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3090U - 一种托槽组件及其可摘戴式矫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托槽组件及其可摘戴式矫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3090U
CN219983090U CN202321198836.8U CN202321198836U CN219983090U CN 219983090 U CN219983090 U CN 219983090U CN 202321198836 U CN202321198836 U CN 202321198836U CN 219983090 U CN219983090 U CN 219983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rch wire
lock cover
archwir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988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奕潮
李祖安
谢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Riton Bio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Riton Bio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Riton Bio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Riton Bio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988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3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3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3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槽组件及其可摘戴式矫治器,包括有主体平台和对向设置的两个凸起,凸起的背离侧和主体平台的外侧面一体形成平滑过渡的圆弧面,相较于以往在平板状的体部主体上竖直设置两个类矩形状的凸起,本托槽的边缘更加圆顺、光滑,极大降低了患者的口内不适感。同时,锁盖底部的配合部与两凸起之间的锁盖扣合槽实现相互配合,相较于以往锁块和托槽之间配合存在着较大空腔,本实用新型相当于对该空腔实现了紧密填充,日常食物不易堵塞残留,提高了患者口腔清洁的便利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稳定性更高,弓丝发生应力断裂的风险下降,提高了可摘戴式矫治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托槽组件及其可摘戴式矫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正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槽组件,以及包括这种托槽组件的可摘戴式矫治器。
背景技术
固定矫治技术是目前正畸领域内最成熟的矫治手段,主要原理是通过在患者牙面上粘接托槽,将矫治弓丝安装至托槽内的槽沟内,弓丝通过托槽对牙齿持续施加作用力,以达到控制牙齿移动、矫正错颌畸形的目的。无论是唇侧矫治还是舌侧矫治,均需要在矫治不同阶段更换多副弓丝,对于目前最常用的传统矫治器而言,患者每一到两个月就需要到医院复诊一次,医生根据诊断的情况来调整弓丝、托槽或者施力,一个中等治疗难度的患者大约需要复诊十数次,占用医疗时间较长,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便。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可摘戴式矫治器,其实现了患者可自主摘戴的效果,医师只需将多副弓丝交付给患者,患者可以自行摘除和重新装戴弓丝,大幅了节省了椅旁时间,而且患者可自主摘戴也使得固定矫治器一直以来的日常清洁难题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详见中国公开实用新型CN114848184A-一种可摘戴式矫治器及其制造方法。这种可摘戴式矫治器事先在矫治丝上装配好锁块,在更换和安装矫治丝时,将锁块按压扣入托槽内,即可实现矫治丝的安装定位。锁块和矫治丝可快速从托槽上拆出并进行更换。
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申请人发现这种可摘戴式矫治器还存在一些问题。参阅图1,托槽底板1上的体部2承担着连接矫治丝的任务,由于体部2的形状呈现为两个竖直凸台的结构,当患者需要摘下锁块和矫治丝作更换调整或者口腔清洁时,托槽体部2容易刮损口腔,以及在日常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口腔不适感。
