆料进行匀流,使得匀流槽13内的浆料压力相等,以保证唇口15流出的浆料厚度一致性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支流道12内均形成环形缝,以使各个环形缝独立分隔在不同的支流道12内,相邻的支流道12之间对节流效果的干扰较小,浆料通过环形缝后再汇聚到匀流槽13,通过匀流槽13进行进一步地匀流,具有更好的匀流效果。而且,由于环形缝的节流作用,浆料在进入匀流槽13之前的压力一致性已经很好,匀流槽13是为了实现相邻的支流道12的交界位置的浆料压力一致性,因此可以设计的很小,这样匀流槽13内的浆料流速就会比较快,就不容易沉积。
这里,匀流槽13设置有一个,该匀流槽13沿多个支流道12的出口端的排布方向延伸,匀流槽13与多个支流道12的出口端均连通,通过多个支流道12分流后的浆料均流入到匀流槽13内,通过匀流槽13可以使相邻的支流道12内的浆料一致性更好,从唇口15出来的浆料厚度一致性也会非常好。
如图2所示,支流道12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该压力传感器9位于活动件7的下游,即压力传感器9相对于活动件7靠近支流道12的出口端,以使浆料先流经环形缝,再流经压力传感器9,以使得压力传感器9能够感应浆料经过环形缝后的压力(即节流后的压力),这样,通过压力传感器9可以监测支流道12内的压力一致性,有利于根据压力差异对调节机构进行控制,有利于提升调节机构的及时性和精准度。
本方案中,在环形缝的长度方向上(即活动件7和支流道12的延伸方向),环形缝上各个位置的截面积一致,具体地,支流道12具有截面均一的筒状部分,活动件7位于该筒状部分内,且活动件7为径向截面均一的柱状结构,通过该柱状结构与筒状部分相配合(比如同轴设置),以形成截面积一致的环形缝。这样,在调节环形缝的节流效果时,可以仅仅改变环形缝的长度,操作简便,而且在调节时环形缝的节流效果的变化曲线较为平缓(环形缝的节流效果与环形缝的长度成正比),不会发生突变,有利于对环形缝的节流效果进行精准控制,进而提升调节机构的准确性和精准度。
活动件的截面设置为圆形,且支流道的截面也设置为圆形,以使活动件和支流道之间形成的环形缝的截面为圆环,这样,圆环形的环形缝有利于浆料流通,可以有效地避免浆料在环形缝内堵塞,提升浆料流通的顺畅性和稳定性,而且,截面为圆形的活动件,便于加工制作,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这里,活动件7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圆柱等截面积均一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圆锥或者圆台等截面积不一的形状。
活动件7和支流道12之间设置有节流槽,具体地,该节流槽设置在活动件7的外壁或者支流道12的内壁,以使节流槽与环形缝连通。通过节流槽沿环形缝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通过节流槽设计,可以增大环形缝的截面积,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流效果进行自适应地调节,以形成不同的节流效果的可调节范围,进而适用于各种涂布模头。
其中,节流槽可以尺寸不变的槽,也可以尺寸变化的槽(如三角形的槽)。当节流槽为尺寸渐变的槽时,调节的时候不仅可以改变环形缝的长度,还可以改变环形缝的截面积,提高了调节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布设备,包括有涂布模头,该涂布模头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涂布模头。如此设置,在活动件7和支流道12之间形成环形缝,既可以通过环形缝对支流道12进行节流,又可以降低设备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有利于提升加工效率。
此外,该涂布设备带来的其他有益效果,请参见上述有关涂布模头的描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用到的限定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仅用于更清楚的阐述技术方案,并不能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5)

1.一种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头主体,设置有主流道和支流道;
调节机构,具有活动件和驱动件,所述活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流道内并与所述支流道之间形成供浆料通过的环形缝;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活动件相对于所述支流道动作,以调节通过所述环形缝的所述浆料的流量;
其中,所述模头主体具有上模和下模,所述支流道、所述活动件和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下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通过相对于所述支流道动作,来调节所述环形缝的长度和/或截面积,以调节通过所述环形缝的浆料的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道包括节流流道和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主流道与所述节流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节流流道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所述活动件能够伸出和伸入于所述节流流道,以调节所述环形缝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滑动件,与所述活动件连接,位于所述节流流道靠近所述第一流道的一侧,穿设在所述下模内并与所述下模滑动密封;
其中,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下模外,与所述滑动件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下模位移,以使所述活动件相对于所述节流流道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道包括节流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节流流道连通所述主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节流流道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所述活动件能够伸出和伸入于所述节流流道,以调节所述环形缝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滑动件,与所述活动件连接,位于所述节流流道靠近所述第二流道的一侧,穿设在所述下模内并与所述下模滑动密封;
其中,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下模外,与所述滑动件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模头主体位移,以使所述活动件相对于所述节流流道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过流件,所述过流件连接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活动件,且所述过流件的截面积小于所述活动件的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活动件的下游,以感应所述浆料通过所述环形缝后的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设置在所述下模内,并连通进料通道和所述支流道;
或者,所述主流道包括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的第一凹腔和与所述支流道连通的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设置在所述上模靠近所述下模的端面,所述第二凹腔设置在所述下模靠近所述上模的端面,所述第一凹腔和所述第二凹腔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主体包括位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的垫片,所述垫片上设置避让孔,所述第一凹腔和所述第二凹腔位于所述避让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靠近所述上模的端面设置有匀流槽,所述匀流槽与多个所述支流道的出口端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所述环形缝的长度来调节所述支流道内的所述浆料的流量时,在所述环形缝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环形缝的各个位置的截面面积一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和所述支流道的截面均设置为圆形,以使所述环形缝的截面为圆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的外壁和/或所述支流道的内壁设置有节流槽,所述节流槽沿所述环形缝的长度方向延伸。
15.一种涂布设备,包括有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模头设置为如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涂布模头。
CN202321672258.7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 Active CN219985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2258.7U CN219985232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2258.7U CN219985232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5232U true CN219985232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3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2258.7U Active CN219985232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5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0092B (zh) 气体流量调节装置、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CN219985232U (zh) 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
CN219965415U (zh) 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
CN116809324A (zh) 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设备
CN209150873U (zh) 一种整体式双向流道液冷电机壳
CN109973671B (zh) 子母阀芯式精准流量调节阀
CN216832399U (zh) 挤出成型装置及挤出机
CN209925660U (zh) 多规格阀芯组合式精确流量调节阀
CN111986857A (zh) 一种带均匀包覆和冷却功能的挤铅机
CN210679638U (zh) 一种粒子载带挤出机厚度可调模头
CN211174370U (zh) 一种缸盖冷却结构
CN108591539B (zh) 多孔快速球阀
CN206812397U (zh) 一种塑料挤出机头
CN210876804U (zh) 适用于壁厚悬殊铝型材的挤压平模
CN106426861B (zh) 一种可自动调压的多用途挤出机模头
CN202895659U (zh) 异径螺杆冷喂料排气挤出机
CN215786619U (zh) 铜铸坯结晶器
CN114571692A (zh) 一种铸带设备生产线
CN218872675U (zh) 一种调节多段间隙极片首部面密度的涂布装置
CN218399365U (zh) 一种用于熔体物料内外交换的模具
CN220238918U (zh) 一种压力平衡调流机构及出水器
CN219866395U (zh) 一种带有滑动阀芯的出水装置
CN203797052U (zh) 一种用于液体混合的比例调控装置
CN219344842U (zh) 一种新型用于燃气发动机的预燃室调节阀
CN220804089U (zh) 一种电池浆料涂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