另外,参阅图2,锁块3呈底部平滑的盖板状结构,当矫治丝装配时,是通过矫治丝本身与体部2上的卡槽完成卡接,锁块3本身和托槽体部2之间的配合则存在着较大的空腔4,导致食物容易堵塞残留,给患者的日常口腔清洁带来麻烦;即便可以通过摘除锁块来进行清洁,每次进食后的频繁摘戴还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便。与此同时,由于锁块和托槽之间不具备连接关系,使矫治丝作为唯一连接件,矫治弓丝承受作用力较大,存在应力断裂风险,而且这种单一连接的稳固性也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托槽组件,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这种托槽组件的可摘戴式矫治器,其可以解决目前可摘戴式矫治器存在的口腔不适感强、易残留堵塞食物、矫治丝存在应力断裂风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托槽组件,包括:具有体部的托槽,所述托槽包括:主体平台以及凸设于所述主体平台上的凸起;两所述凸起之间对向设置,并形成适于与锁盖配合的锁盖扣合槽;所述凸起的龈向侧和颌向侧均开设有适于与弓丝配合的弓丝卡接槽;锁盖,所述锁盖内开设有用于容置弓丝的弓丝穿接槽;所述锁盖的底部设有匹配于所述锁盖扣合槽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扣合于所述锁盖扣合槽内;所述凸起具有相对的:对向侧和背离侧,所述凸起的背离侧与所述主体平台的外侧面一体形成平滑过渡的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各外侧面均为平滑过渡的圆弧面,所述凸起的各边缘均设为圆角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平台的各外周面均为平滑过渡的圆弧面,所述主体平台的各边缘均设为圆角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锁盖扣合槽呈工字槽的结构,所述锁盖的配合部呈相适配的工字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锁盖包括用于连接在弓丝中段位置的:中段锁盖;所述中段锁盖的内部开设有贯通状的第一弓丝槽和第二弓丝槽,所述第一弓丝槽和所述第二弓丝槽分设于所述锁盖的颌向侧和龈向侧;所述第一弓丝槽和所述第二弓丝槽均为底部具有敞口的条状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锁盖包括用于连接在弓丝末端位置的:末端锁盖;所述末端锁盖的内部开设有贯通状的第一弓丝槽和第二弓丝槽,还开设有用于容置弓丝末端的:第一末端封闭槽和第二末端封闭槽;所述第一末端封闭槽的远中向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第二末端封闭槽的远中向一端为封闭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弓丝槽和所述第二弓丝槽的内侧壁设置有锯齿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锁盖的龈向外侧面及颌向外侧面均为平滑过渡的圆弧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锁盖背离于所述锁盖扣合槽的一侧为平滑过渡的圆弧面结构。
一种可摘戴式矫治器,包括所述的托槽组件,还包括:第一弓丝和第二弓丝;所述第一弓丝和所述第二弓丝分别穿接于所述第一弓丝槽和所述第二弓丝槽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托槽包括有主体平台和对向设置的两个凸起,凸起的背离侧和主体平台的外侧面一体形成平滑过渡的圆弧面,相较于以往在平板状的体部主体上竖直设置两个类矩形状的凸起,本托槽的边缘更加圆顺、光滑,无论是在佩戴弓丝或是摘除弓丝的情况下,给患者口腔带来划损的风险更小,日常使用下也极大降低了患者的口内不适感。(2)锁盖内事先安装并固定好弓丝,在装配至托槽时,弓丝卡合在体部凸起两侧的弓丝卡接槽内,同时,锁盖底部的配合部与两凸起之间的锁盖扣合槽实现相互配合,相较于以往锁块和托槽之间配合存在着较大空腔,本实用新型相当于对该空腔实现了紧密填充,日常食物不易堵塞残留,提高了患者口腔清洁的便利性。另外,由于锁盖本身与托槽体部也具备了连接关系,相较于以往仅通过弓丝与托槽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稳定性更高,弓丝发生应力断裂的风险下降,提高了可摘戴式矫治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托槽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锁块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单个托槽示意图;
图4所示为中段托槽组件的装配图;
图5所示为中段托槽组件的另一装配图;
图6所示为中段托槽组件的分解图;
图7所示为中段托槽组件的的另一分解图;
图8所示为中段托槽与弓丝的连接示意图;
图9所示为中段托槽与弓丝的另一连接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末端托槽组件的装配图;
图11所示为末端托槽组件的另一装配图;
图12所示为末端托槽组件的分解图;
图13所示为末端托槽组件的另一分解图;
图14所示为末端托槽与弓丝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0、托槽;11、主体平台;12、凸起;121、对向侧;122、背离侧;13、锁盖扣合槽;14、弓丝卡接槽;20、锁盖;21、中段锁盖;211、第一弓丝槽;212、第二弓丝槽;22、末端锁盖;221、第一末端封闭槽;222、第二末端封闭槽;23、配合部;30、弓丝;31、第一弓丝;32、第二弓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槽组件,应用于可摘戴式矫治器上,尤其应用于舌侧矫治上。现有可摘戴式矫治的技术可参阅中国公开实用新型CN114848184A-一种可摘戴式矫治器及其制造方法。本实用新型在该现有公开技术的基础上作出改进。
参阅图4-图9,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体部的托槽10;托槽10具体又包括:主体平台11、以及于主体平台11上方呈凸出状延伸的凸起12;两个凸起12于近远中向上对向设置,两凸起12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和锁盖20配合的锁盖扣合槽13;凸起12的龈向侧和颌向侧均开设有用于与弓丝30配合的弓丝卡接槽1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锁盖20,锁盖20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置弓丝30的弓丝穿接槽,弓丝穿接槽具体包括第一弓丝槽211和第二弓丝槽212,锁盖20的底部还设有和锁盖扣合槽13相匹配的配合部23,当弓丝30卡合于凸起12两侧的弓丝卡接槽14内时,该配合部23同时扣合于体部的锁盖扣合槽13内。
参阅图8,凸起12具有相对的:对向侧121和背离侧122,具体而言,两凸起12之间相对的一侧为对向侧121,背向于对向侧121的一侧即为背离侧122。凸起12的背离侧122和主体平台11的外侧面一体形成平滑过渡的圆弧面,使托槽10在近、远中向上的外侧面形成平滑圆顺的弧形面结构,使患者口腔内的舒适度显著提高。
参阅图8-图9,凸起12的各个外侧面(包括顶部和外周)均设为平滑过渡的圆弧面,同时凸起12的各个边缘均设为圆角结构,进一步提升托槽10的佩戴舒适性。
主体平台11的外周面均设为平滑过渡的圆弧面(顶部为平面结构),同时主体平台11的各边缘均设为圆角结构,进一步提升托槽10的佩戴舒适性。
(1)以往的可摘戴式托槽结构参阅图1:托槽底板1呈平板状的结构,体部2两凸起的形状呈竖直矩形凸台,底板1和体部2之间的连接不平滑、边缘较锋利,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口腔不适感。在本实用新型中,托槽10包括有主体平台11和对向设置的两个凸起12,凸起12的背离侧122和主体平台11的外侧面一体形成平滑过渡的圆弧面,相较于以往在平板状的体部主体上竖直设置两个类矩形状的凸起,本托槽10的边缘更加圆顺、光滑,无论是在佩戴弓丝30或是摘除弓丝30的情况下,给患者口腔带来划损的风险更小,日常使用下也极大降低了患者的口内不适感。(2)以往可摘戴式矫治器的锁盖和托槽配合关系参阅图2-图3,锁块3为底部平滑的盖板状结构,锁块3底部与托槽体部2之间不具备较紧密的配合关系,导致托槽体部2和锁块3之间会形成较大的空腔4,容易残留食物。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锁盖20内事先安装并固定好弓丝30,在装配至托槽10时,弓丝30卡合在体部凸起12两侧的弓丝卡接槽14内,同时,锁盖20底部的配合部23与两凸起12之间的锁盖扣合槽13实现相互配合,相较于以往锁块和托槽10之间配合存在着较大空腔,本实用新型相当于对该空腔实现了紧密填充,日常食物不易堵塞残留,提高了患者口腔清洁的便利性。另外,由于锁盖20本身与托槽10体部也具备了连接关系,相较于以往仅通过弓丝30与托槽10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稳定性更高,弓丝30发生应力断裂的风险下降,提高了可摘戴式矫治器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锁盖扣合槽13呈工字槽的结构,相应地,锁盖20的配合部23呈相适配的工字型结构,以使配合部23能紧密连接在锁盖扣合槽13内。
锁盖20的结构形式有两种,分别是:用于连接在弓丝30中段位置的中段锁盖21、以及用于连接在弓丝30末端位置的末端锁盖22。具体地说,弓丝30上连接有多个锁盖20,每个锁盖20对应一个托槽10和一个牙位;位于矫治丝左右两末端位置的锁盖即为末端锁盖22,位于两末端锁盖22之间的其他锁盖即为中段锁盖21。参阅图4-图9,可以理解,弓丝30的两端必须贯通于中段锁盖21,相应地,中段锁盖21的内部开设有贯通状的第一弓丝槽211和第二弓丝槽212,第一弓丝槽211和第二弓丝槽212相对而言分设于锁盖20的颌向侧和龈向侧;第一弓丝槽211和第二弓丝槽212均为底部具有敞口的条状通槽,锁盖20通过该底部敞口扣至弓丝30上。
参阅图10-图14,末端锁盖22的内部开设有贯通状的第一弓丝槽211和第二弓丝槽212,还开设有用于容置弓丝30末端的:第一末端封闭槽221和第二末端封闭槽222;第一末端封闭槽221的远中向一端为封闭端,第二末端封闭槽222的远中向一端为封闭端。
锁盖20和弓丝30装配好之后焊接固定。为了进一步防止弓丝30松脱,保证弓丝30与锁盖20的连接稳定性,优选地,第一弓丝槽211的内侧壁设置有锯齿面结构,用于提高锁盖20和弓丝30间的摩擦力。同样地,第二弓丝槽212的内侧壁也设锯齿面结构。
优选地,参阅图4,锁盖20的龈向外侧面和颌向外侧面均为平滑过渡的圆弧面结构,以保证锁盖20和弓丝30装配到托槽10之后的佩戴舒适性。具体来说,所述的龈向外侧面和颌向外侧面所指的为:锁盖20外周面上位于龈向方向上的侧面以及位于颌向方向的侧面。
优选地,参阅图4,锁盖20背离于锁盖扣合槽13的一侧(若以舌侧矫治为基准,该侧面为锁盖20的舌侧面)为平滑过渡的圆弧面结构,进一步提高矫治器的佩戴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还请求保护一种可摘戴式矫治器,包括上述托槽组件,还包括:第一弓丝31和第二弓丝32;第一弓丝31和第二弓丝32分别穿接于锁盖20的第一弓丝槽211和第二弓丝槽212内。第一弓丝31沿其径向方向安装有若干个锁盖20(锁盖20的数量与托槽10相同),对应地,第二弓丝32沿其径向方向也安装有若干锁盖20;每个锁盖20均同时连接第一弓丝31和第二弓丝32。凡是采用相同或实质相同的托槽组件的可摘戴式矫治器,均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托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体部的托槽,所述托槽包括:主体平台以及凸设于所述主体平台上的凸起;两所述凸起之间对向设置,并形成适于与锁盖配合的锁盖扣合槽;所述凸起的龈向侧和颌向侧均开设有适于与弓丝配合的弓丝卡接槽;
锁盖,所述锁盖内开设有用于容置弓丝的弓丝穿接槽;所述锁盖的底部设有匹配于所述锁盖扣合槽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扣合于所述锁盖扣合槽内;
所述凸起具有相对的:对向侧和背离侧,所述凸起的背离侧与所述主体平台的外侧面一体形成平滑过渡的圆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各外侧面均为平滑过渡的圆弧面,所述凸起的各边缘均设为圆角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平台的各外周面均为平滑过渡的圆弧面,所述主体平台的各边缘均设为圆角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扣合槽呈工字槽的结构,所述锁盖的配合部呈相适配的工字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包括用于连接在弓丝中段位置的:中段锁盖;所述中段锁盖的内部开设有贯通状的第一弓丝槽和第二弓丝槽,所述第一弓丝槽和所述第二弓丝槽分设于所述锁盖的颌向侧和龈向侧;所述第一弓丝槽和所述第二弓丝槽均为底部具有敞口的条状通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包括用于连接在弓丝末端位置的:末端锁盖;所述末端锁盖的内部开设有贯通状的第一弓丝槽和第二弓丝槽,还开设有用于容置弓丝末端的:第一末端封闭槽和第二末端封闭槽;所述第一末端封闭槽的远中向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第二末端封闭槽的远中向一端为封闭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弓丝槽和所述第二弓丝槽的内侧壁设置有锯齿面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的龈向外侧面及颌向外侧面均为平滑过渡的圆弧面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背离于所述锁盖扣合槽的一侧为平滑过渡的圆弧面结构。
10.一种可摘戴式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托槽组件,还包括:第一弓丝和第二弓丝;所述第一弓丝和所述第二弓丝分别穿接于所述第一弓丝槽和所述第二弓丝槽内。
CN202321198836.8U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托槽组件及其可摘戴式矫治器 Active CN219983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8836.8U CN219983090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托槽组件及其可摘戴式矫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8836.8U CN219983090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托槽组件及其可摘戴式矫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3090U true CN219983090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0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98836.8U Active CN219983090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托槽组件及其可摘戴式矫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3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94852U (zh) 壳状牙科器械套组、壳状牙科器械组合及矫治系统
CN219983090U (zh) 一种托槽组件及其可摘戴式矫治器
CN217186498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CN218686059U (zh) 口面肌功能训练装置
CN216908149U (zh) 正畸矫治器
CN113633407A (zh) 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
CN210673463U (zh) 一种正畸微种植钉
CN219579082U (zh) 一种多曲丝舌簧矫治器
CN214805559U (zh) 一种牙齿活动保持器
CN216628761U (zh) 一种具有前牙引导槽的唇颊屏
CN219461460U (zh) 颌间关系调整矫治器
CN220237057U (zh) 一种自锁平导托槽及其舌侧矫治器
CN217186515U (zh) 一种滑盖开合顺畅的矫治器
CN214908430U (zh) 一种能控制垂直向发育的咬合诱导矫治器
CN219940830U (zh) 一种舌侧正畸附件及隐形矫治系统
CN215914976U (zh) 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
CN217448044U (zh) 一种用于压低过长磨牙的隐形矫治器
CN215384776U (zh) 一种正牙治疗用的光滑颌板
CN217853385U (zh) 应用于隐形牙套的头帽唇托软衬口外弓
CN219184209U (zh) 基于缺牙间隙的多用途口腔隐形矫治装置
CN219940829U (zh) 一种双颌板装置及其隐形矫治系统
CN219940833U (zh) 舒适型托槽、舒适型颊面管及儿童早期牙齿矫正复合装置
CN220757475U (zh) 一种用于托槽粘接的限位器
CN217366143U (zh) 一种带有平面导板的隐形矫正器
CN213190242U (zh) 一种用于正畸正颌手术的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